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第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第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第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版本,下载可自由编辑《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引领同学借助工具书解读课文内容,培育同学理解文言文的力量。

2、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把握人物形象。

3、观赏邹忌委婉的讽谏艺术以及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重点

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人们更渴望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这样既能达到利于病、利于行的效果,而且更简单让人接受。

早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就有这样一位智者,他婉言劝谏齐王,使齐王广开言路,使齐国政治清明。这位智者就是邹忌,同学们打开书第17课,让我们一起去访问邹忌。

二、解释文题。

1、“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文题告知我们文章写了几件事?如何解释“讽”和“谏”?

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其中,讽:用含蓄的话告之或指责。谏:规劝君主、尊长或伴计,使改正错误。

2、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利用积累中的介绍我们能够认识到:

《战国策》由谁整理的?——刘向。

哪个时代?——西汉。

内容包括哪些?——多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

哪些成语故事来源于《战国策》?——画蛇添足、南辕北辙、狐假虎威……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也有一个成语——门庭若市,查字典积累它的含义。(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往来的人很多,非常喧闹。)

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是什么?——门可罗雀(门前能够张网捕雀,比如门庭冷落,来宾稀有。)

三、朗读指导。

1、老师范读课文。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朗读指导。

(第一段记叙非常生动,朗读时应留意表现出人物的情态。其次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共性特色,朗读时应留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厉 的内容。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用来表现齐威王当机立断,立刻颁布政令的坚决。)

2、同学放声朗读。老师将同学易读错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3、提问两名同学朗读,老师指导。

4、全班齐读。

四、背诵环节。

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背诵。课堂上给同学1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诵。

五、课后作业。

1、连续娴熟背诵课文,并用小稿纸抄写一遍。

2、结合课下解释,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理解文意。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黑板左侧)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

齐王纳谏

(黑板中间)《战国策》:西汉刘向整理

成语:画蛇添足南辕北辙狐假虎威……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往来的人很多,非常喧闹。

门可罗雀:门前能够张网捕雀,比如门庭冷落,来宾稀有。

(黑板右侧)列出在朗读过程中同学读错的字词。

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全班齐背课文。

二、问题探究。

1、邹忌讽齐王纳谏,最终取得了巨大成效——“战胜于朝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战胜于朝廷”?(同学发言后一起看课下解释。)

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政治清明,不用军事行动就能使敌国畏服。

2、邹忌是怎样含蓄地劝谏齐威王,以达到“战胜于朝廷”的?

先由自己的亲身经受说起,由一件闺房小事中发觉自己受蒙蔽了,这样能够首先博得国君的怜悯。由此事提示大王您受到的蒙蔽要比臣更严峻。由己事喻国事,委婉含蓄,齐王自然开心地接受了。

3、请同学们齐背课文中邹忌含蓄劝谏齐威王的部分。(“于是入朝见威王”一段。)

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经受的这件闺房小事。

是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事。妻子由于偏爱他,妾由于畏惧他,客由于有求于他,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

5、他们是如何赞扬邹忌的?语气是否一样?(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老师读旁白,同学读妻、妾、客的话。)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甚”三个字表现了妻子对他的偏爱,反问句表示一种非常确定、不用怀疑的口气,这种赞美是由衷的。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妾的回答中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旧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的心理。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只是平淡地确定邹忌美于徐公,这是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6、“皆以美于徐公”,是事实吗?——不是。

文章中的哪部分体现了?我们齐背。——“明日……”

7、原来是徐公让他幡然自知,在邹忌身上有让我们学习的品德,是什么?

自知之明——“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8、就这样,邹忌运用才智,担当臣责,以他的远见卓识和能言善辩解决了国之难题,使齐国迎来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盛况。我们齐背第三段。

9、作为一国之君,受蒙蔽是正常的,但当臣子进谏之时,能开心接受并立刻付诸实施,是很难得的。从这个过程中你觉得齐王的珍贵之处是什么?

明辨是非,胸襟气度,知错能改。

三、结语。

正由于有了尽职尽责、婉言讽谏的邹忌,有了广开言路、悬赏纳言的齐王,齐国才会渐渐实现清明之治:从“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直到“期年之后,虽欲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