第五章 中药调剂基础_第1页
第五章 中药调剂基础_第2页
第五章 中药调剂基础_第3页
第五章 中药调剂基础_第4页
第五章 中药调剂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中药调剂基础四川省达州中医学校第一节中医基础知识Loremipsumdolorsitamet教学标准:了解中医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中医基础知识包括阴阳九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辨证施治等。其中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气、血、津液认为是人体牛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辨证施治是认识疾病本质并实施治疗的过程。一、阴阳五行(一)阴阳1.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各种自然现象具有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认识,如寒暑、日月、天地、水火、昼夜,等等。引申为凡是相关联的两个事物及事物的属性都能分为阴阳两类,阴阳代表着事物的两个方面,其性质是相对立的两种属性:凡属明亮的、在上的、向外的、运动的、兴奋的、强壮的、亢进的、温热的、干燥的、发散的,等等为阳,如火、天、白昼、男,等等;凡届晦暗的、在下的、向内的、静止的、抑制的、虚弱的、衰退的、寒凉的、湿润的、凝聚的,等等为阴,如水、地、黑夜、女,等等。一、阴阳五行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常用于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及药物等各个方面,从而指导临床诊断用药。(1)人体的组织结构外部躯体为阳,内部脏腑为阴;外部躯体的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内部脏腑的腑为阳,脏为阴;等等。(2)人体的生理活动认为功能活动要有充分的物质为基础,而物质增长要有相当的功能为动力,因此,功能为阳,物质为阴。(3)病理方面认为人体的病理状态是阴阳失调的结果,从而产生了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属热的证候如面红、高热、小便黄赤短少等为阳盛;届寒的证候如面容苍白、手足发冷、腹痛喜温等为阴盛。(4)药物方面药物的四气中温、热为阳,寒、凉为阴。药物的五味中,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二)五行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行原义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界的基本物质,古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生成的。引申为不论自然界或人体,凡符合五行特性的都可以用五行来归纳。木火土金水各有独特的属性,木有生长、伸展、柔和等特性;火有向上、温热、明亮等特性;土有承载、升化、受耐等特性;金有坚硬、沉重、响亮等特性;水有寒凉、润湿、下行等特性。(二)五行(二)五行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的基本理论,将五脏与五行相结合,以五行相生相克、生克乘侮分别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关系和疾病的相互影响,以此解释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的问题。(二)、五行(1)五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关系五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关系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说明。五行之间的相互资长形成一个循环,即木(肝)生火(心).火(心)生土(脾),土(脾)生金(肺),金(肺)生水(肾),水(肾)生木(肝)。五行之间的相互克制也形成一个循环,即木(肝)克土(脾),土(脾)克水(肾).水(肾)克火(心),火(心)克金(肺),金(肺)克木(肝)。肝病可以影响肺,即木(肝)悔金(心);肝病可以影响肾,即子(肝)病累母(肾)。(3)疾病的治疗如中医治法的培土生金(即补脾益肾)、扶土抑木(即疏肝健脾)、培土制水(即补脾气除水湿)、滋水涵木(即滋肾养肝),等等,是从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制定出来的。二、脏腑经络(一)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中医学认为,脏与腑的主要区别在于,脏主要贮藏稿气(即主管化生和贮藏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腑主要传送水谷(即主管受纳和腐热水谷,传导和排泄糟粕)。按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特点通常将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二、脏腑经络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简称脏。五脏在解剖形态的共同特点是均属实质性的内脏,在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贮藏精气。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肮、三焦的合称,简称腑。六腑在解剖形态的共同特点是均届空腔性内脏,在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传送水谷。奇恒之腑是胆、脑、髓、骨、脉、女子包的合称,在形态上与腑相似,多属中空,在功能上与脏相似,主要贮藏福气。二、脏腑经络(二)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中医学认为,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在于,经脉是直行于较深的肌肉之间,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横行于较浅的部分。经络的组成,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等。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的主干,分为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中医学认为,十二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奇经八脉是指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冲脉、任脉、督脉、带脉。中医学认为,此八脉既无表里配合,也无脏腑所属,不同于正经,故名“奇经”。奇经八脉主要统率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五络脉是根据经络在体表循行各有专穴的特点,十二经脉加任、督二脉,合辰为“十四经”。每经的腑穴中都有一别出的“络穴”,在脾经多出一个大络,一共十五个络穴,故名“十五络”。三、气、血、津液中医学认为,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而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进行又需要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气、血、津液的输布是通过经脉来运行的、而经脉也需要气、血、津液的滋养。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极细微的描做物质。古人认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是由于气的运动变化而生成,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血液、津液等。在人体生理方面,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脏腑之气。(1)元气是生命的原动力,又名“原气”。古人认为,元气藏于肾脏,是肾阴、肾阳的综合体现。元气是生命的本始之气,是人体最基本、员重要的一种气。(2)古人认为,宗气积于胸中,为肺所生。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膻中”,也称“上气海”因此有“膻中为气海”的说法。(3)营气又称荣气。古人认为,营气是运行于血脉中的精气,由水谷精微所化生。营气是与血同行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4)古人认为,卫气也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卫气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5)肚腑之气。古人认为,脏腑之气是指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二)血血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古人认为,血液是水谷精微通过中焦的作用而生化成的。血液的主要来源,是由脾胃所摄取的水谷精微化为营气,经过肺的作用,贯注心脉而为血。血液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也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三)津液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在人体内,除血液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液体如唾液、泪液、汗液、尿液、胃液、肠液等均属津液的范畴。一般认为,清而稀薄的叫津,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浊而稠的叫液,流动性较小,布散于骨节、脏腑和脑筋等部位。津液有滋润、濡养、参与血液形成、调节血液浓度、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排泄废物等作用。四、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所谓“辨证”,是根据“四诊”所获得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运用辨证纲领,对于病人的复杂症状,通过分析、辨别、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然后以法为依据选择与此相适应的方剂与药物,这就是“施治”。第二节中药基础知识

