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与词义来源_第1页
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与词义来源_第2页
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与词义来源_第3页
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与词义来源_第4页
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与词义来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与词义来源

一研究语料及方法此名称是人们通过亲属和其他关系、身份和职业获得的名称。广义上说,凡表示人的名称的名词都可以看作是称谓名词,如“哥哥、舅父、同志、作家、学生、教授、朋友、精英、笨蛋、弄潮儿、古董喻指守旧的人、狐狸精、国脚国家足球队队员”等。称谓名词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是时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不过,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人们总爱把表示人的名称的名词和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放在一起来做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例如,汉语语法学界把此二者合在一起称为一般名词,并且不加区分地研究它们的句法分布与功能特点(参见黄伯荣、廖序东1993)。在社会语言学里,我们要倡导把表示人的名称的名词和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分开来研究,因为人类对自身的命名和对事物的命名肯定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社会动因。本文试图通过定量统计分析来研究北京话称谓名词里的一个小类。我们之所以选取北京话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北京话作为一种地域方言,有其特殊地位和特殊价值,对北京话的研究本身就很有意义;对北京话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对现代汉语的研究(胡明扬1999)。同时,我们在文献里也没有发现关于北京话里相关称谓名词的专题研究。我们的语料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的“当代北京口语语料库”和《现代北京口语词典》,前者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北京口语调查”的研究成果,后者的三位作者都是从事北京话词语收集的专家,其中陈刚先生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注意搜集北京话语词。语料的丰富和真实增加了我们进行研究的信心。首先,我们按照上文对称谓名词的定义,在语料里检索相关词项。在检索过程中,我们发现称谓名词有三个完全不同的小类。例如:(a)叔叔阿姨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舅舅(b)导师校长书记专员主任老师男士师傅同志(c)能手笨蛋傻瓜知音半瓶醋天之娇子白马王子白衣天使刘叔新(2000)把像(a)组这样的称谓名词叫做亲属称谓名词,没有提及(b)组和(c)组这样的称谓名词,这是“一分法”。胡明扬(1999)把像(a)组和(b)组这样的称谓名词分别叫做亲属称谓名词和社交称谓名词,曹炜(2004)把像(a)组和(b)组这样的称谓名词分别叫做亲属称谓名词和社会称谓名词;他们二人采用的是“二分法”。三位学者都没有提到像(c)组这样的称谓名词。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像(c)组这样的称谓名词和(a)、(b)组的不同在于认知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把(c)组这样的称谓名词叫做认知称谓名词,或者叫做另类称谓名词。我们把(a)组这样的称谓名词仍然叫做亲属称谓名词,把(b)组这样的称谓名词仍然叫做社会称谓名词。我们采用“三分法”,把称谓名词按照不同的语域分为亲属称谓名词、社会称谓名词和认知称谓名词,从而使汉语称谓名词的分类具有完整的系统性。亲属称谓名词和社会称谓名词只涉及人类较为简单的认知域,而且往往只有一个原型词义(即基本词义),这个词义没有经过明显的隐喻或转喻等思维过程。传统词汇学和现代社会语言学对亲属称谓名词和社会称谓名词研究得都很深入,但置(c)组这样的“另类”性质的认知称谓名词于不顾。我们把视线投向(c)组这样的认知称谓名词时,惊奇地发现它们具有很高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价值。认知称谓名词或者具有一个词义,或者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但其中总是有一个为主要词义,而且这个词义经过明显的隐喻或转喻认知过程,改变了我们对其所指内容的思维模式,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示人的名称,以达到一定的语用目的,例如,少女们用“白马王子”来称谓她们倾慕的理想的青年男子,人们用“白衣天使”来称谓护士,用“半瓶醋”来称谓对某种技术略知一二的人,把愚蠢的人骂作是“笨蛋”,等等,这些都运用了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方式,而且都生动形象。