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案18第十八十九单元能力过关检测_第1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案18第十八十九单元能力过关检测_第2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案18第十八十九单元能力过关检测_第3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案18第十八十九单元能力过关检测_第4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案18第十八十九单元能力过关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案(十八)第十八、十九单元能力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钱”通行天下。“秦半两”取代了之前六国形制各异的货币,成为统一的流通货币的形制,这反映出秦朝货币法(D)A.推动了秦国兼并战争进程B.明确了历朝铜钱法定货币地位C.背离了商品经济发展规律D.使货币由杂乱向统一形状演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半两钱”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态向规范形态的一次重大演变。并且确立了圆形方孔的中国铜钱形式,此后,圆形方孔的铜钱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D项正确;题干的时间信息是“公元前210年”,这一时期秦国完成了统一,排除A项;“历朝”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B项;“背离了”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C项。2.西汉中期以后,因破产而卖身为奴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附著于主人户籍之下,不计入家内人口和官府户口数,也不承担赋税徭役。大量平民卖身为奴(C)A.改变农村人口结构B.导致土地兼并严重C.影响国家财政收入D.催生新的依附关系[解析]依据材料“附著于主人户籍之下,不计入家内人口和官府户口数,也不承担赋税徭役”,可知大量平民卖身为奴,不承担赋税徭役,必然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C项正确;农村人口结构没有改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的问题,排除B项;“催生”表述错误,排除D项。3.输籍法是隋代制定的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即由中央政府制定户等划分的标准,发到州县,各县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析出若干小户。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D.维护社会安定[解析]根据材料中对输籍法的表述可知,这种确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可以把隐匿户口强制登记,从而拆析出若干小户,这样就导致了户数的增加,从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材料同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维护社会安定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4.(2023·浙江模拟预测)唐武德九年,给事中魏征在上疏中称:“今之共治,所寄惟在县令刺史,年常貌阅,并悉委之。”“貌阅”反映出刺史的职责是(D)A.清丈土地 B.评定资品C.整顿吏治 D.核定户籍[解析]依据材料“今之共治,所寄惟在县令刺史,年常貌阅,并悉委之”可以看出,魏征认为国家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县令刺史对地方户籍的核定,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核定户籍,未涉及清丈土地,评定资品以及整顿吏治,排除A、B、C三项。5.宋代吕大钧说:“为国之计,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有土地的税户),又招诱客户(没有土地的侨居者)使之置田,以为主户。主户苟众则邦本自固。”据此可知,吕大钧主张(B)A.加强社会管理 B.壮大自耕农队伍C.改革户籍制度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依据材料“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有土地的税户)……主户苟众则邦本自固”,可以看出吕大钧主张保护主户,也就是乡村有田产,应纳税服役之人,也就是保护自耕农队伍,并且进一步壮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管理,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商业的抑制,排除D项。6.明万历年间,逐渐“废黄册”,“专用鱼鳞图册”。清初,黄册已经极为罕见,而鱼鳞图册仍在通行,并且不断重新编制。由此可见当时(A)A.赋役征收由人户转向田地的趋势B.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减弱C.政府关注的重点由田地转向户籍D.政府财政困难得到根本解决[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清时期逐渐“废黄册”,“专用鱼鳞图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册主要是户籍登记信息,鱼鳞图册主要是土地信息的登记,这说明赋役征收由人户转向田地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赋役征收由人户转向田地的趋势,不是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减弱,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赋役征收由人户转向田地的趋势,排除C项;政府财政困难得到根本解决,说法错误,排除D项。7.如图所示建筑是由清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倡议兴建的“丰图义仓”,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当时(D)A.地方宗族的数量 B.农户的口粮储备C.庄园经济的规模 D.民间的救济措施[解析]图片建筑是丰图义仓,由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丰图义仓意为“丰年储粮,荒年赈灾,储粮备荒,防患于未然”,该建筑可作为研究清朝民间救济措施的史料,D项正确;图片建筑是丰图义仓,是民办粮仓,A、C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丰图义仓主要作用是储粮备荒,荒年赈灾,并非农户的口粮储备,排除B项。8.晚清时期,我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发行银元、铜元,传统典当行发行银钱票,外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银行以及各省官银局发行各种纸币,各类币种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这种现象(A)A.