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的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2.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C.提起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3.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4.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汽车发动机中喷出的水汽化形成的B.汽车内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5.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B.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C.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D.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6.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 B.C. D.7.下列现象中,与月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平面镜中的像 B.手影 C.用凸面镜扩大视野 D.海市蜃楼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AB.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为100WC.一个铅蓄电池电压是1.5VD.电饭锅加热煮饭时的功率约为100W9.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固定凸透镜在光具座的位置不动,蜡烛和光屏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B.这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C.在光屏上成缩小的虚像D.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1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密度约为1.0×103kg/m3 B.学生课桌高约为1.5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人的正常体温为38℃11.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已知ρ甲>ρ乙>ρ丙,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 B.甲、丙、乙C.甲、乙、丙 D.丙、乙、甲12.下列各成语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海市蜃楼 B.镜花水月 C.立竿见影 D.凿壁偷光二、填空题1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___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14.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_____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_____m.15.古诗中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实际上月亮不是发光体,我们能够看到月亮,是月亮将太阳射过来的光______到我们的眼中.这些光线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会发生_______现象,当人们刚看到月亮升起时,实际上月亮的位置还在海面线的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16.(1)填写合适的单位: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_;(2)单位换算:30cm3=__m3。三、实验题17.(8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你认为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在玻璃板前面放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4)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再次放置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A与B的间距为_______cm。18.(8分)如图所示是蜗牛沿直线缓慢爬行,小明突然想:蜗牛是匀速运动的吗?他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出了蜗牛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如下表。距离/mm02.43.64.86.07.2时间/s011.522.53(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蜗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的;(2)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蜗牛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m/s。19.(8分)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__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_______cm3,此石子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四、作图题20.(8分)根据图中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______)21.(8分)从空气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给出了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44×108km,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求: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多少?23.(12分)“元旦”期间,小明一家以自驾旅游方式外出滑雪。(1)出发前,小明的父亲到加油站给小轿车加了30L的92号(1L=10-3m3)的汽油。①若汽油的密度是0.71×103kg/m3,则这些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②若当时的92号汽油的价格是7.00元/L,则小明的父亲需要付多少钱?(2)他们三口人早晨8:00从家出发,上午9:30到达120km外滑雪场,则小轿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题目详解】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A错误,符合题意;B.不同人说话时产生的声音,其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的墙能够传播声音,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A【题目详解】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小,故A项正确;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即发生了扩散现象,故B项错误;C.提起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是因为水对玻璃板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故C项错误;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里面的空气做功,管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故D项错误。3、D【题目详解】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AB错误;CD.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密度减小,根据公式,所以体积变大,但是质量不变,由于体积变大,所以使石头裂开,故C错误,D正确.4、A【题目详解】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A符合题意;B.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内表面,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能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空调制冷时,液态制冷剂在车内热交换器内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气态制冷剂又由压缩机压入车外的热交换器,在交换器内放热液化,即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题目详解】A.同一块铁,做成铁锤和做成铁管,形状改变了,但是物体中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没变,我们就说它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B.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铝的状态变了,但其中所含铝这种物质的多少没变,则它的质量就不会变,故B错误;C.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而与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无关,所以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C正确;D.一块铜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尽管它的位置变了,但它所含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它的质量就不会改变,故D错误。6、B【题目详解】人站在岸上看水中,由于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将水底“抬高”了,看上去比较浅,实际上水很深,由于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则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故选B。7、B【分析】首先分析月食形成原因,然后判断选项中形成的原因进行对照。【题目详解】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转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转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地球遮挡了太阳光射向月球的光线,地球上的人观察月球时,太阳光被地球遮挡,看到月食,所以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C.用凸面镜扩大视野是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8、B【题目详解】A.家用电风扇的工作电流在0.2A左右,普通家用照明灯的电流与此差不多,在0.2A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家用电冰箱的额度功率约为100W,故B项符合题意;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V,故C不符合题意;D.电饭锅加热煮饭时的电流不小于5A,功率在P=UI=220V×5A=1100W以上,故D不符合题意。9、A【题目详解】ABC.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且光屏上成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正确,BC错误;D.由图可知,物距为40cm,像距为20cm,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40cm>2f,f<20cm<2f解得10cm<f<20cm故D错误。故选A。10、A【题目详解】A.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致相同,约为,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C不符合题意;D.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11、A【题目详解】A.根据密度公式,可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ρ甲>ρ乙>ρ丙,可知,V甲<V乙<V丙,即液体的种类是乙、丙、甲,故A选项符合题意;B.由上可知,丙的体积是最大的,故中间是丙,甲的体积是最小的,最右边是甲,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上可知,丙的体积是最大的,故中间是丙,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上可知,丙的体积是最大的,故中间是丙,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2、B【题目详解】A.海市蜃楼,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镜花水月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月亮在水中成像,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C.立竿见影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凿壁偷光,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3、0.05变小【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凸透镜成需像时,物距增大,像变大.【题目详解】由图象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v=10cm时,物像的大小相等,物距和像距都为二倍焦距,可得:f=5cm=0.05m;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u<f,即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0.05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且大于焦距,则像距减小,像变小.14、反射34【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3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4m.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把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15、反射折射下方【解题分析】月亮不是发光体,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不发光的物体反射别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故月亮将太阳射过来的光反射到我们的眼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线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会发生折射;光由真空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我们沿着折射光线反向看过去,看到的月亮在实际月亮的上方,故实际上月亮的位置还在海面线的下方.16、g3×10﹣5【题目详解】(1)[1]据生活常识可知,10个鸡蛋大约是1斤(500g),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符合实际;(2)[2]∵1cm3=110﹣6m3,∴30cm3=30×10﹣6m3=3×10﹣5m3。三、实验题17、薄便于观察到蜡烛像的位置大小不能虚16【题目详解】(1)[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能成像,还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2)[3]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故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4][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4)[6]由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等于物距,可知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枣庄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三寒假开学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
-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仪器设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初三最后一模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国学传统知识比赛
- 幼儿园文本格式规范培训
- 2024年6月《阿房宫赋》知识图谱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 数字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2025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证模拟题库及答案
- 员工内驱动培训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小班体育《过障碍物(彩旗飘飘)》课件
- 风电基础施工方案
- 2021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我》教案
- 2024年中国鳀鱼干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 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点试题及答案【200题】
- ICD-10疾病编码完整版
- 2023年山东青岛局属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Project项目管理(从菜鸟到实战高手)
- LY/T 3371-2024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考试复习题库100题(含答案)
- 北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