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一、课标对本册的教学规定:1、总目的: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加多个美术活动,尝试多个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观赏和评述的办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爱好,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普通的体现方式,激发发明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2、教学规定、(1)、尝试运用多个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爱好。(3)、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4)、感受多个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效的统一。(5)、激发参加观赏、评述活动的爱好,学习多角度观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6)、形成崇高文明,爱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二、全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涉及观赏画,绘画,手工,电脑画等几部分内容,内容丰富多彩,由线入深。三、全册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原则实验教科书第八册,全书共分为九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着音乐、美术、戏曲、舞蹈来设计。把互相之间的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单元与单元之间也有一定的知识延伸,或者是与前面几册知识的联系。同时本书充足体现了生活中的艺术,使学生的学能结合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另一方面,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足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四、学时安排:周次时间课题11、植物写生22、放学了33、愉快的人34、材质的美45、有人脸的器物56、巧用对称形67、生命之源-水78、设计生活标志79、刻印的乐趣用彩墨画鱼810、动物的脸811、认识中国画912、中文的联想913、衣架的联想1014、艳丽的大公鸡1115、学画农民画1216、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1217、画家凡·高1318、大师画我也画1419电脑美术—你追我赶15复习考核16教学课题1、植物写生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规定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性,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体现出来。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对的的观察办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2.难点:植物的构造与特性。教学准备及手段演示、解说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多个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二、新课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有什么特性,有什么样的姿态?你喜欢哪种植物?你懂得某些植物的寓意吗?2、观赏美术作品: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小朋友的线描画

植物写生画3、选择几个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性、姿态,培养对的的观察办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性。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办法。(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体现?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性、姿态,用线描的办法写生一种植物。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四、小结、展示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教学后记教学课题2、放学了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通过这幅创作画,体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能力目的:用绘画形式体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明性。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妙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的多个动态特点。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教学准备及手段解说、示范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导入启发同窗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窗的动作。教师能够示范,同窗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措施解决。2、观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4、观赏作品:画面画了什么内容?如何去体现的?教师总结:人物动态: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朴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阐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背景: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洁的。复杂的背静能够把环境交代清晰,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朴的背静有助于突出重要人物。三、作业提示1、重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2、画面画得不适宜太复杂。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体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教学后记教学课题3.愉快的人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能够应用于线造型的多个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发明。2、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办法。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多个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收集、整顿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解决。教学准备及手段解说、示范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激情引趣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观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体现这段音乐?二、小组探究演示课件:雕塑家族的新组员——动感雕塑。三、小组研究: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重要是哪里在动?观赏书上名家作品: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同样吗?哪里不同?为什么?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重要体现在哪里?四、研究教材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件?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是愉快的?你打算运用如何的造型突出体现愉快?观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体现愉快的动感?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窗交流一下。五、技法指导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状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体现。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六、创作实践提出作业规定: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毕有愉快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七、展评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如何解决的,谁的造型最大胆?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你尚有什么好的建议?课后拓展-------观赏当代雕塑作品。教学后记教学课题4、材质的美教学学时2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能从材质、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朴的描述,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力目的:观赏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观赏能力。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办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难点: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二、导入课题1、观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2、出示课题:材质的美感。三、讲授新课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含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观赏课件。1、玉器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巧。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用夸张手法以突出核心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重视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含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始终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因此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重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始终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2、石材《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一向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体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一向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体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挣扎的匈奴人露出绝望的神色,形容委琐,面目可憎。马腿如四根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显得坚实稳固。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从容浑厚,特别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公元前1,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汉武帝及全国人民都十分惋惜悲哀。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决定举办隆重的葬礼,并在武帝陵址旁不远处修建气势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霍墓石刻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更体现了人们对这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与崇高敬意。据记载,唐时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马助兴。唐人诗作中,对于舞马有生动描绘: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腕足徐行拜两膝”为玄宗上寿。玄宗赐酒一杯,舞马自衔自饮。这件皮囊壶舞马纹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宫廷舞马的形象资料。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雕塑,有多个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赞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当我们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骏马和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出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种闪光点3、金、银舞马衔杯银壶。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锤击成型,两半焊接。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并且最令人感爱好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4、陶

