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重点_第1页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重点_第2页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重点_第3页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重点_第4页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安全(bio-safety)是指避免或控制生物因子,特别是以外的和故意的运用生物因子对实验人员的暴露和上海的意识、方法和技术。生物安全:国防战略的制高点。生物安全是指全球化时代国家有效应对生物及生物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威胁,维护和保障本身安全与利益的状态和能力。(郑涛《生物安全学》)定义:国内——特质转基因生物体的环境释放以及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所造成的危害;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的危害;专指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国外——(狭义)防控因管理不善、操作不当致使有害生物意外泄露或环境释放、跨国转移所造成的的危害,重要关注意外事故的防控。(广义)“免遭生物攻击和侵害的管理与控制过程”,既涉及意外事故,也涉及蓄意行为。意义:①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需要;②新现和再现传染病防治的需要;③防治医院感染的需要。实验室生物安全:保护工作人员避免接触实验室工作中的生物因子的原则和技术路线、避免实验生物因子伤害风险的原则和方法。实验室感染的直接因素:溢出和泼洒;针头和注射器;锐器、碎玻璃;动物的咬伤;离心机事故;微生物气溶胶。*气溶胶(aerosol):固体和(或)液体为力稳定的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的气体介质称为持续相,普通为空气;微粒称为分散相,成分复杂,大小不一,粒径为0.001~100μm,是气溶胶的研究对象。能够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的操作:接种环操作;吸管操作;针头和注射器操作;培养和划线操作;混合微生物悬液、使用搅拌机、混合器、超声波仪和混合用的仪器;打开培养容器,感染性材料的溢出;真空冻干和过滤;接种鸡胚和培养物的收取。新现和再现传染病:定义:①因病原体的变异、种间传递、人类行为等因素而新出现的传染病;②原来已经存在,只是由于新的检测技术的应用而新发现的传染病;③已被有效控制,但又石灰复燃的传染病。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病人在如愿不存在也不处在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同时也涉及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公布;8月28日修订,同年12月1日实施;6月29日修订。目的:防止、控制和消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施防止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把我国流行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注意: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虽为乙类传染病但是要按甲类管理;艾滋病由甲类管理改为乙类管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11月12日国务院424号令公布实施,是我国第一种含有法律效应的病原微生物安全的法规。内容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和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并在和相继修订。注意:第二十三条出入境检查检疫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动物防疫机构在实验室开展检测、诊疗工作时,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需要进一步从事这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关实验活动的,应当根据本条例的规定经同意同意,并在含有对应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原:“获得对应资格证书的实验室”)。强调:造成传染病传输、流行等严重后果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将受到处分,处以3年下列有期徒刑或拘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中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亡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从事有关实验活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1月11日卫生部制订。