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唐诗十才子的抒情_第1页
论中唐诗十才子的抒情_第2页
论中唐诗十才子的抒情_第3页
论中唐诗十才子的抒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唐诗十才子的抒情

唐代宗大礼年间,十几名活跃的唐代人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处于唐朝繁荣时期。从诗歌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元和天宝年间的高潮是向开元和元和时期的高潮转变的。这一群诗人“皆负当时盛称”,他们以其敏感的诗心直接把握时代的心理节奏和情绪特点,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就此作些初步探索。1表达情感的、拉格尼。在这期间,诗人一般可进一步继承,安史之乱动摇了大唐帝国的大厦,也动摇了大历十才子的历史信念,造就了他们特殊的心态。现实逼使他们的目光向内凝缩,促使他们将诗的触角伸向审美主体的心灵深处。十才子的抒情方式多是弥散式的情绪渗透,用较为沉静和较有节制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他们虽然也曾濡染过盛唐气息,但很少有盛唐诗歌那种昂扬壮阔的风貌。他们写景抒情不象盛唐诗人那样着重对总体感受的把握,而是注意对内心世界的直观体验和外界物象的细心观照,偏于精细深婉的心态描写,精于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大历十才子的这种创作倾向,直接开启了“中唐诗渐近收敛”的创作局面。中唐后期诗人建功立业之心并不亚于盛唐诗人,但王朝不可挽回的颓势使仁人志士处于激烈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想挽狂澜于既倒,一方面又深感覆水难收。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他们一方面展现出了多方开拓的风姿,一方面又开始退避内心,创作视野向内收敛,如元、白诸诗人。所谓“中唐诗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正确指出了中唐诗人的创作特征,而这显然是与大历诗人的影响分不开的。考察中唐时代的具体诗人,如即使与大历诗人风格相去甚远的刘禹锡、韩愈、李贺,也可以看出大历诗人的影响痕迹。刘禹锡诗风健劲豪爽,但他青年时代曾接受过大历诗风的影响。因此,他的诗与十才子在某些方面仍有承袭关系,如含蓄空灵,格调沉郁悲凉的咏史怀古诗。韩愈、李贺等更加发展了十才子注重主观情绪抒发的特点,更侧重于表现自己心灵的历程。即使是反映现实生活,也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不同的是,韩诗常常表现为光怪震荡的风格,而李贺诗则呈现出隐微幽奥的情趣。晚唐诗人更是继承并发展了十才子诗的特点,表现在:第一,他们更加偏于描写细腻深婉的个人情感和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他们不仅有“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李商隐《楚宫》)那样敏锐的心理知觉;而且还有能体味“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的细腻情思。李商隐“寄托遥深而措辞婉”,他承十才子诗的委婉深微的特点而又能做到绵邈深邃。如《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翻用崔峒《江上书怀》,气格较崔诗更柔弱。第二,在大历诗人精于景物描绘的基础上,晚唐诗人更侧重于对凄艳冷落,细碎萧瑟景物的描绘。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夕阳。夕阳在晚唐人诗中经常出现,以至于使之成为时代的典型意象,“出寺乌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温庭筠《开圣寺》);“千秋钧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杜牧《西江怀古》)。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夕阳最能表现那个衰落时代特有的黄昏情调和诗人的迟暮心理。此外,如姚合喜欢“晴山荒景觅诗题”(《寄周十七起居》)。李商隐更喜欢采撷那些情调衰飒,体态弱小的风物,如飘忽无依的“流莺”,纤弱翻飞的“蛱蝶”。无论是照在荒原之上的夕阳,还是落于风雨之中的残荷,都是摇摇欲坠的晚唐社会的征兆,也是晚唐“诗运”的一种“谶语”。