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马,头小,颈短,前胸肌肉发达,腹大,背腰肌肉丰满,平直,关节、蹄正而适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颈结合良好,复尻,四肢欠结实,显得有些纤弱,类似新疆马。四、小组展示各自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讨论:1、它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的?2、造型上有什么艺术特点?3、你喜欢什么样的材质做的艺术品?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的材质特点、造型特点?教学后记

教学课题5.有人脸的器物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认知目的:理解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塑成型、综合成型等陶艺造型技法。能力目的:能够运用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塑成型、综合成型等陶艺造型技法设计制作一种有人脸的器物。情感目的:教育学生学习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人脸器物的陶艺造型办法。难点: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其与器物的有机结合。教学准备及手段解说、示范、PPT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有一支笔(出示一支普通的圆珠笔),看到这样一支笔,你们会争先恐后地去买吗?(老师把美羊羊造型插在笔端)现在呢?

师介绍导入:这就是造型设计的独特之处。是的,优秀的造型设计给人以美感,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

二、作品观赏。1、观赏有人脸的器物。(课件出示)

师:瞧,这件有人脸的大鼎,是商代大和人面青铜鼎,而另一件瓶口上塑有人脸的陶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发明的优秀的造型设计作品,是中华古老艺术的不朽瑰宝。

2、提出规定,教给办法。

谁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家能够从作品的外形、装饰、用途等几方面来观赏。

3、学生观赏,集体交流。

4、师小结:

三、讲授新知,学习陶艺。

过渡:从古代到当代,人脸就始终是艺术家创作时所热衷的素材,请看:(课件出示有人脸的器物的当代作品)慈爱的老公公、老婆婆,惹人爱慕的小丑……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很想亲手设计一种有人脸的器物呢?

学习造型办法。(课件出示多个造型的器物)

盘条成型

泥板成型

模具成型

拉坯成型

手捏成型

(1)

学生观察,这些器物是如何做成的?集体交流。(2)

老师解说学生不懂得的造型办法。

2、学习装饰办法。

教师解说:团、搓、压、叠、刻、捏等办法。

3、学习制作人脸的办法。

(1)

观察:大鼎上的人脸与真实的人脸完全同样吗?

(2)

解说人脸表情:眼睛、眉毛、嘴巴的变化,画一画,变一变。

(3)

教师示范做一张人脸。

四、学生动手制作。

(1)

认真读作业规定。(课件出示作业规定)

(2)

学生动手制作。

(3)

教师个别指导。

五、作业展评。

(1)

各组推荐一名。

(2)

介绍自己的作品。

(3)

大家进行评价。

(4)

再推荐某些。

(5)

为优秀的作品留影。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窗们充满激情的创作给我带来震撼,我相信,给想象插上翅膀,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附:板书设计

5.有人脸的器物

造型办法

装饰办法

盘条成型

泥板成型

模具成型

拉坯成型

手捏成型

综合成型

……

……教学后记教学课题6、巧用对称形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能力: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情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愉快,学会观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运用剪对称形的办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2.难点:含有发明性的制作。教学准备及手段解说、示范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二、讲授新课1、你懂得在生活中有什么对称现象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介绍对称知识教师:所谓对称,普通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叠。提问: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同窗们刚刚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构造、外形、花纹、色彩,都是对称的。教师:观察研究蝴蝶对称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学生:含有平衡、稳定的美感。教师:这就是对称的美。3、制作一只蝴蝶:1、选一张彩色纸对折后依折线处画出半只蝴蝶纹样。2、依轮廓线剪下图形。3、剪出蝴蝶的花纹。4、整顿。三、作业提示1、教师:再回想、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品用对称的花纹装饰?你能巧用对称形,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美吗?2、作业提示:运用剪对称形的办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教学后记教学课题7、生命之源——水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学习设计制作有主题小报的办法。能力目的:培养学生制作队报的能力情感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对水资源有一种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号召大家平时在生活中要爱惜水和节省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收集资料、有关图案、版面设计,学习有主题宣传小报的设计、制作办法。难点:主题突出与布局的设计。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

