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突出地运用了______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乐观自信、顽强进取起兴1.赏析《短歌行》巧用比兴、典故的写法。2.结合相同题材的诗歌和有关史实对比赏析。3.知人论世,解读作者内心世界,探寻写作缘由,从而把握诗歌主题。4.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情怀,学习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素养目标短歌行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三曹”是指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曹操借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精兵法,善诗文,其诗歌常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其诗大致分为两类:①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代表作有《苦寒行》《薤xiè露行》《蒿里行》等;②表现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作者简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苦,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治,尽快结束纷争的局面是大势所趋。曹操顺应时代的潮流,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肩负起完成统一大业的重任。曹操领兵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渴望统一天下。然而,他虽高标“唯才是举”,却又叹人生苦短,人才难求。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却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曹操感于此景而持槊立于船头,慷慨歌此《短歌行》。写作背景乐府
“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知识卡片建安文学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诗歌方面。建安时期,五言诗繁盛,这时期的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代表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掀起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他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的诗歌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地位。资料链接歌行体
歌行体,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行”是乐曲的意思。因汉魏以前的乐府诗题为“歌”和“行”的颇多而得名,其章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亦称古诗、古风。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譬(pì)如慷(kāng)慨(kǎi)契(qì)阔谈䜩(yàn)呦呦(yōu)子衿(jīn)笙(shēng)周公吐哺(bǔ)越陌(mò)度阡(qiān)匝(zā)字音字形课文翻译
课文探究1.开头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作比,意在说明韶华易逝,要及时建功立业。2.思考: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人才光耀如明月,我何时才能采摘得到啊)?”这里运用了(
比兴
)的手法不是4、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请找出《短歌行》一诗的诗眼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内涵?(分点作答)
《短歌行》“忧”字出现三次,成为贯穿全诗的诗眼,也是曹操英雄气概的最好体现,“忧思”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饱经忧患、真诚恳切的形象,尽显明主风度,全然没有战场上硝烟的味道,也没有军事里奸诈的阴霾,是最“真心”的表白,最“实意”的胸怀。“忧”诗歌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达的主题就是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第一处的“忧思难忘”主要抒写了诗人对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忧叹。通过“人生几何”“譬如朝露”的比喻来表达自己人生苦短的感慨,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第二处的“何以解忧”表达诗人内心浓重忧愁无法排解、举杯消愁。第三处的“忧从中来”主要表达对人才的渴求,人才难得。3.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有何用意?
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诗人对贤才的渴慕,就像姑娘思念情人一样急切。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句子,以明己志,说明贤才若来投奔,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来招待。4.“越陌度阡……心念旧恩”这四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不畏路途艰难,用行动表明招贤纳士的诚意。久别重逢,欢饮畅谈,忧喜交织中表现出诗人求贤过程中的复杂心情。5.如何理解最后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对人才有与周公一样的殷勤态度,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内容小结01020304第1层(第1~8句):对酒当歌,人生苦短,时光流逝,功业未就,写诗人的忧叹。第3层(第17~24句):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第2层(第9~16句):嘉宾何在,写诗人对贤才的渴求。第4层(第25~32句):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于己的抱负。
主题归纳这首诗主要表现了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以及求贤若渴、慷慨激昂的宏伟抱负。__________1.请指出《短歌行》中运用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典故作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句子,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深切思念。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句子,表达自己优待贤才的态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要礼遇天下贤才,使其帮助自己统一天下的愿望。深入探究
