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_第1页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_第2页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_第3页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_第4页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搞清晰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构成;2、词类活用的根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办法,能自行归纳其它文言知识规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的、快速判断出活用词,根据活用的常见规律,明确活用类型。教学难点: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的划分。教学办法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教学媒介多媒体复印资料学时安排4学时教学环节:第一学时一、导入设计以一组存在活用的成语导入课堂教学。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例如使用多媒体〕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效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那么,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效,讲语言的句法构造。文言文词类的划分状况:以先秦口语为根底而进展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根本上与当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能够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调词、叹词等十类。1.名词,表达人或者者事物的名称的词。例如:阿爷无大男,木兰无长兄。(木兰诗)2.动词,表达人或者者事物的动作、行为、开展变化的词。动词又可分为使动词、意动词和为动词。例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3.形容词,表达人或者者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者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4.数词,表达数目的词。例如:一桌、一椅、扇、一抚尺而已。(口技)策勋十二转,恩赐百千强。(木兰诗)5.副词,经惯用在动词或者者形容词的前面,表达程度、范畴、时间是是等。例如:太后之色少解。(触旮说赵太后)6.代词,替代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者者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例如: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7.介词,同它背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惯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者者背面,表达处所、方向、时间是是、对象等等。例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8.连词,把两个词或者者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例如: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楼记)9.语调词,也叫语调助词。语调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它能够表达提顿、陈说、祈使、疑问、感慨等不同语调。例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那么已后矣。(捕蛇者说)10.叹词,表达感慨或者者呼唤应答的词。例如: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以上十类词能够合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够单独用来回复下列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做实词;不能单独用来回复下列问题,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有协助造句的作用的词叫做虚词。普通说来,实词涉及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涉及介词、连词、助词、语调词、叹词。可是代词所指人或者者事物是不固定的,在古代汉语里,许多代词都不能单独用来回复下列问题(如“其〞“之〞),因此也有人把代词归入虚词类的。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当代汉语的词类划分的重要不同之处。量词:表达人或者者事物的单位或者者动作行为的词。例如: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冯婉贞)课堂练习:〔使用多媒体投影〕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词性。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谍报敌骑至。(冯婉贞)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村中闻此入,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余将告于莅事者,更假设役,复假设赋,那么何如(捕蛇者说)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冯婉贞)然那么何时而乐耶(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者异两者之为,何哉(楼记)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山〕三、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构成古代汉语中除了特殊句外,普通句子成分构成是固定的,即: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而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方名词经惯用作主语、宾语;动词经惯用作谓语;形容词经惯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惯用作定语。固然,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即使都经惯用作谓语,但构成的句子是不同的。由名词构成的谓语句叫判断句,又叫名词谓语句,简称名句,即:名词+〔者〕+名词+〔也〕。〔“主语+副词+名词+〔也〕〞。〕由动词构成的谓语句叫体现句,又叫动词谓语句,简称动句,即:〔状语〕+形容词+〔补语〕。由形容词构成的谓语句叫描写句,又叫形容词谓语句,简称形容句。〔状语〕+动词+〔补语〕。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能够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敏捷运用,在句中临时变化它的根本功效。例如:“虎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这个句子中的“蹄〞,本是名词,这里临时用作动词,作谓语。这种现象叫词类的活用。而词类活用普通较常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互相活用、名词作状语,不常见的有数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副词活用为动词等。四、重难点解决过程1、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名词能够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动词、形容词普通不用作主语和宾语,假设动词、形容词出如今主语、宾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是活用为名词;动词普通也不用作定语,而名词、形容词却经惯用作定语,假设动词出如今定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名词或者者形容词。