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常识壹·古代官职目录贰·宗法礼俗壹·古代避讳壹·古代尊卑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壹·国学经典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古代官职1.中央官职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是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中枢机构及其职官制度。其中包括秦、汉建立的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专制集权中央政体的三省六部制以及明朝所建立的内阁制等。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是中书省、门下省。隋代演变并确立为三省六部制。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行使行政权、军权、财权。明代内阁虽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但实际上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相当于前朝的宰相)。清代康熙设立南书房,与清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兼任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祭祀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九卿,秦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历代略有变动。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管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地方官职[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太上皇]秦始皇追尊称他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称他的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也尊称为“上皇”。历代皇帝未死时即传位于太子,也就自称太上皇。[驸马]驸马最早只是一个官职,汉代武帝时设置驸马都尉,意思是掌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但并不是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额驸”。古代官职称谓解释[爵位]即爵、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司马光被封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刘基被封为诚意伯,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被封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认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认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宰相]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其职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总理”或“首相”。宰是主持,相是辅助的意思。历代都另有正式的官名,其职权大小以及行使权力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封建时代民间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描述宰相的地位,但一般地说,由于君主集权的加重,宰相的权力也随之而减轻,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明朝。明朝为了防止权臣篡位,废除丞相而以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学士]古代官名。魏、晋时征文学之士,主管典礼、编纂、撰述等事务,通称学士。因所属机关不同,职权各异。有主管撰述的,如北齐文林馆学士、唐代的集贤院学士等,有专为皇帝侍讲、侍读的,还有草拟奏令、参与机密的。宋代的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学士与大学士是专门为那些需要礼遇的大臣或文学之士而设,全是虚衔,而明、清两代的殿阁学士实际上掌治着宰相的职权,这是历代地位最高的“学士”了。[博士]官名。六国时诸子、诗赋、术数、方技都设有博士,秦、汉两代沿袭了这一官司职。西汉时属太常,称太常博士;汉武帝建元五年设五经博士;晋代设国子博士;唐代有太学国子诸博士和律学博士、算学博士等,都为教授官,与职掌礼仪的太常博士不同。明、清两代有国子博士、太常博士,而以五经博士为孔孟及儒家诸族的世袭官。博士中不乏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如唐代的韩愈就是货真价实的国子博士。[太医]周官中设医师,主管医务政令。秦、汉两代设太医令丞。汉代初期属太常寺,后来改属少府。魏、晋南北朝时相沿设置。隋代设置太医署,宋代改称太医局,元代又改为太医院,明清两代不变,其职责都没有大的变化。后世泛指皇帝的医生为大医或御医,把其“卫生部长”的职权反而忽略了。[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大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大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官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大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中,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追赠太傅。[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因位于宫中的中台,故以台名,并有中台、台阁、台省等别称。[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中的“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古代文化常识导学练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朝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此处的“大夫”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当道。”[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小,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者,同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世凯为兵部侍郎。[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即是侍中。[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此“郎中”是管理骑门户的官名。[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参军。[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卧令尹并受促织恩荫。”[尹]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此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抚军]《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圉人]圉官,古代指掌管养马放牧等事的官员。亦泛称养马的人,养马的小官。官职任免升降术语关于任职授官的:任、授、除、拜(任命,授职),封(用于土地、封号或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做官),点(用于口语)。关于提升职务的: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超迁、超擢、陟。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黜、夺(因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徙、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署(代替无本官的职务)、假(暂代理)、护(原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陟]提升,提拔。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升]提升。如“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假]临时充当使臣属吏。[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于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的意思。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如“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辞去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革、削、免、罢、废、夺]革职、罢职或停职。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退]①撤销或降低官职;②自己辞职。[斥]摒弃不用。[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如“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调]调动、调迁。如“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放]京官调任地方官。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贰·宗法礼俗1.古代宗法宗法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嫡子]封建社会中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宗子]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继承始祖、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主,地位特别高贵,故又称“宗主”。[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所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嫡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小妻)所生的庶子。[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称为“亲”,父母对儿女也可称为“亲”。