动摇了中央集权的政体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抵制了西方势力的入侵[解析]晚清时期,中国币制极为混乱,铜元、银元、银钱票、纸币等货币并存,彼此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表明各方势力的利益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央集权政体的动摇,A项正确;各种货币出现,币制混乱,增加了交易成本,不利于社会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C两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9.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货币本位的制度构建,正式由银本位制转向金本位制,使中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在法币制度下,政府印钞票时不必顾及白银的储备数量,这为财政赤字的货币化铺平了道路。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C)A.当时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B.白银国有化并禁止流通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解析]根据材料“正式由银本位制转向金本位制,使中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可分析出中国货币与主要国家货币本位制度衔接,增加了中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C项正确;当时没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由银本位转向金本位,国有化并禁止流通说法错误,排除B项;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937年七七事变,排除D项。10.如图是中国个税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图。这反映了我国(B)A.贫富差距逐渐消除B.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C.对外贸易不断发展D.公民纳税意识的增强[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纳税起征点不断提升的原因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的,B项正确;我国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排除A项;材料与对外贸易发展无关,排除C项;公民纳税意识提高与个税起征点不断提高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11.中世纪的西欧乡村形成了庄园与村社的共同体组织,他们自主制定规则并开展自我管理,地方管理者必须由村民集体选举产生。村民按照财产多寡分摊政府税款,并制定了庄稼收割后穷人和妇女优先捡拾麦穗的村法规约。中世纪西欧乡村共同体组织的成立旨在(C)A.宣扬“社会契约论” B.贯彻济贫互助理念C.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D.创新地方自治模式[解析]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共同体组织实行自治,照顾贫弱,意在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C项正确;社会契约论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B、D两项是举措而非目的,排除。12.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城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由城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美国建国后,乡镇承担着除了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革命后,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城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由此看出(A)A.近代西方地方实行基层自治B.近代西方城镇实现民主化C.近代西方民族国家逐步形成D.近代西方地方政府职能明确[解析]根据材料“城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乡镇承担着除了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城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等信息可知,英美法等国都重视地方实行基层自治,A项正确;近代西方城镇实现民主化的观点只符合英国和法国,与美国不符,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得不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逐步形成,排除C项;地方政府职能明确只符合美国的地方制度,排除D项。13.近代美国的社区治理,政府基本不直接干预社会公共事务,而是依赖社区公民、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组织的自由和平等的参与。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社区选举或政党选举来影响公共事务。这一现象体现美国社区治理(D)A.是三权分立模式在基层的体现B.是代议制民主在基层的缩影C.社区权力单一化和治理组织化D.社区的治理以市场化为目标[解析]据题意可知,美国的政府不干预基层的社区治理,而是由社区公民进行自我管理,所以体现了市场化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模式的影响,不能说是代议制的缩影,排除A、B两项;材料体现的并不是社区权力的特征,排除C项。14.法国的市(镇)长颁布和实施共和国专员或专员助理转来的中央政府的法律规章和决定;与一些中央派驻机构共同修改选举名单,编制服兵役名单等,他还负责起草市镇决议和财政预算,执行市镇议会的决定,领导市镇工程等。这说明法国的市(镇)长(A)A.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B.独揽市(镇)内的各项权力C.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管理地方D.承担社区所有公共服务功能[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的市(镇)长既可以颁布和实施共和国专员或专员助理转来的中央政府的法律规章和决定,他还负责起草市镇决议和财政预算,执行市镇议会的决定,领导市镇工程等。由此可知,法国的市(镇)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法国的市(镇)长“独揽市(镇)内的各项权力”,排除B项;市(镇)长由选民选出,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法国的市(镇)长承担着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排除D项。15.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议》,奠定浮动汇率体系的基础。这一“无体系的体系”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资产,但是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这必然导致(D)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美元的货币权力大大降低C.