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钦州港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钦州港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钦州港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钦州港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钦州港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钦州港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目前为止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是终结疫情最有力的科技武器。2021年10月福建省出台了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实施方案。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理论上可用减毒或灭活的病毒制作疫苗 B.减毒疫苗可能诱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记忆B细胞能够识别疫苗并产生抗体 D.病毒变异可能会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2.已知豌豆的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若基因型为GgYy的个体自花传粉,则该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为A.1﹕0和3﹕1 B.9﹕3﹕3﹕1和9﹕3﹕3﹕1C.3﹕1和3﹕1 D.9﹕3﹕3﹕1和3﹕13.陆地生物群落包括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有关陆地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陆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完全不同B.森林多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森林中的生物完全不能适应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环境C.在生物群落中长期生存的各种生物,往往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因此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的重叠4.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和传染病等B.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C.许多植物种子在春夏季萌发,主要受温度影响D.东亚飞蝗爆发主要是气候干旱导致的5.T淋巴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分泌淋巴因子C.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需要T细胞参与 D.人体内记忆细胞的产生与T细胞无关6.下列生产生活实际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装满苹果的纸箱中隔离纸变湿主要是来自有氧呼吸过程B.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有氧呼吸过程均停止C.蔬菜水果的储存尽量保持低温、低氧以降低细胞呼吸D.农田适当松土改善根部细胞氧气供应,促进细胞呼吸7.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8.(10分)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短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某人视觉正常但看不懂文字,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所致C.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D.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基因突变容易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_____。(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段(填字母)。图一中C1D1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2中的_____段变化相同。(3)图3~图5能够在同一生物体内发生么?_____(能或不能)。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4)图3细胞中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该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体,①和⑤是同源染色体么?_____(是或不是)。10.(14分)新型冠状病毒(COVID-2019)引起的肺炎在世界多地发生,我国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医务工作人员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率先控制该传染病蔓延发展的势头。(1)COVID-2019侵入人体后,通常会引起人体明显发热的现象。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过高的体温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细胞代谢。人体热觉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2)用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血清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之后,人体内能获得较长时间对新冠病毒的抵抗能力,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冠病毒在进行灭活处理时,处理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A.保持病毒的数量 B.保持病毒的毒力 C.保持病毒的侵染力 D.保持病毒的抗原结构正确(5)目前针对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有效途径。若你参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血清治疗除外),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写出研制思路: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11.(14分)下图甲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中结构c的放大图,图(a)为下丘脑的部分功能的示意图,图(b)为压力对人体部分器官的影响。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字母,_____填文字)(1)图甲中a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在e处实施刺激引起肌肉收缩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厚度会增加,图甲中结构[______]_________数量将增加。(2)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会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打开,并使Ca2+内流,从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图中的神经递质会引发后一个神经元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图乙中兴奋传递涉及的信号转换为___________。(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有_______________(4)若已知图(a)中的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则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会发生___________次偏转。分析图(b)可知,人体因为情绪产生压力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调节;若肝脏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激素a的特异性受体,激素a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由此推断激素a能促进____________水解为葡萄糖。(5)图(b)中激素e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这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图(b)中激素e的靶细胞众多,也包括图(b)中___________细胞。12.新冠病毒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RNA病毒。研究表明,新冠病毒通过其包囊膜上的棘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系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此时发挥作用的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道防线,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2)冠状病毒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冠状病毒,可用于预防接种。