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杀掉谋杀自己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只包括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联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六亲]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称父族、母族、妻族。[考妣]旧时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如《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位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太庙]天子的祖庙。[三纲]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绝对服从君,子绝对服从父,妻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五常]一指“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五伦中君臣关系居于首位,故又叫“大伦”。一指“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也指仁、义、礼、智、信。[五教]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指仁、义、礼、智、信。[七出]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即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三从四德]“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如《左传·文公十八年》:“高幸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次序依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妻]男子的配偶。在宗法制时代指正式的配偶,嫡妻。从等级上看,妻当是指诸侯以下男子正式的配偶,诸侯的正式配偶称“夫人”,帝王的正式配御称“后”。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看我也。”[妾]最初指家庭的女奴,后指贵族娶的“小妻”实际上“小妻”是女奴随社会发展的结果,地位极低贱。旧时正式婚配的妻子、夫人有时自己也“妾”“贱妾”,这是自谦的说法。[姬]原是古代的显姓,后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妇女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通称。[媵]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人。它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形式。其方式是,诸娶一国之女为嫡夫人,女方以侄女、妹妹随嫁。这随嫁、陪嫁的人统称为“媵”。但这些被“媵”的贵妇女,其间虽有辈分、嫡庶之分,但都是主子,不是才,她们都是经过“聘”的,都有资格成为夫人,后来随着“媵女”制度逐渐消亡,地位逐渐降低,在只有妾之分的时代,就与“妾”成为同义词。2.古代礼俗礼俗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的节与习俗。[五礼]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六礼]一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一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1)古代政治礼仪[朝]古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天子,叫“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作朝贡。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会被视为不尊敬天子,天子就会出兵征伐。[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则天子失礼。[聘]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诸侯德风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也派人去聘问。诸侯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侯国来贺见,也叫聘。诸侯派大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荟萃及检测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这是诸侯之间邦交的礼节。诸侯相聘,使者还带着玉帛,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相互来往朝聘,也有一定的名称。此国往彼国的聘叫“如”,彼国往此国叫“聘”。[誓]用语言相互约束表示绝不违背信约叫“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举行这种仪式,不用杀牲、歃血。[盟]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盟与誓不同之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盟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歃血]指古人盟誓时双方主事人用嘴吸一点牲畜的血以表示诚意的仪式。结盟之后,双方就有义务约束。[遇]诸侯之间不在规定的地点或时间忽然相见,就叫“遇”。事先没有约定,偶尔相逢,在礼节上要比“朝”简单。诸侯途中相逢,依据各自的都城远近来划分主宾,地近的一方为主,地远的一方为宾,双方以主宾之礼相待。[免胄]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封禅]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作“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去举行。古时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长,称为岱宗。“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高,离天近,所以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答地之功,叫“禅”。[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衅钟、衅鼓]用牲血涂器祭祀。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其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衅钟。这是一种礼制,凡重要器物(钟、鼓等)制成,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作“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九宾]也称“九仪”,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仪,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趋]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祖道]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为别人设宴送别。(2)古代生活礼仪[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举行加冠礼的年龄有二十岁和十九岁两种说法。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未冠等说法。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祭妹文》:“予弱冠(初加冠,体还未壮,故称弱冠)粤行。”[笄礼]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表示已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子到了成年又叫“及古代文化常识导学练笄”“笄年”。[坐]以两膝着地,臀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身,臀不着脚跟,是“跪”。跪而挺腰耸身,叫作“跽”。坐席也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把身体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的样子;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饮食而玷污坐席。[跪]与“坐”不同,往往有急事或表达谢罪之时,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长跪]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箕踞]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叫作“箕踞”。这种姿势是傲视对方的意思。[拜]是古人常用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妇人行礼主要也是肃拜。褒拜是手持符节行的礼。丧礼中先作顿首后作稽首,叫吉拜。先稽首后顿首,叫凶拜。[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执手]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最先见于《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后有《国语·越语》:“执其之手而与之谋。”《孔雀东南飞》:“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据《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寿]以酒或以物向别人祝福。[郊迎]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万福]古代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后来用作妇女行礼的代称。(3)古代婚俗礼俗[合卺]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持一瓢而醑(用酒漱口),就叫“合卺”。后世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文定]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4)古代葬礼礼俗[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亡。[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死]古代社会不同地位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日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棺椁]“棺”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棺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