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藓蛇止咳方外用治疗阴痒_第1页
参藓蛇止咳方外用治疗阴痒_第2页
参藓蛇止咳方外用治疗阴痒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藓蛇止咳方外用治疗阴痒

瘙痒是妇科疾病的一种常见疾病和复发疾病,通常由各种疾病引起,并可发生在不同的年龄。近年来,阴痒患者逐年增多。笔者于2005年6月~2007年6月间,以中药苦参、白藓皮、蛇床子等为主药,自拟参藓蛇止痒方外用治疗妇女阴痒1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数据1.1风险社会的年龄本组137例均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1岁~65岁;病程3d~6个月;霉菌性阴道炎致阴痒者61例,滴虫性阴道炎致阴痒者34例,细菌性阴道病致阴痒者22例,老年性阴道炎致阴痒者13例,外阴营养不良致阴痒者7例。1.2阴道刺激试验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①症状:外阴瘙痒、灼痛,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或伴有局部刺激症状。②妇科检查:宫颈及阴道黏膜充血,分泌物异常;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呈黄色泡沫状;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呈豆渣样;老年性阴道炎分泌物为脓疡或黄水样。③实验室检查: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在显微镜下可以找到滴虫;霉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中可以查到霉菌;阴道清洁度在Ⅱ°以上。2治疗方法2.1空气成分配比为5.5%,空气密度为10g,透骨草5g,仙茅5g,透骨草5g,透骨草5g,紫草5g自拟参藓蛇止痒方:苦参30g,白藓皮15g,蛇床子30g,地肤子15g,川椒15g,百部30g,枯矾30g,黄柏15g,透骨草15g,仙茅15g,知母15g,紫草15g。2.2待药物治疗先用温水冲洗前后二阴,上药水煎取药液熏蒸阴部,待药液温度降至36℃~42℃,浸浴阴部,每次15min~20min,1d2次,7d为1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经期禁用。2.3激性食物食物①熏蒸、坐浴时,避免烫伤患处,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②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勿揉搓搔抓患处,勿用各种刺激性消毒液及强碱性肥皂清洗患处;③勤换内裤、床单等,清洗后在太阳光下曝晒。3疗效分析3.1阴道物理检查正常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痊愈:外阴、阴道痒痛消失,阴道分泌物检查转为正常,停药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各项检查均正常;显效:阴道及外阴痒痛明显减轻,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有效: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而其他症状存在,或其他症状消失、减轻,而阴道分泌物检查异常;无效:治疗后检查及症状同治疗前。3.2滴虫性阴道和细菌阴道病疗效比较本组137例患者中,痊愈97例,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89%。其中,61例霉菌性阴道炎中,痊愈47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2%;34例滴虫性阴道炎中,痊愈26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6%;22例细菌性阴道病中,痊愈14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45%;13例老年性阴道炎中,痊愈8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31%;7例外阴营养不良中,痊愈2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1.43%。4阴道组织病理学检查李×,女,30岁,工人,2006年6月20日初诊。阴痒半个月,外阴瘙痒时轻时重,末次月经:6月10日。平素嗜食辛辣。近5d外阴瘙痒难忍,灼热疼痛,坐卧不安,搔抓难以止痒。妇科检查:外阴皮肤粗糙增厚,有抓痕,阴道黏膜充血,带下量多,灰白如凝乳,味腥臭。取白带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在分泌物中可以查到霉菌,阴道清洁度为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给予上述方法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严禁揉搓搔抓患处,穿宽松纯棉内裤,勤换内裤,洗后在太阳光下曝晒,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6月27日二诊,患者外阴瘙痒大减,灼热疼痛明显减轻,带下量仍多,嘱其外洗药再坚持用2个疗程,经期停用,经净后复查。7月17日三诊,经净后3d,外阴、阴道痒痛消失,复查阴道分泌物转为正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5中药、制剂及药祖国医学认为,阴痒者,内因脏腑虚损,肝肾功能失常,外因多为会阴局部损伤,带下、尿液停积,湿蕴生热,湿热生虫,虫毒侵蚀,则致外阴痒痛难忍。《妇科经论》指出:“妇人阴痒多属虫浊所为,始因湿热不已。”刘河间曰:“带下由下部任脉湿热甚、津液溢而为带下也,莫若以辛苦寒药,按法治之,使微甚者得郁结开通,湿去燥除而愈也。”苦参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水消肿的作用;白藓皮性寒,味苦,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妇女阴痒,多由湿热而致,伤及任带,而伴带下异常。因此采用以苦参为主治疗,取其苦寒,使湿热除而郁结通。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苦参碱有明显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参醇浸膏在体外有抗滴虫作用;白藓皮水浸剂对多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蛇床子、透骨草散寒燥湿,祛风杀虫;地肤子利湿热、止痒;川椒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百部、枯矾杀虫。上药合用可增强解毒、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功效。黄柏、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仙茅辛热反佐,制约诸药之苦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仙茅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炎作用;紫草对皮肤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苦寒类中药口服易伤脾胃,外用可避免苦寒伤胃的副作用。熏蒸、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