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决定因素
语义透明词的语义中介作用索索尔在[p.184](1982)中讨论了“词汇型语言”,并将传统语言融入了过去(张永燕1982[p.29]。王爱璐、斯胡珍2001[p.3]的复合语言理论和语言表现出了充分的证据和内部形式。可以分解的分析符号在识别和记忆方面的感知优势远远大于不能分解的综合符号。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这是一个“语义透明度”的问题,所谓“语义透明度”是指在人类心理词典中合成词的整体意义能够通过分析其语素义来推知的难易程度,它体现为母语及外语学习中词汇的理解、记忆的难易程度。王春茂、彭聃龄(2000)通过实验显示,语义透明度的高低在合成词的心理表征中有显著区别:语义透明词的语素与整体词之间是一种兴奋性的连接;非语义透明词的语素与整体词之间则是一种抑制性的连接。Libben(1998)认为,语言系统中“运算”机制与“存储”机制之间存在着平衡性:以运算机制(即通过内部句段分析来推知整体词义)为代价,往往能够显著增强存储机制(即增加词语的记忆量),复合词正是以运算为代价来达到储存记忆的最佳效果的。我们据此推测,语义透明词的加工方式是“双通道”的:既能从整词角度把握词义,又能从词的内部语素义角度推测词义;而语义不透明词的加工方式是“单通道”的:只能从整词角度把握词义,无法从内部语素义角度来推测词义。因此,在母语及外语学习中掌握生词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着第二条加工“通道”,即整体词义是否可以从其构成语素义来推测。但是,即使同为语义分析型符号的复合词,在语义透明度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时下主流的心理实验模式过度倚重“刺激——反应”速度等外部指标,但并未揭示隐藏在这些外部指标背后的机制。本文以汉语偏正复合名词的语义透明度为考察对象,初步提出这样的看法:整词语义透明度的高低受到内部语素语义“显/隐”程度以及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间关系亲疏程度的影响。本文首先讨论判定内部语素义的“显/隐”程度和判定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间关系“亲/疏”程度的标准,并将其作为汉语偏正复合名词高语义透明度的必要条件,然后提出偏正复合名词高语义透明度的充分条件,最后分析词汇化过程导致其语义透明度降低的情况。一、汉语高意义的同义词是有条件(一)“明显”是“常素/常义”的标准如前所述,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高低主要是看其加工方式是“双通道”还是“单通道”的,具体来说,是看其内部语素义是“明显”的还是“隐晦”的。“明显”语素义表达的是说话大众理解和掌握的常用义或基本义,它能够通过大众语感来判定,并为通用语言词典所记载;但有的语素义停留在词义发展的历史层次,通常不为说话大众理解和掌握,因而属于“隐晦”语素义。因此判定内部语素义是“明显”还是“隐晦”,说话大众语感和通用语言词典都是权威标准。本文着重以语言词典中的“常素/常义”条件作为判定“明显”语素义(下文称为“显义”语素)的标准:A.“显义”语素应有很高的出现频率,即所谓“常素”标准;B.“显义”语素在构词组合中仍然保持常用义,即所谓“常义”标准。针对汉语中语素与汉字紧密关联的特殊情况,我们参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表》1和《新编汉语词典》2中的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汉语复合词中的“显义”语素几乎由2500个常用字中构词能力强的字来表达(即“常素”);(2)这些“显义”语素在构词组合中通常表达的是通用语言词典中记载的首条义项(即“常义”)。限于篇幅,这里仅以“人”字为例:在《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表》中,“人”字的出现频度是0.6821,排序第9位,完全符合“常素”标准,构词语素“人”在《新编汉语词典》中构成260多个复合词(不包括固定词组):作为前置语素构词60余个(如“人口/人马/人群……”),作为后置语素构词190余个(如“男人/爱人/商人……”);所表达的意义均为“会使用语言制造工具的社会动物”这一基本义项,完全符合“常义”标准。因此可以判定,“人”在260多个复合词中都是以“显义”语素的身份出现的。(二)表1:表1523.意义融合形成了新的整体义我们认为,内部语素义“显/隐”程度的判定标准,是判定复合词内部语素义与整词交际义之间联系“亲密”与“疏远”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当复合词中所有内部语素均为“显义”语素时,它与整词交际义之间的联系才有可能亲密;如果内部语素中含有“隐义”语素,则它与整词交际义之间的联系就会疏远。但是,即便复合词内所有语素均为“显义”语素时,也不一定能保证它与整体词义之间的联系就是亲密的。这是因为,有些“显义”语素孤立来看似乎符合“常素/常义”标准,但在组合构词后可能出现意义融合,使复合词产生全新整体义,导致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的疏远。一般来说,意义融合分两种情况:(1)语素义组合后发生“转喻”而产生全新整体义,像“白领、长毛”这样的偏正复合名词,其组成成分“白”和“领”、“长”和“毛”孤立起来看符合“常素/常义”标准,但由它们组成的复合词却通过“转喻”方式产生了新的整体义(“高级管理人员”的显著标记是“白领”,“太平军”的显著标记是“长毛”)。