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疗纠纷三级预警方案_第1页
2022年医疗纠纷三级预警方案_第2页
2022年医疗纠纷三级预警方案_第3页
2022年医疗纠纷三级预警方案_第4页
2022年医疗纠纷三级预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医疗纠纷三级预警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处置医疗纠纷,特制订本方案。

一、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现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诊疗、护理、服务态度等)存在异议,或医疗工作存在某些缺陷及某些特定医疗情况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时,必须发出医疗纠纷预警。

二、科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纠纷隐患,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对医疗隐患进行分析,制定方案,专人负责。在提高医疔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

三、根据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是否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医疗纠纷预警分为三个级别:

1、三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轻有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问题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2、二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重,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有可能得到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将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3、一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严重,极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即使经科室全力解释协调,问题仍难以解决,隐患所涉及的医疗缺陷明显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四、根据医疗纠纷预警级别的不同,医院实行不同的处置方案:

1、三级预警要求医护人员发现预警情况后,立即报告护士长及科主任。科主任、护士长应立即了解情况,在科内通报以引起每位医护人员的重视。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以化解医疗纠纷隐患。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则预警级别上升。

需报三级预警的情况。病人正常死亡、出现并发症、病情发生重大变化、病危、重大手术、创新枝术、重大抢救,医护工作中不存在缺陷,但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工作有不理解或不满的预兆(包括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后勤、检验、收费等方面的问题);有演变成纠纷可能性的其他情况。

2、二级预警要求医护人员发现预警情况后,立即报告护士长及科主任。科主任、护士长接到预警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备案(门诊科室报门诊部,护理问题上报护理部,住院病人上报医务科),科室立即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实施办法并确定责任人,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及时将处理情况上报相应职能部门。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则预警级别上升为一级预警。

需报二级预警的情况。病人死亡(猝死)原因不明、出现较重的并发症、病情突然恶化、同次住院二次手术;医护工作中存在一定缺陷、病人及家属有不满表现;演变为纠纷的可能性较大,一但演变为纠纷则处理难度较大。

3、一级预警要求科室发现预警情况后,科主任、护士长立即上报相应主管部门(节假日及休息时间上报行政总值班)。相应主管部门立即派人与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共同讨论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并上报分管院长。在积极消除隐患的同时,争取把握一但转为医疗纠纷时处理的主动权。

需报一级预警的情况:

医护工作中存在明显缺陷导致病人死亡、残疾、严重并发症;病人及家属有极度不满表现甚至威胁,极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

五、科室建立医疗纠纷预警登记本。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电话、本院联系人、诊断、主要诊疗方案、主管医护人员、预警内容、与隐患相关的医护人员、上报人、处理经过、结果。科室建立医疗纠纷隐患预警零通报制度。医护人员每日查房查班时,必须将医疗纠纷隐患情况作为交接班内容向科主任、护士长、上级主管医师报告。须上报相应主管部门的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一般采取书面材料的形式上报。如情况紧急可以口头上报,但事后必须补充书面材料。

六、未发出预警,科室不积报处理隐患,演变为医疗纠纷的科室,医院将予严肃处理。对发出预警,科室积极处理隐患,未演变为医疗纠纷的科室,医院不做处理。对于没有提前预警,而病人或家属直接投诉的医疗纠纷,若医疗纠纷导致医院经济损失,科室承担的部分将在医院相应规定的基础上增加5%;没有导致医院经济损失,但给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对科室进行通报批评;虽提前预警,经努力未能消际隐患而出现纠纷,导致医院经济损失,科室承担的部分仍按医院的相应规定执行。

七、医院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建立医疗纠纷预警登记本。定期检查科室的医疗隐患预警的落实情况;并作为科室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督导出现医疗纠纷预警的科室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八、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医疗纠纷预警方案医疗纠纷预警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纠纷隐患,防范和减少纠纷的发生,特制订纠纷预警方案。

