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课《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解析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第8.3课《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解析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第8.3课《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解析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第8.3课《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解析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第8.3课《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解析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3课·《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题一.课内巩固阅读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悯然(mǐn)

憔悴(cuì)

湓浦口(pū)

商贾云集(ɡǔ)B.转徙(xǐ)

迁谪(zhé)

铮铮然(zhēnɡ)

东船西舫(fǎnɡ)C.幽咽(yè)

铁骑(qí)

水浆迸(bènɡ)

钿头银篦(bì)D.红绡(xiāo)

阑干(lán)

悄无言(qiāo)

轻拢慢捻(niǎn)【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A.“湓浦口(pū)”应为“pǔ”。C.“铁骑(qí)”应为“jì”。D.“悄无言(qiāo)”应为“qiǎo”故选B。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枫叶狄花

添酒回灯

转轴拨弦

低眉信手B.杜鹃啼血

间关莺语

凝决不通

银瓶乍破C.整顿衣裳

秋月春风

暮去朝来

曲罢悯然D.忧愁暗恨

年长色衰

飘沦憔悴

恬然自安【答案】C【解析】A.应为“荻花”B.应为“凝绝”D.应为“幽愁”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忙B.曲罢悯然

悯然:忧郁的样子C.低眉信手续续弹

续续:一个接一个D.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便地,轻易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快:畅快。故选A。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B.谪居卧病浔阳城

谪居:降职后居住C.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自信D.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随便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信:随意。句意: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故选C。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的能力。A.“突出”,古义:突然冲出;今义:超出一般。B.冷落: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冷清,不热闹”的意思;C.“整顿”,古义:整理,理一理,用在小方面;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用在大的方面。D.“明年”,古义:第二年,过去式;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将来时。故选B。6.下列关于《琵琶行(并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运用了双关的手法。B.“间关莺语花底滑”的语音形式和所描写的内容有一致性。C.“梦啼妆泪红阑干”中的“阑干”有“纵横错落”的意思。D.“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点明“青衫湿”的原因。【答案】A【解析】“双关”应为“互文”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答案】B【解析】“拟人”应为“比喻”8.对下列诗句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全诗的主旨句。两句诗既表示出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又表达出对自身处境的无限感慨。B.“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C.“春江花朝秋月夜”:寥寥七字,其内容量极大。它浓缩了春秋两季,朝夜两时,又融进了江花月三景。足见诗人的炼字功夫炉火纯青。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中“反问”说法错误。应是设问。故选D。9.下列对《琵琶行(并序)》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A.“主人下马客在船”精准地描绘了主人在岸边送别客人的场面。B.“枫叶”“荻花”“江”“月”等意象渲染了诗人送客时的伤感气氛。C.通过“主人忘归客不发”的侧面描写,写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D.选文的语言通俗却有强烈的感染力,虽是叙事却有高度的概括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描绘了主人在岸边送别客人的场面”错。此句运用了互文手法,应该是主人和客人下马之后一起上了船。故选A。10.白居易《琵琶行》描写音乐,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手法的能力。A.用龙吟虎啸之声、万籁之声、百泉之声写觱篥之声。B.用“商声”“羽声”直接写笛声。C.用蜂鸣、蝉唱写琴声。D.用敲击白玉之声、黄莺啼鸣写胡琴之声。故选B。二.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完成11~13题。寄微之三首(其三)①白居易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有如河岳气②,相合方氛氲。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注】①此诗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此时被贬通州司马。②河岳气:犹言江山之气。氛氲:阴阳二气会合之状。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微之之作,两人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且天各一方。B.诗人在被贬谪的困境中还为友人的命运深感忧虑,约定将来与友人在他乡重逢。C.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D.诗中很多词句具有象征意味,象征手法增添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诗歌意蕴深刻。【答案】B【解析】B项,表达了虽然不得志但是对未来仍然抱有期望,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劝诫与鼓励。12.简析“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一句中“狂风”和“孤云”的象征含义。【答案】“狂风”暗指朝廷中落井下石的小人,“孤云”代指各处一方的朋友。“狂风”与“孤云”有象征意味,委婉地表现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13.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是本诗末两句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人具体处境简要分析。【答案】①本诗为诗人赴任江州司马路上所作,末两句勉励自己和朋友无论困窘或通达都当努力自爱,虽不得志但仍积极旷达。②《琵琶行》是诗人谪居卧病江州所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流露出同病相怜之感,对琵琶女身世遭遇的深切同情,对自己遭贬被埋没的愤懑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文段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序》)文段二: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B.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C.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D.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自己被破格提拔,就决心用平生所学,报答皇上的恩泽。他在拜谢厚命的时候,献上文章议论政事。“好文之主”做“逢”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生平”修饰“所贮”,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A。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唐宪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B.京都,指唐朝首都长安。古人也把首都称作京师,如《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C.字,即表字,人的别名,古人有名有字,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礼貌。D.谪,指贬官降职,文段一中“左迁”与文段二中“贬为江表刺史”中的“贬”也有此意。【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礼貌”错误。名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字表示礼貌。故选C。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C.白居易与元稹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谏,奏疏呈上却没有得到回复。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错误,以偏概全。由原文“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可知,除了“越权进谏”外,还有其他原因。故选D。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2)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答案】(1)她曾经跟随穆、曹两位技艺高超的乐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容颜衰老,嫁给商人为妻。(2)(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善才”,技艺高超的乐师;“色”,容颜;“委身”,嫁给。(2)“意”,立意;“存”,含有;“箴”,针砭;“病”,弊病;“多”,赞赏。18.白居易为什么能得到章武皇帝的重用,请结合文段二简要概括。【答案】①白居易擅长诗文创作,创作了很多讽喻诗。②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常常流传到皇宫。③章武皇帝善于纳谏,渴望听到正直言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可知,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由此可知,白居易擅长诗文创作,创作了很多讽喻诗。由原文“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可知,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由此可知,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常常流传到皇宫。由原文“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可知,章武皇帝接受劝谏励精图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由此可知,章武皇帝善于纳谏,渴望听到正直言论。参考译文:文段一: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文段二: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胸怀豁达开朗。白居易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的一篇文章,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擅长作诗文,后辈的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顾况)看到白居易的文章,不自觉地到门口迎接,以礼节对待他。贞元十四年,白居易才以应贡进士身份参加考试,礼部侍郎高郢选拔他为甲科,吏部判试合格,拜授他为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当廷策试制举应考者,白居易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廷试,录入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殿校理。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接受劝谏励精图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元和二年十一月,皇帝召白居易进翰林院任学士。元和三年五月,又任命他为左拾遗。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自己被破格提拔,就决心用平生所学,报答皇上的恩泽。他在拜谢厚命的时候,献上文章议论政事。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应制举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从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可奏疏呈上去却没有答复。元和六年四月,其母陈夫人去世,白居易退职还居下邽。元和九年冬天,重新进入朝廷,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的官职。元和十年七月,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议论他冤枉,急切请求逮捕强盗以洗雪国耻。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议论政事。正碰上有人一向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主管这一事务的人正厌恶白居易为此事上谏,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江表刺史。诏书下达,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议论,根据白居易所犯的罪行,不应该治理州郡,追回诏书授任江州司马。三.语言表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诗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___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成都的诗的传统,(①)。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诗的传统,(②)。它靠的不是_______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③)。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悠闲自得

