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第一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第一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第一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第一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第一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第一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实时荧光定量PCR简称q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目前检测微小残留病变的常用方法。将标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混合后,在变性、复性、延伸的热循环中,与待测样本DNA配对结合的Taqman探针被Taq酶切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如图所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强度增加,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可得Ct值(该值与待测样本中目的基因的个数呈负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模板DNA分子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在反应过程中,ATP为新链的合成提供能量C.做qPCR之前,需要先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和Taqman探针D.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含有的病变的概率越小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平行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杂交过程中,基因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如此3.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项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e是mRNA B.该图表示的是翻译过程C.图中c为细胞核 D.图中d为tRNA4.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蛋白,H可以通过U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减少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产热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B.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C.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由消耗棕色脂肪供能为主逐渐转变为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K+溶液中,则其更难以兴奋5.以生物的有机物积累量(生物量)为指标,统计某农田在退耕3年、10年及30年后生态系统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生物量所占的比例,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的演替结果中显示,优势物种明显发生了改变B.该群落中的植物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一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C.退耕农田发生的演替和火灾后的森林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D.所有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构成该地区的生物群落6.某地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裸岩,先后经历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演替为原生演替B.地衣苔藓阶段的群落也存在分层现象C.演替过程中,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D.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群落结构逐渐复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在人群中乙病男患者_____乙病女患者(多于/等于/少于)。(2)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甲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进而不能合成黑色素而引起的疾病。这个实例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8.(10分)我们在摄入过多的薯片等咸的食物后,会产生强烈喝纯水的欲望;但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却更喜欢喝富含电解质的饮料而不是纯水。最新的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如图所示。(1)在我们摄入过多的薯片等咸的食物后,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A.下丘脑产生渴觉B.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脏排出尿量增加D.下丘脑调节中枢兴奋(2)当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A.立毛肌收缩B.皮肤血管舒张C.甲状腺素分泌增加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3)高渗透压或低血容量的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后,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兴奋从SFO区域传到MnPO区域,神经元兴奋传递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___。(4)当人们摄入过咸食物后,喝水的行为一般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的理由:因为摄入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图中高渗透压刺激会_______________(增强/减弱),纯水摄取欲望下降;同时大量喝水会产生饱腹感,作用于MnPO相应的区域,并负反馈作用于SFO,从而抑制纯水摄取欲望。9.(10分)建立人工湿地公园可以有效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获得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效益。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图乙表示该人工湿地公园中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A、B、C三个区域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的集合称为______,其中植物的向光生长与______信息有关。(2)人工湿地中植物的根系不仅能吸收N、P等营养物质,还能为微生物吸附和代谢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微生物通过______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进水口的污水流入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人工湿地的______是有限的。(3)图乙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图乙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4)在此基础上,某地进一步建立了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科研小组对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X表示能量流动的去向之一,Y为能量值,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生物类型X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生产者44.05.095.020.20植食性动物9.51.511.0Y5.0肉食性动物6.30.56.50.711.0据表分析,X是指_____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_____,Y为_____。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_____。10.(10分)下图所示为水盐平衡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2)产生渴觉的部位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_________的分泌。(4)从图示中可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________和________调节,二者是________发挥作用的,这样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11.(15分)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042.3088.9095.90总初级生产量[t/(hm2·a)]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5014.5223.8826.00(提示:净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从数据推测,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3)请在甲图上绘出生产者的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_____。(4)乙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___。(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情况,以研究群落的______________。(6)研究发现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预(主要是砍伐成树)可能会增加森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这给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7)为什么重度人工干扰的森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____________。这给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因R和一个淬灭基因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Taq酶切断,使R和Q分离,R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若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待测样本中目的基因片段较多。【详解】A、模板DNA分子有2条链,每条链的5'端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每个模板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B、在反应过程中,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作为原料,同时也为新链的合成提供能量,无需ATP,B错误;C、根据题意,qPCR过程中需要扩增目的基因,所以需要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同时还需要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配对结合,所以还需要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Taqman探针,C正确;D、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因R和一个淬灭基因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Taq酶切断,使R和Q分离,R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若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扩增次数少,说明待测样本中目的基因片段较多,所以待测样本中含有病变的概率越大,D错误。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2、B【解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1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详解】A、在杂交过程中,基因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A正确;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非同一条染色体上,B错误;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C正确;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如此,D正确。故选B。