认知称谓名词涉及比较复杂的认知域,凸现出人类更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及其相应的创造性。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径直地把它们称为认知称谓名词;换句话说,它们比亲属称谓名词和社会称谓名词更能体现出人类的高级认知能力。我们也容易看出,认知称谓名词不仅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而且与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现代汉语中,认知称谓名词数量很多(见下表1),如“能手、神童、月老、瘦子、小姐妓女、鸭子男妓、吝啬鬼、二流子、老不死、贱骨头、黄毛丫头”等等。其中来自北京话的那一部分,如“大腕、大款、倒爷、侃爷”等,特别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由此而提出的假设是:既然北京是一座社会生活异常复杂的大都市,那么,北京话中理所当然地有着丰富的认知称谓名词。在此假设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究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动因。二中文资源的初步统计分析我们从总量(根据词典统计)、感情色彩、认知方式、词义来源这四个方面来统计分析北京话里的认知称谓名词。2.1儿童认知称谓名词的绝对数和相对数《现代汉语词典》中认知称谓名词的部分例子:阿飞矮子暗探扒手恶棍霸主打手二奶保镖鸨儿病号枪手凶手色狼蛇头网虫植物人野鸳鸯笔杆子变色龙病包儿急性子可怜虫势利眼心肝宝贝半吊子半边天眼中钉百事通包打听辣妹子门外汉二百五二道贩子我们对北京语言大学的“当代北京口语语料库”和《现代北京口语词典》进行穷尽性检索,共统计出575个认知称谓名词;我们对《现代汉语词典》进行穷尽性检索,共统计出462个认知称谓名词。这组数据表明(见表1),北京话里认知称谓名词的绝对数大于普通话里认知称谓名词的绝对数。这样,我们上述的基本假设得到了初步验证,即北京话里有着丰富的认知称谓名词。2.2情感色彩按照感情色彩,北京话的认知称谓名词可以分为三类。(1)没什么好说的。例子愣葱行动卤莽的人二尾子两性人穷蛤蜊穷人土蜘蛛当地的无赖汉糟蛮子南方人丫头养的私生子(2)中立范畴。例子座儿顾客白帽子东北人过枝子过继的儿女捻手钳工自来困一向困倦无神的人打鼓儿的沿街叫卖的小贩子(3)山东籍的男性对于称谓的价值分析大师傅厨师款爷改革后富起来的人大老爷们儿成年男子高眼识货的人心肝儿肉最喜欢的人三哥山东籍的男性体力劳动者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中,贬义类的数量大大多于褒义类(见表2)。具有比较价值的是,北京话社会称谓名词中,褒义类大大多于贬义类(胡明扬1999)。胡明扬(1999)没有把称谓名词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类,我们从中统计出现的例子得到了这个结论。2.3认知方法按照不同的认知方式,认知称谓名词可以分为两大类。(1)隐喻。例子菜货懦弱无能的人病篓子多病的人白眼儿狼不知感恩的人菜包子懦弱无能的人病秧子久病的人白吃猴儿专门吃白食的人(2)大个儿身材高大的人转喻和隐喻暗门子暗娼半掩门儿暗娼大肚儿汉饭量大的人看街的乞丐沉屁股惯于久坐的访客大个儿身材高大的人转喻和隐喻的出现几率接近,统计数据见表3。2.4公正的来源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的词义来源异常复杂。我们这里暂且把它们分成11个小类。(1)这些技能的类型。例子草鸡懦弱的人菜包子懦弱无能的人稀胎子软弱的人磨咕头儿做事不爽利的人蝎子它妈阴险毒辣的人蒲包儿外表漂亮而无能的人(2)包括板儿爷三轮车工人二把刀技术不精的人半掩门儿暗娼老冒儿外行人冷工冬季进城当临时工的农民老砟拐卖人口为生的人(3)善事业的人打虎的骗人财物的人慈善虫儿从事慈善事业的人白眼儿狼不知感恩的人祖宗尖儿惹不起的人雏巴虎儿初入社会的青年三孙子地位低、被人看不起的人(4)包括哭巴精爱哭的孩子二尾子两性人老娘们儿成年妇女老咔啦完老而无用的人家过老老处女大老爷儿们成年男人(5)特征类别。例子黄板子牙齿发黄的人豁唇子有兔唇的人驴脸长脸形人露牙直牙齿露在外面的人麻克脸上有麻子的人罗锅儿驼背的人(6)语言和行为。例子稳碴儿稳重的人瞎话篓子爱说谎话的人话匣子话多的人冒失鬼举止莽撞的人浪张三举止轻狂的人嘴把势能说不能干的人(7)喜欢习惯。例子贼腥味儿有偷窃恶习的人澡腻子喜欢在澡堂里滞留的人睡虎子贪睡的人书腻子总爱滞留书场的人硬杠头爱抬死杠的人夜游子爱夜晚做事的人(8)婚姻和家庭。例子宝贝疙瘩最疼爱的女儿骨血儿亲生儿女接根儿与姘妇生的孩子过枝子过继的儿女跑头子货与男人私奔的女人虫儿蚁儿的孙子及其以下的人(9)健康饮食。例子病篓子多病的人菜虎子能吃菜的人汗包多汗者狗豆子多屁的人盐猴子爱吃咸的人药篓子经常生病吃药的人(10)来自该国的民族。例子山药蛋关外人怯外面儿外地初来的人卫嘴子天津人怯子讲话带外地方音的人(11)定义的起源穷胎子穷人苦核儿穷苦人苦气码子穷困的人苦瓠子穷苦人大款非常富有的人款姐富有的年轻女性认知称谓名词词义的主要来源是能力、品性、职业技术等。统计数据见表4。