***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发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亡的微生物;如埃博拉病毒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发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输的微生物;如鼠疫耶尔森氏菌第三类病原微生物:★中档个体危险和有限群体危险★可感染发病,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发严重的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暴露极少引发严重疾病,有有效治疗和防止方法,并且传输危险有限;如肝炎病毒,最常见第四类病原微生物:个体和群体低危险;不能造成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非致病生物因子);如大肠杆菌。各国微生物危险分级:四个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一级最低;四级最高。《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防止、保健以及其它有关活动中产生的含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它危害性的废物。登记内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办法、最后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且登记资料最少保存3年。我国微生物实验室的原则和指南:《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规定》(修订版)(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规定》(GB19489-)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强制执行的原则;我国第一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认证承认的唯一国标。我国卫生行业原则:《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GB50346-)修订版(GB50346-)《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内容: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合用范畴;普通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规定;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危险标志及使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感染性物质:指已知含有或有理由认为含有病原体的物质。病原体是指能使人类和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涉及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放线菌、寄生虫、真菌)和其它因子,如朊病毒。分类:A类-在运输过程中与之接触,能对健康人或动物造成永久性残疾或致命疾病的感染性物质;B类-不符合A类原则的额感染性物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通过,实施。包装系统:内层-将样品采用防水、防漏的内层容器包装并贴上批示内容物的标签;中层-内层容器和中层容器间应放置足量的吸水性材料;外层-硬质。申请资料:1.填写样本运输申请表;2.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3.接受样本单位同意接受的证明文献:接受单位应含有法人资格;含有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实验室;获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菌(毒)种或样本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的同意文献;5.容器或包装材料的同意文号、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承诺书;6.其它。运输审批:注意-多次运输使用期为6个月,期满后需重新申请。保藏机构:保藏机构分为菌(毒)种保藏中心和保藏专业实验室。菌(毒)种保藏中心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级。实验室在有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送交保藏机构保管。生物安全实验室构造:硬件——一级防护屏障(安全设备);二级防护屏障(设施);软件——实验室管理规程;原则操作程序。一级为最低防护水平,四级为最高防护水平。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1):★适合于已知其特性的、在健康成人中不引发疾病的、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危害性最小的生物因子的工作。★许多普通与人类疾病不有关的病原微生物是条件致病性的。★对于在体内已经繁殖多代的疫苗株不要简朴地认为是无毒的。设备规定:对高压灭菌器、离心机安全罩没有规定;可有一型生物安全柜;不需要特殊的一级和二级屏障、除需要洗手池外,依靠原则的微生物操作即可获得基本的防护水平。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手部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2):应用最多、最普遍、易建易通过、风险小,使用方便、节省、训练队伍,可应急★合用于操作我国的第三类(少量二类)危害的致病微生物。