课前收集1、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现在水资源的状况。二、组织教学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三、讲授新课1、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1)播放课件:理解水的作用、水资源现状。(2)提出问题:你能想象吗,如果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3)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4)小组讨论:如何才干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2、观赏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艺术作品。3、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4、观赏学生作品,分析不同的体现形式。激发创作灵感。小报的构成涉及:(1)主题:文字清晰、醒目、突出。(2)装饰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3)文字介绍:内容含有科学根据、真实、概括。四、学生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课题8、设计生活标志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体现的含义。能用不同的体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能力目的: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情感目的:观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懂得生活标志用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赏生活标志图例,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合用的标志,尝试用多个体现形式设计制作标志。难点: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朴、寓意明确、色彩醒目。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品准备状况。二、引入新课1、出示学校的校徽,请学生观赏。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按名称、特性、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2、出示课题:设计生活标志。(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三、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1)标志有哪些种类?(2)标志有哪些用途?(3)标志有几个体现形式?符号、图形2、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共同观赏,进行分类,说说它们的含义。3、观赏课件,介绍某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和作用。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适宜的制作办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五、小结组织交流。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做成头饰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教学后记课题9、用彩墨画鱼教学学时2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简朴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理解认识中国画。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朴的环境。能力目的: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品的使用办法及用色。情感目的:爱慕中国绘画。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2.难点:特殊技法的运用。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组织教学: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二、导入新课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观赏,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并引入课题。三、讲授新课:1、练习用笔、用墨。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2、教师演示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3、鱼鳞部分的图案,规定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解决办法。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运用了哪些技巧。5、教师及时发现、表彰有创意的作品。6、作业规定: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个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7、教师辅导:技法的体验与运用。四、组织展示,讲评作业。五、小结教学后记课题10.动物的脸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练习,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

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办法的解说和练习,使学生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

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PPT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准备状况。

2、出示不同的动物脸谱,同窗们观赏。

二、师生探讨,体现创新:

1、观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2、学习几个重要的运笔办法

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

狒)、丝毛法(猫)

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体现技法。

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构造: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解说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具体某些。

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

接着画身翅,

浓墨画嘴眼,

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爪,

猫头鹰俱画成。

三、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1、画法环节:

阐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2、学生练习

(1)、画一只猫头鹰,教师巡回辅导。

(2)、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运用幻灯片)

四、归纳拓展,审美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老师提出作业规定:按作画环节,用宣纸或毛边纸,动物的脸临摹或创作一幅猫头鹰图

教学后记课题11.认识中国画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1、认识理解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感受独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人文精神。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3、认识中国画用品,学习写意国画简朴的笔法、墨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写意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笔法、墨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简朴的国画笔法墨法,并能够随意画张画。教学准备及手段毛笔、墨汁、宣纸等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组织教学。

二、观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1、实物投影观赏优秀国画作品,直观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题材、构图、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全方面接触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三、初步学习简朴的笔墨。

1、认识国画的墨色。

2、认识国画的笔法。

四、尝试运用简朴的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五、师生共同评点习练。教学后记课题12.中文的联想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引导学生观赏、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2、技能目的:体验多个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办法。3、情感目的:发掘学生的发明力,引导学生运用多个绘画制作的体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办法,用新颖的联想装饰一种或几个字。教学难点:如何发掘的学生的发明力,运用多个体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猜一猜

中文是统计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数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现在用的中文已经是简化的中文了,简化中文之前是繁体的中文。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中文最初的形态呢?

让学生思考再回答。

那我们就先来猜猜这几个古代的文字是什么字?(课件展示字谜图片)

中文中有诸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朴的图画线来表达,用这种办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这些象形文是刻在甲骨上的,因此我们也能够叫他甲骨文。(课件展示甲骨文图片)这些甲骨文就像在画图画同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办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板书:字的联想)

一、讲授新课

1、

看一看

让学生观赏某些当代的文字装饰图片,理解生活和文字紧密相连。

教师解说:我们的祖先发明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家再来观赏某些装饰美术字的应用,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这种例子?让学生举例看到这样的字?