三相关词义的来源从上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是:(1)总量较大;(2)贬义类的数量远远大于褒义类的数量;(3)隐喻类和转喻类几乎持平;(4)能力、品性、职业技术等是其词义的主要来源。这里,我们尝试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社会动因。3.1社会生活是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的主要原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一方面使人的思维模式复杂化,另一方面也使有限的词语不得不通过多种渠道产生新义,以适应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北京异常复杂的社会生活是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总量大的主要原因。可以预测,大都市社会生活中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使北京话里会出现一些新的认知称谓名词,例如“大腕、大款、倒爷、侃爷、卖的妓女、人尖儿出类拔萃的人、飞飞妹周末坐飞机到南方玩的姑娘”等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称谓名词。另外,普通话是规范性质的标准语,而且具有一定书面色彩;北京话词绝大多数是口语词,本身也没有严格的规范诉求;而认知称谓名词主要是口语词。这也是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较多的原因之一。3.2亲属称称谓和社会称谓名词对面称和面称特征的影响受会话礼貌原则的制约,面称注重礼貌,多用褒义性词语;而背称受此原则制约较小。亲属称谓名词和社会称谓名词多用于面称和受面子赋值影响,褒义类较多,贬义类较少;认知称谓名词多用于背称和受面子缺值影响,褒义类较少,贬义类较多。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认知称谓名词中贬义类大大多于褒义类这一现象的语用学解释。3.3人类的脑力劳动作为一种抽象认知能力,隐喻来源于对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的“相似性”的认识,是人类思维在不同性质的认知域之间的投射,对于人类的脑力劳动而言,其难度较大,但其创造性也较大;转喻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能力,但它是人类思维关于在相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领域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的替代关系的认识,对于人类的脑力劳动而言,其难度较小,但其创造性也较小。在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里,隐喻和转喻受人类脑力劳动的难度和创造性的双重制约而显得同等重要。3.4认知称谓名词是一种社会方言,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之关系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认知称谓名词是一种社会性较强的称谓现象,而用于个人的外号或绰号是一种社会性较弱的称谓现象;当外号或绰号被用于指称一类人时,它们即转化成认知称谓名词。外号或绰号一般也采用隐喻或换喻等认知方式,而且也很形象,例如“李大炮一个喜欢在公众场合说直话的姓李的人”等。因此,从广义说,认知称谓名词与外号和绰号是同中有异的关系。一般认为,外貌特征、言谈举止等是人们外号或绰号的词义的主要来源,即所谓以貌取人。本研究实地调查了10名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是北京街头的2名修车师傅、2名补鞋匠、2名推销员以及近郊的2名菜农、北京语言大学的2名语言学博士生),其中8人对这一通常看法深信不疑。本研究第2部分的统计数据(见表4)显示,与外号和绰号不同,认知称谓名词词义的主要来源是能力、品性、职业技术等,而非言谈举止、外貌特征、爱好习惯等。这一结果说明,与相貌特征、言谈举止、爱好习惯、婚姻家庭、健康饮食、籍贯民族、经济状况等相比,能力、品性、职业、技术等是人们从事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实践的主要制动因素。本研究的这一结论为探讨人之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组重要参数,有助于在人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把认知称谓名词看作是一种社会方言。“在北京还没有形成依职业区分的社会集团和与此相适应的社会方言”(胡明扬1999)。事实上,情况并不如此。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话与职业因素相关的认知称谓名词里,绝大多数是跟色情从业者、失业者、乞丐等弱势群体相关的词儿,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贬义词(见表5),其中相对频率是指特定职业因素的认知称谓名词的数量与职业技术类认知称谓名词的总量之比。另外,从构词角度来看,认知称谓名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