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真胃变位整复常用手术方法的比较_第1页
奶牛真胃变位整复常用手术方法的比较_第2页
奶牛真胃变位整复常用手术方法的比较_第3页
奶牛真胃变位整复常用手术方法的比较_第4页
奶牛真胃变位整复常用手术方法的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奶牛真胃变位整复常用手术方法的比较

奶牛的真胃变化分两个真胃位移和真胃转移。这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损害了奶牛的养殖。此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但目前仍以手术整复治疗为主。临床诊疗中,真胃变位整复手术方法多种,各有千秋。本文就奶牛真胃变位整复常用手术方法,作分析性比较,以飨读者。加强真胃复位内固定治疗组真胃移位是真胃在病因作用下,由下腹部,经瘤胃下部移至左侧腹壁与瘤胃壁形成的腔隙间,真胃内充满气体和少量液体。有些病例左移真胃上缘可达左侧腹腔顶部。1病因1.1粗饲料质量过差,以干玉米秸或麦秸作主要饲料的奶牛,真胃移位病的发病率高。1.2精饲料投喂量过高,尤其以“精料换牛奶”(多喂精料就能多产奶)饲养模式的奶牛,真胃移位病的发病率高。1.3奶牛无运动场地,以地桩拴系饲养的奶牛,运动不足。这类奶牛真胃移位病发病率高。1.4真胃移位发生在产犊后,尤以产后10日左右居多。奶牛怀孕后期,胎儿沉居母牛腹底。将瘤胃底部抬高,网胃前移,功能迟缓的真胃沿空隙左移。产后瘤胃下沉,把部分左移的真胃,分成左右两个部分。2症状2.1大多数病牛在产犊后出现症状。时间短的于产后3-5天呈现症状,大部分病牛在产犊后40天内发病,亦有个别病例延续二年多才呈现出典型症状,产前发病的病例并不多。2.2发病初期奶牛的食欲、饮欲、反刍减弱或停止,呈规律性反复,且时好时坏。2.3病牛的粪便有时呈现深绿色糊状,有时呈便秘,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有的粪便量、色、粪盘形态等无明显变化。2.4病程短,营养状况良好,真胃左移严重的病牛,左腹部外突增大。2.5病牛左侧腹部肘关节水平线上下,9-12肋间部,叩诊和听诊有金属音(钢管音)。10-12肋间下部穿刺,有棕褐色、pH1-4酸性胃液排出,镜检无瘤胃内特有的原生物。2.6急性期或发生粘连病牛,体温升高1-2℃,心搏近100次/分,左移真胃与腹壁、瘤胃壁粘连时,腹壁触诊敏感。3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综合诊断,奶牛真胃移位较易确诊。奶牛腹壁叩、听诊金属音,不是真胃移位的特异症状。应注意与瘤胃积食、奶牛误食塑料等异物性、创伤性网胃炎等病症鉴别。4治疗4.1药物治疗(保守疗法)治疗原则:促进瘤胃蠕动,调节植物性神经功能。输液:补液体,调节离子平衡。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ml,一次静脉注射;维生素B140ml,一次肌肉注射。4.1.2中药处方:当归100g,莪术40g,三棱40g,枳实50g,青皮50g,陈皮50g,木通50g,二丑50g,乌药50g,厚朴50g,莱菔子80g,党参30g,白术30g,白茯苓30g,生地50g,天花粉30g,焦三仙各30g。水煎取液加1000ml石蜡油一次灌服,一天2次,连用2-3天。4.2滚转疗法选择松软的地面,使奶牛右侧横卧,分别捆束前后肢,专人保定牛头部。数人分别抓持前后肢,先将牛成仰卧姿势与地面成45°,然后以脊柱为轴,把奶牛体、肢、头向左侧,再迅速滚转至右侧卧势。检查真胃是否复位。未复位时,再反复滚转4-5次。仍无效时,进行手术整复治疗。部分病例用此法能达到真胃复位效果,但复发率高。较少采用。4.3手术疗法4.3.1术牛保定:采取右侧靠墙站立保定,捆束两后肢防止弹踢。4.3.2麻醉:2%静松灵1.4-1.6ml,肌肉注射全身镇静;1%盐酸普鲁卡因20ml,术部直线浸润麻醉。4.3.3术部:左肷部前下切口,即3、4腰椎横突下8-10cm,距最后肋骨5cm,沿肋骨弓向前下方作10-15cm切口。4.3.4术式:术部常规剪毛、剃毛、刷洗、消毒、隔离。