3、C【解析】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该过程在核糖体进行,需要tRNA识别并搬运氨基酸。【详解】该图表示正在核糖体进行翻译过程,e是mRNA,c是核糖体,d为tRNA,C错误。故选C。4、C【解析】体温调节的过程为: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散热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稳定。【详解】A、分析图解可知,去甲肾上腺素能够由传出神经释放,也可以由肾上腺分泌,即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线粒体内膜含有U蛋白,使得H可以通过U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减少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所以如果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合成的ATP含量减少,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B正确;C、持续寒冷刺激中,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由消耗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逐渐转变为棕色脂肪供能为主,C错误;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K+溶液中,导致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浓度差更大,这会导致钾离子外流增多,导致神经细胞更难以兴奋,D正确。故选C。5、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退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过程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详解】A、图中所示的演替结果显示,优势物种明显发生了改变,即优势种由草本变为灌木,再变为乔木,A正确;B、该群落中的植物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一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B正确;C、退耕农田发生的演替和火灾后的森林发生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D、生物群落包括该区域的所有生物,D错误。故选D。6、C【解析】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起点:从来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了的原生裸地基本环境条件:无有机质和生命胚胎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举例: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淡水水域里发生的演替:开敞水体→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植物阶段→挺水植物阶段→湿生植物阶段→陆地中生或旱生植物阶段次生演替次生演替可认为是由原生演替发展途中出现的。这种逐渐发生的演替系列称为后成演替系列。起点: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后所形成的次生裸地基本环境条件: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胎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举例: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丛→乔木林【详解】A、该演替的起点为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裸岩,故该演替为原生演替,正确;B、地衣苔藓阶段的群落也有垂直结构,也存在分层现象,正确;C、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发生变化,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也发生变化,错误;D、森林阶段比地衣苔藓阶段的群落结构复杂,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X②.多于③.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④.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⑤.AAXBXb或AaXBXb⑥.1/24【解析】分析甲病:Ⅱ-1和Ⅱ-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Ⅲ-2),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但Ⅰ-1(患甲病)的儿子(Ⅱ-2)正常,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乙病:Ⅲ-3和Ⅲ-4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但Ⅲ-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由分析可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中含有两个致病基因才患病,男性中含有1个致病基因就患病,因此在人群中乙病男患者多于乙病女患者。(2)由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甲病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进而不能合成黑色素而引起的疾病。这个实例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据Ⅲ-2患甲病(aa)→Ⅱ-1、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可推知Ⅲ-3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据Ⅳ-2或Ⅳ-3患乙病(XbY)→Ⅲ-3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4)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因此Ⅲ-4的基因型为AaXBY,Ⅲ-3(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和Ⅲ-4(基因型为AaXBY)再生一个孩子,则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2/3×1/4×1/4=1/24。【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判断甲、乙的遗传方式;其次根据表现型推断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利用逐对分析法解题。8、①.D②.B③.外负内正④.神经递质(化学递质)⑤.减弱【解析】1、水盐平衡调节2、体温恒定调节【详解】(1)A.摄入过多的薯片等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错误;B.摄入过多的薯片等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B错误;C.摄入过多的薯片等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肾脏排出尿量减少,C错误;D.摄入过多的薯片等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兴奋,D正确。故选D。(2)A.当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立毛肌舒张,A错误;B.当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多,B正确;C.当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甲状腺素分泌减少,C错误;D.当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D错误。故选B。(3)据图分析可知,渗透压或低血容量的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兴奋从SFO区域传到MnPO区域,神经元兴奋传递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4)因为摄入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图中高渗透压刺激会减弱,纯水摄取欲望下降;同时大量喝水会产生饱腹感,作用于MnPO相应的区域,并负反馈作用于SFO,从而抑制纯水摄取欲望,所以当人们摄入过咸食物后,喝水的行为一般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点睛】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1)①.群落②.物理信息(光信息)(2)①.分解作用②.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3)①.4②.丙、己、戊、庚③.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非生物信息)、分解者(4)①.呼吸作用散失②.180(J/cm2·a)③.3(J/cm2·a)④.21%【解析】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2、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链条,食物链是一条链。而食物网是一个无形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的网,是网状结构,食物网比食物链更复杂。3、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同化能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小问1详解】图甲A、B、C三个区域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的集合称为群落。植物的向光生长的外因是受到单侧光照射,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光属于物理信息,因此植物的向光生长与物理信息有关。【小问2详解】植物根系形成网络样结构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N、P(或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微生物(或分解者)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利于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人工湿地能抵抗一定程度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不受损害,但进水口的污水流入量还要加以控制,这表明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该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有甲→乙→丙→己→庚,甲→丙→己→庚,甲→丁→戊→己→庚,甲→戊→庚,共4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丙、己、戊和庚。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中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小问4详解】某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有4个,即呼吸作用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因此X表示呼吸作用散失。该生态系统由外部能量的输入,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外部输入能量的总和,即44.0+5.0+95.0+20.0+5+11.0=180(J/cm2·a)。某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是相等的,因此植食性动物能量来源是20.0+5=25(J/cm2·a),能量的去路有9.5+1.5+11+Y,因此存在等式25=9.5+1.5+11+Y,解得Y=3(J/cm2·a)。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Y/(Y+11)×100%=3/14×100%≈21%。【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1)下丘脑(2)大脑皮层(3)抗利尿激素(4)①.神经②.体液③.相互协调【解析】水盐平衡调节的感受器和中枢均位于下丘脑,饮水过多时的调节为:体内水多一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人体失水过多,进食过咸食物或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小问1详解】物质A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小问2详解】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问3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小问4详解】水盐平衡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水盐平衡的稳定。【点睛】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要求学生识记水平衡调节过程和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11、(1).次生演替(2).逐渐增加(3).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正相关)(4).(5).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6).样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