★适合于从未知病原的人身上取血、体液和组织。★微生物操作必需在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基础上,增加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等。设备规定:生物安全柜(II级A1型或B1型)-应安装在实验室在气流流动小,人员走动少,离门和中央空调送风口较远的地方;生物安全柜的周边应有一定的空间,与墙壁最少保持30cm的距离,便于清洁环境卫生。高压灭菌器(台式/台式不排气)-放在BSL-2实验室内或门外;不需要离心机安全罩。洗眼器-应根据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内容,拟定与否需要安装洗眼器。如果需要洗眼器,则应安装在BSL-2实验室内靠近出口的地方应急喷淋装置-必要时安装,在使用中可用大量冷水淋洗污染的部位,淋洗时间最少需要20分钟。个人防护:符合BSL-1的规定;穿工作服或罩衫,离开实验室时,应脱下工作服,留在实验室内,工作服应先消毒,后洗涤;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不应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当微生物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用外部操作时,为避免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3):特殊规定-3区2缓(清洁区、潜在半污染区、污染区)★合用于操作我国第二类(个别第一类)病原微生物。★全部实验室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它密闭容器中操作,如气密型气溶胶发生柜。二级屏障涉及实验室的控制入口和为减小感染性气溶胶从实验室释放的特殊通风系统。个人防护:三级防护原则;防护效果逐级升高。四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4):★合用于操作我国第一类病原微生物。另外,与四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微生物含有相近的或一致的抗原关系的微生物也应当在该防护水平进行研究;★我国尚未发现或已经灭绝的微生物;★III级生物安全柜或全身正压防护服能够把实验室工作人员与气溶胶化的感染性材料完全隔离开;★普通是独立建筑物或含有复杂的、特殊的通风系统和避免活的微生物释放到环境中的污物解决系统与其它建筑完全隔离。能够造成实验室生物危害的重要因素:★气溶胶的形成;★解决大容量和/或高浓度微生物;★人员或设备过多;★啮齿动物和节肢动物大量孳生;★未经允许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流程中使用某些特殊的样品和试剂一级防护着装原则:工作帽;16层纱布口罩;连体防护服/连体工作服;工作鞋;乳胶手套。合用范畴:BSL-1/BSL-2。二级防护着装原则:N95口罩;护目镜;二层防护服;一次性防护帽;外层一次性防水隔离衣;二层乳胶手套;长筒袜和防护鞋加鞋套。合用范畴:BSL-3实验室;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医院检查和接触样品的人员;传染病人和尸体护送人员;污物解决人;实验室维修人。三级防护着装原则:在二级的基础上加上有效的防护面罩和正压头盔或正压服。使用范畴:BSL-4和ABSL-4操作;SARS病人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和尸体解剖等。超净台:超净台保护样品不受污染,合用于普通实验室或1级生物安全水平中对人员和环境无保护规定的实验。生物安全柜:全部生物学污染的管道均为负压状态或有负压的管道通风系统包围。放置-远离门窗,与墙壁有30cm的间隙;预留出空间连接管道;外界排气口要比楼顶高3米;BSC-1:可保护操作人员、环境;BSC-2:A1型-可保护样品、操作人员、环境;合用于生物安全1/2/3级的样品,规定样品没有挥发性有毒化学物质及挥发性放射核素;A2型-可保护样品、操作人员、环境;合用于生物安全1、2、3级的样品,允许样品有微量挥发性有毒化学物质及痕量的挥发性放射核素;B2型-可保护样品、操作人员、环境;可用于生物安全1/2/3级的样品,如病原微生物,以及在这些微生物研究中用到的挥发性有毒化学品及放射性核素;BSC-3:带袖套式。高压蒸汽灭菌器:通过高压及饱和蒸汽高热释放的潜热灭菌,合用于耐高温、高压和潮湿的物品。下排式;预真空式-抽出冷空气形成负压,再输入蒸汽使蒸汽透入物品;蒸汽压力可达105kpa,温度可达132℃;脉动真空(双扉)-边加热边重复抽真空。个人防护装备:是指用于避免工作人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不得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走出实验室)眼睛:安全镜-护目镜-进行可能发生化学和生物污染物质溅出的实验头面部及呼吸道:口罩-N95面罩-进行潜在爆炸和使用混合强腐蚀性和强酸溶液防毒面具-当实验室操作不能安全有效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畴时使用躯体:实验服;隔离衣手/足:手套;鞋套-BSL-2应坚持使用耳:听力保护器