一、目的

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发现病人家属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诊疗、护理,服务态度、后勤服务等)存在异议,或服务工作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某些特殊情况有可能演变为纠纷时必须发出纠纷预警。可是必须高度重视,组织全科护理(工作)人员对纠纷隐患进行分析,制定方案,专人负责,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

二、预警分级

根据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是否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医疗预警为三个级别。

(一)三级。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轻,有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问题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二)二级。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重,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有可能得到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将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三)一级。医疗纠纷隐患严重,极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即使经科室全力解释、协调问题也难以解决,隐患所涉及医疗缺陷明显,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三、纠纷预案

根据医疗纠纷预警级别的不同,医院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案。

(一)三级预案

预警情况。病人正常死亡,出现病发症,病情发生重大变化,病危,重大手术,创新技术、重大抢救、诊断不明、治疗效果欠佳;医护工作中不存在缺陷,但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工作有不理解或不满的预兆(包括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后勤、检验、收费方面的问题);有演变为纠纷可能性的其他情况。

(二)二级预案

报告情况。病人死亡(猝死)原因不明,出现较重的病发症,病情突然恶化;医护工作中存一定的缺陷,病人及家属有不满表现,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较大,一旦演变为纠纷处理难度较大。

处理方案。医护人员发现预警情况后,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预警报告后,应在二十四小时内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备案(门诊科室上报门诊部、护理问题上报护理部,住院病人上报医院安全科、医务科)。科室立即讨论、分析,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实施办法,并确认负责人,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及时将处理情况上报相应主管部门。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则预警级别上升为一级预警。

(三)一级预警

报警情况。医护工作中存在明显缺陷导致病人死亡、残疾、严重病发症,病人及家属有极度不满表现,甚至威胁,极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

处理方案。科室发现预警情况后,科主任、护士长立即上报相应主管部门(节假日及休息时间上报行政总值班院长)相应主管部门立即派人与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共同讨论、分析,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并上报分管院长。在积极消除隐患的同时,争取把握一旦转为医疗纠纷时处理的主动权。

四、要求

(一)科室建立以及科主任为组长的指控小组,制定医疗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医疗安全登记本,详细记录医疗纠纷预案落实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地址、工作单位、电话、本院联系人、诊断、主要诊疗方案、主管医护人员、预警内容与隐患相关的医护人员、上报人、处理经过、结果。

(二)科室建立医疗安全通报制度,医护人员每日交班、查房时,必须将医疗纠纷隐患情况作为交班内容向科室主任、护士长、上级主管医师报告,须上报相应主管部门的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一般采取书面材料的形式上报,如情况紧急可以口头上报,但事后必须补充书面材料。

(三)医院相应主管部门建立医疗安全登记本,定期检查科室的医疗隐患预警的落实情况,并作为科室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督导出现医疗纠纷预警的科室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出现预警情况应积极制定和落实处理方案,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隐瞒事实真相。未发出预警,可是不积极处理隐患,演变为医疗纠纷的科室,医院将严肃处理。发出预警,可是积极处理隐患,未演变为医疗纠纷的科室,医院不做处理。没有提前预警,而病人或家属直接投诉的医疗纠纷,若医疗纠纷导致医院经济损失,科室承担部分将增为40%;没有导致医院经济损失,但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对科室进行通告批评。提前预警,虽经努力未能消除隐患而出现纠纷,导致医院经济损失,科室承担部分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三篇:医疗纠纷预警医疗预警机制及投诉管理

一、医院建立医疗纠纷的预警管理机制

(一)建立三级预警及应对方案

临床的医护人员一旦发现了病人和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存在意见和分歧,或者护理和医疗的工作中确实存在着缺陷,并且有引发医疗纠纷的可能,要发出医疗纠纷的预警,要认识到医疗纠纷的潜在危险,要及时报告医疗纠纷,使得报告发生在纠纷发生之前,称预警。