惧有伏焉“伏〞意为“伏兵〞吊有忧,贺有喜“忧〞“喜〞意为“丧失〞“喜事〞以上为动词、形容词在宾语的位置上,因此活用为名词。2、动词普通用作体现句的谓语,并且能够带宾语,而名词、形容词普通不用作体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假设名词、形容词出如今称述句谓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动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指赐福天下缟素,今天是也。(唐雎不辱使命)“缟素〞白色的丧服,这里指穿丧服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普说赵太后)“侯〞指做诸侯见其矣十中八九,但徽颔之。(卖油翁)“颔〞指点头以上的名词都活用为普通动词。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徐珂冯婉贞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上的形容词都活用普通动词。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固国〞是使国家强固;“苦其心志〞是使他的心志苦,“劳其筋骨〞是使他的筋骨劳,“空乏其身〞是使他的身体空乏;“远我〞是使我间隔远。“又绿江南岸〞是又使江南岸绿。名词用作使动的例子不普遍。名词原来是不能带宾语的,名词用作动词带宾语,表达使动,含有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者者事物〞的意思。例如:先破秦入成阳者王(wng)之。(史记·项羽本记)──先攻破秦军打进成阳的,就让他做王。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膑)──齐威王打算让孙膑当主将。“王之〞的“王〞本是名词,在这里是活用为动词,背面还带有代词宾语“之〞,意思是“使之成为王〞;“将孙膑〞是“使孙膑成为主将〞的意思。形容词的意动使用方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含有这个活用形容词的性状,宾语本身并不一定真的含有这种性状,只是一种主观的认为。例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假设毒之乎(捕蛇者说)刺史颜证奇之。(童区寄传)愬然之。(李愬雪夜入蔡州)“甚异之〞是认为非常奇怪;“毒之〞是认为它痛苦;“奇之〞是觉得奇特;“然之〞是认为他对。名词的意动使用方法是主语把宾语看作这个活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者者物,也是一种主观认为。例如: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伤仲永)“客我〞是以我为客;“来宾其父〞是以其父为客。3、我们懂得,同是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别,及物动词是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假设带宾语就活用为使动词: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然得而腊之觉得饵,能够已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同上)又数刀,毙之。(狼)“止之〞是叫他不要这样做;“已〞是使止,“去〞是使去;“殚…‘竭〞都是使尽的意思;“毙〞是使毙,即杀死。这些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使用方法。4、状语是用在动词或者者形容词前面,对动词或者者形容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状语普通由副词充当,名词普通不用作状语。但在文言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并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猱进鸷击,或者者能免乎(冯婉贞)名词作状语表比方,可译为“像……那样〞。“犬坐〞译为“像犬同样坐〞;“猱进鸷击〞译为“像猱同样迈进,像鸷同样攻击〞。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膑)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客待之〞是用客礼看待他;“兄事之〞是用事奉兄长的礼节事奉他。都是表达看待人的态度。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孔子东游,见两小辫。(两小儿辩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布囊其口。(童区寄传)第一句名词“廷〞作状语,表达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第二句方位名词“东〞作状语,表达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最后两句,名词“箕畚〞“布囊〞作状语,表达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四、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所讲内容。第二学时一、例如解析二、词类活用的条件如何判断一种词在句子中与否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呢除了从前后文的意思来判断之外,还要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含有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有关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涉及名词、形容词的使动使用方法和意动使用方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的语法条件,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中列举了其中七项重要的,现介绍以下,以供参考:1.两个名词连用,假设既不是并列构造.又不是偏正构造,那么其中有一种名词就可能活用为动词。例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诸越那么桃李冬实,朔漠那么桃李夏荣(采草药)“数目项王〞是动宾构造,两个名词连用,前一种名词“目〞活用作动词;目:看,使眼色的意思。“冬实…夏荣〞都是主谓构造,背面的名词“实〞(本意是果实),“荣〞(本意是花)活用为动词;实:成果实的意思;荣:开花的意思。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背面,活用为动词。例如: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论贵粟疏)“所罾,的“罾〞是一种鱼网,原来是名词,放在“所字背面,意思是“所网着的(或者者所捕获的)〞。“贵〞“贱〞‘卑〞“尊〞原来都是形容词,放在“所〞字背面,都活用为动词,“所贵〞“所尊〞都是“所看重的〞的意思;“所贱〞“所卑〞的意思都是“所轻视的〞。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背面,活用为动词。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水〞本是名词,受能愿动词“能〞修饰,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急〞本是形容词,受能愿动词“欲〞的修饰,活用作动词,是“强迫〞的意思。4.名词放在副词背面,普通也活用为动词。例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从弟儿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福〞“衣〞两个名词的前面有副词“弗〞“皆〞修饰,都活用为动词。“福〞是“赐福〞的意思;“衣〞是“穿〞的意思。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也活用为动词。例如:及陷于罪,然话从而刑之。(齐桓晋文之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刑〞是名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作动词.“刑“是使用刑罚的意思;“远〞是形容词,用在代词“我〞的前面,活用作动词,“远〞是远离的意思。6.名词背面用介词构造作补语,这个名词也活用为动词。