第三,晚唐诗人更多地借咏史来寄寓自己对昏昧衰朽现实的悲概情怀。大历十才子咏史怀古也主要集中在历史悲剧中,但他们离社会的转折毕竟太近,还来不及对历史和现实作深入的思索,故他们的咏史诗感慨悲伤但缺乏深刻的思致。而晚唐诗人则侧重于抒发自己观照历史的情感意绪,沉重的感伤情绪与冷峻的理性思考常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历史悲剧中时常跳动着来自现实的怆痛,表现出了晚唐诗人曲折迂回,细美幽约的悲剧心态。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大历、开成之诗深锐,能发人心光,而亦伤人器度。”他把大历、开成诗相提并论,准确地指出了他们的共同特点和承继关系,很有见地。大历十才子对宋诗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姚合十分推崇十才子,所选《极玄集》称十才子等“皆为诗家射雕手也。”《四库全书总目》称“宋人甚重其书”。周文璞自称“野人无事时,常诵《极玄诗》”(《方泉诗集。辘轳体》)。苏撒有意学耿ue09b。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载:“唐拾遗耿ue09b《下邽喜叔孙主簿郑少府见过》诗云:‘不是仇梅至,何人问百忧。’苏子由作绩溪令时有赠同官诗云:‘归报仇梅省文字,麦苗含穟欲蚕眠。’盖用ue09b语也。”永嘉四灵诗宗贾岛、姚合,“敛情约性,因狭出奇”。河阳张弋、长乐林尚仁等为诗专以姚合、贾岛为法。十才子诗在南宋的影响主要是以贾、姚为媒介的。杨万里、刘克庄等也难免于此。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明代的竟陵派、清代的同光体。2重“炼饰”,以诗艺事所谓“炼饰”,一方面包括用字造句的工力,“大历诸子,实始争工字句”。另一方面也包括对物象的精雕细刻。这种创作倾向与大历十才子的才力、心态以及社会审美风尚均有关系。就社会审美风尚言,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以“工于形似”作为选录标准之一,就反映出了中唐前期审美风尚的转移。高氏极力推崇十才子那些用词巧妙,构思新颖之作。如评钱起“鸟道挂竦雨,人家残夕阳”,“牛羊上山小,烟火隔林疏”等诗“皆特出意表,标雅古今”;评崔峒“清磬渡山翠,闲云来竹房”,“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等“亦披沙拣金,往往见宝”。作者与评选者的这种审美趋向,无疑进一步推进了诗歌创作重“炼饰”之风。就写景诗言,大历十才子较前人更着重于细致描绘,尤以工笔铺叙见长。他们善于用寥寥数语细笔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图画,表现出一种凄迷的意境。在他们的诗集里,还有一些篇幅宏大的写景咏物诗,刻画细腻是以往的写景咏物诗不多见的。他们还进一步扩大了写景诗的描写对象,较之前人,十才子写景更多地注重常景常境,雁飞暮空、虫鸣废井、鸡栖断垣、雨带寒钟等琐碎小景,无不在他们的诗笔底下闪现。就连日常生活中的田鼠、蜂巢、蚁穴、野鸡等物象也无不入其诗。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对中唐以后的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诗至钱刘,遂露中唐面目。”首先,十才子艺术上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技巧给李贺、贾岛、姚合等诗人以莫大的启示。李贺呕心呖血,贾岛苦吟成癖,姚合则“最工模写也”(《唐才子传吧》卷六)。他们以全部身心做诗,以至闻一多把晚唐称为“贾岛的时代”。至宋代,江西诗派点铁成金,拳拳于佳句。四灵苦吟过于郊岛,“单字只句计工拙。”其次,十才子写景工细精致,刻画入微影响了中晚唐以后的咏物诗。中晚唐咏物诗与初唐咏物诗都尚形似,但初唐诗多拘泥于对形貌的刻画,中晚唐不论写实还是用比,都侧重细缕和巧思。如白居易《画竹歌》写竹画,刘禹锡《客有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赋之》绘雨景。宋人因之,.如梅尧臣状马嚼草根之声,咏物兴讽,细致入微。3大历、清新完善,内容丰富唐代近体是从齐梁新体诗脱胎出来的。大历是律诗发展的重要阶段,“至大历之际,钱、刘远师沈宋……诗道于是为极盛。”这里所谓“诗道”,就是从律诗发展而言的。促使大历诗人完成律诗的动因,主要是:首先,大历十才子缺乏盛唐诗人奋发进取、慷慨激昂的精神,他们不擅长写汪洋恣肆、浑成淳厚的古体诗,而偏爱严密精细,流丽华美的近体诗,因为精而微、婉而妍的律诗更能表现其细腻深微的个人情思,更适合于他们所追求的那种清婉明秀,闲淡雅致的诗风。