教学标准:掌握中药性能的概念及其具体内容;掌握中药配伍的概念及其具体内容;掌握中药的用药禁忌及其具体内容;了解中药用量的确定依据及计量方法;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处方名、别名及应付;掌握中药处方的组方原则、处方格式及内容、常用术语、处方脚注、处方通用名称、处方的应付常规。一、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三类;狭义的“中药”是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中药的性能,简称“药性”,指药物的药性相效能,是中药性质和作用的概括。其内容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中药的性能,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逐步积累而形成的一套用药规律,具有突出的中医特色,是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只有熟练掌握中药的性能,才能正确应用中药,做好中医处方调配、用药咨询等工作。(一)四气五味中药的性味代表了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中药的性能主要从气味上报求,它是中药性能的基本组成部分。

1、四气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药性的寒、热、温、凉,是古代医家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与获得的不同疗效概括总结出来的。疾病有热证与寒证之分,药物的寒热与疾病的寒热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地说,能治疗热证的药物多用于寒性药或凉性药。反之,能治疗寒证的药物多属于热性药或湿性药。寒性与凉性,只是程度上的差异,井无本质上的区别,寒性药朗治疗较重的热证,凉性药一般只能治疗较轻的热证。热性与温性亦然,热性药主治较重的寒证,温性药主治较轻的寒证。此外,还有平性药,是指药性比较缓和的药物,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主要用于寒、热症状不明显的病证,但实际上也有偏凉、偏温之别,所以基本上届于四气之内,仍称“四性”。理性药物一般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养阴等功能,主要用于治疗热性的疾病。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傲寒、补阳、通络等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寒性的疾病。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古人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都是寒热药性应用的基本原则。2、五味

五味原义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它主要是由人们的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如细辛味辛、木瓜味酸、甘草味甜、苦参味苦、昆布味咸。后来,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五味主要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的不同治疗效果总结归纳出来的。如苦味药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甘味药物大多具有补益作用,等等。因此,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此外有谈味,如获苔、意茁仁等。一般认为谈肘子甘,甘淡并称。还有涩味,如龙骨,涩味与酸味相同。所以虽有七味。一般仍称五味。五味辛:“能散、能行”辛味药多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如生姜、葱白、苏叶、薄荷都能散寒解表,用于感冒初起,具有发散解热作用;陈皮、砂仁行气止痛,促进肠胃功能,调整肠道运动;天南星、山慈菇散结消肿,用以治疗肿瘤。甘:“能补、能和、能缓”,甘味药有滋补、和中、缓和等作用,可调补人体气血阴阳,缓急止痛。如人参、黄花补气;阿胶、熟地黄补血;饴糖(用麦芽制成的糖浆)、大枣甘缓和中;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苦:“能泄、能燥”,苫味药有燥湿或泻下的作用。如黄柏能燥湿泻火;黄连能清热泻火;大黄能泻实通便;杏仁能降气平喘。咸:“能软、能下”,咸味药有软坚润下的作用,能软坚散结、滋阴潜阳。如芒硝能通便润燥;海藻、昆布可防治甲状腺肿,起到软化瘿瘤之效。谈:“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如猪荟、茯苓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湿证。

