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波折发展1、2、4、53、6、7经济体制改革8、9、10、1211、13、1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5、1617、18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1920综合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第一种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加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发展速度加紧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毕解析:C“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布局以东北和西部为主,这些地区重工业发展速度加紧,因此原来工业较发达的上海、天津等地逐步在全国的工业比重中下降,出现了题干中描述的现象,阐明“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布局发生变化,趋于合理。A项明显错误,B项重工业发展速度加紧与上海、天津等地人均工业产值增加率低,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D项与题意无关。2.下图所示为1953~195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这一变化重要是由于()A.实施了“一五”计划B.开展“大跃进”运动C.组织了人民公社D.拟定了“调节、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解析:A1953~1957年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增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A项对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始时间为1958年,“调节、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B、C、D三项错误。3.如图是新中国成立早期发行的股票凭证。这一股票发行阐明()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B.正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酝酿解析:B题图中公私合营,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故A项错误;根据题图中“公私合营股票”,可知反映的是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对的;图片反映的是公私合营,不能反映经济构造,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于1992年,故D项错误。4.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全部商品,将实施按质分等论价方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方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是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解析:D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没有有关自由市场的内容,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故C项错误;中国从1956年开始全方面建设社会主义,题干材料是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同时也考虑了它本身存在的弊端,以避免类似的错误在中国再现,故D项对的。5.“在都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别人操作着出名的‘土高炉’……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材料描述的是()A.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乡镇公司的崛起解析:B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且重要是在大后方,故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强调生产的“大跃进”,其中心是大炼钢铁,与材料中的“土高炉”“质量很差的钢锭”相吻合,故B项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乡镇公司的崛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土高炉”和生产很差的钢锭无关,故D项错误。6.“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对应的浇灌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浇灌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成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重视对农村的投入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客观增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解析:D由“我国的农业浇灌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成7.33亿亩”可见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的发展。“更重视对农村的投入”无法从材料中得出,A项排除;B、C两项均与人民公社期间不符,排除。选D。7.1958年,全国农村一哄而上,大办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1960年,中央公布文献规定人民公社普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权应当重要归生产队。上述变化反映出当时()A.“左”倾错误严重泛滥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C.“大跃进”运动的扩大D.对农村工作的务实调节解析:D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1960年中央公布文献是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纠正,题中问的是这一变化反映的状况,应侧重于对问题的纠正,故A错误,D对的。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错误。“大跃进”运动是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故材料无关,故C错误。8.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加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公斤。出现这种变化的因素是()A.完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系统调节国民经济构造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D根据题干中“1979年”“粮食产量……增加49%”,结合所学可知,以包产到户为重要特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主动性,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9.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献指出:农工商联合公司有权对已经完毕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有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是()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含有一定自主权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解析:A据材料“农工商联合公司有权对已经完毕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可知我国农工商联合公司对计划外产品支配,含有一定自主权,但“购销任务”“计划范畴”表明当时经济发展重要是计划经济,故A项对的。据材料可知1979年尚未达成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故B项错误;据材料“农工商联合公司有权对已经完毕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有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可知并非单纯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故D项错误。10.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愉快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状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事实上是基于港口管理体制突破了()A.“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模式C.“自主经营,简政放权”的模式D.“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模式解析:A港口的管理体制突破了“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使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搞活了国有公司,故A项对的。B、C、D三项的模式是变化之后的模式,故错误。11.1992年8月4日《人民日报》载“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出世界500家大公司1953年以来平均增加速度的一倍……”这一现象反映了()A.当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国有大型公司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B.随着都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公司效益明显提高C.多个全部制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形成解析:B1992年,建立当代公司制度的目的刚刚确立,故A项错误;1984年都市经济体制改革全方面展开,国有公司自主性充足调动,公司效益明显提高,故B项对的;多个全部制经济体制的建立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时间晚于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12.1980年4月,中外合资公司——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领取了国家外资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外资审字(1980)001号”营业执照。这反映出当时()A.实施了都市经济体制改革B.主动探索建立当代公司制度C.经济全部制形式的多元化D.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改革重要目的解析:C据材料“国家外资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外资审字(1980)001号’营业执照”可知在公有制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之下允许中外合资公司存在本身就是一大突破,标志着中国经济全部制形式朝多元化迈进,故C项对的。13.现在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备,国家定价的商品局限性5%,社会重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不不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重要因素是()A.公司自主权的扩大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C.经济体制改革目的确实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解析: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重要商品的价格由市场调节,这种状况的出现阐明我国已摆脱计划经济,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4.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含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阐明()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 B.