其次,从当时的美学风尚说,大历年间是一个百废待举,要求恢复秩序的时代,故“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再次勃兴。皎然、高仲武等大力提倡中和美,表现在诗歌形式上,音韵典雅,节奏调谐,句式工整,富于理知约束的律诗就大量出现了。高《唐诗品汇》说:“天宝丧乱,光岳气飞,风概不完,文体始变……其篇什讽咏不减盛时,然近体颇繁,古声渐远。”《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十才子大量的近体诗,正是当时近体诗兴盛的反映。大历十才子对律诗的贡献,在七律方面尤为突出。“此体虽倡于初盛诸公,然篇什无多,如古诗之汉魏,其气混然,未可遽以法论也。至大历诸子兴而优柔敷愉,绵密丽切,穷锻炼之力而一归自然,极穿插之工而视若无有,盖七律之准则必以是为归”(《唐体肤序》)。十才子的七律不但比盛唐诸家多,而且造对精工,声律稳贴,结构绵密,章法优柔婉转。为后世学七律者所遵循。方东树《昭昧詹言》盛称其章法纯熟。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谓:“大历诸公,善于言情,工于选料,学为七律者,从此进步,可以涤去尘俗。”都谆谆教人以大历诸子为法。由此可见其成就和影响。从律诗发展的角度看,顾陶《唐诗类选序》曾总结说:“爱有律诗,祖尚清巧,以切语对为工,以绝声病为能,则有沈、宋、燕公、九龄、严、刘、钱、孟、司空曙、李端、二皇甫之流,实繁其数,皆妙于新韵,播名当时。”十才子在使律诗形式完全规范化、整齐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风格上看,他们的创作也促进了律诗由盛唐的浑成宏亮向中唐的清空流畅,晚唐的绮丽绵邈的转变。韩“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来”等诗,已渐开晚唐之调。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说大中诗人李郢“调亦溜亮,不甚弱。《钱塘西斋》一篇,置于卢纶、李端集中,难辨泾谓。”说明晚唐诗人有规模大历诸子的趋向。至于后世,则诚如毛奇龄《唐七律选序》所说,莫不“元袭大历”。又如袁枚所说,律诗之发展,“至中、晚而始备,至宋、元而愈出愈奇。”中国律诗的完备,大历诸子的创作和影响,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4清苦局促诗风盛行“清”的确是十才子诗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直接源于王孟,特别是王维。大历年间,王维被棒上“天下文宗”的宝座而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十才子“大率衍王孟之绪”(刘熙载《艺概·诗概》),但不及王维的浑成,如钱起诗尽有裴王意,其失也浅。施补华《岘慵说诗》曰:“七律至中唐而极秀,亦至中唐而渐薄。盛唐之浑厚,至中唐日散;晚唐之纤小,自中唐日开,故大历十才子七律,在盛衰关头,气运使然也。”何止七律!十才子的整个诗风开始由盛唐的浑成雄厚逐渐向清婉雅秀转变。在这种诗风的影响下,“中唐气格,雄直恣肆,变化动宕,不及盛唐;而优柔往复,情韵如生,意绪明白,词旨朗隽,气概自清。”贾岛远追王孟,近接大历十才子。他变韩孟的险怪为清奇,自成清苦局促一派。以姚合为代表的“武功体”,写景益加清秀纤细,格律益为圆稳。恬淡近人,但太清弱,以至形成圆稳清浅的诗风。晚唐诗人没有沿韩愈等议论化、散文化的路子走下去,而是承大历十才子等诗人的诗风而又有所发展。他们诗歌的格律更趋精严,词藻更趋绮丽,声调更趋流利,气韵更趋圆转。其清词丽句不似初唐诗的古拙质实,也不象盛唐诗的浑融宏亮,而是更多地表现为精巧、圆润、工切。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韦庄《题许浑诗卷》)。郑谷诗于清丽之外颇有一种韵致。韩偓诗在清丽之中含有秀媚的风神。宋代四灵“独喜贾岛、姚合之诗,稍稍复就清苦之风,江湖诗人多效其体,一时谓之唐宗”11。杨万里的清新活泼,姜夔的清空幽深,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十才子诗风的烙印。大历十才子的诗风还有趋于繁富的一面。与十才子先后同时的高仲武评崔峒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说韩翃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王船山《唐诗评选》评韩翃《送丹阳刘太真》诗说“君平终是艳诗手”。都注意到这一点。十才子写了不少流利华美、渐趋繁富的歌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