五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药物的通性,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用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即辛甘淡为阳,酸苦咸为阴。以及“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即五味与人体五脏联系起来说明药物的作用。许多药物具有兼味,如麻黄辛苦,桂枝辛甘,肉丛蓉甘酸咸等。它说明了个药有多种作用和治疗范围。五味也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另外,有些药物具有的持殊的气味,称为芳香药。芳香药物一般具有醒脾化湿,辟秽化浊,开窍等作用,如佩兰、麝香等。四气五昧是中医的基本性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每一种中药都有性和味,有的一味一性,有的一味数性,气与味综合而成,不可分割。由于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所以必须将气味综合起来运用。如紫苏叶辛温,辛能发散,温能祛寒,紫苏叶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兼能理气宽中,用于外感风寒,胸闷胀满等证。芦根甘寒,甘能生律,寒能清热,主要作用清气分热,又能生律止渴。药物之间存在着气同味不同或味同气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如同一温性的,麻黄辛温,黄芪甘温,五味子酸温,厚朴苦温,蛤阶咸温。又同一辛昧的,薄荷辛凉,石膏辛寒,砂仁辛温,附子辛热。有些药物气味相同而气味之间又有主次区别,如黄蓖甘温,重在补气,锁阳甘湿,重在补阳。(二)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归”:是归属的意思,“经”:是指人的脏腑经络.“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意思是服用后主要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至不起作用。归经可以理解为是对药物的作用部位、作用范围和选择作用的高度概括。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的。祖国医学认为每一证候都是脏腑、经络发病的表现。任何病症均可辨证分析认定其发病的脏腑部位,故将治疗某脏腑、经络的药物归入某经。如浙贝母、苦杏仁、桔梗治喘咳而入肺经;青皮、香财、柴胡、青蒿治寒热肋痛而人肝经,远志、芭蒲安神开窍而人心经。性味相同而归经不同或归经相同而性味不同的药物,其治疗作用也有所异同。如黄连、黄芪、黄柏均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而黄连主清心胃火热而入心胃;黄芪主治肺火而入肺;黄柏泻相火而偏入肾。又如黄芩、干姜、葶苈子、百合均入肺经,黄芩苦寒,滑肺火;干姜辛湿,温肺寒;百合苦微寒,补肺虚;葶苈子辛苦大寒,泻肺实。

