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知识专讲精研】高二地理【情境问题式】探究(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0讲+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知识专讲精研】高二地理【情境问题式】探究(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10讲+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知识专讲精研】高二地理【情境问题式】探究(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10讲+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知识专讲精研】高二地理【情境问题式】探究(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10讲+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知识专讲精研】高二地理【情境问题式】探究(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图版情境问题式教学自然地理基础第10讲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基于地理情境创设的问题式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QINGJINGWENTISHI选择性必修一目录contents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影响因素气候自然地理景观植物形态和内在结构植物时空分布差异分布变化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水平1:结合资料,说出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水平2:根据资料,说明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水平3: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成因水平4:根据资料,综合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根据地理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人地协调观:能够根据气候特征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做到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成因、分布及特征之间的关系;气候与自然地理景观的关系。区域认知: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实践力:根据天气和气候的成因,指导生产生活。先学后教XIANXUEHUJIAO阅读课文完成导学案

[必备知识

]

模块时间:10分钟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1情境导入合作探究HEZUOTANJIU(1)分析拉萨成为“日光城”的原因。(2)说明拉萨7月降水的日变化特点及其原因。(3)根据地形特点和河流分布,推断MN段降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拉萨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其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必备知识BIBEIZHISHI气候因素影响大气温度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性质地形(海拔、坡向)洋流(性质)海陆位置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纬度位置(气温降水)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太阳辐射020406080103050709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年雨夏雨少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冬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夏雨夏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且集中于夏季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少雨少雨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世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特点必备知识BIBEIZHISHI气候因素|太阳辐射以温定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15℃0℃<T<15℃<0℃<-10℃寒带最热<5℃热量带最冷(最热)月必备知识BIBEIZHISHI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必备知识BIBEIZHISHI气候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必备知识BIBEIZHISHI气候因素|大气环流必备知识BIBEIZHISHI气候因素|大气环流必备知识BIBEIZHISHI气候因素|人类活动影响大气温度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性质使用空调使用家庭炉具使用汽车开办工厂人类向大气释放的各种废气,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还改变了大气成分的构成,进而改变了大气的热力性质,引起气候的变化。城市建设、耕作、伐木、造林、灌溉、修建水库和开采矿山等,都对下垫面性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改变。下垫面的变化会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2情境导入合作探究HEZUOTANJIU(1)这位探险者所游历的是哪种森林?其主要特征有哪些?(2)探险者所游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3)我国存在热带雨林这种植被类型吗?

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又绿色的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0°20°40°60°80°10°30°50°70°9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温带荒漠带必备知识BIBEIZHISHI热带雨林景观群落结构复杂,分层不明显。树干高大挺直,分枝小,树皮光滑,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四季开花、四季常绿。叶尖多呈水滴形或有孔。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绞杀植物)极丰富。茎花茎果。必备知识BIBEIZHISHI热带草原景观

