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甫维吾尔叙事长诗《艾力甫赛乃姆》_第1页
艾力甫维吾尔叙事长诗《艾力甫赛乃姆》_第2页
艾力甫维吾尔叙事长诗《艾力甫赛乃姆》_第3页
艾力甫维吾尔叙事长诗《艾力甫赛乃姆》_第4页
艾力甫维吾尔叙事长诗《艾力甫赛乃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力甫维吾尔叙事长诗《艾力甫赛乃姆》

正如埃莉夫恩那样,塔吉尔王子卓拉公主、艾姆热河和艾尔哈。《玉苏福克阿尔海克》是一部关于维尔维斯人民的广泛叙述长诗。长期以来,这些叙事诗在新疆南北各地不同程度地流传,在民间影响很深远。据考证,《艾力甫——賽乃姆》是黑汗王朝中叶开始在维吾尔人民中传诵的。这部叙事长诗,虽然是形成于伊斯兰教在新疆传播之后,但它的思想内容却早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就存在着。由此可见,传统的爱情观念在维吾尔人心目中显得多么重要和根深蒂固!叙事长诗《艾力甫——賽乃姆》是中世纪使用突厥语的民族如:维吾尔、土库曼、阿賽拜疆、乌孜别克(花拉子模范围)人民共同的“纯洁爱情”覌念,在社会矛盾透视下的艺术表现。“爱情”在全世界各民族人民中间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是一个纯洁、真挚而又包含着鲜明阶级内容的主题。这种覌念在维吾尔人民中间早就形成,并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体现出来。考察史实,可以看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社会制度的性质,爱情作为社会道德组成部分,在各个时代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爱情”因遭到封建势力的疯狂压制而充满悲剧色彩。封建势力歪曲爱情的真正含义,妄图把纯洁的爱情同色情淫乱混为一谈。公元前一千年犹太首领木沙圣人的时代,《新约全书》的续篇《摩西七经》中,用叙事诗的形式讲了一个故事:埃及国王泰木斯的臣相艾则孜·米斯尔,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即美貌的妻子祖莱哈爱上卖身为奴的英俊少年玉苏甫这一事实,认识到爱情是一种非常深沉的情感,便把她让给了玉苏甫。从而艾则孜·米斯尔从祖莱哈的实际行动中看出她爱情生活上的辛酸痛苦,得出“情爱”是人类欲望的顶点这样一个结论。七世纪伊斯兰教问世以后,伊斯兰教的经典著作《古兰经》的第六章结合阿拉伯人的生活也提到这个故事,并意欲通过这个故事使人们去正确解决阿拉伯人生活中的爱情问题。虽然《古兰经》通过《玉苏甫传》证明了爱情之伟大与永恒,但是随着伊斯兰的“清规戒律”和“陈规陋习”的增多,一些健康的思想意识被肆意歪曲。甚至根据统治阶层固有的“女人是由男人的一根肋骨变来的”这样一个信条,把女人视为“怪物”,当作玩偶,象奴隶一样任他们欺凌;建立了毫无自由的极不公平的教规,制定了不合理的婚姻法和财产分配法;妇女们参加社会活动的狭小范围;绝对区别于男子的“面纱”制度;甚至以阿拉伯热带地区反常的习俗为理由,推进违背自然规律的“童婚制”。可悲的是,如同阿拉伯人的《一千零一夜》中的悲惨事件那样,中世纪的暴力行径甚为严重。《一千零一夜》的主人公仙尔扎特的遭遇,可以使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概况。中世纪中东生活中虽然发生过类似的悲惨事件,可是这在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却不曾蒙有悲剧的色彩,而且在“纯洁的爱情”基础上结合在一起的维吾尔夫妻,有着在对爱情忠贞不渝、诚挚热烈的前提下建立和睦、幸福家庭的愿望,因而母亲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和真主同等的地位,父亲则被尊为“圣父”。