接种类冠状病毒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_____。已经接种冠状病毒疫苗的人仍然可能会感染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3)目前,我国开始了第三针(加强针)全面接种工作,该类病毒疫苗注射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该细胞来自于_____细胞。(4)多次注射康复病人的血浆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原因是_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医生判断其出现了_____(疾病)。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制剂。接种后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与记忆细胞。【详解】A、减毒或灭活的病毒含有相应的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制作疫苗,A正确;B、减毒疫苗含有相应的抗原,可以诱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正确;C、记忆B细胞能够识别疫苗,但不能产生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C错误;D、病毒变异后,会改变其抗原特性,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D正确。故选C。2、A【解析】本题难度较大,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与种子子叶、种皮的性状及自交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确定种皮表现出的是亲本的性状,而子叶是子代的性状。【详解】已知豌豆的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若基因型为GgYy的个体自花传粉,则种皮的颜色由母本决定,即种皮的基因型是Gg,全部表现为灰色;而子叶的颜色属于子代性状,由Yy的个体自花传粉的后代基因型决定,Yy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Y:Yy:yy=1:2:1,所以子叶的颜色是黄色:绿色=3:1,故选A。【点睛】子代个体发育的最初分段,即种子的形成(胚和胚乳的发育)阶段完成于母本体内,相当于母本豌豆的“怀孕”阶段;胚(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是该母本豌豆的“孩子”,其基因来自于父本和母本双方;种皮、果皮等则是母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特意经发育成的结构,其基因仅来自母本一方;Fn代种子结在Fn-1代的植株上,Fn代种子的种皮性状是由Fn-1代种子的基因型决定。3、C【解析】1、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对于某一生物种群来说,其只能生活在一定环境条件范围内,并利用特定的资源,甚至只能在特殊时间里在该环境出现。这些因子的交叉情况描述了生态位。生态位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2、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生态位重叠的两个物种因竞争排斥原理而难以长期共存,除非空间和资源十分丰富。【详解】A、不同的陆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完全相同,A错误;B、森林多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森林中的生物部分也能适应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环境,B错误;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适者生存,故在生物群落中长期生存的各种生物,往往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C正确;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但有些物种之间也存在生态位的重叠,D错误。故选C。4、A【解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有:⑴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种内竞争。⑵外部生物因素:天敌、竞争生物、寄生生物、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等。【详解】A、传染病是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A错误;B、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的郁闭度,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B正确;C、许多植物的种子在春夏萌发,主要是受气温升高的影响,气温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C正确;D、东亚飞蝗爆发主要是由于气候干旱引起的,干旱条件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D正确。故选A。5、D【解析】一、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化各种病原微生物;吞噬细胞也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体。二.免疫系统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三.①在免疫反应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②在免疫反应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详解】A、T细胞是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通过增殖和分化形成,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A正确;B、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以接收吞噬细胞传递的抗原并分泌淋巴因子,B正确;C、B细胞只能参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正确;D、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错误。故选D。6、B【解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在保持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而粮食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干燥的环境。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致病菌的无氧呼吸。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详解】A、苹果通过有氧呼吸产生水使纸箱中隔离纸变湿,A正确;B、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仍能进行呼吸作用,只是新陈代谢减弱,B错误;C、水果贮藏保鲜时的条件:零上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低氧(抑制无氧呼吸)、高CO2浓度(抑制有氧呼吸);零下低温使得水果细胞因结冰而冻坏;无氧时,水果无氧呼吸积累较多的酒精而损害细胞,使水果品质下降,因此在低温、低氧、高CO2、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最有利于蔬菜水果保鲜,是最佳贮藏条件,C正确;D、农田适当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D正确。故选B。【点睛】7、B【解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详解】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8、A【解析】人类的大脑皮层中有四个言语区:W区、V区、S区和H区,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详解】A、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错误;B、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又称为阅读中枢,是语言中枢的一部分,此区损伤,病人表现为字盲,但视觉无障碍,B正确;C、参与小组讨论,需要说话(S区),需要听讲(H区),C正确;D、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消极情绪到一定程度就患有抑郁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①.DNA分子的复制②.A1B1(2)①.E2F2②.D2E2(3)①.不能②.卵细胞和极体(4)①.4②.4③.不是【解析】图1所示的是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当有染色单体时是2,当没有染色单体时是1。染色单体是伴随着间期DNA复制而形成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含量再从2变为1。图2所示的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的变化,最终数量减半则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的变化。A2B2对应减数分裂I,C2D2对应减数分裂II前中期,D2E2数量暂时加倍的原因是减数分裂II后期着丝粒分裂,E2F2对应减数分裂II后期和末期。