(2)语素义组合发生“隐喻”而产生全新整体义,像“龙眼、草包”这样的复合词,其组成成分“龙”和“眼”、“草”和“包”孤立起来看也符合“常素/常义”标准,但由它们组成的复合词却通过“隐喻”方式产生了新的整体义(有一种果实“桂圆”的形状很像“龙眼”,“无能的人”因胸中没有能耐被喻为“草包”)。因此,在鉴别复合词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之间的亲密程度时,除“常素/常义”标准以外,还要考虑语素义在组合后是否发生意义融合、产生全新整体义的因素。(三)偏正复合名词的语义透明度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必要条件:内部语素义“显/隐”+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联系“亲/疏”→整词语义透明度“高/低”汉语偏正式复合名词属于复合词的一个小类,因此判定语义透明度高低的诸条件(内部语素义的“显/隐”、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间的“亲/疏”)也完全可以用于鉴别其语义透明程度。不过,偏正式复合名词毕竟在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故在具备上述条件之外,还需补充其他条件。Libben等(2003)根据内部语素义的“显/隐”以及语素排列次序为英语复合词的语义透明度划分了4个等级,“显义”语素记为“T”(“transparency[透明]”);“隐义”语素记为“O”(“opaque[隐晦]”)。见表1:因为Libben没有预先确立内部语素义“显/隐”的判定标准,因此他将内部语素义的“显/隐”作为复合词语义透明度“高/低”的判定标准,缺乏必要的基础。但Libben将语素的词内排列次序也作为判定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标准之一(如表1中“二级”与“三级”的区别),这对于我们鉴别汉语偏正复合名词的语义透明度很有启发。从表1中所列例子的结构关系类型均为“偏正”关系这一点可以看出,“显义”语素在词内所处位置不同,会对偏正复合词的语义透明程度发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偏正关系内部成分的表达功能通常有如下分工:处于修饰位置的成分多具有表“属性”义的倾向;处于核心位置的成分则具有表“实体”义的倾向。表“实体”成分对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影响要大于表“属性”成分。具体来说,核心成分所表的“实体”义与偏正复合词整词所表的“实体”范围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决定整词语义透明度高低的关键(下一部分将作详细分析)。综上分析,我们提出判定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的标准:首先,其内部语素(尤其处于核心位置的语素)必须是“显义”语素;其次,语素的组合不能发生意义融合。以下表2是针对汉语偏正复合名词的特点在表1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二、基于范畴概念的认知优势如前所述,偏正关系内部成分表达功能的分工是:修饰成分往往具有表“属性”义的倾向,核心成分则具有表“实体”义的倾向。其中,核心成分是否为“显义”语素、核心成分所表的“实体”义同整词所表的“实体”义是否具有同一性,对偏正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影响极大。基于范畴概念的认知优势,我们提出这样的观点:由具有“范畴”义(往往表达基本层次范畴)的语素来表达“实体”义,是提高汉语偏正复合名词整词语义透明度的最佳模式。这是因为:(1)“范畴”义语素本身就具有范畴概念的认知优势;(2)“范畴”义语素所表示的“实体”范围往往能够与偏正复合词整词表示的“实体”范围保持同一性。下面将从认知、借词、历时、共时等角度来加以分析。(一)古典逻辑的概念定义模式亚里士多德(1997)[p.12-14]在论述“实体”概念时,将其分为“第一性实体”和“第二性实体”:前者相当于“专名(propername)”,它既不能用于表述主体,又不能作为依附于主体的属性,往往指称客观世界中一个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后者相当于“通名(commonname)”,它既能用于表述主体,又能作为依附于主体的属性,往往指称客观世界中由具备某些共同属性的具体对象概括而成的“属种”也即“范畴”,比如“学生”。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作为“第二性实体”的“范畴”概念才能说明“第一性实体”的身份和地位。比如要说明“张三”是什么人、其身份是什么,只有通过“学生”这样的“第二性实体”才能得到说明。由此建立了古典逻辑的概念定义模式,见例1):1)下位概念=种差+上位概念张三是大[学]学生以上古典逻辑定义的关键在于明确被定义概念(下位概念)的类属定位,也即明确它隶属于什么上位概念。由于上位概念能够表达一定的范畴义,能够准确揭示被定义概念的类属定位,因此说,它具有相当的认知优势。此外,上位概念之所以能够作为揭示下位概念类属定位的坐标,是因为它所表示的“实体”义同下位概念所表示的“实体”义之间存在着类属的包含关系:下位概念所表示的“实体”是上位概念所表示的“实体”中的一个小类。