根据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和大小的严重程度,可以把预警分为三种:一种是一般的预警,第二是高度的预警,第三是纠纷的预警。

一级的预警,隐患的程度比较轻,演变成医疗纠纷的可能性较小,预计科室自己可以进行协调和解决问题。

二级的预警,是在医疗服务过程当中隐患的程度比较高,演变成医疗纠纷的可能性比较大。有些问题不好解决,如果科室自己解决可能会有困难或者可能造成、产生不良的后果。二级预警需要医院的职能科室和负责纠纷的科室协助临床进行解决。

三级预警是有严重的隐患,是因为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存在明显的医疗缺陷,患者已经了解缺陷,如明显的给错药或者是在给药和治疗的过程中有严重的并发症或院内的感染,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极易演变成严重的纠纷,科室和职能科室均难以解决。

(二)须立即报告的预警

责任科室发现或认为工作中有明显的医疗过失行为,有可能造成较重的人身损害,诊疗操作过程中或其后患者病情迅速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残废等。如在护理中给药,新生儿给了降压药,患者已经出现意识状态的改变,要立即报告,需要组织全院或更大范围内的抢救和会诊。如高渗药的外渗,外渗开始时处理不当,患者已经出现静脉炎严重的蔓延,牵涉到整个前臂了,皮肤颜色已经发生了改变等情况,一定要及时的报告。

患方极度不满或反应激烈,医患矛盾尖锐等,应立即上报科室管理者及相应职能部门。

(三)报告同时科室的任务报告的同时科室应该积极应对,要找出患者和家属对诊疗、护理和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意见,及时发现自己工作当中的缺陷,全科的人员要对缺陷进行分析,并且找出化解的方案。

同时管理部门也应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责任,积极的介入和指导责任科室解决矛盾。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进行化解矛盾,消除医疗危机。

二、化解冲突、平息事态的要素

在已经发生了医疗冲突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避免掩盖过失,推卸责备。因为掩盖过失和推卸责任是医患冲突的根源。所以在化解冲突、平息事态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在沟通不畅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总结并记录,找到劝告患者的具体方法。第二点,要充分的理解病人及家属的需求。

第三点,对超出范围、而又是患方正常的需求,在接待和处理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满足患方的要求。对于确实难以满足的,应该主动的道歉,取得患方的谅解。

第四点,要充分理解患方的想法和心态,对于不满意以及出格的态度和要求,除了理解以外,还应该以更优质的服务去感化病人,而不是直接和其发生冲突。

第五点,应该充分的理解病人和家属的误会。病人和家属的误会有时在很大的层面上是其不理解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或者没有明白告知和讲解。要理解信息不对称给患者带来的差异误解。

第六点,对于不理解和病人的需要,进行耐心的解释,并给予满意的答复,病人的心态会得到缓解。

第七点,充分理解病人的过错。对无理找碴的,将理让给病人,给足面子,主动听病人投诉、记录、专注、积极处理。顾客永远是对的,不仅体现服务服从意识,更把面子留给了病人,有了面子的病人及家属容易沟通。

第八点,在病人不理性时,要耐心的和病人沟通,应该尽量和其家人沟通,让其家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达到沟通的效果。

第九点,了解体制不完善环节,在接触病人中理性分析。在积极进行抢救的过程中,要安抚病人,使得病人和家属能够理性的分析和理解处置和来不及沟通。第十点,要充分的认识到医护人员需要支持。管理人员要对临床的一线人员,特别是有了纠纷预警的科室要进行积极的支持,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总之,满意服务与沟通、及时接待处理是基础、克制不愉快的情绪是前提、主动热情接待是和谐的关键。

三、患方投诉的管理

医院应建立畅通、便捷的投诉渠道,在医院显著位置公布投诉管理部门、地点、接待时间及其联系方式。畅通投诉渠道,设立网络投诉平台,并安排专人处理、回复患者投诉。对投诉者首先说的一句话:感谢。接待投诉者最重要的是:给足面子。