【小问1详解】图1所示的是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当有染色单体时是2,当没有染色单体时是1,染色单体是伴随着间期DNA复制而形成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含量再从2变为1。所以,A1B1段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的时候,对应图1中的A1B1段;【小问2详解】图2所示的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的变化,最终数量减半则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的变化。A2B2对应减数分裂I,C2D2对应减数分裂II前中期,D2E2数量暂时加倍的原因是减数分裂II后期着丝粒分裂,E2F2对应减数分裂II后期和末期。图5,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图5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II后期的图像,对应图2中的E2F2段。图一中C1D1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原因是着丝粒分裂,与图2中的D2E2段变化相同;【小问3详解】图3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图4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为减数分裂I后期的图像,细胞质均等分裂,则为初级精母细胞,而图5为次级卵母细胞,所以图3~图5不能够在同一生物体内发生。图5的子细胞名称为卵细胞和极体;【小问4详解】图3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该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①和⑤不是同源染色体,是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个子染色体,是相同的染色体。10、(1)①.产热量大于散热量②.大脑皮层③.酶的活性(2)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血清中的抗体能与COVID-2019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消灭病毒(3)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寿命长的记忆细胞(4)D(5)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RNA的复制,提高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等【解析】1、疫学应用分为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等,主要包括:疫苗的应用,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器官移植等。2、人体体温是身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产热小于散热,体温降低。3、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小问1详解】体温是身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所以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升高可以影响大酶的活性,进而调胞代谢;人体热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问2详解】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含有抗体,能与COVID-2019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消灭病毒,所以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血清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小问3详解】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能有效预防感染COVID-2019而患病,原因是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产生了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小问4详解】新冠病毒灭活处理后形成疫苗,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所以灭活时需要保持病毒的抗原结构正确,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故选D。【小问5详解】新冠病毒是进行RNA自我复制的病毒,所以可以研制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RNA的复制,提高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等。【点睛】本题以新冠病毒为题材考查体温调节、免疫的知识,需要考生掌握体温的来源和去路,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掌握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基础知识。11、(1).感受器(2).不属于(3).c(4).突触(5).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6).兴奋(7).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8).b、c、d、e处(9).2(10).神经-体液(11).肝糖原(12).分级(13).下丘脑和垂体【解析】1、分析甲图:b上有神经节,因此b为传入神经,a为感受器,d为神经中枢,e为传出神经,f为效应器。2、分析乙图:乙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甲图中a与传入神经相连,故表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在e处实施刺激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原因是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突触的数量,故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厚度会增加,图甲中结构[c]突触数量将增加。(2)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会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打开,并使Ca2+内流,从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引发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图乙为突触结构,兴奋在该结构上传递时涉及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因此刺激图中箭头处,可在b、c点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即从上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刺激图中箭头处,在d点和e点也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而在a点无法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即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b,c,d和e处。(4)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产生的兴奋先传到b处电流计的左电极,此时左电极膜外为负电位,右电极膜外为正电位,左右电极间会产生电流,电流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电流计指针会偏转;当兴奋传递到右电极时,右电极膜外变为负电位,左电极膜外已恢复为正电位,左右电极之间又会产生电流,电流计指针会向右偏转。综上分析,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会发生2次偏转。图(b)显示,人体因为情绪产生压力时,既有兴奋的传导,又有多种激素的参与,说明此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激素a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且肝脏上有其特异性受体,推测该激素能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5)图中激素e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这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分级调节;激素e的靶细胞众多,也存在负反馈调节,包括图b中的垂体细胞和下丘脑细胞。【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结构,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2、(1)①.二②.免疫防御(2)①.抗体和记忆B细胞(记忆细胞)②.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短,体内还未产生足够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长,体内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合理即可)(3)①.浆②.B细胞和记忆B细胞(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