十一世纪伟大的语言学家、民族研究者马合木提·喀什噶里在《突厥大词典》中收进伊斯兰教前的双行诗、情歌特别反映了这个内容。如一个痴情人在给吐尔干可敦①1的颂词中写道:请您用诗的语言代我问候吐尔干可敦,您恩赐祥云下着金雨,汇成的洪流朝我涌来,我便沉浸在欢乐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爱情歌谣在双行诗中得以明确表达。覌察近代和田、库车人民的生活习俗可以看出在当时妇女的某些权力范围有稍微的扩大。总而言之,《突厥大词典》收编的几百行双行诗和民谣中没有一句污辱妇女的言词。妇女们自觉遵循爱情生活的道德准则,儿童的幸福需要有坚强稳固的家庭来保障,所以很少发生家庭悲剧。随着伊斯兰之后产生的某些迷信风俗的渗入,“爱情”与“妇女问题”的某些覌点一改其传统的特征,汲取了伊斯兰教的礼仪制度。维吾尔统治阶层对于“恋爱自由”“妇女问题”的覌点也倾向于阿拉伯意识和习惯,双方都同等程度地在纯洁、诚挚、信义、忠贞等品德中渗入了色情、虚伪和封建的东西。十一世纪著名的维吾尔诗人玉苏甫哈思·哈吉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在描述这种观点时说:噢,朋友,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你:最好不要生女孩子,即使生下也不要让她活着。他在另一处就“妇女问题”发表意见时强调指出:“许多卓越的男人为了女人被埋入黄土。”突厥语言学家阿热提也提倡过这种覌点。我们认为,这种覌念是在伊斯兰教传入后形成的。总之,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为争取经过考验的纯真的爱情,建立幸福的家庭为人类做贡献的美好愿望遭到践踏。为了反对把女人当作玩偶,把男人当作奴隶的恶势力,帕尔哈提——西仁,莱丽——麦吉农,热比亚和賽依丁等无数青年坚持斗争到底,洒下了无辜的鲜血。因而人们编织了“有情人在今世不能配成双,只有在来世在天堂天仙给举行婚礼”的神话,以慰藉人心。人民冲破束缚,正确解决爱情问题的意愿在自编的民间叙事诗、童话、民谣即民间口头文学中得到深刻反映,这种情况在书面文学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艾力甫——賽乃姆》是一部以针砭万恶的社会,鞭挞统治集团为己任的进步叙事长诗。阿賽拜疆著名的诗人尼扎米·干吉维(1141—1203年)、尼扎米丁·艾里西尔·纳瓦伊(1442—1501年)在《莱丽——麦吉农》、《帕尔哈提——西仁》等叙事长诗中都毫不隐讳地阐明了这些覌点。十一世纪至十九世纪阿塔地、都尔拜克等二百多诗人运用各种韵律的艺术技巧和叙事诗的形式写出了《玉苏甫·祖莱哈》传记,这是一场人道主义的精神反抗反动势力的革命。叙事长诗《艾力甫—賽乃姆》的作者是谁?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在哪儿?我们认为,《艾力甫——賽乃姆》是由简单到复杂从而获得一定的内容、形式、风格的流传于民间的叙事长诗。它是在漫长的世纪里把童话、传说等各种体裁揉和在一起,经过民间诗人的提炼加工而趋于完善的。它决不是某个人的作品。直到今天还有人说,《艾力甫——賽乃姆》可能是阿拉伯人的艺术财富,因为它有巴格达城的地名;有的说是波斯人的故事;还有的说是中亚其它民族的文学遗产。我认为这是片面的看法。《艾力甫——賽乃姆》绝对不是阿拉伯或波斯人民的叙事长诗。的确,叙事长诗中出现有“迪亚尔伯克力城”“巴格达城”。这是因为十一世纪初中东一些使用突厥语的乌古斯———土库曼人创立了赛尔柱克王朝。