临床科室,特别是护士,和病人、家属进行沟通时,如果发生了不理解或者病人不满意,护士除了积极的去处理和沟通之外,让病人知道可以投诉。

医院还应该建立网络投诉平台,让病人即使回到了家里,认为服务过程中有不满意的地方时,也能够有机会进行投诉。能够投诉的患者是爱护医院和希望医院更完美。如果有网络平台,再积极的鼓励患者及时的投诉,会经常的收到患者的不满意和患者的希望患者及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不完美体验,每天都能够研究和改善,投诉才会越来越少,服务才会越来越完美,医疗风险也会越来越少。

在投诉管理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投诉接待一定要实行“首诉负责制”。在医疗服务当中,有的医院可能提出了“零投诉”,是不现实的。服务零缺陷是努力方向,希望有投诉,但是投诉的原因越小、越细节,越利于医院的发展。有关部门或者科室和被投诉的部门、科室的医护人员等,都应该热情的接待投诉人。另外,所有的投诉如果能当场处理,尽量当场处理,因为投诉能够在最短和最快的时间里处理,是规避医疗风险最好的措施。

第二点,接待部门应主动引导投诉人到投诉管理部门投诉。是接待投诉者和接待投部门工作人员应注意行为规范和行为礼仪,应该认真的倾听病人的投诉,核实相关的信息,并且如实填写《医院的病人投诉登记表》,记录投诉人反映的情况,并且把记录表和病人确认以后,让病人签字,这份资料才是比较确切的投诉记录。第三点,投诉接待人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稳定投诉人员情绪。避免矛盾激化。接待人的修养和工作方法,对病人的理解和耐心非常重要。

第四点,接待部门接到投诉以后,应当及时向当事的责任的部门科室和相关人员了解和核实情况。

第五点,应该采取院内医疗质量安全评估,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并反馈投诉人,当事部门、科室和相关人员予以积极配合。

第六点,对涉及医疗质量安全,可能危及患者健康的投诉,医院应当立即采取措施积极配合,预防和减少患者损害的发生。

第七点,对于涉及收费、价格等应当当场核查处理的,应及时查明、立即处理。第八点,对于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调查、核实的投诉,应该按照卫生部《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意见》的文件要求,应该在5个工作日之内向投诉人反馈处理的意见和情况。

第十点,对有过激行为或者采取了违法行为的投诉人,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及时的向公安机关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避免发生医疗危机。

四、公共关系与投诉管理

第一,医院科室将投诉管理纳入医院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投诉上报信息系统及处理反馈机制

第二,投诉管理部门及科室定期对投诉归纳分类分析,研究发现管理及医疗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建议,督促改进。

第三,医院定期召开投诉分析会议,分析产生投诉原因,针对突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加强督促落实。医院应该按照医院的级别和规模要每年至少有10件、15件或者20件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事件,并且要定期的分析和总结。

第四,在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护士和医务人员提出安全的建议并有激励机制。安全的建议包括治疗医疗安全和环境安全。

第五点,要及时的处理和发现临床的药品、医疗器械、水电气等医院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及时的总结反馈和处理。

只有这样,投诉的管理才能够成为一个系统。

五、医患安全危机的处理原则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点,要及时的受理纠纷和投诉。受理的及时表现迅速的控制事态的发展。无论是信件、电话或者是直接当面投诉,都要充分的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后果,并能做好记录。对于患者家属的激动的情绪,接待的人员要积极的安抚,耐心的倾听,使得患者得到安慰。

第二点,当事人或者科室应该如实的对事件作出汇报。在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件的时候,要遵循如实回复、不做假、不造假的原则。医院应该立即的组织抢救,努力将医疗事故的损害降到最低的限度。

患者因情绪等原因不能接受医院的协商解决时,可采取“冷处理”,让当事人回避一段时间,等事件平息后再与患者作进一步沟通,并根据医院有关条例进行适当的处理,及时反馈给患者。

