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第1页
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第2页
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第3页
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第4页
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创造性教育是指教师基于创新目标,运用适当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向学生传达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其虽有知识教学,但主要是一种关注主体发展的发展性教学,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分析,创造性教学具有的主要特征是:(1)从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设计而言,创造性教学具有明确的创新取向与创造目标意识。(2)从教学的心理环境与动力的角度而言,创造性教学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宽松的创新风气。(3)从认知方法及对策的角度而言,创造性教学具有有效的教学策略。(4)从成果实现的角度而言,创造性教学具有高价值的教学成果。创造性教学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是我们开展创造性教学及评价活动的最为直接的理论出发点。所谓创造性教学评价就是根据创造性教学的需要,在创造性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学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目的在于推动创造性教学并实现其目标的教学评价活动。开展创造性教学评价,对于推动和引导创造性教学的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一点初浅探讨。一、建立创造性的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基础(一)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当前,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国家规定的对教学工作具有法律效用的文件。教师教学要认真贯彻执行大纲要求,才能使教和学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标准。因此,评价创造性教学离不开教学大纲。在基础教育领域,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在其第三部分关于“课程标准”的阐述中,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课程的基础”。为此,在基础教育领域,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纲要》这一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按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实施教学和相应的评价活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对这个问题,国家可以说是三令五申。故在课堂教学时,决不能有增加学生负担的因素。“科教兴国”是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战略,它迫切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实施素质教育。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9号)要求,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制订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创造性教学评价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也要发展学生的身体、人格、个性,使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智能发展,人格健全和谐的人,该观点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教育的价值观——教育具有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人的自身发展的综合性价值,因此,此教学观是今天我们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具体落实到创造性教学评价上,就有必要将创造性教学及其评价与一般教学及其评价区分开来。创造性教学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尤其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培养。诸如自信心、合作精神、交往能力、批判精神、判断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等“高价值的教学成果”。当前制订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能有利于衡量这样的“高价值的教学成果”。其次,创造性教学评价要以现代创造性理论为指导。在现代诸多创造性理论中,最有代表性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的理论是斯坦伯格的创造力投资理论(Sternberg,1991)。在该理论中,斯坦伯格认为,创造力的产生,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六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个理论,教师实施创造性教学,要特别注意在这六大因素上对学生施以影响。同理,开展创造性教学评估,也要把这六大因素及其关系,有机地整合纳入指标体系。此外,创造性教学评价还要以现代教育和教学评价理论为指导,把现代教育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即“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渗透体现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三)创造性教学评价的目评价目的是指该评价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评价的方向所在。它影响到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筛选及权重的确定。根据现代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旨在于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结合国内外众多关于教学评价的研究实践,笔者以为,创造性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至少应该包含这样二个方面:第一,在于帮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转变传统观念,逐步确立创造性教学的思想,树立明确的创造目标意识,提高运用创造性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自觉性与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第二,在于改进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使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更有效地检查、把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加强教学管理,充分挖掘和发挥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归根结底是为了“实施创造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为实现评价目的服务,服从评价的需要。(四)国外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借鉴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倘若满足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便具有了科学性与合理性。但要在实践中行得通,还必须具有可行性。当前实施创造性教学的条件基本具备、需要迫切、气氛浓厚。国家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学生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国很多地方的教改与素质教育实践已见成效。“快乐教育”、“成功教育”等有益探索成绩喜人。“非智力因素”得到空前的重视与研究,成果丰硕。基础教育和高校的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广大教师在课堂内外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性作了大量努力,取得了丰富经验。