例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乎〞就是“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风〞是名词,背面带介词构造“乎舞雩〞作宾语,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名词“舍〞带介词构造“于其址〞,活用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7.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例如:儿涕而去。(促织)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而西。(项羽本纪)名词“涕〞“西〞都用“而〞和别的词连结,它们都活用为动词。“涕〞是流涕的意思;“西〞是向西的意思。三、学生质疑,教师解惑四、布置作业完毕有关练习资料第三学时〔练习解说课〕一、找出句子中活用为普通动词的名词提示1:活用后既保存了名词的意义,又含有动词的功效。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译为当代汉语,有的译为述宾短语,[动+名]如:1、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2、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左传•哀公十六年3、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提示2:有的译为状中短语,〔[介+名]+动〕,如:4、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5、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韩愈原道提示3: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6、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报任安书7、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8、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说苑•贵德二、找出句子中活用为普通动词的形容词提示1:活用后含有动词的功效。有的译为状中短语,[形+动],如:9、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徐珂冯婉贞10、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明.宗臣报刘一丈书11、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提示2: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13、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庄子•盗跖三、找出句子中使动使用方法的名词提示1:主语使宾语成为〔或者者产生〕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者者事物。14、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史记•淮阴侯列传15、楚交宗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韩非子•问田16、明主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曹操论吏士行能令提示2:专有名词、名词性的词组也能活用为使动词。如:17、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18、公假设曰:“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提示3:方位名词的使动用:主语使宾语所示的人或者者事物按照作谓语的方位名词所示的方向发出动作。19、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20、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韩非子•外右上21、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经•小雅•斯干提示4:名词用作使动词,其后宾语也有略的。22、循道而不贰,那么天不能祸。荀子•天论提示5:同一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还是使动词,无形式上的区别。23、智伯伐中行氏,并吞其地,豫让背其主而臣智伯。子•主术24、故以义那么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那么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四、找出句子中使动用的动词提示1:主语使宾语产生谓语动词所含有的行为或者者动作,其中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最为常见。如:25、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史•淮阴侯列传26、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史记•范雎蔡泽列传27、卧赤子于天下之上而安。贾谊治安策28、夫乐但是以听耳,而美但是以观目。国语•周语下提示2:动词的使动用,不仅能够带一种宾语,还可带两个宾语,一种宾语指人,一种指物。2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0、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31、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诗经•小雅•斯干负—秦:间接宾语,两者是使动关系,“秦〞是动作的发出者。负—曲:直接宾语,两者是普通动宾关系,“曲〞是动作的承受者,是动作关涉的对象。翻译的成果:使+间宾+谓+直宾。仍是兼语句式。提示3:宾语略3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33、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孟子•万上提示4:及物动词的使动用与普通使用方法无别34、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孟子•公孙丑上35、孟子将朝王。同上提示5:使动与普通动补关系无形式上的区别36、欲因此时降武。汉书•苏武传37、涉间不降楚。项羽本纪提示6:同一句中,构造同样,有的是使动,有的是普通动宾关系。38、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论语•阳货提示7:使动用的动宾后,有的尚有补语39、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中。史记•信陵君列传40、吾惧君以兵,罪莫大焉。左传•庄公十九年五、找出句子中使动用形容词提示1:主语使宾语含有谓语形容词所示的性质或者者状态。41、明主不滥〔过分〕富贵其臣。商君书.画策42、梁惠王以土地之故,腐败其民而战之,大败。孟子•尽心下43、请问众民如何?晏子春秋•内杂问下〔吕不韦〕乃往见子楚,曰:“吾能大子之门。〞史记•吕不韦列传44、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论语•宪问45、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6、工师得大木,那么王喜;匠人斫而小之,那么王怒。孟子.梁惠王上47、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修身提示2:形容词的使动用,其后宾语有略的。48、强本而节用,那么天不能贫。荀子•天论补充:当代汉语中这类形容词的使动用诸多,稳固国防、繁华经济、亲密关系。六、找出使动用的数词提示:主语使宾语含有谓语数词所示的数目或者者特点。49、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五蠹50、傅之翼者两其足。汉书.董仲舒传51、借令秦皇长世,易代后来,扶苏世之,虽四三皇、六五帝,曾缺少比隆也。(章太炎秦政纪)52、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战国策.楚策一53、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左传.成公八年七、找出句子中意动使用方法的词语提示1: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使动用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前者体现在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