4.3.4.1打开手术通路:依次紧张切开皮肤、腹横肌膜,及时止血。切开腹外斜肌,钝性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横肌膜。提起腹膜切一小口,再扩口至所需长度。腹腔探查,确定左移真胃的位置,真胃内积气、积液的情况;左移真胃与周围组织器官有无粘连及粘连程度;探查真胃、瘤胃壁有无病变及性质。确立主手术操作程序。4.3.4.2主手术:一般分为左移真胃的整复和整复后的真胃固定两个步骤。移位真胃的整复,是把移动左侧的真胃,推压回右腹下部的正常位置。如有粘连,应小心分离,而后整复。整复的方法为术者右手进入腹腔,伸展五指按在左移真胃顶部(切勿抠),边轻揉边持续向下按压,当听到“咕噜”声响时说明真胃内的气体和液体冲开幽门进入肠管,真胃随之复位。(见附图1)为防止整复的真胃再移位,要把真胃固定在正常的位置上。把真胃牵拉至切口外,用两端穿有直长三棱缝针,长1.5m的12号或18号缝合丝线,在真胃壁面大弯作浆膜基层纵向的3-4针连续缝合。始末二针分别固定。将真胃还纳原位,二缝针从腹腔右前方底侧壁(真胃壁面相对的位置)分别穿出体外(避开乳静脉)。真胃壁与腹壁之间保留约2cm的距离。固定体外缝线。4.3.4.3闭合创口:彻底清理腹壁创口,以12号缝合丝线连续螺旋缝合腹膜与腹横肌。0.1%的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创面,用18号丝缝合线分别结节缝合腹内外斜肌和皮肤。整理创口皮肤,装置结系绷带。病例2一般资料真胃转位是指真胃在右侧腹腔内,以瓣皱孔为轴,发生逆时针或顺时针等变位,并继发真胃内积气或积液,导致真胃扩张。(见附图2)1病因1.1真胃转位发生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1.2业内多数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不科学的饲养管理引发前胃迟缓,前胃的神经调节机能紊乱等有直接关系。1.3奶牛拴养、运动不足,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2症状2.1多数是突然发病,不吃草料,不反刍。但有强烈的饮欲,抢水喝。体温不高或低于正常,心搏100次/分左右,个别可达170次/分以上。精神沉郁,呼吸急促。急性病例不足7小时死亡。2.2脱水明显,眼球内陷,视眼无神。2.3多数患牛有腹痛,后蹄频频踢腹,站卧不宁。2.4胃肠蠕动音减弱或消失,排粪量小而色淡。少数病例1-2天不排粪或只排出少量粘液。2.5病牛多有右腹部增大与突出的体征。2.6叩诊、听诊右侧10-12肋间上部有明显的金属音。2.7以拳冲击右肷下部,有振水音。3诊断根据病程短、腹痛、明显脱水,听、叩诊有金属音,肷下冲击振水音,渴极等症状综合分析确诊。4治疗尽早确诊,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4.1药物治疗可用中药加减大戟散两剂,每日1剂,煎汤内服。无效时实施手术治疗。4.2手术治疗4.2.1保定:左侧靠墙站立或左侧卧保定。4.2.2麻醉:同真胃移位整复手术。4.2.3术部:右侧肷部前切口,即3、4腰椎横突下8-10cm,向下垂直切口15cm。4.2.4术式:术部常规处理4.2.4.1打开手术通路:同真胃移位整复手术4.2.4.2主手术真胃穿刺排气排液减压:用连接硬塑料管的20号针头或套管针入扩张真胃中下部,缓慢排出液体和气体。遇有真胃壁破损,待真胃内气、液体排出2/3量时,进行缝合,再继续排出液、气体。胃液、气排出4/5时停止减压,闭合穿刺孔。转位真胃的整复:按转位向的方向整复真胃,调整肝、胆和瓣胃回位。再将真胃拉出切口外,做同真胃移位固定法的真胃固定。此操作环节,是真胃转位的治疗关键。要求术者具有较深的局部解剖知识。4.2.4.3闭合创口,同真胃移位整复手术。术后处理2-3天俗称治病是“三分治,七分养”,道出了术后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性。1术后治疗1.1抗感染: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联合应用静脉注射,一日一次,连用5-7日。