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二年级上册单位:撰写:时间:《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荣成世纪小学【课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依据教材和我们班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理念:在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的同时,关注语言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立足单元主题“奉献”,感悟文本内涵,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主体课文。这一单元围绕“伟人”的第一篇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作为第一篇课文,它承载着让学生感悟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使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第一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二自然段讲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三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句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第四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童心灿烂,富有爱心,但对“大爱”却感知甚少。大禹治水是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总是充满神奇的幻想,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已久,与学生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甚远,要读懂课文,并且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印记难度颇大,因而对大禹的奉献精神,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学目标】1.认识“洪、毒”15个生字,初步了解“泛滥、恢复”等词语的意思.3。2.正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4、想象治水钱的景象,深入体会洪水的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灾难。5、借助“十三年、到处奔走”等词语,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做准备。【教学重点】1.识字方面:掌握15个字的读音,“洪”“灾”“难”3个字的字形。理解“淹没”等词的意思。2.内容方面:抓住“淹没、倒塌、冲毁”等词语感悟洪水泛滥的景象,为下节课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教学难点】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溪水潺潺流淌,湖水波光粼粼,江水波澜壮阔,海水浩瀚无边;水孕育了生命,滋润着万物,自古以来人们都栖水而居。可是当水无边蔓延,泛滥成灾,就会成为人们的噩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关于水的故事。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2.认识“洪”字带着其他的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秘之旅。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1.好文不厌百回读,首先我们再来自己大声读一遍课文。读:大声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错字、不填字。读:大声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错字、不填字。想:文中有谁参与治水?各用什么办法治水?结果怎样?2.接下来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敢不敢接受挑战?词条一:洪水泛滥毒蛇猛兽灾难伤害(1)读准字音。(2)聚焦灾字,看图片猜灾字的意思。(3)这些词语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放在语境里再次练读。词条二:教训驱赶恢复读准字音。结合课文内容给3个词语搭配短语。词条三:淹没灾难重新耕种读准多音字。指名读。【设计意图:本课生字较多。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记。本设计先分板块识记生字词语,帮助学生构筑画面,为朗读课文奠定基础。随后再随文识记,了解重点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体现了在语境中识记、多次复现的识字原则。鼓励学生,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多种方法识字,把识字当作一种游戏,变成一种乐趣。】【设计意图:本课生字较多。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记。本设计先分板块识记生字词语,帮助学生构筑画面,为朗读课文奠定基础。随后再随文识记,了解重点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体现了在语境中识记、多次复现的识字原则。鼓励学生,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多种方法识字,把识字当作一种游戏,变成一种乐趣。】三、精读细品,感悟课文 1、亲历洪水之灾,了解治水的缘由(精读第一段)(1)(出示活动单二):自己轻声地读读这一小节。一边读,一边想,洪水泛滥是什么样的景象?读了这一小节,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放洪水录像)你想说点什么呢? (3)想到老百姓的生活如此悲惨,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样的心情你来读!配音点名读。(4)看到这滔滔的洪水,老百姓悲惨的生活,身为部落领袖的大禹会怎么想呢?【设计意图:课件的播放,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变遥远为眼前。一下子,令学生跨越时空界限,被带到那个年代,那个场景中去。也为下节课的复述故事做铺垫】(5)齐读,感受民生之艰难,治水之紧迫。【设计意图:课件的播放,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变遥远为眼前。一下子,令学生跨越时空界限,被带到那个年代,那个场景中去。也为下节课的复述故事做铺垫】(二)身临治水现场,感悟主人公崇高境界(品读第3、4自然段) 解读1:大禹的勇敢顽强、一心为民1、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的第3、4小节,说说你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出大禹治水很不容易?解读2:大禹的聪明才智1、那么大禹在仔细地观察水流和地形之后,他又采用了什么方法呢?2、大禹总结前人的经验,他采用疏导的办法,遇到河流堵塞的地方,他就带领百姓挖通许多大河,让洪水分流,如果遇到有大山的阻碍,他就带领百姓劈开大山。正是由于大禹仔细地察看,正确地领导,终于将洪水引入了大海,大禹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谁来夸夸他?3、小结:大禹不仅是个勇敢顽强的人,而且是这么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样的大禹,你佩服他吗?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解读3:大禹舍小家顾大家1、大禹在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出示图片)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2、谁能把它填一填吗?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3、谁愿意读一读。4、同学们,十三年知道多少天吗?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同学们,看到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几个数字,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大禹吗?难道大禹真的不想自己的孩子吗?那他为什么不回家?