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课件_第1页
运动疗法课件_第2页
运动疗法课件_第3页
运动疗法课件_第4页
运动疗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疗法

【教学目标】

了解:运动疗法的特点、内容。理解: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生物力学方法、神经发育疗法、代偿方法。掌握:运动疗法的治疗原则、基本类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动疗法的治疗原则、基本类型。难点: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

【运动疗法】

一、概述

【概述】--定义

运动疗法是利用人体肌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功能恢复和发展的一种疗法。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

主要理论基础:运动学、生物力学、神经发育学。

【概述】--特点1.是一种积极的治疗。2.是一种局部和全身相结合的治疗。3.是一种集保健、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疗法。4.是训练和教育并重的治疗。5.目标是功能恢复。

二、运动的基本类型(一)按完成动作的主动用力程度分类1.被动运动2.助力运动3.主动运动4.抗阻运动5.主被动运动1.被动运动:

定义:被动运动是指肌肉完全放松、不作主动收缩,完全由外力来完成的运动。

力源:

治疗师、家属——一般的被动运动。

患者自己健肢的力量——自我被动运动。

器械的力量:如持续被动运动(CPM)。作用:(1)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2)维持软组织的长度,防止发生挛缩。(3)促进肢体血液淋巴回流,防止或消除肢体肿胀。(4)对瘫痪肢体反复进行被动运动,能增强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痉挛肌肉,为主动运动创造条件。

多用于偏瘫的早期、周围神经损伤肌力十分低下时、骨折后固定时相邻未被固定的关节、脊髓损伤时。2.助力运动定义:助力运动是指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外力来源:(1)徒手的助力运动:由运动疗法师或患者的健肢提供。(2)通过器械或某种装置的助力运动:如:用悬吊装置将运动部位吊起,以减轻自身重力。然后在水平面上运动。(3)利用水的浮力:利用水对肢体的浮力或加上漂浮物来减轻重力的影响进行辅助的自主运动。最常用于近端关节如髋、肩关节以及躯干等。

(4)利用引力:(肢体本身的重力)将患肢放在光滑的斜板上,利用引力带动患肢下滑。

作用:(1)增强肌力:多用于肌力<Ⅲ级的情况下。(2)保持和增大关节活动度。3.主动运动定义:即运动时不需要助力,亦不用克服外来阻力,整个动作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

作用:(1)可进一步提高肌力。(2)可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对骨折错位影响小)。(3)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4)锻炼心肺功能,活跃新陈代谢。(5)发展肌肉的速度和耐力。4.抗阻运动定义:抗阻运动是指在动作进行过程中,须克服外来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

阻力来源:(1)徒手给予(2)用重物做抗阻力运动:直接用手拿重物或把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如:铁哑铃、杠铃、铅带子、肩挂重带等。(3)用重锤、滑车做抗阻力运动:用重锤作为阻力,用滑车改变方向。(4)用弹簧做抗阻力运动:可单用弹簧,也可与滑车连用。(5)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对抗浮力的运动就会成为抗阻力,可在四肢末端栓上浮子,再向下方运动。在水中急速活动手脚时,水的流体阻力就会妨碍运动→形成阻力。原则:(1)大负荷、少重复次数(或短时间)的原则→发展肌力。(2)阻力的位置:在受累关节的远侧。

主被动运动(二)按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1.等张收缩是一种产生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其特点是在活动范围内其肌肉的张力相对保持恒定,而长度发生改变。一般:大负荷,少重复次数的练习有利于发展肌力。中等负荷,重复次数多则有利于发展肌耐力。2.等长收缩是肌肉对抗阻力进行收缩时,尽管肌肉的张力增加,进行收缩,但是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不发生关节运动。作用:(1)增加肌力;(2)维持姿势。优点:(1)用较少的时间、较少的能量获得满意的效果。(2)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低,在家庭里亦可练习,尤其适合于卧床患者。(3)特别适用于骨折、关节炎、疼痛等关节须保持静止的情况下,做肌力增强训练。用于早期康复。缺点:(1)所获得增强的肌力仅出现在该姿势练习的关节角度。(2)用力时要屏气,对高血压病患者不利。等长运动等张运动3.等速收缩在整个运动范围内肌肉的收缩速度,即运动的角速度为一定,是等长、等张收缩的综合,自己不能完成,需依靠特殊装置才能完成。如赛百斯(Cybex)可作为测定肌力的一种方法。作用:是最好的增加肌力的方法。等速收缩二、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㈠生物力学方法1.定义生物力学的方法是指肌肉关节活动按生物力学的原理——力、运动、耐力等进行治疗,从而保持人体良好的平衡和运动能力。治疗时每次只集中在一个关节、一块肌肉或肌群和一种运动上。