阿纳托里半岛东部的迪亚尔伯克力城曾是“罗姆”賽尔柱克王朝的都城,巴格达城是“伊拉克”賽尔柱克王朝的都城。但是由于中亚细亚各使用突厥语的民族有相似的历史生活,因此在故事情节上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也是可能的。例如,阿賽拜疆和高加索的塔塔尔人就有一个叫《痴情的艾力甫》②2的故事。土库曼和乌孜别克斯坦花拉子地区就流传着一个叫《賽乃姆公主》的故事。维吾尔人则有以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初步形成具有话剧特点,在维吾尔民间音乐的土壤上产生的叙事长诗《艾力甫——賽乃姆》。现存三种不尽相同的叙事长诗《艾力甫—赛乃姆》手抄本。第一种:抄写者、抄写时间、地点均不明的残本。第二种:1888年从伊犁运往叶提苏③3后重新抄写的抄本(此书现由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第三种:说书艺人肉孜买买提1737年在莎车抄写的。此书长度为23厘米,宽13.5厘米,厚1.5厘米,有442行散文诗,1262行双行诗,共收有1704行这种优美的抒情诗句,从而大大地丰富了维吾尔文学语言的宝库。手抄本是用波斯竹笔工整地抄在和田纸上的。但是残缺几页,边缘破损。这三种手抄本中伊犂抄本的语言尤为精炼,文学性强,故较为珍贵。散文体音乐叙事诗《艾力甫——賽乃姆》通常是在维吾尔风俗生活中的“努茹孜”,“爱依提”,“賽依莱”,“乃克”等仪式或闲暇时由说书艺人演说的。维吾尔说书艺人不仅是好歌手,而且是演奏都塔尔、弹布尔的相当出色的乐师。在吐乃克麦西莱甫和賽依莱夜晚,二十几人围坐在葡萄架下,专心致志地倾听。手里弹奏着都塔尔的说书艺人是这样开始叙述的:“……话说賽乃姆公主、奶妈及所有的宫女来到院中,賽乃姆把宫女留在院边,自己同奶妈一起来到湖边的花园前,艾力甫为探情人的心思,闪身藏在花丛深处。赛乃姆公主赶来后不见艾力甫的踪影,于是对奶妈说道:我的情思随风飘去。这种诗歌形式,基本上具备话剧的特点。说书人在讲述时把自己的情感和音乐、诗歌韵律融为一体。这充满激情的声音使人们屏息凝神地倾听,甚至洒下同情的热泪。“……从前,有个叫迪亚尔伯克力的城市,城里有个国王,他虽然有万贯家产,却没有一个儿女。有一天,一个曾给当时的某国王当过臣相的,叫做艾山的人从巴格达城来到迪亚尔伯克力城谋生。迪亚尔伯克力城的国王得知后立即召见了他,国王阿巴斯汗很赏识他的才干,封他为宰相。”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按惯例去狩猎,遇到怀胎的黄羊都不约而同地放了过去,当他们互相问起原因时,都回答说:“因为妻子有身孕,所以发善心放了过去。”根据阿巴斯汗的建议,回宫后就立了一纸契约。契约上写道:“……如果我们的夫人生下一个儿郎,一个姑娘,两人按约成婚,继承财权,白头到老;如果都是男孩或女孩,就愿他们有共同的光明前程和幸福生活……”国王和众臣相都在契约上盖了自己的官印。九个月零九天后出生的国王之女起名“賽乃姆”,臣相之子起名“艾力甫”。在两人还未长大成人时艾山臣相就去世了。艾力甫和賽乃姆自幼在一个学校读书,相爱笃深,长大后到了一日不见便人心惶惶的地步。当人们察觉这种情形后,以一些宫廷小人所谓的“姑娘已长大成人了”闲言为借口,迫使賽乃姆停了学。从此,艾力甫和賽乃姆终日难以相见,得了相思病。他们偶而幽会,卑鄙小人就给国王写信说:“孤儿艾力甫和你女儿相爱,玷污了你崇高的名誉。”他们不顾痴情恋人的意愿,借口“艾力甫和賽乃姆幽会”,把艾力甫发配到巴格达城。三年过去了,赛乃姆相思成疾,艾力甫也思念着賽乃姆。艾力甫终于得到母亲的准许从巴格达城回到迪亚尔伯克力城。在荒漠戈壁艾力甫得到了安力纳·居乃迪仙人的佑助,但最终落入强盜手中,他们把艾力甫带到迪亚尔伯克力城,卖给皇上专为賽乃姆修建的庭院当奴隶。为给賽乃姆治病,奶妈每天采一束鲜花献给她。