【设计意图:一组数字背后蕴藏着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时,引导学生先填写这组数字,再透过数字,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大禹心系百姓的精神,最后再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一组数字背后蕴藏着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时,引导学生先填写这组数字,再透过数字,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大禹心系百姓的精神,最后再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5、想象一下禹路过自己家门的情景。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更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他一心想着——是受苦的老百姓,一心想着——治水,他不能耽搁一分钟,他只有将深深的父爱埋藏到心底,多么伟大的人啊!6、带着你的感受齐读这一小节。配音读读到这里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小结:是啊,大禹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大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再现”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切体会大禹的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三)百姓安定,代代相传大禹名(略读第四自然段)1、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制服了。现在老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读一读第4自然段2、认识“被”字。3、这安居乐业的日子是谁带来的?(大禹)4、你瞧,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大家快乐耕种、孩子自由玩耍、全家欢聚一堂、人们静心读书,这样的生活就叫做安居乐业。如果你是部落中的孩子,过上了这样的生活,面对回乡的大雨叔叔,你会对禹说点什么呢?5、小结:是的,百姓是多么感激禹呀!为了表达读禹的尊敬,大家在禹的名字前冠以大字,从此禹被称为大禹。6、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感激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小朋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永远记住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治水!四、拓展提升,体会现实意义 大禹治水的故事距现在时代久远,但他治水的方法仍有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就提到——。大禹的精神代代相传,在当今社会,像大禹这样的一心为民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最后滚动英雄群像图:偷偷卖血只为藏族孤儿读好书的西藏阿里书记孔繁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保守病痛折磨仍坚守岗位的焦裕禄,这是抓捕逃犯途中不幸牺牲的警察局长任长霞……他们一心想着老百姓,他们的故事也会代代相传!课后找一找有关他们的资料读一读。五、布置作业,走进神话在我国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出示课件),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建议课后找来读一读。
《大禹治水》学情分析《大禹治水》叙述了上古时代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融大智、大爱于一身的英雄形象,我想把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放在三年级教材中进行教学,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这也正是文本所要体现的核心内容所在。而二年级的孩子,童心灿烂,富有爱心,但对“大爱”却感知甚少。大禹治水是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总是充满神奇的幻想,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已久,与学生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甚远,要读懂课文,并且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印记难度颇大,因而对大禹的奉献精神,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一、以学生为主本,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本篇课文节选时文字作了改动,变得通俗易懂了,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方便,但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很模糊,特别是对大禹不甚了解。为此,课前我将让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力求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教学过程中以治水不易为线索,开始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并在小组内交流,在全班交流时,放手让学生说,老师作适当的点拨。二、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1、注重读中悟情。运用分角色朗读,有反复朗读,有个别读,有情感不同体验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一步步加深学生对大禹的敬佩之情。2、借箭过程通过对“十三年、打出奔走”等关键词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升华学生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3、通过教师精炼、有感染力的过渡语和引情语,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大禹的形象清晰、突出。三、注重神话传说教学的特殊性许多传说,编者在将其选入教材的过程中,为了适合学生阅读,对其文学进行了处理,让其更接近学生现有的阅读习惯对象和水平。就因为这一处理,语言便失去了原来的魅力。教学时,我将巧妙地捕捉具有意义的文字,引导学生仔细咀嚼,品尝语言的味道。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必然是以大量阅读为落脚点。在课前谈话中,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了解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习惯;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作业也是引领学生继续与经典为伴,徜徉书海,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代教的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好教学目标。《大禹治水》效果分析成功之处: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再现”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不足之处: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大禹治水》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主体课文。这一单元围绕“伟人”的第一篇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作为第一篇课文,它承载着让学生感悟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使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第一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二自然段讲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三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句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第四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课文配有1幅插图,画面宏阔,图中众多百姓在禹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开通河道,禹正在与有经验的老者察看地形。画面与课文第四自然段内容对应,为学生领会课文、感受禹的形象提供了凭借。《大禹治水》评测练习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连一连。shòugēngdúhuīzāi毒兽灾耕恢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hóngshuǐzāinàn1.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nóngyèshēngchǎn2.渐渐恢复了。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入合适的词。淹没()冲毁()开通()驱赶()恢复()治理()四、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例:洪水把房屋冲倒了。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