一药归数经,说明其治疗范围广泛,对数经病变都能发挥作用。如苦杏仁人肺、大肠经,熊降气止咳平瑞,兼能润肠通便;柴胡人肝、胆经,能清热解表、和解表里,兼能硫肝解郁,升举中气。有些药物被称为“引经药”,即俗称的“药引子”,中医认为它们特别擅长治疗某经病变,并能引导其他药在这一经发挥作用。如牛膝引药人肾经,柴胡引药入肝经,桔梗引药人肺经等。掌握归经理论,有利于临床辨证用药。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确定其脏腑经络部位,按归经药性选择适当的药物组方,可以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同一脏腑经络的病变,又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性质。因此,在药物应用时,必须综合考虑药物的各种性能,才能全面准确地发挥药物的功效。(三)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发生作用的不同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向外,沉是向内。当中药进入人体后所产生的升举提陷、下降平逆、上行发散、下行泄利等不同作用,可以调整病势下陷或上逆之偏。升、降、浮、沉,是从用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是与疾病中气机逆乱的趋向相对而言者的。升与浮、沉与降的作用趋势相类似,不易严格区分,故升浮、沉降合称。一般问上向外的作用称为升浮.向下向内称为沉降。如具有升阳、散寒、发表、催吐等作用的药物属于升浮药;具有清热、泻下、降逆、利水、平喘、潜阳等作用的药物属于沉降药。药物升降浮沉的使用与药物的归经有密切的关系。如肺经病变咳嗽,应使用入肺经的药物,但要区分病势选用中药升降浮沉的性能。若外邪侵肺,肺气不宣则用麻黄、桂枝等升浮药,发散外邪,宣通肺气;肺失清肃咳嗽则用黄芬、紫苏子等沉降药,清肺泻火止咳;肺虚久咳则用五味子、河子敛肺止咳。升降浮沉的药性还与药物的四气五味、炮制、质地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多为升浮药.如麻黄、桂枝。一般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多为沉降药,如大黄、芒硝。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通过炮制也有所改变。在炮制理论中,有酒制升浮、姜制发散、醋制收敛、盐制下行等说法,所以药物欲上行用酒制、欲发散用姜制、欲收敛用醋制、欲下行用盐制。在药材质地方面,一般花、叶、草等质轻的药物多为升浮药,如桑时、菊花。果实、种子、矿物、贝壳等质重的药物多为沉降药,如紫苏子、滋石。但也不是绝对的,如“诸花皆升”,旋覆花虽是花,但药性沉降。(四)有毒无毒有毒无毒,即中药的毒性,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损害性而言。凡有毒的药物,大都性质强烈,用之不当,可对机体产生毒害,甚至引起死亡。在古代医药文献中的“毒性”,包括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还常作为药物的总称,即认为药物之所以能祛邪疗疾,是因其各有偏性,或偏于寒,或偏于热,或偏于补.或偏于泻………;这种偏性就是“毒”,“毒”即药,药即“毒”。因此,在古代本草书籍中,常在每种药物的性味之前标明“有毒”或“无毒”,现代的中药书一般只标明有毒的药物,分为“有毒”、“大毒”、“小毒”三类。一般来说,有大毒的药对人体毒害大,有小毒的药对人体毒害较小。相反,凡无毒的药物,性质比较平和,常量或稍大于常量应用,一般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有一部分即使大量食用也不会毒害人体,如山药、薏仁、枸杞等。毒性药的药物用量不亦过大,不可超过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用量,否则有可能会造成中毒。中药的有毒无毒、毒性大小都是相对的。所谓“无毒”,仅是指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对人无害。其实,任何药物使用不当、炮制不当、保管不当都会产生毒性。如甘草无毒,常口服用可收益气和中、润肺止咳之功,但若大量久服反而出现肮腹痞满或水肿。人参无毒,大补元气,但滥用也可出现头痛、烦躁、失眠、口鼻出血等毒性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反之.某些有毒或大毒的药物,只要适量合理应用,则能化毒为利,转化为“无毒”之药。如附子有毒,但在剂量、炮制、配伍等适当的条件下,不仅不产生毒副作用,反而能回阳救逆,拯救生命于垂危。对于毒性中药的使用,应拿捏其性能和用量用法,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毒性药品的管理法规应用,从而确保临床应用毒性药品的安全、有效。二、中药的应用(一)配伍中药有多种功能,有多种定向的作用,欲发挥其一方面的作用,就要讲究配伍。如麻黄具有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利水稍肿的功能。若发挥其定向作用,则通过配伍去实现。发散风寒配桂枝,可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宣肺平喘配杏仁或白术。配伍,就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治疗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理地配合起来应用,以适应复杂的病情。在病情较为复杂,单味药难以达到治疗要求时,便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之间通过配伍出现相互作用关系,可协调药物的倔性,增强药物的疗效,或监制药物的副作用。但配伍不当,也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作用。因此,在药物配伍时,必须有所选择。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用药实践中,根据药物配伍使用的变化,将其总结归纳出七种情况,称为配伍“七倩”,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其中,除单行之外,都说明药物的配伍关系。1.单行就是一味药治疗疾病。有些病情比较单纯的病症、选用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如独参汤用人参一味药,大补元气,治疗虚脱证;情金散单用一味黄苹,治疗轻度的肺热出血证;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等。2.相须就是两种以上性能、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能相互协同而明显增强原有疗效。如大黄配合芒硝.可增强清热泻下的功效;如石膏配合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知母配合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等等。3.相使就是两种以上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应用,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疗效;或者性能、功效不相同,但可相互补充而提高疗效,其中以一种药物为主药,另一种药物为辅药。如补气利水的黄芪配利水健脾的茯苓,可增强补气健脾利水的作用;石膏配牛膝清泻胃火,引火下行,用于胃火牙痛;麻黄配合苦杏仁可增强散寒宣肺、止咳平喘的作用;等等。4、相畏

就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天南星畏生姜,即生姜能降低或消除生半夏和天南星的毒性。5、相杀就是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降低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即是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相畏、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的提法。对前者而言称“畏”,对后者而言称“杀”。6.相恶