;基因工程生物安全管理目的:健全基因工程生物安全管理法规、机构加强安全管理的技术保障提高研究者、开发者、消费者安全意识强化监管和责任追究基因工程生物安全工作涉及安全性的研究、评价、管理和交流等,其中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重要目的是从技术上分析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潜在危险,拟定安全等级,制订防备方法,避免潜在危害。***安全评价原则和内容:*评定内容:-影响因素:插入基因直接引发的危害;与受体/宿主有关的危害;现有病原体性状变化的危害;-基因原材料的安全性;-操作对受体生物的安全性影响;-受体生物的安全等级;-基因工程体(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等级——拟定根据:受体生物安全等级和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安全性的影响;定级原则:受体生物的安全等级原则;安全等级I级:未曾发生过不利影响II级:低度危险,有方法完全可避III级:中度危险,有方法基本可避IV级:高度危险,无方法控制危害-转基因生物释放后的安全性;-安全性综合评价。安全评定环节:拟定受体的安全等级操作对受体生物的安全性影响拟定基因工程体(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等级转基因生物释放后的安全性(拟定接受环境对安全的影响)拟定安全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综合评价*原则:实质等同性原则预先防备性原则个案评定原则逐步评定原则风险效益平衡熟悉性原则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把一种生物的特定目的基因DNA片段,导入到另一生物体基因组中,进行基因重组,定向改造该生物的遗传性状。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三个属性:①基因工程体是活的:基因可漂移;②转基因安全是潜在的:可防止;③基因工程体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不易解除。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评定四项原则:科学原则;个案原则;比较分析原则;逐步完善原则基因工程实验室的潜在危害: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物性危害:①基因供体、载体、受体、繁殖体以及基因改造体含有或可能含有致病性、致癌性、抗药性、转移性和生态学效应,如有操作不当和防护漏洞,可能会造成人员感染和环境污染;②插入基因所引发的直接危害:毒素、激素、细胞因子、致瘤基因序列、抗生素耐药性、毒力因子或增强子、变态反映原、基因体现调节因子;③与受体或宿主有关危害:宿主的易感性、宿主菌种的致病性、宿主范畴的变化、接受免疫状况、暴露后果、现有病原体性状的变化;④GMO对社会和生态安全的潜在危害:转基因农作物造成基因释放和飘逸、转基因食品可能含有潜在的毒性、基因改造微生物含有潜在的致病性。

气溶胶种类:飞沫核气溶胶,粉尘气溶胶;粒径:粒径>100μm的飞沫沉降很快;粒径<50μm的飞沫在0.4s内就扩散开了;粒径>5μm的飞沫核能被呼吸道粘膜捕获;粒径<5μm的飞沫核易被人吸入达成肺泡。BSL-1/2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进入制度: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BSL-2门上生物危害标志;实验室的门保持关闭;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防护规定:实验室工作时,需着工作服或防护服;严禁穿实验防护服离开工作区域;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日常服装不得和防护服放在同一柜子内;接触感染性的材料时,应戴上适宜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戴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它防护设备;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严禁在实验室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解决隐形眼镜。有关操作的指导原则:严禁用口吸移液管,严禁舔标签;全部操作尽量减少气溶胶;制订解决溢出物的操作程序;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去除污染;没有污染的文献纸张,才干带出实验室。实验室工作区管理原则:保持清洁整洁;结束后应去除工作台面的污染;全部受到污染的材料,必须先去除污染;感染性材料的包装和运输应遵照有关规定;如果窗户能够打开则应安装纱窗。生物安全柜使用原则:工作台摆放,按照左净右脏;生物安全柜内感染性材料溢洒的解决:少量-用吸取纸巾立刻解决,用浸满消毒液的毛巾或纱布对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后壁、侧壁、观察窗进行擦洗,工作面消毒后应更换手套。大量-液体会通过生物安全柜前面或背面的格栅流到下面去,在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排水阀被关闭后,可将消毒液倒在工作台面上,使液体通过格栅流到排水盘上,全部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要进行消毒和/或高压灭菌解决。仪器有关危险:皮下注射针头-意外接种;产愤怒溶胶或感染性物质溢出;离心机-产愤怒溶胶、溅出和管子破裂;超速离心机-管子破裂,机器故障,产愤怒溶胶,操作失误;高速搅拌器,组织匀浆器-飞沫、渗漏和容器破裂;超声波破碎机、超声波清洁器-产愤怒溶胶、听力受损、皮炎;冻干机(冷冻干燥机)-产愤怒溶胶、直接接触污染;水浴-微生物生长,叠氮化钠和某些金属形成爆炸复合物;干燥器-爆裂、瓶子碎片和感染性物质飞出;培养物搅拌器,混合器,搅拌器-产愤怒溶胶、喷溅和溢出。离心机的使用:放到适宜的位置和高度;离心管最佳使用塑料制品;注意转头盖与转头型号与否匹配;空离心桶配平时应当用蒸馏水或70%乙醇,不使用盐水和次氯酸盐溶液;离心管内液面水平距管口应留出一定空隙;检查离心杯内表面有无污物,转头有无腐蚀点、裂缝;离心桶、转头和离心机腔用后应消毒;对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要警惕产生的气溶胶风险(在使用大型离心机应加装负压罩,通过过滤系统排出/在使用微型离心机时,可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如不能在安全柜内离心也无负压罩,则必须将密封的转头在安全柜内装载、平衡、密封和打开);全部的离心管必须带盖密封,尽能够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盖子。