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件【知识专讲精研】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_第1页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件【知识专讲精研】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_第2页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件【知识专讲精研】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_第3页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件【知识专讲精研】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_第4页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件【知识专讲精研】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一章认识生物想一想,议一议“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乐趣。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段文字说到哪些植物、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菜畦皂荚树桑葚油菜花植物:昆虫和鸟类:油蛉黄蜂蝉蟋蟀叫天子(云雀)一、什么是调查?调查有明确的目的你为什么调查?或你要调查什么?了解你感兴趣的、关心的或者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的大体情况。调查有一定的方案

柴静采访多位相关人员,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赴多国实地了解治污经验。采访、走访(相关的人)查找资料(文字、视频)实地考察数据分析…。方式:普查(人口普查)

抽查(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要求:明确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方案、

如实记录、整理分析结果、统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你用什么方式和工具进行调查?你为什么调查?你要调查什么?你调查的工作步骤是什么呢?目的方案调查校园里的生物二、怎样调查?材料和用具需要根据调查的内容而定。一般先要设计一张调查表。要用笔记录。材料和用具生物调查表的设计调查人________班级________调查时间______天气情况_____调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名称数量生活环境家庭作业:请每一位同学回去用一张A4白纸自拟一份调查表,以供下节课调查整理使用。(参考样板)方法步骤1、分组2、选择调查范围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下节课进行,时间约20分钟)5、归类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调查时的注意事项1、认真观察、如实记录2、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3、注意安全4、不要乱品尝采集的东西调查的过程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结果整理归类:按不同分类标准分。统计:调查到的生物种类有多少?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等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用途对生物进行归类有什么意义?有利于人们认识和研究生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设计调查路线如实调查保护环境归类整理交流选择调查范围设计调查表分组总结调查过程学以致用1、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时,调查记录不正确的是()A.不记录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B.记录生物的生活环境特点C.记录生物的数量D.记录生物的名称A学以致用2、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C学以致用3、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

A.猫头鹰和鼠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A学以致用4、下列各项中所列生物都是植物的是()

A.柳树、珊瑚、仙人掌B.捕蝇草、玉米、螺旋藻

C.枯叶蝶、仙人掌、地衣D.蘑菇、捕蝇草、珊瑚B学以致用5、请分析以下材料:①含羞草②睡莲③斑马④蘑菇⑤小鸡⑥阳光⑦山⑧珊瑚礁⑨钟乳石⑩机器人⑪鲸⑫金鱼(1)以上属于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按生活环境,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