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章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_第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章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_第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章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_第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章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_第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章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第十二章课件

第十二章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一、学习目的

充分认识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二、学习要点1、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2、积极发展新型城镇化;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4、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互动。第一节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一、全面认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四、新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一、全面认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随着经济社会历史发展逐渐丰富、逐步深化的。一方面,随着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提升;另一方面,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环境条件改善等,促使农业经营效率提高,这些都使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元。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单位产量较低,农产品的品质较差,农业劳动生产力低,经营规模较小;农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程度不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农业资源配置不够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高;农民收益增长不快,城乡差距较大。

受制于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三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非农产业的25.3%;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国内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普遍超过国际市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于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消费支出比为1.9∶1。这是党中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求是,2023-03-15.三、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应根据世情、国情、农情,既借鉴国际经验,更注重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不断地探索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和“新型道路”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认识上逐步深化。四、新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

一是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线,推进耕地保护建设全方面加强。二是以设施和装备升级为重点,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四是由产业链相对单一向集聚融合转变。五是由追求产量为目标向发展生产与生态保护并重转变。六是坚持开放共享,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全方位展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3年7月20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的讲话第二节积极发展新型城镇化

要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与农业现代化二、中国城镇化的现状和深层次问题三、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四、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举措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能加快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农业现代化还意味着农民的现代化转变,能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与管理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农民更为主动、高效的参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治理。二、中国城镇化的现状和深层次问题(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中西部快于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态势。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总体上,中国城镇化呈现出由东向西的空间梯度分异特征。2010年城镇化高值区集中分布于沿海省份。2014年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以后,城镇化高值区域逐渐沿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向内陆地区扩散。2010—2020年中国城镇化时空演化——李汝资,黄晓玲,刘耀彬.2010—2020年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3,78(04):777-791.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减少1157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50429万人,比上年增加115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467万人,比上年增加885万人。

——人口总量有所增加,城镇化率继续提高[EB/OL].中国政府网.2022-01-17.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1、城乡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2、城市化的农业劳动力供给减缓3、“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4、城镇空间分布的规模结构不合理5、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2023年上半年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变迁

1990年我国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力人口年龄仍然以年轻人为主,呈现典型的下宽上尖年龄金字塔结构。而到了201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中位数由原来的32岁增加到44岁,2019年我国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5,8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我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转移,这也将进一步加速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谢玲红,吕开宇.“十四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五大问题[J].经济学家,2020(10):56-64.三、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二)四化同步,统筹城乡(三)优化布局,集约高效(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五)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四、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三)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8月3日,公安部发布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在户籍政策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降低落户门槛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以常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降低落户门槛,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截至2022年,1.4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7.7%。调整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政策

推动各地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类推动城市群发展

目前,19个城市群集聚了全国70%以上的人口和80%以上的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高端要素持续集聚,是提升我国全球资源配置力的主要载体。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逐渐成长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城市群承载和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但一体化发展水平与整体竞争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周边多是生态地区、农业地区或边境地区,需要积极引导人口适度集聚,提升整体安全水平。(二)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的人口占全国的20.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三成以上,超大特大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动力源和增长极的作用。超大特大城市统筹好改革、科技和文化三大动力,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5%,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全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6220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中部地区生产总值266513亿元,增长4.0%;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56985亿元,增长3.2%;东北地区生产总值57946亿元,增长1.3%。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00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559766亿元,增长3.0%;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290289亿元,增长2.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三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重点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一)乡村振兴是破解城乡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二)乡村振兴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迫切需要(三)乡村振兴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

当前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振兴”,即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风貌、振兴乡村治理。(一)振兴乡村产业(二)振兴乡村文化(三)振兴村容村貌(四)振兴乡村治理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重点(一)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根据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与内在规律,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关键是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和引导,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旗帜鲜明地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三)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村容村貌升级

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逐步到位”的准则,因村制宜,编制本地乡村中长期建设规范,确保村民住房和各类设施建设有序,坚持不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改进乡村治理,促进有序发展

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各类乡村组织的领导,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互动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实现二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举措。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二、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三、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一)农业现代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器”和有效途径。

第二,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实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二)城乡融合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第一,城乡融合发展把城市与乡村紧密联系起来,用先进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

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对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空间,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第三,城乡融合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保障,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三)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良性互动

第一,着力转变观念,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二,按照统筹规划,修订原有城乡分割的相关规划,改革不适应的体制机制。

第三,创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互动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均衡发展。二、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

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的内涵是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共同富裕。三、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要以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对“三农”工作定位,始终坚持,决不放松,抓紧抓好。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三农”问题仍然是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研究思考题:1、怎样全面认识农业现代化和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2、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什么?3、如何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4、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重点有哪些?拓展阅读:罗必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定位[J/OL].中国农村经济,2022(12):20-24/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S0n9fL2suRadTyEVl2pW9UrhTDCdPD65gNf-rGO721WeGUBbbDAUOvty8QVl7TnuvyDYke650aqCx_EWCN45F&uniplatform=NZKPT蒋永穆,孟林.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重在“精准”[J].农村经济,2023(02):1-9./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