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1.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2.下列哪一种现象所成的像是实像()A.树荫下的光斑 B.我们看到水中的筷子折了C.镜子中的像 D.利用潜望镜观察敌人3.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C.提起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4.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 B.液化C.升华 D.凝华5.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当安全门向两侧水平移动,缓慢打开时,小红在左右两侧平面玻璃中所成的像A.都逐渐变小 B.位置始终重合C.随平面玻璃向两侧移动 D.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响度如果越大,其音调也越高B.人耳正常听不到次声和超声,因为它们都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合肥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或按压不同笛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笛声的音调7.如图所示是小明观看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的一个场景,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闪闪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B.五星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光C.电视机画面的颜色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D.整个队伍整齐划一,现场观众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的8.在以下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通过放大镜看书 B.河水看起来没有实际的那么深C.桥在水中的倒影 D.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尽管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了,但是闹铃的振动并没有变剧烈10.有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在此过程中()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 B.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三、填空题11.2019年元旦刚过,南湖公园举办了“雪之梦—复兴之梦”雪雕作品展,如图所示为雪雕作品之一,在0℃以下的极寒天气里雪雕以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方式逐渐变小,游客们不易发觉这样的微小变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选填“吸”或“放”)热。12.以镜正衣冠,如图所示,小红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13.一只家用电能表上标着2500r/(kW·h),这表示每消耗l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______转。如果在家庭电路中只接一台微波炉通电,该表转盘2min内转100转,那么,这台微波炉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______kW·h。微波炉的功率是______W。1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作____;适当的____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15.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16.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______和______减弱噪声.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18.物体A.
B的重分别为20N、10N,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
F1=3N,F2=3N.画出物体A
和物体B
受力的完整示意图,并标出各个力的大小(_____)19.(10分)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上;(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填“实”或“虚”)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____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如果此时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蜡烛的像______(完整/不完整);(4)将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8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适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______。五、计算题20.(6分)高层楼房都配备电梯。图是某种升降电梯的简化结构图。电动机驱动滑轮,利用钢丝绳和滑轮间的摩擦传递动力。配重由水泥块组成,其密度为2×103kg/m3,每块体积为10dm3,空轿厢的质量为1000kg,最大载重量设定为480kg。电梯运行过程可视为匀速运动,不计钢丝绳重力和其它摩擦阻力。求:(1)某次运载,电梯从1楼上升到9楼,上升了24m,共用时12s,求电梯的运行速度为多少m/s;(2)配重块起平衡作用,按配重的总质量等于最大载重量的50%加上轿厢质量的原则计算,该升降电梯需要配重块的数量为多少块;(3)由于近期电梯日常乘坐人员较多,技术人员对电梯进行了节能改造:把配重块调整为68块,配重原则仍与(2)相同,并重新设定了各项参数。求当电梯达到最大载重量时,电动机的钢丝绳对轿厢的拉力是多少N。21.(6分)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5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7g.(ρ钢=7.9×103kg/m3ρ煤油=0.8×l03kg/m3)求:(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为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3)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题分析】液态的制冷剂在吸收热量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的状态变化是汽化,故选A.2、A【题目详解】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成的是实像,符合题意;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不符合题意;C.镜子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不符合题意;D.利用潜望镜观察敌人,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不符合题意。故选A。3、A【题目详解】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小,故A项正确;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即发生了扩散现象,故B项错误;C.提起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是因为水对玻璃板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故C项错误;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里面的空气做功,管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故D项错误。4、D【题目详解】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凝华,题中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冰柱或冰粒,故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凝华.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5、B【题目详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大小相同,小红在左右两侧平面玻璃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C.在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后,人到镜面的距离不变,所以像的位置不变,在两个平面镜中都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左右两侧平面玻璃中所成的像都是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6、D【分析】(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低于20Hz的声音我们称之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我们称之为超声,它们都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只是人听不到而已;(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4)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题目详解】A.声音的响度越大,说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但是音调不受振幅的影响,只与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项错误;B.超声波和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其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耳听不到,故B项错误;C.合肥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项错误;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或按压不同笛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笛内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D项正确。故选D。7、D【分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颜色与它相同的光,故红旗只能反射红色;根据色光的三原色分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后面士兵反射的光线都被前面的士兵挡住了,故看到的队伍整齐划一。【题目详解】A.军徽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了太阳光,因此军徽不是光源,故A错误;B.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的光,进入人眼,不是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光,故B错误;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故C错误;D.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D正确。故选D。8、D【题目详解】A.通过放大镜看书,是利用透镜的折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河水看起来没有实际的那么深,是因为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发生了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多选题9、AD【题目详解】A.空气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所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B.只要闹铃振动,就会发出声音,但如果没有介质将声音传播出来,人耳将无法听到闹铃声,故B错误;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稀疏,无法将声音传播出来,而不是闹铃不再振动,故C错误;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了,是因为玻璃罩内空气变多,传声效果变好,但是闹铃的振动并没有变剧烈,故D正确。故选AD。10、BD【题目详解】A.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B.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三、填空题11、升华吸热【题目详解】[1]在0℃以下的极寒天气里,雪雕以升华的方式逐渐变小,即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2]升华这一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12、不变漫【题目详解】第一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像的大小不变;第二空.漫反射的典型特征就是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从各个角度都观察到.13、25000.041200【题目详解】[1]25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2500r。[2]这台微波炉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kW·h=0.04kW·h[3]微波炉的功率=1.2kW=1200W14、光的色散紫外【分析】(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2)紫外线的作用有:①化学作用:消毒杀菌;②生理作用: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③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光,例如验钞机。【题目详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15、4.98~5.00之间均对1.6【解题分析】故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cm对齐,估读为15.00cm,所以线圈的总宽度为L=15.00cm−10.00cm=5.00cm.由图可知L=4.95cm,n=32,故d=≈0.156cm≈1.6mm.16、声源处传播过程中【题目详解】[1]甲图“禁止鸣笛”的实质是不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2]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隔音墙后会反射回来,从而减小了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影响,所以,隔音墙的作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题目详解】作图顺序:(1)以水面为平面镜,作S的像S’;(2)连接S’P,它与水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3)连接SO,为入射光线;(4)过O点作法线;(5)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折射光线.18、【题目详解】对A分析可知,A受到重力G、支持力FN、拉力F1,由于A受向右的拉力作用而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故A还受到受静摩擦力fA作用,受力情况如图1;对整体分析可知,B整体受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平衡,故B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则B受到重力GB、地面的支持力FN、A对B的压力F压和A对B摩擦力fB,向左的拉力F2,受力情况如图2;19、10.0主光轴缩小实照相机完整不能像距过大,超出了光具座所提供的长度【题目详解】(1)[1]由图可知,最小、最亮的光斑距离凸透镜10.0cm,故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2]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光具座上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3)[3][4][5]由图可知,蜡烛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现象应用于照相机。[6]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扭摆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个人客户服务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走丝大锥度线切割机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陕西政协月度协商聚焦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
- 2025至2030年中国开式快速返程压力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防盗门产品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投资协议
- 2025年度防火门安装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子女抚养教育费用承担协议范本:明确教育费用承担的合同
- 2025年度未成年人抚养权变更及监护责任转移协议
- 建筑工程劳务作业服务方案
-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心得
-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郑宏等编著 华为)课件PPT(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
-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军队文职专用简历(2023年)
-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国铁科法(2017)30号
- 颜真卿《劝学》ppt课件1
-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报告
-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附表格)
- 国网新闻宣传与企业文化管理专责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