“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2、如何理解《短歌行》的第一节叹人生苦短,以杜康解忧的行为呢?是劝人及时行乐的消极堕落吗?请结合背景以及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诗人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所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感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感叹人生相联系,即使人生暮年,依然能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这种写法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所以说作者的这一行为并不是劝人及时行乐的消极堕落,而是直抒烈士暮年的现状,为后文壮心不已的积极进取做铺垫。3.仔细分析课文,不难看出诗人的情感是层进式的:先叹人生,再思贤才,然后礼遇贤才,最后盼更多贤才。作者的情感为何反复萦绕贤才呢?(1)生命有限,及时努力,干一番事业的急切之情,作为军事家,急求攻城略地、克敌制胜的优秀将领。(2)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在于得到人才,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作为政治家的诗人希望依靠有识之士运筹帷幄,安邦定国。①人生苦短之忧。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个“苦”字,其忧惧心态毕现。②贤才难求之忧。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恰当地表现出诗人思慕贤才,因求之不得而日夜思念和倾慕的情态,感情真挚。③功业未成之忧。诗人此时一统天下的大业尚未完成,他之所以如此渴慕人才,也是因为要成就大业需有更多的贤才相助。所以诗人最后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礼待贤才,以求完成统一大业。5.读罢《短歌行》,在脑海里徘徊的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忧”字。诗中“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诸句,反复写“忧”,并且“不可断绝”,可见诗人胸中之忧何其重,何其深也。如何理解诗歌中的“忧”?①诗作开头不俗,从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的角度巧妙入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为全篇奠定了一种昂扬的感情基调。②“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的忧患,是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是对人才的渴求,所以借酒消愁,但借酒消愁愁更愁。因为这种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闲愁,它是在渴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愁。6.作为英雄人物,曹操在自己的诗作中处处透露着他的英雄气概。结合《短歌行》一诗,谈谈你对曹操英雄主义的认识。紧接着诗人引用了《诗经》中的几个句子。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以表明自己的一片真情:自己是一个对人生、对事业有执着追求的人,可自己的这一片真情何人能知晓呢?“呦呦鹿鸣”几句,摆脱一般意义上的儿女情长,表达出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情怀,表达出曹操对人才的渴求,期盼人才投奔自己。③诗歌最后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诗人以周公自比,再次交代了自己渴望得到人才的迫切心情,以及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透露出曹操的英雄气概。①言志与抒情相结合。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诗人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回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②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引《诗经·郑风·子衿》中表现女子对情人深情思念的名句,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引《诗经·小雅·鹿鸣》中描写欢宴宾客的句子,表达诗人招纳贤才的热情。7.《短歌行》志深而笔长、慷慨而雄壮,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诗歌是如何抒情与言志的?(如何表现对人才礼遇有加的呢?)③巧用比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贤才难得而忧虑不决的心情。“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才徘徊选择明主之意;“乌鹊南飞”比喻贤士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④用典。使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诗品》“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文心雕龙》“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总结:曹操的诗歌是“建安风骨”的代表:悲凉慷慨。内容上刚健有力,形式上简练、峻拔。扩展练习
蒿[hāo]里行
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qiāng]。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jǐshī],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译文:关东的诸州郡将领,都起兵讨伐董卓及其党羽这些残暴的人。本来期望各路将领在孟津会合,同心讨伐长安董卓。结果各有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权势、财利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战士常年征战,铠甲上生满了虮虱,百姓也因此死伤无数。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之地无人收埋,方圆千里都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有一人能活,想到这里不免让人肝肠寸断。扩展练习1、“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达了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答:运用了典故,写出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讨伐董卓。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丰富而典雅,含蓄而有文采。)3、本诗有什么样的风格?答: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上层军阀的内讧以及对下层将士、百姓痛苦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忧国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餐饮美食广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锰酸锂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家具制造市场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过滤材料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起酥油产业竞争格局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调味紫菜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融资租赁担保行业前景趋势调研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蔬菜种植行业市场运行状况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菠萝超浓缩汁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岗岩荒料行业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酒店长包房租赁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几内亚水泥厂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
- 【道法】开学第一课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口腔门诊分诊流程
- 提高设备基础预埋螺栓一次安装合格率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2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宁河区事业单位招聘12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1
- 2024年科技节小学科普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共100题)
- 心肺复苏课件
- 2024-203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铁块矿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讲座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