方法:主、被动运动,各种器械运动等。【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生物力学方法2.适用范围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但关节可动范围、肌力、耐力障碍的患者,如:骨关节损伤患者、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枢神经损伤患者后期肌张力正常时。【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生物力学方法3.目的⑴增加关节活动度(ROM),增加肌力,提高耐力。⑵进行ROM、肌力、耐力的评定。⑶假肢、支具也是运用生物力学的原理来设计制作的。(二)神经发育疗法(亦称促进技术)人类的发育过程,从婴儿至成人,各种神经功能的形成和完善,也表明了神经发育的基本规律:仰卧/俯卧姿势—滚动—爬行—坐—跪—站立—行走。【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㈡神经发育疗法(亦称促进技术、易化技术)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中风后偏瘫、脑瘫等受损的是皮层对运动的控制能力,患者的问题不在于肌力、关节活动度的异常,而在于出现了异常的肌张力、异常的运动模式及病理反射。【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神经发育疗法

神经发育疗法就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康复中,按神经生理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方法予以促进,从而就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的重点放在运动模式上。

目的:恢复正常的肌张力,促通正常的运动模式。【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神经发育疗法方法:1.Rood技术2.Bobath方法3.Brunnstrom方法4.PNF(本体促进技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代偿性方法㈢代偿性方法受损部分的功能已不可能恢复或达不到日常生活活动(ADL)要求时,可考虑用代偿性方法。方法:①辅助器具:轮椅,拐仗,支具,导育棍,助听器等。②新方法:利手交换。③改变环境以利患者活动。【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代偿性方法

代偿性方法通常不单独使用,多和神经发育疗法和生物力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目的:尽快地使患者恢复功能性活动。

三、运动疗法的内容【运动疗法的内容】1.关节活动度训练2.肌力增强训练3.协调性训练4.平衡训练5.呼吸训练6.体位转换训练7.步行训练8.医疗体操9.易化技术【运动疗法的内容】--关节活动度训练㈠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活动度受限的原因:*关节部位发生病变、损伤*长期卧床或长期保持某一体位静止不动等*皮肤瘢痕挛缩*肌肉痉挛*骨性强直及骨质增生【运动疗法的内容】--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类型:*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松动技术(jointmobilization)*软组织牵伸技术【运动疗法的内容】--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松动技术:指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具体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操作手法分为4级:*I、Ⅱ级用于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Ⅲ级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Ⅳ级用于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运动疗法的内容】--关节活动度训练软组织牵伸技术:*牵伸是指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目的: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组织挛缩。*牵伸方式:①手法牵伸②机械装置被动牵伸③自我牵伸屈膝牵伸屈腕加热牵伸【运动疗法的内容】--肌力增强训练㈡肌力增强训练抗阻训练方法超负荷原则肌力训练的类型:

