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厘米米的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69481dc03fe10f5a0c47e34beea9b/c1169481dc03fe10f5a0c47e34beea9b1.gif)
![小学数学-厘米米的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69481dc03fe10f5a0c47e34beea9b/c1169481dc03fe10f5a0c47e34beea9b2.gif)
![小学数学-厘米米的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69481dc03fe10f5a0c47e34beea9b/c1169481dc03fe10f5a0c47e34beea9b3.gif)
![小学数学-厘米米的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69481dc03fe10f5a0c47e34beea9b/c1169481dc03fe10f5a0c47e34beea9b4.gif)
![小学数学-厘米米的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69481dc03fe10f5a0c47e34beea9b/c1169481dc03fe10f5a0c47e34beea9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厘米、米的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93至101页教学目标:1.回忆所学的长度单位,明确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长度和用法、用刻度尺画线段的方法。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体,再次巩固1厘米和1米的表象。3.使学生经历数、画、量探究厘米与米长度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完善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使知识的系统化。4.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建立厘米与米的表象为目标,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空间两个领域的相互融合。5.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重点:巩固1厘米和1米的表象,巩固用刻度尺和米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难点:建立长度观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米尺、小棒、纸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大家还认识他吗?他是(阿福)。阿福想在裁缝店里做一身新衣服,结果在裁缝店发生了很多故事,也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那我们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呢?和以前一样,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自己复习整理一下。【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将前面“阿福做新衣”的故事延续,使得故事更加完整,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自习自悟,汇报交流(一)学生自由复习5分钟,教师穿插询问、指导。(二)汇报交流1.复习厘米(1)尺子的复习尺子上面都有哪些组成部分,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生:刻度线、0刻度线、厘米……既然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那么1厘米有多长呢?(2)厘米的复习①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吗?学生借助课件图片从尺子上找1厘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寻找1厘米。看着自己手中的尺子再次感受一下1厘米的长度。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厘米有多长吗?生1:大拇指的宽度生2:指甲盖的宽度生3:橡皮的宽度生4:橡皮擦过的碎末长度生5:班级奖励的小红花宽度……②几厘米的复习课件出示,教师提问学生:尺子上的线段长几厘米?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回答:一格一格地数,末尾的数字减去开始的数字……教师实时鼓励学生。课件出示“断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2.米的复习①1米有多长?利用米尺感受1米的长度。放下米尺,你还能用刚才的手势表示出1米吗?学生再次回忆、感受1米的长度。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1:空调的上半部分高度生2:讲桌的长度生3:窗帘的高度生4:暖气片的长度……②厘米与米的关系量物体的长度用尺来量,量较长的物体用单位米,量较短物体的单位用厘米。教师引导学生找尺子上的0刻度线和100刻度线,感受厘米与米之间的联系:1米=100厘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操作体验了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与发展。同时学生在获得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的同时,更加明确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线段的复习什么是线段?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实时引导。练习1:数学朋友想加入线段行列,行吗?练习2: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教师提问:说说你心目中的线段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三、巩固应用,闯关挑战第一关:量一量量奥运会邮票的长度、小刀的高度、纸条和小棒的长度教师用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完成练习情况。第二关:画一画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画一条比7厘米少3厘米的线段一生用多媒体展台展示答案,另一生上台验证答案是否准确。第三关:估一估黑板的长度1支粉笔的长度学生汇报交流,展示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用手臂测量、用步测量……教师小结:只要能大体判断出结果,这种方法就准确。第四关:填一填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张床长2()2.数学课本大约长23()3.一棵大树高约5()4.一支粉笔高7()第五关:算一算30米+40米=()米5厘米+30厘米=()厘米1米-60厘米=()厘米60厘米+40厘米=()厘米=()米教师恭喜学生顺利闯过五关,成为闯关小勇士。【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巩固学生当堂所学知识,练习中加入了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四、谈收获我们收获快乐的同时,也会有很多收获,大家畅所欲言。说不完的话,可以写到数学日记上。【在进行交流时,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现出课堂的公平性。】六、交流展示厘米米的复习教学设计《厘米、米的复习》学情分析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我们的教学应以此为基点进行设计。学生进入课堂,并非白纸一张,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家庭情况等为课堂提供了多元的资源。《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对本节课有以下认识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一、认识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如在游戏中,他们偶尔会用步子或手来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或以某一些物体为参照物来比较一些物体的长度。少数学生在数学课上利用尺子画直线时会对尺子产生兴趣而进行观察,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长度单位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内容。二、能力分析一年级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主要是借助表象记忆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长度表象,并提供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物或列举自己身边的物体,建立空间观念。三、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比较薄弱,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需要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厘米、米的复习》效果分析课堂上,学生对练习的参与度高。从学生的发言情况看,掌握情况也比较好。练习设计新颖,前后衔接好。在设计上避免了重复性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表现得乐学、好学,充分体现了练习的价值。具体效果分析情况如下:练习1、量一量测量邮票、小刀、纸条、小棒评测结果:93℅的学生做对此题,7℅的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效果分析:本题练习是在学生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基础上,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只是在规定时间内,有的孩子做题速度较慢,没有做完。如果时间再长点,根据课堂提问情况,我认为剩余的7℅的学生也能做对此题。练习2.画一画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画一条比7厘米少3厘米的线段评测结果:100℅的学生做对此题。效果分析:通过前面的引导、巩固,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尺子画线段的方法,学会了简单的度量,发展了空间观念。