就是指两种药物配合应用后,一种药物能减弱或牵制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人参恶莱服子,即是说莱服子能减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减弱生姜的温性;等等。7.相反《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芜俱战草,

诸参辛勺叛藜芦。

半夏、瓜萎(包括瓜萎皮,瓜萎子,天花粉)、贝母(包括淅贝母,川贝母)、白敛、白及反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天雄、侧子);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人参、党参、太子参、玄参、沙参、苦参、细辛、白芍、赤芍反藜芦。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这里总结的相畏药物是:

硫黄畏朴硝、芒硝、皮硝、玄明粉;

水银畏砒霜、信石、红砒、白砒;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巴豆霜畏牵牛子(黑丑、白丑);

公丁香、母丁香畏郁金(黑郁金、黄郁金);

牙硝、玄明粉畏三棱;

川乌、草乌、附子、天雄、畏犀牛角、广角;

人参畏五灵脂;肉桂、官桂、桂枝畏赤石脂。

凡有以上配伍禁忌的中药,一般不得同时使用。有配伍禁忌的处方,药房一般是不给抓药的。(二)禁忌1.配征禁忌(1)十八反甘草反海藻、大朝、芜花、甘遂;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敛、白及;黎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2)十九畏硫磺畏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十九畏中”的“畏”与七情相畏的“畏”含义不同,“十九畏”中的“畏”是“相反”的意思。“十八反”和“十九畏”是前人遗留下来的经验,目前尚无确切的科学论证,但在中药调剂中仍是遵循的法则,是中药调配的依据。对“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药物,原则上不能同用,若病情需要,需经医师重新审定签字后,方可调配。中药调剂员对“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内容必须熟练攀握。2.妊娠禁忌(1)禁用药孕妇禁用药大多数是毒性较强或药性较猛烈的药物。如破血通经药莪术、水蛭(蚂蝗)等;通窍、走窜药康香、皂荚等;峻下逐水药巴豆、番泻叶等;催吐药如瓜蒂、藜芦等;麻醉药闹羊花、样金花等;其他剧毒药水银、斑蝥(一种害虫)、蜈蚣、生川乌、生附子等。凡属禁用药物,孕妇绝对不能使用。(2)慎用药孕妇慎用药大多数是通经祛淤、行气破滞以及辛热、滑利、沉降的药物。如活血祛淤药红花、乳香等;通淋利水药冬葵子、瞿麦等;破气药积实、槟榔等;其他药物如附子、肉桂、半夏、常山、磁石等。凡同慎用药,可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慎重选用。无特殊需要,应尽量避免应用。非用不可时,注意用量从小到大逐渐增加,一旦见效即可停药,避免长期使用,以防发生事故。3.服药饮食禁忌服药饮食禁忌,俗称“忌口”,主要为了避免服药时的干扰因素,以便提高药效。一般而言,在服药期间宜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油腻或不易消化、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消化负担。如热性疾病应禁食或者少食酒类、肉类、辛辣、油腻食物,食后助长病邪,加重病情;服解表药、透疹药,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为冷、酸味食物均有收敛作用,能影响疗效;服温补类药,应少饮茶、少食萝L,因此类食物的凉性及下气作用,能降低药物的温补脾胃之功效。此外.尚有某一种药物对应的“忌口”,即服药的同时不能进食某种事物,如人参忌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链鱼,常山忌葱,茯苓忌醋,等等。(三)中药用量与计量(1)确定中药用量的依据确定中药用量的依据主要有:①根据药物的性能确定用量:凡有毒或药性峻烈的药物剂量宜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限度内。一般药物,质地较轻或易于煎出有效成分的花、叶类药材用量宜小,反之,质地较重或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矿物、贝壳类药材用量宜大。②根据配伍、剂型确定用量:一般来说,使用单味药治病时用量可稍大,而在复方中的用量可略小。处方用药多时每单昧药剂量宜小,反之,处方用药少时每单味药剂量宜大。复方中的主要药物用量宜大,辅药用量宜小。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丸散制剂的剂量大,制作酒剂、浸膏刑的剂量可稍大。③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确定用量:急病、重病者剂量宜大,轻病、慢性病者剂量宜小;体质壮实的剂量宜大,年老、体弱的剂量宜小;儿童用星比成人用量少。(2)常见临床处方的量规律①一般药物;干品3—9克,如黄芩、苍术等;鲜品15—60克,如鲜生地、鲜芦根等。②质地较轻的药物:常用量1.5—4.5克,如灯心草、通草等c⑦质地较重的药物:常用量9—45克,如石决明、生石膏等。④有毒药物:常用量0.03-0.06克,如斑蝥、炮马钱子等。⑤贵重药物:常用量0.3-1克,如牛黄、珍珠等。此外,尚有论条的如娱蛤,论片的如生姜,论扎的如鲜茅根,论滴的如生姜汁,论把的如艾叶,等等。中药计量单位(1)中药的计量单位中药用量的传统计量单位主要是质量单位,如斤、两、钱、分、厘、毫等。为了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国务院指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克”为单位的公制。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以下规定近似值进行换算:1公斤=1000克,1斤(16进位制)=500克;1两(16进位制)=30克;l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2)常用中药计量工具中药计量工具是中药称重的衡器,在中药调剂工作中最常用的是传统的戥称(又称戥子),其次是分厘戥、盘秤、台秤、天平、电子秤等。例题1、将下面大青龙汤中的剂量单位换算成现在的单位(麻黄去节六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粒,生姜切三两,大枣擘二十枚,石膏如鸡子大,碎)2、川连(二两)肉桂(一两)炙甘草(五钱)各取净末。蜜丸。每晚服三钱。酒下。(坎离既济丹)3、熟地(十两)萸肉(四两)北五味麦冬甘菊(各二两)川芎元参山药当归(各三各取末。蜜丸。每服三钱。盐汤下。(回元饮)4、熟地(八两蒸捣)山茱萸山药(各四两)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上为细末。和地黄膏。加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钱。空心食前。开水。淡盐汤任下。(六味地黄丸)