第三点,信息准确是确保有效处理纠纷的前提。患者在投诉时,常以指责医疗过错为主,而忽略对客观的叙述。受理投诉者应认真思考,分析投诉的焦点问题。需从当事人双方及其他知情人处了解详细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取得被投诉方的详细资料,将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领导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第四点,以诚相待,沟通协调。要维护双方的利益。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耐心听取患者的要求及损失赔偿,即使患者有一定的责任也不宜去追究。避免替医院辩护的言辞,激怒对方,不利于事件的解决。处理上采取不回避失误,正视失误态度。首先向患者表明解决问题的诚意,求得患者的谅解,并由被动为主动。但是在原则的问题上不能轻易的表态。

第五点,纠纷发生后,实施危机公关应急措施。凡因技术性或责任因素引起的投诉,如未造成伤害者,由医务科和当事科室共同与患方协商解决,尽量取得患方对医疗行为风险性的理解。凡因服务态度差、用语不当的投诉,当事人必须当面向患者赔礼道歉,并须获患者的接纳,并按医院有关制度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以消除因医疗过错对医院的负面影响。总之,对每一起医疗投诉要进行分析,召开医疗听证会,了解事实真相,必要时,通过医院安全医疗管理委员会有关专家的讨论,分析整个事件的原因,找出医疗薄弱环节,提出处理的最佳方案和改进措施,并且尽快实施,以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

有针对性处理恶性纠纷(医闹),院内保安队伍危机干预迅速;医院各个部门密切配合,通讯、传呼系统畅通,应急方案齐全,与媒体保持良好联。一旦发生危机事件,要联系新闻媒体正面介入,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与各级相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对于医疗机构涉及的公安局、社会保安公司等部门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危机事件发生时,由医院领导审批同意后向属地派出所报警,属地派出所先期处置。当纠纷事态严重,派出所难以控制,由当地公安机关组织警力协助。取得相关单位抽调警力及时有效地开展处置。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处理问题、化解危机。

等事件平息后再与患者做进一步沟通,向患方解释或答复以及司法解决。并根据医院有关规定助理,及时反馈患者。

对发生医院危机科室进行管理支持、技术支持、人力支持和安全支持,加强病人病情的监管、诊治、护理,加强和病人的沟通,控制危机。医务科和护理部应该立即组织全院讨论院外会诊,争取最好结果。同时还要运用社会关系和心理工作者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重大和危机医疗风险的相关应对管理工作。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在应对重大危机方面要有良好的素养,要对全员护士要进行有效的培训。

为了避免发生重大和较大的医疗风险和危机,平时管理中应该注重零缺陷的管理。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去除危机爆发的诱因,提高每一位执业护士的风险意识和规范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护理行为,培训医患沟通和化解矛盾的技巧,培训员工、教育管理层,提升工作标准,为病人提供高质量、优质的服务。

建立良好的防范机制。定期列出危机诱因,掌握危机因素,能够使得全院具有良好的防范医疗风险和护理风险的能力,避免缺欠,迅速解决小缺欠。

对于不能排除危机因素处理,要善于发现危机、认识危机,将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控制危机爆发将危机影响周期影响降低,训练各级人员处理化解矛盾、应对危机的能力。建立第三方处理纠纷机制:建立社会医疗和谐第三方协作关系,有难对处理的问题或容易有危机的工作交给第三方管理。

在医疗纠纷的防范和投诉的管理中,主要围绕确保病人安全、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维护医院利益的原则进行纠纷管理工作。

在妥善的处理医疗纠纷,用高质量的纠纷防范和管理降低医疗风险。用较好的沟通和处理能力提供优质服务,构筑和谐社会。医护人员要适应新形势,提升沟通能力和安全意识,及时发现矛盾、有效沟通、恰当处理。

第四篇: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医疗纠纷预警机制(试行)