练习3.估一估黑板的长度一支粉笔的长度评测结果:80℅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对此题。效果分析: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米”,但是“米”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所以学生要通过观察和真切感受,体会“1米”到底有多长,才能估出黑板的长度。练习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张床长2()数学课本大约长23()一棵大树高约5()一支粉笔高7()评测结果:100℅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对此题。效果分析:在判断用什么长度单位时,要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做这类题首先要有米和厘米的观念,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来判断。通过此题发现,学生们已经建立了“厘米”“米”的表象。练习5:算一算30米+40米=()米5厘米+30厘米=()厘米1米-60厘米=()厘米60厘米+40厘米=()厘米=()米评测结果:100℅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对此题。效果分析: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后,学生也体会了1米=100厘米,在大脑中形成了米的观念,也体会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厘米、米的复习》教材分析“厘米、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教材以有趣的故事“阿福的新衣”为素材引起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积极地投人到探索活动中,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先让学生逐步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的认识,再利用师父和徒弟为阿福做长袍的情境,借助问题“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引入对米的认识,在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的过程中,展开对厘米和米进率的学习。这样安排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设计了大量的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长度观念。2.设计了一些让学生选择测量工具和估测的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估计意识和估测能力。3.注重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通过“问题情境——合作探究——数学建模——知识应用”,逐步丰富和达成教育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本节复习课安排1课时。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厘米、米的认识》被安排在第六单元“测量"篇章;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厘米、米的认识》被安排在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篇章。《厘米、米的复习》评测练习一、量一量(1)量“福娃邮票”的长度。(2)量小刀的长度(3)量纸条和小棒二、画一画三、估一估四、填一填五、算一算《厘米、米的复习》教学反思为了让学生对刚刚学过的“厘米、米的知识”认识更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形成知识网络,我精心设计了本节复习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反思一下我的本节课教学:1.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数学教学的归宿是:教为了不教,学为了会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因此课的开始,我就让学生通过“自习自悟”环节,自己梳理、总结本单元的知识。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可能总结的知识点不是那么全面,语言不是那么精准,但是通过近一年的能力培养,我发现孩子们已经通过自主学习收获了知识和快乐,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这种自主学习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这才是最重要的。教学中我步步都以学生为主体,接下来的“交流汇报”环节,学生们再次成为学习的主角。大家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把本单元的知识点竖成串、横成链。学生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没有了上课违纪的现象。最后“巩固练习”环节,孩子们扮演了“闯关小勇士”角色,每一关的通过既是对孩子们知识和能力的肯定,也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整节课总的来说,大部分孩子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自主学习中,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2.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扮演好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课堂上,我力求做到普通话标准,语言精炼、准确、生动,有时也不乏“幽默”。比如孩子们连闯五关后,我立马扮成了“智慧老人”,恭喜大家成为“闯关小勇士”。孩子们为自己的成功高兴的同时,也被老师的“幽默”逗笑。在仪态方面,我力求做到着装整洁、举止大方得体,精神饱满,有亲和力。提问学生时,我用手势“请”他回答;学生成功时我鼓掌祝贺,恰当的肢体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另外,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板书,突出了厘米和米两个知识点,字体工整、美观;课件操作也很熟练,应用也很恰当。3.从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前面几节课的学习、认识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所以学生通过尺子再次感知了1厘米长度后,我接着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1厘米”“寻找生活中大约长1厘米的物体”,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练习的设计也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闯关我最棒”环节我设计了“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填一填”“算一算”等活动,遵循了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学习后,都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和愉快的体验。课后通过阅读“数学日记”,发现孩子们已经突破了教学难点,建立了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很好。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上了一节较成功的课。因为我看到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真正进入课堂,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厘米、米的复习》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目标”中要求: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二、课标解读“厘米”和“米”是最常见的长度单位,对“厘米”“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持,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在具体测量时,针对具体测量对象,允许并鼓励学生灵活选择和运用多种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米”的表象。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估测也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在研读了课标和教材以后,我确定了本课的三个关注点:一是如何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表象,二是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供应链物流外包项目协议
- 2025年债权让与四方合同策划范本
- 2025年仓库管理员职责与待遇合同
- 2025年具有法律效力的个人投资对赌协议
- 2025年电子点火沼气灯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热熔胶胶粉及胶粒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双方教育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冬季社会实践活动协议范本
- 2025年教育实践基地联盟发展与协作策划协议
- 2025年生育保险赔付条款示范性策划协议
-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A卷)
- 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版技术导则
- 无人机飞行表演合同
- 广州市2023年中考:《道德法治》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栾川光伏扶贫发电项目部qc成果
- 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 2023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产业链全景及发展趋势报告
- DB4420-T 7-2021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
- 四年级上册100道口算题大全(通用版各类)
- 食品安全蔬菜水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