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Page
2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及其专业准备
引子:温柔地坚定Page
3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Page
4Page
5第一节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古代鸦片战争后新中国一、萌芽阶段(一)以德养性的慈幼传统何为慈幼?即慈爱幼小。《周礼》的“保六息,养万民”的思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Page
6一、萌芽阶段(一)以德养性的慈幼传统慈幼是人类的天性,中国对幼儿的慈爱既体现在对幼儿身体的悉心养育与照顾,也体现在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仪的熏陶。重视养育者的德行。(主要是乳母)那么具备全德的妇人是怎么样的呢?(书上4-5)Page
7(二)注重礼仪伦常的童蒙教育礼仪指各种行之礼仪,即各种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是幼儿德育的基础。伦常指人伦之常,即仁、义、礼、智、信五大常道,对幼儿来说伦常的基础是孝悌。对幼儿伦常教育的方法:“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诗书,以开其知觉。”Page
8
《弟子规》
Page
9
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规》
(三)注重生活与文化常识的教育如秦汉时编的《急救篇》;明朝《幼学琼林》;明代李廷机著的《五言鉴》;南宋时的《三字经》。Page
11小结
此阶段的幼儿社会教育以家庭中随机的礼仪伦常生活教育为主,辅以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此阶段的教育基本思想可总结为:践行第一,学文第二;养育第一,学问第二;德行第一,才学第二;师品第一,教授第二。行、养、德、品是其教育的核心。Page
12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以德养性,童蒙养正,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Page
13小结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初创阶段Page
14(一)幼儿修身教育的延续与发展随着幼儿公育思想的广泛传播,专门的幼教机构开始出现。遵行“中体西用”方针,幼教机构的办学形式与方法模仿西方,内容也有了一定的扩展,但在社会教育的内容方面仍旧承续了“蒙以养正”的传统,注重德性与心性的陶冶。(一)幼儿修身教育的延续与发展1903年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其开设的科目行仪和训话与社会教育直接相关,可以视为现代幼儿社会教育的发端。1905开办的湖南蒙养院直接将其名为谈话与行仪。(这两项被视为德育之始基)(二)幼儿社会生活教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理论层次:1919年后,受杜威思想的影响,我国幼儿教育开始凸显儿童中心的理念,并将社会生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幼儿园课程中。(二)幼儿社会生活教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实践层次:1919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附小幼稚园将“使幼儿渐渐习惯于社会生活,并练习幼儿建设本能和自发的活动”作为教育目的。提出了音乐修身、社会生活、自然研究等课程。社会责任感与社会研究意识的培养首次出现在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之中,但这种培养是建立在对儿童生活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二)幼儿社会生活教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实践层次:1925年成立的南京鼓楼幼稚园,设有常识课,其中的社会常识是专门的社会教育内容。(三)幼儿社会生活教育的规范化与丰富化1936年在修订《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公布了我国第一个正式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其课程范围包括丰富的社会教育内容,直接与社会教育相关的是社会和常识这一科目。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Page
21(一)强调环境认识与爱国主义思想培养《暂行纲要》(1951)《指南》(1956)共同点:较强的成人化倾向(二)作为独立课程内容的幼儿德育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明确提出了德育的具体任务。并且还细化了不同年龄阶段班的德育任务。为了保证落实德育目标,特别将思想品德独立为一个科目,并对各年龄阶段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书上13)(三)从德育向社会教育的转移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学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开始从成人走向儿童,由品德走向社会。《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对德育的落实突出了幼儿情感教育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关注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研究,德育的内容向社会性方向慢慢延伸。(三)从德育向社会教育的转移新世界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社会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领域。用社会教育涵盖了品德教育。(三)从德育向社会教育的转移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注重爱国主义,到独立设置幼儿德育课程,再到确立社会领域课程。但是:在幼儿社会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与深刻性上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加强。小结:发展与演变Page
27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使用有以下3种1、从教育形态相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2、从学科角度相对于学前师范院校其他学科领域、学科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3、从课程实施角度相对于幼儿园其他课程领域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Page
28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是一门主要研究学前社会性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原理、方法与途径的学科。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Page
29(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
从理论性来看,它需要探讨学前儿童性发展的规律,以及根据这种规律应当建构的教育原理。学前儿童社会性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参与社会生活在与环境互动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其发展和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规律。Page
30(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
从应用性来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教法课程。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明白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及其原理,还需要让学习者明白如何根据这些规律与原理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探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原理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策略与方法。Page
31(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
从实践性来看,学习者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不是用来直接传递给幼儿的,而是将这些理论知识化为自己的品格与行为智慧,才能有助于运用这些理论去施加有效的教育帮助。Page
32(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Page
33一是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践经验,为当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二是研究学前教育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核心任务)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成效。(最终任务)Page
34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从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司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级化工仪表维修工理论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设备智能化升级考核试卷
- 亚热带水果种植与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考核试卷
- 2025公需课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新理念素养提升试题及答案
- 印刷品印刷品包装材料环保性能要求考核试卷
- 时尚艺术融合的社区参与与公共艺术项目考核试卷
- 年产塑料制品36000件项目报告表
- 新闻刊登管理办法
- 建设监理管理办法
- GB/T 45701-2025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
- 上海中考英语考纲词汇
- 养老医疗护理员培训培训课件
- DB3301T 0235-2018 城市公共厕所设置标准
- 运输风险防控记录表
- 三类汽车维修管理制度doc-收费标准
- 网络与信息安全安全应急预案-提供
- GB 15579.8-2014 弧焊设备 第8部分:焊接和等离子切割系统的气路装置
-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 2022年精益智能工厂三年规划
- 公务员职务和级别工资档次套改及级别对应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