*等张性训练

*等长性训练

*等速性训练也称为等动性训练【运动疗法的内容】--肌力增强训练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应从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逐步进行。*肌力训练后应观察患者全身心血管反应以及局部有无不适。【运动疗法的内容】--协调性训练㈢协调性训练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地运动的能力。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协调功能障碍又称共济失调。【运动疗法的内容】--协调性训练分类: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协调功能的评定方法如指鼻试验、轮替试验等,即可以用来进行评定,也可以用来进行协调训练。【运动疗法的内容】--协调性训练训练原则:*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卧位、坐位再立位;*先单个肢体、一侧肢体、再双侧肢体同时运动;*先做双侧对称性运动,再做不对称性运动*先缓慢,后快速*先睁眼做,再闭眼做。上肢:训练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性与反应的速度。下肢:训练正确的步态。【运动疗法的内容】--协调性训练协调性训练的护理要点:*指导患者利用一些生活动作来辅助强化协调动作。*操练时切忌过分用力,以避免兴奋扩散。【运动疗法的内容】--平衡训练㈣平衡训练*改善人体平衡功能,锻炼本体感受器、刺激姿势反射。*用于治疗由于神经系统或前庭器官病变所致的平衡功能障碍。*训练内容: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包括自动态平衡、他动态平衡、动作中平衡。【运动疗法的内容】--平衡训练平衡训练的护理要点:*放松、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训练时由易到难,注意保护,并逐步减少保护*训练时所取的体位应由最稳定的体位,逐渐过渡到最不稳定的体位:卧位→跪位→坐位→站位*身体的重心由低到高*由睁眼训练过渡到闭眼平衡训练【运动疗法的内容】--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与平衡训练的区别:平衡功能的训练侧重于身体重心的控制,以粗大动作、整体动作训练为主。协调功能训练侧重于动作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以肢体远端关节的精细动作、多关节共同运动的控制为主,同时强调动作完成过程的质量,例如在动作的完成是否正确、准确、是否出现肢体的震颤等。【运动疗法的内容】--呼吸训练㈤呼吸训练*常用于呼吸系统疾患、心肺手术后及脊髓损伤(T5以上)患者、体弱患者。*内容:腹式呼吸模式训练、呼吸肌强化训练、排痰训练(包括:体位引流、胸部扣击、震颤、咳嗽训练)等。【运动疗法的内容】--呼吸训练呼吸训练的护理要点:*注意不可在饭后或空腹时练*避免过深呼吸,以防引起一过性的呼吸停止。*心肺手术者,应于术前1周开始预备训练。【运动疗法的内容】--体位转换训练㈥体位转换训练*卧位的翻身训练(仰卧位与侧卧位的相互转换)*卧位到坐位的转换*坐位到立位的转换*床←→轮椅、轮椅←→椅、轮椅←→坐便器、轮椅←→浴缸、轮椅←→地面的转换

卧位翻身训练

卧位到坐位的转换abcd

ab

cd【运动疗法的内容】--体位转换训练体位转换训练的护理要点:*每次训练时仅给予最小辅助;并依次减少辅助量。*向患者分步解释动作顺序及要求。【运动疗法的内容】--步行训练㈦步行训练*对象:因伤病损害而造成步行障碍者*训练前准备:ROM训练、肌力训练、耐力训练、下肢负重训练、合理选用辅助用具(矫形器、助行器、拐杖、手杖和轮椅等)*步行基本动作训练:减重支持步行→平行杠内步行→杠内持杖步行→杠外持杖步行→弃杖步行→应用性步行。【运动疗法的内容】--步行训练步行训练的护理要点:*提供必要保护,以免跌倒。*掌握训练时机。*凡病人能完成的动作,应鼓励患者自己完成,不要辅助过多。【运动疗法的内容】--医疗体操㈧医疗体操*是针对某一伤病所进行的专门性体操运动。*有特殊的消除症状、恢复病情、改善功能、加强代偿、促进康复的作用。*编操原则:以3~5min轻量的预备活动开始,然后过渡到有若干操节、持续10~30min的基本活动,最后逐渐减小活动量,以整理活动结束。【运动疗法的内容】--医疗体操医疗体操的护理要点:*注意实施治疗时血压应平稳*疗后无过度疲劳感【运动疗法的内容】--易化技术㈨易化技术(即神经发育疗法)易化技术的护理要点:*训练中要求患者主动注意训练的过程*强调重复学习*有顺序地组合其它方法*在动作进行中和完成后给予患者适当鼓励四、运动量的确定强度、频度、持续时间强度:按运动后最高心率的百分数最高心率=210-年龄

大致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运动量:相当于最高心率的80%以上中运动量:相当于最高心率的70%小运动量: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

五、运动疗法的治疗原则1.早期应用:越早效果越好,可防止发生许多并发症。2.持之以恒:每日短时间的运动效果大于隔日长时间的运动效果。尽管运动时间相同,但短时间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