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形成D.世界经济动荡与国际收支失衡[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牙买加协议》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资产,但是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在现实经济运行中,随着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体系日益复杂混乱和动荡不安,各国汇率可以比较容易地向下浮动,所以容易引起世界性的通货膨胀,D项正确;经济滞胀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排除A项;在《牙买加协议》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货币权力增大,排除B项;《牙买加协议》形成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而不是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形成,排除C项。16.迄今为止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全都呈现出“中心——外围构架”,并且伴之以通货(金融资产)和实体资源的流动。观察下图《世界货币金融体系演变示意图》以上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从根本上反映了(C)A.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国际金融货币形态的更替C.世界经济多元化趋势增强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由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再到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中心—外围构架”越来越多样化,体现了世界经济多元化趋势增强,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多元化趋势增强,A项未体现,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多元化趋势增强,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包括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共36000多枚,其中有24枚为户籍登记档案的简牍,经整理拼复缀合得整简10枚,残简14枚。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提炼里耶秦简户籍簿包含的历史信息,指出材料的史料类型并说明里耶秦简户籍簿的史料价值。(12分)[答案]信息:从里耶出土的户籍简中,我们可以看到,秦代户籍以户主家内身份、爵位、姓名,包括户内家庭成员,即户主的妻子、户主的未成年女子等内容。史料类型:是简牍,属于文献史料。史料价值:里耶简字体与秦通行的小篆字体大相径庭,对于研究字体的变迁有重要价值。里耶简所见的所有户籍登记格式和内容以户主为核心,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份以与户主的关系为准,体现了男尊女卑的父权家长制特点以及小家庭特点。对于研究秦朝时期的家庭结构有重要价值。户籍简反映了秦朝的户籍制度,是户口登记与管理制度,家庭成员的身份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统治者控制社会人口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看出户籍制度也更加严密精细的实际情况。里耶秦简中的户籍简作为当时地处极偏远的迁陵县的户口登记簿籍,反映了秦统一全国后,随着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行,秦朝基层管理严密。(12分)[解析]信息:依据材料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户主的妻子、户主的未成年女子等内容。史料类型:依据材料“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得出是简牍,属于文献史料。史料价值:从汉字字体的角度分析,得出里耶简字体与秦通行的小篆字体大相径庭,对于研究字体的变迁有重要价值。从户籍登记格式和内容角度分析,得出体现了男尊女卑的父权家长制特点以及小家庭特点。对于研究秦朝时期的家庭结构有重要价值。从秦朝的国家管理角度分析,得出是户口登记与管理制度,家庭成员的身份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统治者控制社会人口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看出户籍制度也更加严密精细的实际情况。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角度分析,得出反映了秦统一全国后,随着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行,秦朝基层管理严密。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使用货币少说也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圆形钱是中外古代钱币发展演变的共同走向,它既便于携带,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磨损;方孔,则是中国古代钱币的特点。方孔钱灌注方法虽多有改进,但从古代到近代,却没有花草、人像、赞语、经文,只是铢量、通宝(元宝、重宝等)年号的铭文等。汉武帝元鼎四年“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由设在上林苑的三个官署监铸五铢钱,并规定“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自此,全国统一行用这种五铢钱,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长久最成功的五铢钱时代。古代中国钱币流入朝鲜和高句丽,有力维持了其社会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要。——摘编自姚遂主编《中国金融史》材料二上图为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即南宋印会子的铜版),“行在”指皇帝巡幸之地,南宋指杭州。图中上方文字从右往左分别为:大壹贯文省;第壹佰拾科;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壹阡贯。如不愿支赏,与补进义校尉。若徒中及窝藏之家能自告,物与免罪,亦支上件赏钱,或愿补前项名目者听。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据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小郡在山谷之间,无积镪(钱串)之家,富商大贾足迹不到,货泉之流通于墉鄽者甚少,民间皆是出会子往来兑使。——据南宋洪适《户部乞免发见钱札子》(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说明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的史料价值。(6分)[答案](1)连续性(或历史悠久,连绵不断);以天圆地方的铸币为主;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征;中央垄断造币权;成为区域性的国际货币(或推动中外交流)。