这一天她正在采花,忽然在奴隶群中看见一个年轻人,认出他就是艾力甫。于是艾力甫为賽乃姆精心采摘了一束鲜花,并在中间夹了封信。患病的賽乃姆得知艾力甫回来,得到父王的准许后立即赶到花园和艾力甫相会。国王的侍从阿布都拉·夏特里探听到这个消息就去抓艾力甫。賽乃姆将艾力甫藏到庭院里设有机关的湖里。据传这是一个挖得很巧妙的湖,湖底有一个防水的秘室,万一遇到什么险情时,只要把湖面上的轱辘向右摇,湖里的水就会顺着排水沟流出去,而向左摇渠水就倒流回来灌满小湖。这是应賽乃姆的请求,专请技术高超的匠人修建的。由于阿布都拉夏特里和一个宫女的出卖,国王得到了这个消息,艾力甫的生命受到威肋。在刻不容缓的情况下,艾力甫和賽乃姆各骑一匹骏马逃出了迪亚尔伯克力城,直到第二天中午他们才找到一个棲身之地,准备稍事休息。那天,上山狩猎的阿巴斯汗正在山上寻觅猎物,忽然远远看见一位绝色女子坐在山坡上。细一打量那女子原是一位皎月般美丽的公主。刹那间他爱上了她。他越过深涧穿过草丛,心急如火地朝那姑娘走去,爬到那座山上却找不到姑娘的倩影。找阿找,终于在黄昏时分找到了公主,原来那是他的亲生女儿賽乃姆。阿巴斯汗羞愧难当,悔恨自己“不知爱情的奥秘,折磨了相爱的人”:于是他向女儿賽乃姆道了歉,找到艾力甫一同回宫去了。“艾力甫与賽乃姆举行了四十个昼夜的婚礼,这对情人终于实现了夙愿,过着幸福的生活,阿门……”说书人就这样结束讲述叙事长诗。说书艺人肉孜买买提抄写的抄本中增加了一些情节,它是这样结尾的:阿巴斯汗⑤4在山上看见一位美貌女子顿时为之倾倒,便策马下山去寻找。但怎么也找不到姑娘,情急如火。……艾力甫和賽乃姆在林中走散了。賽乃姆只身一人骑着马寻找艾力甫迷失了方向,只得穿越荒山野林和异帮城乡。为避免引起恶人邪念,不得不女扮男装。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终于来到了一座大城市。这是黑汗王朝布格拉汗的都城。巡差见他形迹可疑就按爱弥尔⑥5的命令,把他投进了牢房。无辜坐牢的賽乃姆那良好的阿拉伯文化修养,动听的语言,迷人的举止,凄惋的情歌,使看守叹服,他将这一情况报告了爱弥尔。爱弥尔有感于年轻人这种不同凡响的品格,他又将这一情况报告布格拉汗。布格拉汗召见了“年轻人”,当问他有何不幸时,賽乃姆一双忧郁的大眼顿时噙满了热泪,她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伴着木卡姆乐曲叙述了自己的遭遇,布格拉汗那能容忍这种不公平的事情继续下去,他憤怒地挥笔修书一封,派几位侍从将賽乃姆和信件送到阿巴斯汗那里。布格拉汗在信中写道:“阿巴斯汗,你的专横使相爱的人受尽磨难,你的残忍为情理所不容。此信到你手中那一刻,你必须履行所立契约,让月亮和太阳在一起,让这对情人的宿愿得以实现。祝安康……”阿巴斯汗见到賽乃姆和布格拉汗的信高兴异常,立即召回了流浪着的艾力甫,为他们举行了四十昼夜的婚礼,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他们举行婚礼的同时,年轻时就相爱但未能结合的奶妈和她的情人安孜帕尔胡加吉也结成了夫妻。总而言之,叙事长诗《艾力甫——賽乃姆》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反映,纯洁、真挚的爱情感化了上层阶级,从而解决了“自由恋爱”的问题。《艾力甫——賽乃姆》没有象其它手抄本那样宣扬“有情人在今世不能成夫妻,只有在来世结良缘”的悲覌论调,相反却让他们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艾力甫——賽乃姆》虽然是古老的民间叙事长诗,但它起了反对十九世纪前即十六世纪的賽依德因王朝,反对十八世纪淸朝政府派往吐鲁番、鄯善、哈密的王公贵族和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