国外教育教学在发展学生人格、创造性、动手能力等方面,起步较早,经验比较多,可以借鉴。所有这些,都为构建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准备。二、处理好教学中的几个关系评价指标是反映评价对象某一方面状况的一些主要因素。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应是那些反映课堂教学本质特征的基本要素。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观点以及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反映课堂教学本质特征的基本要素,应该体现和包含在以下一些关系的处理上:一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的教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学的主体地位要有机统一。二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的实施、效果的获得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三是要充分重视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二者共同制约和影响教学效果。四是要注意处理知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有所侧重地实现教学的整体功能。即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双基”、“智能”、“身心”、“个性”、特别是“创造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结合上述思路,再根据前面所讲的构建创造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显然,创造性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创造性教学的目标首先,教学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每一课时都要求达到明确目标,才能完成教学大纲或《纲要》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次,认真执行大纲或《纲要》规定,不超纲教学,才不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第三,创造性教学的特征之一是“明确的创新取向与创造目标意识”,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以创新为主要价值取向,师生都具有明确教学目标意识尤其是创造目标意识。包括双基教学目标、一般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及创造性目标等,这些目标在教师的教案中都应有明确的规定。此外,还要在课堂教学中考察教师是否自觉运用创造性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因为这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的需要,更是衡量教师是否具备明确的创造目标意识的重要指标”、“缺乏运用创造性原则与方法的自觉性,创造性教学目标就无从依托,无法落实”。(二)学中策略问题创造首先必须继承,创造需要知识原料。知识教学首先必须科学。这点非常重要。倘若将错误的观念和知识传给学生对于学生可能会贻害终生。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其次必须灵活。倘若学生被动接纳知识,死记硬背,对创造性发展也不会有多大促进作用。因此,知识教学中也有一个教与学的策略问题。具体标准如下:1、教师对概念词义等教学是否正确、无科学性错误(允许课堂内改正)。以及所作的论证,引述的事实,所举的例子是否恰当?2、教材内在思想性是否挖掘出来,教师是否因势利导,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3、教学是否保证了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教学的深度、进度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5、教学内容是否重点突出,抓住关键,突破难点?6、教师是否注意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消化理解,灵活运用,主动接纳,注意优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储存加工方式和个性思维品质。是否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概括化程度。能否正确处理知识传授和鼓励创新的关系。7、教师是否善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机纳入教学之中,以科研、教研带动教学和创新。(三)形成积极的情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是否积极、主动、自觉,其独立性、自主性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教师教学策略运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和结果。重视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建构主义的重要思想和做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指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善于创造融洽、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充分体验轻松感,快乐感、成就感等各种积极的情感,并有所发展。评价时要考察下述几个方面:1、学生是否已被引起强烈的学习动机。2、老师是否采取措施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如内容的新颖性,现实意义,引人入胜等。方法形式的多样性,实践活动、学科兴趣小组的组织,个别指导等。3、课堂气氛是否轻松、活泼,师生双边活动是否频繁。4、学生是否独立、自主地学习。是否有一个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否能自由体验各种积极的情感。5、教师是否注意并善于提高学生适应教学的能力。(四)某教师的教态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以语言为主要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的语言接影响着他完成教学任务。语言准确、清晰、生动、幽默和富有感染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形象、教态,也会影响教学质量,有些学生不愿意听某教师讲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讨厌或难以接受该教师的教态。具体评价时,主要考察下面几点:1、语言是否准确、清晰、简练、生动,有条理。2、教态是否自然、大方、亲切、有号召力。3、说话是否通俗,快慢适度、抑扬顿挫。4、是否用普通话教学。5、板书是否简明扼要、工整规范。(五)创造性教学的评价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不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句空话。为此,教师应该切实贯彻主体性教学策略,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这是创造性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体现创造性教学特征的一个重要做法。具体评价时,可考察下面几点:1、是真正采用启发式教学?还是注入式?或者“假启发”。2、是否重视创设创造性教学的气氛与环境,即民主性、趣味性、自由安全、开放性、实用性、诊断与反思性的气氛与环境。是否多采用情境教育,实现由境入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人,以情育人。3、是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4、是否精讲精练、精心设问?5、是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和运用教法,做到因材施教?6、教育技术、手段的选择运用是否合理?7、是否会指导学生的学习,使教与学有机统一?是否结合教学有机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其技法。(六)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性教学要求教学成果的高价值。这也是创造性教学的一大特征。所谓“高价值”,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或《纲要》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未来发展及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是创造性教学应有的效果,也是评价的核心内容。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