平分秋色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B.自得其乐

平起平坐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C.悠闲自得

平起平坐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D.自得其乐

平分秋色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第一处,悠闲自得:心无牵挂,随意而满足,形容神态悠闲、心情安逸,不在乎事事所为,只在乎自身感觉的快慰,本着对自己好和对别人好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快悠闲适和闲得乐哉;自由清闲,心情舒畅;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句中重在强调“乐趣”,故使用“自得其乐”;第二处,平起平坐:比喻地位相当,身份不分高低;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句中重点强调“地位”,应使用“平起平坐”;第三处,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把某个人(或某种人)看得不同于一般;另当别论,原来看法等不成立,另加以评论;句中重在强调“看法”,应使用“另当别论”;第四处,晨钟暮鼓,意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句中强调“时间短”,应使用“一朝一夕”。故选B。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前的情景和心情B.①要得益于杜甫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后的情景和心情。C.①要得益于杜甫的草堂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D.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几句话,然后设计几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此题注意陈述对象的衔接,第一空后面是“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强调的是“杜甫和草堂”,排除BC两项;第二空,根据后面的“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可知重在强调“底蕴”;第三空,注意前面的“堂成“,可知是“建成时”,排除A项。故选D。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B.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C.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D.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该句中“创造”与“人民性”搭配不当,“诗”与“人们”“心心相印”不合逻辑。A项,“衍生”搭配不当;B项,“心领神会”不合语境,搭配不当;D项,包含A、B项的错误。故选C。(二)阅读下面相关的文字,完成22~23题。22.请根据《琵琶行》内容,在下面一段新课导入语中续写一句话。要求:续写句子与画线的句子大体相似。两千多年前,一个是文人雅士,一个是山野樵夫,是音乐使他们共同演奏了一曲永世流传的高山流水。在那个偶然的黄昏,鹦鹉洲的萋萋芳草,郁郁葱林,共同见证了一段知音相惜的佳话。一千多年前,,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遇琵琶女而写出的新乐府诗《琵琶行》。【答案】一个是文人骚客,一个是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话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