2.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阅读能力大提升五、课文整体梳理。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最后治理了洪水的故事。六、重点段落品析。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重新搬了回来。照样子,写词语。千千万万2.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用“”画出有关句子。3.这段话有句。思维创新大拓展七、根据要求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试着写一件关于他的事件吧!答案略。二、洪水灾难农业生产三、淹没田地冲毁房屋开通河道驱赶猛兽恢复生产治理洪水四、1.洪水被大禹制服了。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五、大禹治理洪水进去六、1.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认认真真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3.3七、略《大禹治水》课后反思《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这一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体会人民的生活“痛苦极了”和治水的迫在眉睫。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我通过“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十三次、到处奔走”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以及个人谈感受等形式,从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艰苦与不易。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对话”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问学生“如果你就是禹,路过家门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大禹的部落的小朋友,见到治水归来的大禹,你会怎么说呢?”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第三,规范课堂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练,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大禹治水》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依据教材和我们班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理念:在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的同时,关注语言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立足单元主题“奉献”,感悟文本内涵,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主体课文。这一单元围绕“伟人”的第一篇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作为第一篇课文,它承载着让学生感悟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使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第一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二自然段讲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三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句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第四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课文配有1幅插图,画面宏阔,图中众多百姓在禹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开通河道,禹正在与有经验的老者察看地形。画面与课文第四自然段内容对应,为学生领会课文、感受禹的形象提供了凭借。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本组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一、学习方式的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程标准》)为了切实落实好“生本高效课堂”的目标,我在备课时深刻领会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学习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1、在课前预习环节,我安排“识字、读准音”;“写字,要美观”;“词语、会理解”;“课文,我会读”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了初步扫清学习障碍。2、在课堂教学环节,我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就写了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驱赶洪水。请用横线画出从哪里看出禹治水不易,从中看出禹是怎样的人。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如何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非易事。在学习第3-10时,我没有设计“从哪里看出禹无私奉献”这样的漫天撒网的问题,而是让学生“找到和下面的内容相照应的句子,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设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二、教学过程的设计1、识字与写字方面:“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语文课程标准》)在检查预习环节,我找出本课易出错的两个字“督”、“忌”,让学生按照“观察、指导、评价、修改”的步骤,把这两个字写正确、写美观。2、阅读教学方面: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敢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本课设计力求遵循“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寓学生的主动研究于阅读活动之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把握之后,我对本课教材内容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
- 2024年专业工程咨询协议
- 2024年个人借款及履约协议
- 2024年产品买卖协议
- 2024年供货与支付条款协议
- 2024年合作伙伴协议书
- 2024年个人设备抵押贷款协议
- 2024年双方离婚后的子女抚养协议
- 2024兼职教师工作评估协议
- 2024年临时建筑施工协议标准版
- 江苏省南京江宁联合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 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
- 医疗机构安全检查表
- 第六章-巷道支护01
-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及国标行标清单
- 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审批表
- 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实施方案
- 施工现场材料使用明细表
- 《GMP实务教程》 课件全套 项目1-14 GMP基础知识-药品生产行政检查
- 狼来了英语话剧
-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科学-医用高分子及生物吸收性高分子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