(6分)(2)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纸币的一手史料;与文字史料相互印证,了解宋代纸币情况;是了解宋代货币政策尤其是货币防伪措施的重要史料;反映宋代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史料。(6分)[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使用货币少说也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可概括出连续性(或历史悠久,连绵不断);根据材料“圆形钱是中外古代钱币发展演变的共同走向”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以天圆地方的铸币为主;根据材料“方孔,则是中国古代钱币的特点”可概括出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征;根据材料“由设在上林苑的三个官署监铸五铢钱”“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可概括出中央垄断造币权;根据材料“古代中国钱币流入朝鲜和高句丽,有力维持了其社会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要”可概括出成为区域性的国际货币(或推动中外交流)。(2)史料价值:结合材料二图片和所学可知,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属于实物史料,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纸币的一手史料;根据材料“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洪适《户部乞免发见钱札子》”可知,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与文字史料相互印证,有助于了解宋代纸币情况;根据材料“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壹阡贯”“如不愿支赏,与补进义校尉。若徒中及窝藏之家能自告,物与免罪”可概括出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是了解宋代货币政策尤其是货币防伪措施的重要史料;结合所学可知,会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此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是反映宋代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史料。19.(12分)重大改革材料时间史实1949年9月25日-10月6日召开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条例草案》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织规程草案》;确立保险事业国家专营原则,建立集中统一的保险管理体制,视保险为国家财政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核算单位1949年10月20日新中国唯一的国家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中国保险业进入了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工作方针和任务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并执行新民主主义的保险政策……经营各种保险业务并领导与监督全国保险业”1952年6月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划归财政部领导1953年3月第三次全国保险会议上,多项城市和农村的保险产品被停办,保险业务规模也大幅收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保险事业改革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保险业的主要功能,并分析其特征。(6分)[答案](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两大阵营的对峙;国内迫切需要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旧中国的保险业不能适应国家发展形势的需要。(6分)(2)功能:社会稳定;经济调节。特点:国家主导;统一规划;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6分)[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中“1949年9月25日-10月6日”,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两大阵营的对峙;国内迫切需要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旧中国的保险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不能适应国家新的发展形势需要。(2)功能:根据材料中“建立集中统一的保险管理体制”可知,社会稳定功能;根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并执行新民主主义的保险政策”“经营各种保险业务并领导与监督全国保险业”可知,经济调节功能。特点:根据材料中“通过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条例草案》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织规程草案》”“确立保险事业国家专营原则”“唯一的国家保险机构”可知,国家主导;根据“中国保险业进入了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时代”“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划归财政部领导”“多项城市和农村的保险产品被停办,保险业务规模也大幅收宿”可知,统一规划,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20.(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属美洲经欧洲流到东方的白银(单位:百万银元)年份西属美洲白银产量运抵欧洲白银数量从欧洲运达东方数量1550332~3160011~14104.4165010~138~9617001210~128.5175018~201812.217802218~2014.718003023~2518——摘编自庄国土《16-18世纪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算》材料二大科学家牛顿帮英国建立了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可以完美地避开西班牙人对白银的垄断,这之后英国依靠殖民地(南非、印度、澳大利亚等)发现的金矿与工业革命打造了一个日不落的大英帝国。19世纪,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金本位制,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制度。1929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陷入混乱状态,二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但1971年8月15日,美国没有和任何国家打招呼,尼克松总统就直接在电视上宣布美国放弃金本位制,美元不再承担黄金兑换义务。从这一天起,美元霸权就走上了世界舞台。——摘编自杨飞《从银本位制到金本位制,再到美元霸权:东西方世界的实力反转》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