休息一会,马上回来哦!!!三、中药的分类(一)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药性味多属辛温,以发散风寒为其主要作用。适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感冒表实证。本类药物大多有较强的发汗作用,虚人当慎用。常用的有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胡荽等。2、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药性味多辛苦而偏寒凉,发散作用较辛温解表药缓和,以发散风热为其主要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至的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涸、舌苔薄黄、脉浮数等证。本类药物常用的有薄荷、牛劳子、蝉蜕、谈豆鼓、桑叶、菊花、蔓荆子、葛根、柴胡、升麻、浮萍、木贼等。(二)清热药凡以清泻里热(用具有清泻内脏邪热作用的方药治疗脏腑实热证的治法。)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清热药性多属寒凉、味苦,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清虚热等功效,主要用于里热证。不同药物其功效有所侧重,根据药物的性能和应用特点,大体分为

清热泻火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凉血药、④清热解毒药、⑤退虚热药等五类。

1、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性味多为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能清气分热(指清解气分热邪的方法。通常分辛凉清气及苦寒清气。),对气分实热证有泻火泄热的作用,主要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症。本类药物适用于急性热病具有高热、汗出、烦渴、谚语、发狂、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象洪实等证候,包括一些由于肺热、胃热、心热、署热引起的多种实热证。常用的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栀子、夏枯草、淡竹叶、寒水石、鸭拓草、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等。

2.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性味多属苦寒,苦能燥湿(苦温祛除寒湿病邪),寒能清热,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证。苦寒多能伐胃,燥能伤阴,故本类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脾胃虚弱和津液亏耗者当镇用。常用的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等。3.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药性味多为苦甘寒或咸寒,主要入血分,能清血分热,对血分实热有凉血清热作用。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一般适用于热在血分的病症。本类药物常用的有犀角、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等。4.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寒性较强,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热毒病症,如疮痈、丹毒、斑疹、咽喉肿痛、痄腮(一种传染病,耳朵下面肿胀疼痛,病原体是一种滤过病毒。也称流行性腮腺炎)、痢疾等。部分清热解毒药还可用于毒蛇咬伤及癌症等。本类药物常用的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扳蓝根、大青叶、青黛、穿心莲、土茯苓、鱼腥草、射干、山豆根、马勃、马齿苋、白头翁、秦皮、鸦胆子、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熊胆、白蔹、白鲜皮、漏芦、山慈菇、四季青、金荞麦、地锦草、白毛夏枯草、绿豆、牛黄、蚤休、拳参、半边莲、垂盆草等。

5.清虚热药清虚热药性寒凉,能消虚热,退骨蒸,常用于午后潮热、低热不退等证。主要用于阴虚内热病机所表现的发热、骨蒸潮热、手足心热以及口燥舌干、需烦不寐、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亦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末尽、伤阴劫液,或发热、夜热早凉等证。毒类药物常用的有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