1.2输液: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体液pH,补充营养。可试用下列处方:方1: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2、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3、10%维生素C10ml×5、10%安钠咖10ml×1,一次静注,每天2次,连用2-3天。方2:反刍散500g,上午开水冲,候温内服,健胃消食散500g,下午开水冲,候温内服。说明:术后24小时无反刍、不食的术牛使用,连用2天。1.3根据病情需要,对症加用治疗药物。2.1术后应开始供粗质无霉败干玉米秸、麦草等,12小时后饲喂优质易消化的青干草等,以少量多次饲喂为宜。术后供给温淡盐水、少量多次,在10小时内使牛饮足所需饮水量。2.2术牛出现反刍后,每次咀嚼40-50口时开始供给精料,量由少逐渐增多,5-7天达到饲喂量。2.4注意观察术后有无异常。防止术牛舔咬、摩擦真胃固定线结。2.5术后10-12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也可不拆),15-20天剪断真胃的体外固定线结。2.6术后及时恢复挤奶。可选用的基因固定真胃奶牛真胃变位治疗手术方法多种,共同点是在手术中先整复变了位的真胃,而后固定真胃,防止再变位。主要不同之处,一是手术部位不同,二是真胃固定的方法各异。现就呼和浩特、包头两地几种不同手术方法,作肤浅分析,提出个人建议。1患牛左右肷部各做一个腹壁切口,探查真胃移入左腹腔后的状态,还可用手推压左移的真胃整复;助手手壁通过右肷部切口,进入左侧腹腔牵拉真胃,二者协同进行真胃整复。在真胃幽门部,做几个网膜褶皱并穿缝线,将其缝合在右肷部切口的创壁固定,以防止真胃再次左移。此做法整复真胃容易,固定真胃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两个手术切口与一个切口(亦可完成整复固定操作)比较,增加了病牛体手术损伤修复负担,扩大了手术感染机会,奶牛户不易接受。作网膜褶缝合固定真胃,往往因网膜扯断,固定失败,导致真胃变位复发,不提倡这种做法。2患牛右肷部切口:术者通过切口进入腹腔,再向后经过网膜上隐窝间口、直肠下方至左侧腹腔,探查左移的真胃状态。如有粘连,尽力分离。然后用连接胶管的针头穿刺排气排液,随后用手向下右方推压真胃,必要时从右腹部配合牵拉,是真胃复位。再做幽门周网膜褶,缝合于切口创壁,固定真胃。此法适合奶牛个体小,有经验、熟知解剖知识的兽医施术。右肷部切口,遇有真胃与腹壁、瘤胃壁、脾脏等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粘连时,手术难度很大。曾发生术者遇到粘连病例,放弃手术,建议淘汰病牛的事件。3右肷部中下切口:术者通过此切口,探查真胃移位情况,直观真胃胃壁病变,遇有真胃壁与周围组织粘连,即使是广泛性粘连,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分离。一般不需真胃穿刺减压,只施以手法推压,就可完成真胃整复。真胃壁浆膜基层缝合后,固定于腹底壁侧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需经过培训,且要有一定数量病例手术经验,才能胜任施术。胃壁缝合固定真胃,未发生过固定失败,亦未出现过固定反应。此法符合手术基本原则,应予推广应用。4患牛腹中线右侧切口:术者通过此切口整复真胃,真胃壁缝合固定于切口创壁。遇有粘连,可直观分离;直观直胃壁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异常病变。此法须仰卧保定,需要数名保定助手;前腹下部切口,因该部位是奶牛体重力线经过的部位,此部位承受体重压力大。因此手术创口缝合要格外确实牢固,需配合减张缝合,术后术部要加用复绷带作减压护理。牛有喜卧习性,易发生术后感染。尽少采用。临床上,奶牛真胃变位,没有病变完全相同的病例,因此,任何一个成功的外科手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