在以下定义例2)中,通过给上位概念(“学生”)所表的“实体”添加一定的限定属性(“在高等学校学习”)后,“定义”部分实际表示的“实体”范围(“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恰好与“被定义”部分表示的“实体”范围(“大学生”)相等。这样就实现了“定义者”与“被定义者”在所表“实体”范围方面的同一性:2)大学生是指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从汉语偏正复合名词的角度来看,处于词内核心位置的“范畴”义语素表示一个上位概念,而复合词整词表示该“范畴”义语素的下位概念。这样一来,整个复合词的类属定位就能够依靠词内“范畴”义语素来确定:复合词整词所表示的“实体”范围同添加了限定属性的“范畴”义语素所表示的“实体”范围恰好保持着同一性。因此,提高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的充分条件是,其核心成分由表“范畴”义的语素来充当。见表3:我们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加以证明:在限定属性相同的偏正复合名词对子中,B组由“范畴”义语素表示“实体”义,A组则由“非范畴”义语素表示“实体”义。显而易见,B组的语义透明度要高于A组。(二)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外来词的更替过程证明,语义透明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早期的音译词“赛因斯”被本土成分“科学”所替代就是例子)。即使同为“音译加注”的外来词,绝大部分都是“范畴”义充当注释成分的,如例3),注释成分不表示“范畴”义的数量极少,如例4)。这是因为,借词方式例3)的语义透明度要显著高于例4),故更加能产:3)啤酒[英语beer]、沙丁鱼[英语sardine]、爱滋病[英语AIDs]、拉力赛[英语rally]、哈叭狗[蒙古语xaba]、芭蕾舞[法语ballet]、卡车[英语car]、沙皇[俄语царь]……4)酒吧、中巴、面的……同样,少数民族语言中的汉语借词方式也有类似情况:以下例5)是侗语“音译加注”的汉语词,例6)是苗语黔东方言“音译加注”的汉语词(见曹翠云2001[p.53])。从中可以看出,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利用本民族语言中的“范畴”义成分来注释汉语外来词,目的是提高其语义透明度:5)malbeeccaip[白菜]、malbohcaip[菠菜]、菜+音译菜+音译magxhucnyic[淤泥]、ducsaxguaxhup[寡妇]泥+音译女人+音译6)wilsabgob[沙锅]、vobbobcaid[菠菜]、锅+音译菜+音译udwaidtod[外套]、zaidxoftangf[学堂]、zendhaiftof[核桃](三)声旁字“范畴”《周易》说:“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中国古人在认知客观世界过程中始终秉承“类”这一朴素而合理的范畴观,并将它作为语言表达的能产方式,以提高词语的语义透明度。汉语曾先后使用两种能产的“范畴”表达方式:一种是在文字造字层面上通过“形旁”来体现“范畴”概念。《说文解字》按照“分别部居,不相杂厕”的原则把汉字划分为540部,所谓“部首”便是一整部汉字所共有的表意形旁,也就是表示同一个“范畴”的概念。如所有含有形旁“鱼”的字往往表示“鱼”类范畴中的下级成员,本范畴内各成员通过添加不同的声旁来彼此区别:7)鲑:“(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赤鲑。”(《山海经·北山经》)/鲤:“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诗·陈·卫门》)/鲂:“岂其食鱼,必河之鲂?”(《诗·陈·卫门》)/鲫:“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鳡:“(番条之山)减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山海经·东山经》)/鲟:“《燕北録》云:‘牛鱼,嘴长,鳞硬,头有脆骨,重百斤,即南方之鱏鱼也。’”(宋·程大昌《演繁露·牛鱼》)/鲵:“今鲵鱼似鲇,四脚,前似猕猴,后似狗,声如小儿啼。”(《尔雅》郭璞注)/鰕:“鲵大者谓之鰕。”(《尔雅·释鱼》)/鲇:“鼋鼍兮欣欣,鳣鲇兮延延。”(汉·王逸《九思·哀岁》)/鲸:“于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文选·左思·吴都赋》)另一种是在复合词构词层面上通过添加“范畴”义语素来表示“范畴”概念。含有相同“范畴”义语素的复合词都表示该“范畴”中的下级成员,如例7)在构词层面上的表现形式就是:8)鲑鱼/鲤鱼/鲂鱼/鲫鱼/鳡鱼/鲟鱼/鲵鱼/鰕鱼/鲇鱼/鲸鱼……(四)“范畴”义语素所构造的偏正复合名词的透明度笔者(2008)以《新编汉语词典》为统计范围制成表4,表中初步列出现代汉语最常见的“范畴”义语素102个,每个语素右下方的数字表示它在词典中构成的偏正复合名词数目,共计2358个,平均每个“范畴”义语素所构造的词数约为23.11个。这就从能产性角度证明,“范畴”义语素表达“实体”义是提高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的最佳模式。见表4:三、词汇化降低了汉语中偏正复合名词的意义透明度(一)词汇化类型导致的语义透明度李宇明、李晋霞(2008)指出,词汇化过程会显著降低词语的语义透明度。笔者(2009)也指出,词汇化会使得原先可分析的“分析型”符号融合成不可分析的“综合型”符号,从而使符号丧失原先的认知优势,降低语义透明度。