2、学一学

教师解说办法,学生体会我们观赏了这样多装饰美术字,下面让我们学习某些联想的基本办法吧,文字的联想重要有三种办法:

(一)字意联想:从字的意思联想到诸多事物,用联想到的物体替代文字的某个笔画。(板书)

(二)字形联想:联想到的物体和文字的某个笔画形状较靠近。(板书)(三)夸张变形联想:根据字的意思把笔画进行夸张变形。(板书)

3、试一试

课件展示并示范,观赏教材中个别的范例,提问学生都用到了什么办法。教师加以拟定和补充。4、想一想

观赏作品(课件展示)

从下面的字中,任选一种字做联想,能够用一种办法,也能够同一种字用多个办法来设计美化,选一种你喜欢的进行创作。

(花、虫、鱼、鸟、羊、雨、心、球、竹、烛、眼、门、口、晴)

5、做一做

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吧!让文字更形象、更别致、更有趣。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作业点评:每名学生的作品向同窗们展示。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办法联想的?规定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和激励。

7、课后拓展:同窗们都做的不错,通过联想,我们把文字变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了。那么这样美丽的字除了用画的方式还能用什么方式办法呢?回去想一想。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文字的联想,懂得用什么办法把我们的文字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课后我们再去想想把我们生活中的文字变得更加美丽!

四、板书设计

文字的联想

一、字意联想

二、字形联想三、夸张变形教学后记课题13.衣架的联想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1、根据生活中衣架的形状特点,通过想象、设计、加工能够制成新的作品。2、运用生活中最普通的衣架,通过联想、想象、制作成新颖有趣的作品。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材料,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根据衣架的形状特性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运用多个办法制作成新颖有趣的作品。教学难点:巧妙运用衣架形状设计制作。教学准备及手段制作材料、衣架、教材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导入新课放映教学课件。提问:1、观察作品是如何巧妙运用衣架的?2、选用了哪些辅助材料?3、作品有哪些创新体现?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观赏书中毕加索《牛头》,分析“奇思秒想”。2、启发学生根据一种衣架进行联想。提问:根据这个衣架的形象你联想到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3、组织学生看书,分析书中学生作品。提问:你喜欢哪一件作品?说一说理由。作品是运用哪些辅助材料制作的?4、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把你的设计想法与同窗交流。三、布置作业请你根据准备的衣架进行联想,运用多个辅助材料制作新颖有趣的作品。1、如何巧妙运用衣架的形状。2、选用恰当的辅助材料。3、激励“奇思秒想”。五、展示作品六、小结设计能体现奇思秒想,制作精细巧妙,使用辅助材料,作品有创新体现,美观。教学后记教学课题14、艳丽的大公鸡教学学时2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学习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能力目的: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明力。情感目的: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快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发明力的培养。

难点: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组织教学二、情境导入1、今年是什么年呀?请看这幅画,问:作者如何用颜色体现出这样艳丽的大公鸡的?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观赏书中的《金鸡展翅》,并回答老师的问题。三、课上活动1、出示课题2、你懂得大公鸡有哪些生活习性吗?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与同窗之间交流3、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丽的大公鸡的图片。问:a)在这些作品中,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b)哪些颜色用的随意性较强?

c)哪些颜色用的最精彩?四、学生创作创作规定:1、用艳丽的色彩画一幅大公鸡的创作。2、画中要用冷暖对比的办法。3、教师指导4、作品展示根据自己的和别人的作品你能总结出如何运用冷暖色才干使画面更加好看?五、小结教学后记教学课题15、学画农民画教学学时2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通过观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理解农民画的特性和艺术形式。能力目的: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情感目的: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有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加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爱好。难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有关,根据想法进行改画、添画。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学生自由观赏:提示:课本上的农民画中内容你可曾见过?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导入本课的教学目的,并板书课题。二、引导学生观赏农民画。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爱好去创作。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浓烈浑厚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当代美妙生活的强烈反映。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含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当代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重要内容。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课本中的农民画选题也很丰富:农家的爷孙情、有趣的斗鸡、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鱼场面、月下的老少闲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窗们学习的是这些作者独特的自由艺术构思,大胆自信的画风,强烈鲜明的用色、饱满的构图、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摄取美的画面和敏锐观察力。从这引发含有乡土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的画面,从这些粗放、有力、刚健的艺术特色的画面,观赏这些农民画,我们体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三、探究实践1、

谈谈自己喜欢的一幅农民画。2、

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等。3、

规定: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四、评价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美术作品2、