搅拌器、振荡器、混匀器和超声波破碎仪的使用:管子、盖子、杯子或瓶子都应保持完好;在混匀、震荡和超声波破碎的过程中,器皿内的压力会增大,故最佳使用塑料的;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在操作结束后,应在生物安全柜里启动容器;使用超声波震碎仪时,应有耳部听力保护装置。研磨器的使用:使用玻璃研磨器时,应戴上手套,手里垫上纱布后操作,建议使用塑料研磨器;组织研磨时,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吸管和移液器的使用:应使用机械移液装置,吸管都应当有棉塞,沿管壁加入液体,尽量靠近液面,使用由滤膜的枪头,避免吹打;被污染的吸管浸没在消毒剂中,并浸泡一定时间;工作台表面放置一块吸取纱布;严禁使用注射器移液。感染性材料的操作与防护规范:标本:容器-最佳采用塑料,要有盖子或塞子,容器贴上标签,表格或阐明不要绑在容器外,应单独放在防水袋。实验室内运输-用金属或塑料材质的二层容器包装;第二层容器中有标本容器支架;二层容器耐高压或抗化学消毒剂腐蚀接受-大量标本应在专用的房间或区域内接受(不能在BSL-1接受);操作人员床防护服和戴口罩、面/眼罩和手套;根据病原微生物或标本的级别在对应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柜打开。包装打开-备有消毒剂;先检查外观、标签与否完整,送检报告单和内容物与否相符,登记具体的报告单并处置办法;接受标本应由2人进行。血清-分离:戴手套,防护眼镜;吸管使用后浸在消毒液里,浸泡足够时间;血凝块的废弃标本管,加盖后放到防渗漏的容器中,以备高压或焚烧。*消毒: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去除微生物(不一定杀灭芽孢)。*灭菌:杀灭和/或去除全部微生物及其芽孢的过程。*清洁:指去除污垢、有机物和污渍。*消毒与灭菌的办法:①化学消毒灭菌:液体化学试剂杀灭微生物繁殖体或芽孢,对象-物体表面、空气和污染物等;方式-擦洗、熏蒸和浸泡等。抗菌剂-克制生长和繁殖的制剂;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化学品或滑雪混合物,不一定杀死芽孢,惯用于非生命体表面;化学杀菌剂-杀灭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灭菌剂-能够杀灭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消毒剂种类:高效(含氯、过氧乙酸、戊二醛)-杀灭全部微生物,除大量细菌芽孢;中效(甲醛、酒精)-杀灭全部微生物,除了细菌芽孢;低效(季铵盐)-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和脂膜(亲脂性)或中档大小的病毒;最低有效浓度:能杀灭微生物活性。-表面消毒剂:氯及氯化物(广谱、便宜、速效)-杀灭细菌、真菌、结核杆菌、病毒及芽孢;酒精-不能杀灭芽孢,杀菌浓度为70-75%,不能消毒橡胶或塑料管材料的仪器;戊二醛-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病毒都有杀灭作用;过氧乙酸-低浓度下快速杀灭全部微生物,分解物无害,但腐蚀性大;季铵盐类-杀灭真菌、细菌、亲脂类病毒,不能杀灭芽孢、结核分枝杆菌及病毒。-空气熏蒸消毒剂:甲醛-20℃杀灭全部微生物及芽孢,除朊病毒,用于封闭空间。微生物对外界抵抗力:亲脂类病毒或中档大小的病毒(HSV,CMV,RSV,HIV,HBV等)<细菌繁殖体(金葡、绿脓)<真菌(念珠菌、曲霉属)<非脂类或小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分枝杆菌(TB)<细菌芽孢朊粒:需压蒸汽灭菌134℃、≥2h,才干使其失去传染性,对辐射、紫外及惯用消毒剂(甲醛、乙醇等)有很强的抗性。②物理消毒灭菌:紫外、高压蒸汽灭菌、焚烧和HEPA过滤除菌等。紫外-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杀菌作用最强波段250nm~270nm;室内安装紫外灯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加热-最惯用的去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干热”-没有腐蚀性,可对耐受160℃或更高温度2~4h的物品灭菌,燃烧或焚化也是干热;“湿热”-高压蒸汽灭菌最有效,但是注意高沸不能杀灭全部微生物或病原体。预真空式高压灭菌器:气体通过装有HEPA过滤器的排气阀排出;灭菌结束时,蒸汽自动排出;可在134℃下进行;对多孔性物品的灭菌很抱负,但不能用于液体高压灭菌。重力置换式高压灭菌器:蒸汽在压力作用下进入灭菌器,由上而下置换较重的空气并通过灭菌器的排气阀(装有HEPA过滤器)排出。燃料加热压力锅式高压灭菌器:从顶部装载物品,燃气、电力或其它燃料加热。水蒸汽由下而上置换空气并经排气孔排出。全部空气排出后,关闭排气孔的阀门,缓慢加热使压力和温度上升到安全阀预置的水平。此时记为灭菌开始时间,灭菌结束后停止加热,让温度下降到80℃下列再打开盖子。脉动真空蒸汽内循环高压灭菌器:运用真空控制系统、通过压力蒸汽循环,以饱和蒸汽替代残存空气,达成灭菌;避免了因内部冷空气排除不彻底而存在的灭菌效果不稳定等问题;灭菌后可真空加温热烘干,达成干燥灭菌物品。高压灭菌质量确保的生物指标:干热-惯用灭菌时间和温度是170℃,60min;160℃,120min;150℃,150min。应用枯草芽孢杆菌(106)监测灭菌效果。高压蒸汽灭菌-惯用嗜热芽孢杆菌(105)监测灭菌效果。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注意事项:1.