本节将首先对词汇化过程及类型加以定位,然后再来分析词汇化类型导致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降低的情况。语言系统中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理当具有不同的语法——语义特征。具体来说,属于“词法”和“句法”两个不同层级上的语言单位在语法——语义特征方面应当各不相同。因此,一个语言单位从“词组”降级为“复合词”的词汇化过程,既包括它在语法方面舍弃“句法”特征、获得“词法”特征的过程,也包括它在语义方面舍弃“句法”特征、获得“词法”特征的过程:前者体现为内部成分结合程度由松散变得紧密;后者表现为其内部成分义同整体义之间出现了差距。我们认为,差距的存在与否以及差距的大小往往能影响整词的语义透明度。就汉语偏正复合名词来说,其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之间出现差距,往往意味着其核心成分所表示的“实体”义与整词所表示的“实体”义之间不再具有同一性,从而导致整词语义透明度的降低。(二)内部语素多以产生频率且在复合词内不发生语义变化从前述可知,具备“常素/常义”标准是高语义度透明复合词的必要条件,其内部语素具有很高的出现频率以及它们在复合词内不发生语义变化。而词汇化过程中“常素”、“常义”条件的丧失都会造成偏正复合词内部语素义同整体词义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整词语义透明度的降低。1.以语素身份残留,以冷却语素身份混同汉语词汇演变的一种现象是“同义成分替换”,即通过同义更替的方式来实现词语更新。被替换成分会逐渐丧失“词”的身份,仅以语素身份残留在复合词中,变成冷僻语素。比如“多”替换“绰”,“绰”当初能以“词”的身份自由地同其他成分相结合(如“绰号”),但在被“多”替换后,“绰”就降级为化石型的构词语素,残留在复合词“绰号”中,成了意义隐晦的冷僻语素。2.因不识冷积语素而不明其义而无法解其义汉语词汇演变的另一种现象是“词义变迁”,即一个成分本有其常用义,但在复合词组合中另有不同的组合义。比如“毛利”中“毛”的常用义是“人或动物皮肤表面生长的组织”,但在复合词“毛利”中“毛”却具有“不纯、含有杂质”的组合义。丧失“常素”条件的结果是人们因不识冷僻语素而不明其义;而丧失“常义”条件的结果却是人们熟识其素却难解其义,甚至会望文生义。比如有的人可能将“春画”误解为“以春天为内容的绘画”。就汉语偏正式复合名词来说,“常素/常义”条件的丧失可能发生在两种位置:(1)核心位置,核心成分语义的隐晦必然导致它不能明确指出复合词所指事物的类别归属,这就极大降低了整词的语义透明度(如许多人可能只知道“水蛭”同“水”有关,但未必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事物,属于哪种类别),因此我们将其语义透明度等级定为表2中的第3级;(2)非核心位置,非核心成分语义隐晦不会影响复合词所指事物归属的确定,只是造成其所指事物的特征不明确,因而只能部分影响该词的语义透明度(比如虽然“蚺蛇”中“蚺”的意义不明,但人们还是能猜到“蚺蛇”毕竟属于一种特征不明的“蛇”),因此我们将其语义透明度等级定为表2中的第2级。(三)语义融合技术前面提到,孤立来看内部语素具备了“常素/常义”条件,但由它们组成的复合词发生语义融合(隐喻、转喻等):一种情况是发生语义融合后的复合词义是内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阳节作文500字六年级10篇
- 2019-2025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 园艺种植冬季安全防范措施
- 学生减负措施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 环保行业固废处理作业安全措施
- 汽车制造业材料管理及人员配置措施
- 2024年度江苏省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市政工程实务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扶手电梯自动清洁机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度江苏省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 旅游行业导游服务质量协议
- 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案例分析类型
- 《高氮马氏体不锈钢》
- 管道注水法试验记录
- 2023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试题及答案
- 无机化学说课精讲课件
-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完整版课件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训练大纲
- 装修客户需求表
- 大树遮阳脚手架搭设方案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甘蓝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第1篇
-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全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