针对目前医疗纠纷逐步上升的趋势,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环节,或医疗工作确实存在某些缺陷并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时,要及早发出医疗纠纷预警。使医疗纠纷在萌芽状态下被及时干预,从而起到从源头预防作用。经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依据“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的工作思路将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严重程度将预警级别分为三级,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一、总则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院员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保障意识和医疗风险的防范意识,强化医疗安全的监控机制,更有效的防止医疗缺陷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预警的范围

全院职工,尤其是医务人员,在实施诊断、治疗和其他服务的过程中,由于“作为不规范”或“不作为”而发生的任何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出现的医疗实践,无论患者与家属有无投诉,都属于医疗安全的预警范围。

(三)预警的原则

要遵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为标准,以认真查找医疗过程的各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主要手段,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警世责任人从而确保医疗安全为目的。

(四)要求

医疗安全预警工作分级进行。医院及各职能部门、各临床科室,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抓好落实。

二、医疗安全预警分级

根据在工作或医疗活动中责任人因失误造成的医疗缺陷的性质、成都及后果,将医疗安全预警项目分为三级。

(一)一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

一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主要是指违反各项规范要求,但是尚未造成患者投诉等后果的行为。

1.医疗文书

(1)门、急诊医师未书写门诊或急诊病历。

(2)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例中未记录药物过敏史,输血患者未记录输血史。(3)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及其它记录。(4)凡决定转出的病人,经治医师未书写转科、转院纪录。(5)意外死亡病历未当天及时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6)手术前未进行术前讨论。

(7)未及时签定医院规定的各种知情告知书。(8)未认真保管病历资料导致病历中各种资料丢失。

2.劳动纪律

(1)工作人员擅自离岗。

(2)对于疑难危重病人需急会诊,会诊科室和辅助检查科室医(技)师在接到急会诊邀请后,未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诊查患者。(3)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诊治、发药过程中聊天、打手机。(4)门、急诊护士未及时将门急诊危重病人转送至急诊科、病区。

(5)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未通过论证和医院专家委员会讨论并经医务科批准而擅自实施。

(6)违反相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7)将院内讨论的有关病人的情况等擅自不负责任地向病人或家属透露。(8)不负责任地解释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者或家属误解。(9)违反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10)出现医德医风问题。

3.诊疗规范

(1)门、急诊医师对于经三次就诊仍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未请上级医师复诊。(2)危重病人到达急诊科后,未在五分钟内开始抢救。(3)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或未请上级医师复诊。(4)门、急诊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人未执行首诊负责制,推诿病人。(5)门、急诊医师或病房医师不看病人即开医嘱。(6)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或记录签字不及时。

(7)病情突然恶化且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8)对疑难病例未按规定及时提请科内、科间、全院、院外会诊。(9)需马上执行的医嘱未向护士交待清楚,导致延缓执行。

(10)对病危病人未作床旁交接班或为未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处理事项记入交班纪录。

(11)临床医师迟报、漏报传染病,或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未就地隔离、按规定消毒或转入传染科、隔离病房。

(12)输血前未按规定进行告知、血清学检查而输血。

(13)麻醉师术前及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病人返回病房24小时内未诊查病人。(14)手术医师在术后24小时内未及时诊查手术病人。(15)错发、漏发药物。

(16)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择期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进行。(17)供应过期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18)护士未正确执行医嘱。(19)采取体液标本时,采错标本、贴错标签、错加抗凝剂、非因患者原因导致采集量不够而需重新采取。

(20)不合理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或病人投诉;医嘱或处方中出现用法错误、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或用量超过极量而未注明,但尚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21)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等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病员时,未及时上报。

(22)术后病人观察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出血、异常渗血。

(23)因治疗需要且病情允许需要转科,转出科室未及时联系转入可是无正当理由拖延转入。

4.医疗保障

(1)抢救药品、材料未及时补充、更换,出现帐物不符或过期药品、材料。(2)设备、器材出自按故障,未定期检测或维修不及时而影响使用。(3)医技科室对于仪器、设备疏于检测维护,导致结果失真。(4)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或项目、部位。(5)血、尿、粪等检查遗失标本。

