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_第1页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_第2页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_第3页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_第4页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答案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试卷一、选择题20分1.我国将每年的“禁毒宣传日”定为6月3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A.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C.戚继光抗倭D.郑成功收复台湾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瑷珲条约》D.《马关条约》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A.军事技术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练兵之法4.2009年4月29日,在巴黎德鲁尔饭店公开拍卖一位法国将军的遗产,其中有一件是从圆明园掠来的乾隆年间的玉玺,这一玉玺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中掠走的: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在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冲锋向前,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A.丁汝昌B.左宗棠C.邓世昌D.林则徐6.“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是:A.《辛丑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7.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国家对华发动的下列侵略战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鸦片战争④第二次鸦片战争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②①③④8.《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9.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国家,马克思曾经说它在中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个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10.小明坐火车去旅游,当火车到达八达岭长城脚下时,他看到铁路沿途青龙桥的站台上塑有一座雕像,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你认为这座雕像人物是:A.詹天佑B.张謇C.严复D.魏源1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严复译述《天演论》C.创办报刊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3.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计划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A.南京B.上海C.武昌D.南昌14.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B.老二住在上海租界内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15.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自由、平等D.民主、富强16.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17.我国现在的学校教育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学程。你认为三个学程的教育体制最早开始于哪一年:A.1898年B.1905年C.1912年D.1949年18.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A.《民报》B.《新青年》C.《申报》D.《万国公报》19.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是在:A.1896年B.1905年C.20世纪初D.20世纪30年代20.右图中服装的款式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二、非选择题:30分21.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人画了这样一幅《时局图》(右图)来表现中国当时的形势。4分1、你从这幅图中读到了哪些历史信息?2分2、你认为当时的中国怎样做才能摆脱民族危机,振兴中华?2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7分“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1、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3分2、对“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至少3个)3分3、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1分23.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些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维护清朝统治。材料二: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的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6分材料一中的“一些人”被称为什么?主要代表除了李鸿章外还有谁?2分2、请列举出“这一些人”办的军用企业、民有企业各一个?2分3、材料二中的“一辈子事”指什么事?请你给李鸿章办的这“一辈子事”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2分24.观察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1)写出上面历史人物的姓名。4分(2)简要概括每位人物的最主要贡献。4分25.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起步。请回答:5分(1)中国主要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变革?2分(2)这些变革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2分。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1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ABBCDCDDAADC题号14151617181920答案CBABCDD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1)清政府统治腐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略22(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海战等(3)略23.(1)洋务派。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奕(答对一人既可)(2)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等(3)洋务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分)24.图:(1)林则徐、张謇、严复、孙中山。(4分)(2)①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中国近代民族英雄。(1分)②为了解决国家的危难和富国强兵,张謇兴办大生纱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1分)③严复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1分)④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创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建黄埔军校,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等。(1分。答出其中二点即可)25.(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分)。(2)“自强”“求富”(师夷长技);维新变法(变法图强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救亡图存);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或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科学。(2分)(3)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答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也可)。(1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2.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1\*GB3①董存瑞=2\*GB3②邱少云=3\*GB3③雷锋=4\*GB3④黄继光A.=1\*GB3①=3\*GB3③B.=2\*GB3②=4\*GB3④C.=1\*GB3①=2\*GB3②=4\*GB3④D.=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4.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①和平解放西藏②稳定物价之战③土地改革运动④抗美援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6.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1\*GB3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2\*GB3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3\*GB3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4\*GB3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A.=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B.=1\*GB3①=2\*GB3②=3\*GB3③C.=2\*GB3②=3\*GB3③=4\*GB3④D.=1\*GB3①=3\*GB3③=4\*GB3④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8.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大力发展轻工业9.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A.邓稼先B.杨振宁C.侯德榜D.华罗庚10.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A.土地改革B.民族区域自治C.“三大改造”D.生产改革11.十多年前,正是图1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来,这项活动是()A.希望工程B春蕾计划C.五个一工程D.光彩工程12.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3.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潮流。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做法其客观因素是()A.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B.多数上网人的语言、行为不文明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D.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14.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15.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1\*GB3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2\*GB3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3\*GB3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4\*GB3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A.=1\*GB3①=3\*GB3③B.=2\*GB3②=4\*GB3④C.=1\*GB3①=2\*GB3②=4\*GB3④D.=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16.下列关于澳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A.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B.澳门回归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驻军澳门。C.1982年,针对澳门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谈判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五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17.“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一五”计划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8.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周恩来19.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人作诗赞美他:“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A.邓稼先B.钱学森C.杨振宁D.袁隆平20.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A.马克思主义B.邓小平理论C.毛泽东思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简答(共18分)24.请举出19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8分)25.结合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发放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我国最早开放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和。(2)说一说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四、读图释图(本题2小题,26题6分,27题8分,共14分)26.图3是乔冠华(图左)和黄华(图右)在一次会议上的开怀大笑,美国纽约某报特别为此写了文章《乔的微笑》。请回答:(1)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出现在哪次会议?图4令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件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五、材料解析(共10分)28..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材料二:2005年4—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说明了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材料三: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年份贸易总额(亿美元)台湾来大陆人次大陆居民赴台湾人次19780.46————2001323.434403061221982004783.33685250144526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2分)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2)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3分)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1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一、精彩四选一,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

2.在下列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新中国成立后还没有解放的地区是A.内蒙古

B.新疆

C.宁夏

D.西藏

4.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可不包括A.彭德怀B.黄继光C.邱少云D.叶挺6.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7.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铁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9.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10.记录片《“铁人”王进喜》摄制组赴实地拍摄,他们选择的外景地应该是A.西藏阿里B.辽宁抚顺C.大庆油田D.河南兰考11.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新疆罗布泊,随着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这一声巨响也震撼了世界,为此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A.邓稼先B.杨振宁C.雷锋D.焦裕禄13.小华爷爷今年80多岁,他经常给小华讲“爷爷过去的事情”。一天,他给小华讲了他经历过的四件事。其中哪一项最不可信?A.建国初期他们家分得田地和牲口B.他参加了志愿军入朝作战C.他把家里做饭用的铁锅捐献出来炼钢D.1960年他办了一个养猪场,成为村里的暴发户14.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彻底被废除是在哪一年?A.1911

B.1949

C.1952

D.195615.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举行后发生的“乒乓外交”推动了_____关系的发展。

A.中日

B.日美

C.中美

D.英日

16.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这里的“国家主席”指是的“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谁?A.刘少奇B.彭德怀C.贺龙D.朱德17.有一座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它是最早的一批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是最先设立的一批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A.深圳B.厦门C.上海D.南京18.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0.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解说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当你听到主持人读到这里时,你知道这个奖是颁给谁的吗?A.邓稼先B.焦裕禄C.邓小平D.袁隆平21.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今日的世界体育强国,中国实现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的体育项目是A.男子射击B.女子排球C.自由体操D.乒乓球22.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火箭发射成功2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引进外资和技术 B.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便于国外企业家直接投资办企业25.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实行改革开放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共20分)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一定让你过目难忘,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需要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回答和探究: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材料二到l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