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 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解析:B本题考察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粮票的使用反映的是我国实施计划经济体制,而粮票的废除阐明我国变化了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15.20世纪70年代末,习仲勋指出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方法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广东临近港澳,能够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此后,中共中央在广东首先尝试这一主张的方法是()A.开办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都市C.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解析:A广东对外开放的方法中最先尝试的是开办经济特区,A项对的。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都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开放港口都市、沿边开放城乡、内地省会开放都市的开放体系。环渤海地区属于这一体系中的()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发区C.沿海开放都市 D.沿边开放城乡解析:B结合环渤海地区的地理位置等分析应当属于沿海经济开发区。17.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对的的是()年份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198256930125655457295099719902348007010054900164003250019952368002170036000720066200A.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C.90年代后来重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均呈下降趋势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停深化解析:D21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B项经济特区表述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90年代后来重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均呈下降趋势”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停深化,经济迅猛发展,为移民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故D项对的。18.如图为中国欧盟贸易十年回想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世贸组织是中欧经贸繁华的保障B.中欧率先进行新技术和新经济革命C.21世纪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到中欧D.走向联合的欧洲经济实力不停增强解析:A世贸组织含有维护全球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职责,有助于组员之间贸易的发展,A项对的。材料没有涉及中欧率先进行新技术和新经济革命的内容,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中欧之间的十年贸易,体现不出中欧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C项错误;走向联合的欧洲经济实力不停增强与题意无关,D项错误。19.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潮流是在()A.新中国成立早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D解答本题需从时代政治和经济背景分析。新中国成立早期、“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上是两极格局下国际形势紧张,经济上发展落后,故重要是以军装、中山装等为潮流,排除A、B、C三项;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经济发展快速,特别是对外开放和思想解放,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潮流,D项对的。20.浙江温岭县某民间收藏爱好者购得了一本记账簿,上面记载了主人家从1968年到1980年的有关生活细节,如购置了什么、花钱多少,上面都记得一清二楚。该账簿的历史价值在于()A.记载了参加开国大典的史实B.为都市改革研究提供第一手史料C.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的百姓富足生活D.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D账簿统计的时间为1968年到1980年,反映了这段时间该家庭生活的变迁,D项对的;开国大典是在1949年,A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账簿是都市居民的,B项排除;我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是在1992年,C项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重商思潮”的荡激下,明清之际在江南地区比较突出的“士商相混”现象快速扩大,成为影响遍及全国的社会潮流。同时形成了与近代特殊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的过渡性社会群体——绅商,即士绅和商人两种身份的结合。例如:1895年,长江以北的南通新科状元张謇奉命兴办大生纱厂,成为“通官商之邮”的大绅商;1896年长江以南的苏州则有同治年间状元陆润库开办苏纶纱厂。“状元办厂”一时传为美谈。另外,尚有许多进士与举人都弃士经商,成为出名的绅商。19左右,也能够说是20世纪初各地商会的普遍设立,标志着绅商阶级的形成。绅商不仅是各地商会的倡议者,并且是各地商会组织的实际把持者,就绅商在商会中的地位和人数看,也能够称商会为绅商团体。——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材料二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和工人两种身份的结合。据估算,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为1.5亿,加上在乡镇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全国农民工总数大概为2亿多人,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多于都市工人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调查表明,中部和西部地区仍然是农民工的重要流出地,而东部地区仍然是重要的输入地。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都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时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除了制度和政策因素之外,还由于其它许多因素的作用。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农民工和“民工潮”既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战略和增加方式转变及经济构造调节的产物,也是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战略和增加方式转变及构造转换都还没有完毕的成果,最后必然消失。——《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绅商阶层的来源和成因。(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必然消失的因素。(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士商相混”分析清末绅商阶层的来源;第二小问“由绅而商”的形成因素,重要是受到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由商而绅”目的是提高社会地位,谋求政治保护。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大背景分析。首先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另首先是都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便宜劳动力需求增加,同时城乡的发展不平衡,都市舒适生活的吸引力也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都市的转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战略和增加方式转变及构造转换”几个要素分析。答案:(1)来源:由商而绅;由绅而商。(2分)成因:甲午战后,清政府激励商人、士绅办厂;士绅受到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清末废除科举制,使读书人通过传统的应试致仕继而发财的梦想破灭;商人羡慕士绅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另则是为了通过入仕保护自己的经济活动。(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2)社会条件: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都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以及都市化的推动,一时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农民工吃苦耐劳,劳动力价格低廉,能满足公司对低技术工种的用人需求;农民务农收入低于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的收入;我国东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城乡二元制构造的影响。(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因素:都市化在我国大力推动,农业人口将不停减少;随着经济增加方式的转变,新型工业化的推动,都市对劳动力人数的需求将日趋减少;国家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农民工的本身素质使其缺少从事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知识和技能,面临转型。(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如答农民工是在我国社会转型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条件下产生的等)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西方的研究普通都同意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经济增加非常巨大,但60年代则不那么大。一位出名的美国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人民币738亿元增加到1959年的人民币1234亿元,增加了约70%。——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50年2月14日,中苏订立了《中苏和谐同盟互助公约》。这之后,始终到1952年终,中苏两国有关部门陆续达成了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和改造50个重点项目的合同。……1950~1959年苏联协助中国新建、改建和扩建了400多个工业公司、车间和其它项目,其中有100个国防项目。……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苏联单方面撤除对我国的全部技术合同。——《苏联对中国的工业援助资料》材料三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年代重要内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上来和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西师大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西师大版
-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 (高清版)DB45∕T 808-2021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 2025年吉林省吉林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4年智能压力校验仪项目投资申请报告
- 历史-云南省三校2025届高三2月高考备考联考卷(六)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度荒山荒沟土地承包与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合同
- 2025年度工程尾款支付与质量保证协议书
- 定量包装商品培训
- 毛戈平-+毛戈平深度报告:再论毛戈平商业模式与核心壁垒:个人IP+化妆学校+线下服务
- 第二章美容手术的特点及其实施中的基本原则美容外科学概论讲解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春训”学习心得体会例文(3篇)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4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职业教案编写指南:教师技巧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股权转让合同书(含管理层收购条款)
- 乐理知识考试题库13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