(6)特殊检验标本、病理标本的保留(存)时间短于规定时间。

(7)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未与临床科室及时联系并提议重新检查;发现检查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未主动报告。

(8)药剂科未能及时发现处方中药物用法不当、用药禁忌、配伍禁忌、用量超过基线量等。

(9)调剂人员对中药方剂中需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用法的药物未单包注明。(10)调配中草药不用计量器具而估计取药。(11)营养餐有异味。

(12)造成患者投诉的医疗收费错误。

(13)计算机网络因疏于管理和维护,导致运行障碍。

(二)二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

1.因发生一级医疗安全预警而引起病人投诉。

2.一年内被两次医疗安全预警。

3.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非事故性医疗缺陷,经协商或调解或判决,给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金额低于2000元人民币。

4.严重医德医风时间,被新闻媒体曝光,造成医院声誉的毁损。

(三)三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

1、因发生二级医疗安全预警,未及时整改导致病人损害加重。

2、滥用药物经查处后仍不改正的,无适应症使用药物导致病人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可疑有接受药品贿赂者经批评通报后仍不改正者。

3、诊疗护理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核心制度及诊疗护理规范等,病人病情出现恶化可能导致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三、医疗安全预警程序

(一)立案

1.自查立案。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门诊办及其大部门均有权利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检查、发现医疗安全预警项目内容,并交相关部门处理。

2.接受投诉立案。行风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接到患者投诉,经核实确有医疗安全预警项目之一的,于接到投诉后24小时内立案。

(二)处臵

1.自查立案的,立即下达医疗缺陷限期整改通知书。

2.接受投诉立案的,于接到投诉后72小时内下达《医疗事故争议投诉通知单》和《医疗缺陷限期整改通知书》。

3.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办理。

4.被

二、三级医疗安全警示的责任人,在接到警示通知后的48小时内到发出警示牌的部门接受谈话,参与谈话后根据本人的表现,10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罚。

5.经各级医学会鉴定为医疗事故者参照医院相关文件进行处理。

四、处罚

1.根据警示等级,参考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确定处罚额度。

2.区别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在复合原因造成的后果中应承担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

3.对于受到医疗安全警示的个人、科室和部门,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积极设法补救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全院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

以上预警机制请全院医护人员及全体员工认真组织学习讨论,针对本科的实际情况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早解决。避免或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五篇:医疗纠纷预警机制3.17医疗纠纷预警制度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并在纠纷可能发生之前解决纠纷隐患,特实行以下医疗纠纷预警方案。

3.17.1医疗纠纷预警内容

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现病人及家属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诊疗、护理、服务态度等)存在异议,或医疗工作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某些医疗的特定情况,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时,必须发出医疗纠纷预警。科室必须高度重视,组织(一级预警由相应主管部门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对医疗隐患进行分析,制定方案,专人负责,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

3.17.2医疗纠纷预警级别

医疗纠纷预警级别是指演变成医疗纠纷的可能性大小和严重程度。

分级的依据。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是否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3.17.2.1三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轻,有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问题可以解决,若演变成纠纷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3.17.2.2二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重,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有可能得到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可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3.17.2.3一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严重,极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即使经科室全力解释协调问题仍将难以解决,隐患所涉及的医疗缺陷明显,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3.17.3医疗纠纷预警内容医疗纠纷预警实施方案

3.17.3.1三级预警。医务人员发现预警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应马上了解情况,在科内通报以引起每位同志的重视。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以化解医疗纠纷隐患。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则预警级别上升。

需报三级预警的情况。如病人正常死亡、出现并发症、病情发生重大变化、病危、重大手术、创新手术、重大抢救、药品的严重毒副反应、并发症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