由受过良好培训的人员操作和日常维护;2.由有资质人员定时检查灭菌器柜腔、门的密封性以及全部的仪表和控制器。;3.灭菌器柜腔装载要松散;4.灭菌器应含有互锁安全装置,避免门被打开;5.当对液体高压灭菌时,应采用慢排式设立;6.操作者打开门时应戴适宜的手套和面罩;7.高压灭菌效果常规监测中,生物批示剂或热电偶计应置于每件高压灭菌物品的中心;8.灭菌器的排水过滤器应当每天拆下清洗;9.保持高压灭菌器安全阀的畅通。焚烧-抱负的是一级焚烧室的温度最少应达成800℃,二级焚烧室的温度最少应达成1000℃。△实验室活动的生物危害评定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核心内容。实验室活动的危害评定:是指对某一种特定的操作程序或实验或微生物种类的危险度进行评定。(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列出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条例》(GB19489-)-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危害程度评定。评定因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未知的、已知的、基因修饰或未知传染性的生物材料)。-实验室风险评定和风险控制活动的复杂程度决定于实验室所存在危险的特性,合用时,实验室不一定需要复杂的风险评定和风险控制活动。病毒:-第一类(需要BSL-4条件,20种):痘病毒(天花病毒等3种),丝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3种),黄病毒(6),沙粒病毒(6),副粘病毒(2);-第二类(需要BSL-3条件,3种):黄病毒(3),布尼亚病毒(1),披膜病毒(3),疱疹病毒(1);细菌:(危险度最高等级是第二类)-第二类(需BSL-3条件,9种):炭疽芽孢杆菌、布鲁氏菌属、鼻疽伯克菌、伯氏考克斯体、土拉热弗朗西斯菌、牛型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立克次体属、鼠疫耶尔森氏菌;真菌:(需在BSL-3条件下,9种)粗球孢子菌、马皮疽组织胞浆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子菌。有关阐明:★国外新发现(我国尚未发现)传染病病原体的操作级别完全按照国外同类原则。★非法定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操作级别重要参考国际有关原则。★本规定中所涉及病毒的操作级别重要指野生型病原微生物,重组体另加阐明。根据国内状况,有些病原体防护原则低于/高于国外:有关阐明:-病毒培养:是指病毒的分离、培养、滴定、中和实验、活病毒及其蛋白纯化、病毒冻干以及生产活病毒的重组实验等操作。运用活病毒或其感染细胞(或细胞提取物),不经灭活进行的生化分析、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操作视同病毒培养。使用病毒培养物提取核酸,裂解或灭活剂加入必须在与病毒培养等同级别的实验室和防护条件下进行,裂解剂或灭活剂加入后可比照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防护等级进行操作。-动物感染实验:是指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的实验。-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迈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灭活材料的操作:指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在采用可靠的办法灭活后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操作。-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针对确认无感染性材料的多种操作,涉及但不限于无感染性的病毒DNA或cDNA操作。△脊髓灰质炎病毒:对于疫苗株按3类病原微生物的防护规定进行操作,病毒培养的防护条件为BSL-2,动物感染为ABSL-2,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BSL-2,灭活和无感染性的材料操作为BSL-1。疫苗衍生毒株(VDPV)病毒培养的防护条件为BSL-2,动物感染为ABSL-3,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BSL-2,灭活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均为BSL-1。△未知样本: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对临床和现场的未知样本检测操作可在BSL-2或以上防护级别的实验室进行。△未列出的病原微生物:由各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评定危害程度。△使用人类病原微生物的重组体:严禁2个不同病原体之间进行完整基因组的重组;对于人类致病的病毒,如存在疫苗株,只允许用疫苗株为外源基因体现载体;对于普通状况下即含有复制能力的重组活病毒,操作防护条件不低于母本病毒;对于病毒作为体现载体,其防护水平总体上应根据其木本病毒的危害等级及防护规定进行操作,同时高致病性病毒基因重组入低致病但含有复制能力的病毒时,应按高致病的对应防护等级。△生物制品用菌毒种:△有关细菌、真菌实验活动的阐明:大量活菌操作-“大量”是指病原菌的体积或浓度,大大超出了常规检测所需要的量。如大规模发酵、抗原和疫苗生产、病原菌鉴定等。样本检测-涉及样本的分离纯化、药品敏感性实验、生化鉴定、免疫学实验、PCR核酸提取、涂片、显微镜观察等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