热带稀树草地的植物发育着明显的旱生特征。以草本为主,乔木矮小,多分枝,树冠扁平、伞状;小叶能运动,可以尽量避免阳光的损害;树皮厚,对火烧绝缘良好,树干内可贮存大量的水分。必备知识BIBEIZHISHI地中海气候景观具有典型的旱生结构。叶片常绿坚硬,革质,含有油脂;背面常有茸毛,不具光泽,呈深灰绿色或退化成刺。必备知识BIBEIZHISHI针叶林景观叶多为针形、条形,防止水分蒸发,减少热量散失,耐寒、耐旱、喜湿;树冠宽塔形或伞形。包括常绿和落叶,有针叶纯林和混交林;通常称为北方针叶林,也称泰加林。必备知识BIBEIZHISHI苔原景观全年寒冷干燥,水热条件差,土壤冻结。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的苔原带。必备知识BIBEIZHISHI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冬季树木落叶,夏季树木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当堂训练一般情况下,受来自海洋气流影响的区域,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图一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气流影响明显的区域。1.图一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区域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⑦ C.③⑥⑦⑨ D.①④⑦⑨2.图二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图中的()A.④⑦ B.②⑤ C.③⑥ D.⑧⑨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在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右图为野生食草动物迁徙路线示意图。1.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时,当地受()A.赤道低压带控制 B.信风带控制C.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D.西风带控制2.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12月下表是30°N附近我国某城市的气候资料。1.该城市1月平均气温比北京高,原因主要是()A.海拔高 B.纬度低 C.距海远 D.植被少2.该城市7月平均气温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1.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2.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 D.地形地势下图示意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中②气候区分布的纬度范围为30°~40°)。1.下列各类气候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图示气候类型①在下列大洲没有分布的是()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美洲3.气候类型①东西方向分布十分狭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开普敦是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也是南非著名的旅游胜地。读南非开普敦位置及其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开普敦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开普敦是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也是南非著名的旅游胜地。读南非开普敦位置及其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2.植被景观的形成受气候影响显著,开普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是()A.热带稀疏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常绿阔叶林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稀树草原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B.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C.终年受高压带控制D.受洋流的影响2.图中南北方向的植被变化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抛物线形沙丘是沙丘两翼指向上风方向,迎风坡平缓前进,背风坡陡呈弧线凸出,平面呈抛物线的沙丘。在一定条件下,新月形沙丘与抛物线沙丘可相互演变。下图示意新月形沙丘转变为抛物线形沙丘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沙丘转变的关键因素是()A.风力 B.植被 C.降水 D.地形2.抛物线形沙丘向新月形沙丘演变的环境特征是()A.气候暖湿 B.植被退化 C.沙源增加 D.地壳抬升下图是非洲草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景观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A.终年高温多雨 B.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C.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四季分明,降水季节变化显著2.下列关于图中植被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B.树叶缩小为针状C.湿季时郁郁葱葱,干季时一片凋萎 D.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灌丛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粒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发生沉积形成,属于特殊沙丘地貌。柽柳是优良的防风固沙先锋树种,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沙粒常在其附近堆积,发育成灌丛沙丘。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衰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图为柽柳灌丛沙丘景观图。1.下列区域中,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A.泥沙淤积的河床 B.绿洲边缘 C.绿洲内部 D.沙漠内部2.根据图文材料,推测柽柳的主要特征是()①耐风沙②耐洪涝③叶片常绿④耐低温和酷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3年6月20日,华北平原的某城市,天气晴,气温26℃~35℃。该城市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10位同学于10:00到校园楼顶阳光房讨论研学方案。值班老师已经在8:00开启了空调制冷模式。同学们感到非常热,开着空调仍然越来越热。同学们对此展开了讨论。下图示意校园楼顶阳光房。(1)分析同学们感觉楼顶阳光房开着空调仍然越来越热的自然原因。6月20日,太阳直射点临近北回归线,太阳高度大,当日气温高.天气晴朗;昼长夜短,楼顶阳光房蓄积热量多;临近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太阳辐射进人阳光房越来越多;地面、墙面的长波辐射无法透过玻璃辐射出去;热量在阳光房的累积量超过了空调制冷量,使得房内气温上升,越来越热。2023年6月20日,华北平原的某城市,天气晴,气温26℃~35℃。该城市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10位同学于10:00到校园楼顶阳光房讨论研学方案。值班老师已经在8:00开启了空调制冷模式。同学们感到非常热,开着空调仍然越来越热。同学们对此展开了讨论。下图示意校园楼顶阳光房。(2)请给出校园楼顶阳光房降温的合理措施。屋檐.屋顶安装智能遮阳板;屋内安装遮阳帘,减少太阳辐射进人;调低空调温度,加大空调制冷量;摆放一些蒸腾量大的盆栽绿植;地面洒水降温。阿拉斯加州位于白令海、北冰洋与阿拉斯加湾之间,地震多发。阿拉斯加半岛终年受阿拉斯加暖流和极地太平洋气团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1月气温0℃左右,7月气温在10~14℃之间,年降水量为1000~3000mm,植被以草甸和针叶林为主。下图示意阿拉斯加州等高线分布(单位:m)。(1)推测阿拉斯加州欣赏极光和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季节,并说明依据。最佳季节:冬季。原因:极光在夜晚易于观测,天文观测也多在夜晚进行;阿拉斯加州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昼短夜长,局部地区还会出现极夜现象。阿拉斯加州位于白令海、北冰洋与阿拉斯加湾之间,地震多发。阿拉斯加半岛终年受阿拉斯加暖流和极地太平洋气团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1月气温0℃左右,7月气温在10~14℃之间,年降水量为1000~3000mm,植被以草甸和针叶林为主。下图示意阿拉斯加州等高线分布(单位:m)。(2)据图说出阿拉斯加半岛针叶林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特点: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半岛西南沿海和中部河流沿岸(河谷地区)。原因:阿拉斯加半岛西南沿海纬度和海拔相对较低,气温高,地处西风带迎风海岸降水较多;半岛河流沿岸地势较低(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阿拉斯加州位于白令海、北冰洋与阿拉斯加湾之间,地震多发。阿拉斯加半岛终年受阿拉斯加暖流和极地太平洋气团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1月气温0℃左右,7月气温在10~14℃之间,年降水量为1000~3000mm,植被以草甸和针叶林为主。下图示意阿拉斯加州等高线分布(单位:m)。(3)说明阿拉斯加半岛附近区域地震多发而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小的原因。阿拉斯加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地带(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活跃,因此地震多发;人口密度小;人类经济活动分散且规模小,故损失小。下图中,图甲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1)依据图示信息判断北半球季节,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冬季。判断依据:气压带、风带偏南。下图中,图甲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2)说明图示季节图乙中①地区降水特点,并说明原因。(8分)特点:该季节①地区降水较少。原因:此时为南半球夏季,①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下图中,图甲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3)说明B风带的名称,并判断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的②地区所形成的气候类型。(4分)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下图中,图甲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4)分析M地降水十分丰沛的原因。(8分)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受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高原、山地具有抬升作用,多地形雨。(1)指出右图中气候类型相同的地点及其气候类型。(10分)(2)左图字母所示的气压带、风带中,能交替控制右图中某地的组合有哪些?(4分)(3)右图中,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是_______,主要是受左图_______的控制。(4分)(4)⑦⑧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5)图示季节,巴西高原地区景观特征是什么?(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和⑦,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和⑥,地中海气候;③和⑤,热带沙漠气候A和B交替控制,D和E交替控制。④C⑦位于盛行西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