谈谈自己对农民画的理解如何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3、

收集更多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并不停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五、教学小结教学后记教学课题16、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根据所用材料的特点,进行有主题的艺术创作。能力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目的:把美术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拼图的重要特点,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独创性。难点:发明性思维的培养和动手动脑能力的结合。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组织教学二、情境导入教师带来课前准备的拼图的教具。学生也带来他们准备的拼图的玩具,师生交流自己的拼图的图案和玩法。(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三、课上活动出示课题小组研究:1、什么样的画适合做拼图?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做之间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产生创作灵感。)2、拼图的图案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适合?3、讨论后将你们组要做拼图的样式想老师报告。4、打开书30-31看书中同窗们做的拼图的图案和样式。学生观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四、学生创作规定:1、小组合作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2、总结五、作品展示学生创作六、教师小结教学后记教学课题17、画家凡.高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简朴理解画家凡·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能力目的:提高学生的观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情感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凡·高对绘画对艺术的一种执着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凡高一生及其部分代表性作品难点:对作品的理解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组织教学二、导入

观赏凡高的《向日葵》问你们还记得这幅画的名字吗?那他的作者是谁还记得吗?今天我就来认识一下凡·高及他的作品。三、讲授新课。

1、老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凡高文森特·凡高VincentvanGogh(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种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规定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毕自我的解脱。他和高更这时已经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体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爱好。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后来由于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拜别,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步分裂。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1890年,通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久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十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执之后,忽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2、观赏凡·高的作品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赏。3、学生谈感受通过听凡高的故事,观赏凡高的作品,现在就请你来谈一谈你对位杰出的画家及他的作品的感受。4、选择一幅你印象深的作品试着用一段文字把它简朴地描述下来。5、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本课但愿同窗们能学习凡高多艺术事业的这种执着精神。教学后记教学课题18、大师画我也画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通过观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理解出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观赏进行创作。能力目的: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观赏能力情感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爱慕绘画艺术。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观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教学难点:绘画风格的把握及运用。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组织教学二、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出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凡·高。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出示课题:大师画我也画。三、新授

1、观赏大师作品。

2、让学生谈一谈观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体现的?

3、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勇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成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5、小组讨论:

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凡高的《星月夜》在体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5、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体现办法画一幅画。

6、教师小结教学后记课题19.电脑美术—你追我赶教学学时1学时主备教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通过赏析,引导学生感受动态画面带给我们的特殊艺术美感。启发学生探究电脑美术的特点。技能目的:熟悉photoshop软件的操作,能运用动感含糊的特效创作出含有视觉冲击力,动态的图像。情感目的:培养学生对运动精神的感受和理解,感受的画面中的运动精神,体会你追我赶的拼搏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电脑美术的特点,学会简朴的电脑操作。难点: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方式快速掌握简朴的图像含糊、动态效果的解决。教学准备及手段课本、图片素材资料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揭示课题,引发爱好。(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赏图片,感受动态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电脑美术的爱好)(解决问题:谈话导入,用电脑来学习美术)(1)同窗们,今天的美术课你们发现有什么不同?(在微机室上)(同窗们很聪颖。)由于今天的美术课我们要用电脑来学习。出示课题:电脑美术电脑美术就像是我们用水彩笔画画、用油画棒涂颜色同样,是美术体现的一种形式。(解决问题:观赏书上图片,体会动态的特殊美感。)(2)请同窗们来观赏书上的2幅图片:(课件出示图片)出示第1幅图片:这幅作品体现了一种什么场面?(赛跑的场景),这幅作品是用画笔画出来的么?(不是,是拍摄的办法体现的)同窗们观察的很认真。出示第2幅图片,这是一幅意大利画家巴拉创作的油画作品,名字叫《在舞台上奔跑的少女》,认真观察这幅画面中的人物,她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运动感、速度感),(板书:动感)同窗们观察的很到位。在生活中,体现这种动态的美感,我们能够用诸多个办法,能够用摄影、用绘画,也能够用电脑美术来体现。(解决问题:观赏赛车图片,感受电脑美术的神奇,引出课题。)(3)让我们来看看,如果用电脑来体现这种运动感的画面,会是什么样子?(课件展示)观赏运动员赛跑比赛的图片,(动态含糊的效果层层递进,进行比较)。大家看了用电脑制作的图片,这种变化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感觉图片中的人物跑的很快!)谁能用一种词来形容一下?真是风驰电掣!(同窗们说的很到位)风驰电掣的这种速度体现出一种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出示课题:你追我赶谁能说说,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你追我赶的场面?(学生回答,体育课上、同窗体育比赛中)教师激励,同窗们说的较好,看的出来大家很善于观察生活。)老师也找到了某些体现你追我赶的图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