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案24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二十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_第1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案24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二十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_第2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案24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二十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_第3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案24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二十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_第4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案24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二十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案[二十四]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二十)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3·盐城市响水中学开学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梨园,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贫贱人亦可;称之以智慧人可,称之以愚蠢人亦可;称之以强项人可,称之以柔弱人亦可;称之以卞急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家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初字宗子,人称石公,即字石公。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诸文行世。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瘳。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遇眉公①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无功、陶靖节、徐文长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明年,年跻七十,死与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书。(选自张岱《自为墓志铭》,有删节)【注】①眉公: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瘳B.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瘳C.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瘳D.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瘳【解析】“外太祖”是一个词,指外曾祖父,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项。“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表时间段,中间不宜断开,在前后断开,排除B、D两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梨园,相传唐明皇选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故其成为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B.折鼎,文中喻没有能力。鼎是古代三足两耳用于烹煮的器物,后比喻王位、帝业。C.甲申,为明崇祯十七年的干支纪年。此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攻进北京,明王朝覆灭。D.靖节,即靖节先生,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谥号。陶渊明死后,被人们私谥“靖节”。【解析】B.“折鼎,文中喻没有能力”说法错误,折鼎,文中指断足的铜鼎。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张岱少年享受荣华富贵,晚年却因国破家亡而生活困窘,所以感慨人生恍如隔世。B.张岱自认为自己无用,而诸多书籍流行于世,其写“无用”只是表达愤激之情。C.张岱六岁跟随伯父来到武林,遇到眉公先生,因对对工整得到眉公先生的赞赏。D.本文运用自嘲、反讽的艺术手法,流露出作者张狂的个性和内心的苦闷、愤懑。【解析】C.“张岱六岁跟随伯父来到武林”错误,“大父”应为祖父,根据“闻文孙善属对”可推知。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他想用建立伟大的功业规劝我,哪里料到我一事无成呢?(2)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即使这样,只谈我的癖好缺点,那也是可以记载的啊。【解析】(1)重点词句:“进”,规劝;“欲进余以千秋之业”,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欲以千秋之业进余”,他想用建立伟大的功业规劝我;“料”,料想。(2)重点词句:“虽然”,即使这样;“第”,只;“传”,记载。5.根据最后一段文意,请简要概括作者写“自为墓志铭”的原因。(3分)答:①国破家亡,自己只是苟活于世;②人生已老,担心突然离世;③思慕古人,效仿而作。【解析】由“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可知国破家亡,自己只是苟活于世;由“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可知人生已老,担心突然离世;由“因思古人如王无功、陶靖节、徐文长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可知思慕古人,效仿而作。【参考译文】蜀人张岱,号陶庵。年少时候是纨绔子弟,十分爱繁华的场所,喜欢住漂亮的房子,爱穿鲜艳华丽的衣裳,经常吃美食,骑骏马,喜欢唱戏,莳花养鸟,并且沉溺于喝茶下棋,对作诗读书着魔,忙忙碌碌大半生,全部都成了泡影成了梦幻。五十岁的时候,国破家亡,隐居在山里躲避战乱,所剩下的只有烂床、破茶几、断足的鼎、弹不了的琴,和几本残旧不堪的书、缺角的砚一块而已。穿麻布衣吃素食,经常断粮。想想二十年前,简直就是两个世界一样。所以称为富贵之人也可以,称为贫贱之人也行;称为聪明人可以,称为愚蠢人也行;称为刚正的人可以,称为柔弱的人也行;称为勤奋的人可以,称为懒散的人也行。学文,学武,学礼节,学写文章,求仙向佛,学农活学种花全都没有成功,任世人说我是个败家子,是废物,是顽民,是蠢秀才,是瞌睡汉,是老鬼物等罢了。我起初字宗子,人称为石公,就自己取字石公。我喜欢撰写著作,所写成的书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等,流行于世。幼时多次患有痰疾,被外祖母马太夫人养育了十年。外曾祖父云谷公在两广做官,收藏生牛黄丸数竹筐,从我学会在地上爬,直到16岁,吃光了这药,病才痊愈。六岁时,祖父雨若公带着我到了杭州,遇到眉公先生骑着一只驯鹿,在钱塘游玩。他对祖父说:“我听说你的孙子擅长对对,我当面考考他。”他指着屏上的《李白骑鲸图》说道:“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我回答道:“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先生大笑,起身跳下来,说道:“哪里能找到像这样聪明并且才智出众的(孩子),(你)是我的小友了。”他想用建立伟大的功业规劝我,哪里料到我一事无成呢?甲申年(1644)之后,我神志恍惚,既不能寻死,又不能维持生活,白发盘绕,像只有一点气息存留人世间。只怕突然去逝,与草木一起腐烂,于是想到古人如王绩、陶潜、徐渭都自己写作墓志铭,我也仿效他们写下墓志铭。刚想构思,觉得自己为人与文笔都不好,再次停笔。即使这样,只说我的癖好缺点,那也是可以记载的啊。明年,我七十岁了,去世与下葬的日期还不知道,因此暂不记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2023·重庆市8月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闻武均州①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注】①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6.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首联写诗人得知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兴奋不已,感叹自己虽然年老白发仍旧壮心不已,雄心犹存。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颈联“深雨露”“疾风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宋列圣仁泽深如雨露普降,国家中兴的赦令快似疾风迅雷。D.本诗语言风格整体雄浑豪放,抒发了诗人的政治抱负,贯穿了诗人一贯的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解析】A.“白发将军”指的是武巨。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7.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称道,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答:①运用了想象(或虚写)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含蓄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快意。②用了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的手法。“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解析】尾联“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是说料想明朝寒食祭扫陵墓,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首先这是还未发生之事,是诗人想象的寒食节扫墓的情景,所以是想象的手法。结合注释可知,本联是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朝廷派朝陵使前往西京祭扫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在赶往陵墓的路上,一路梨花盛开的情景,含蓄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快意。“驿路梨花处处开”是写景,处在诗歌的末端,所以是“以景结情”。想象梨花处处开的盛景,画面美好,字里行间中流露出诗人想象收复山河、恢复故土后的欣喜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2023·湖北腾云联盟高三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习总书记教导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拥有坚定的信仰,宁死也不会做出丑态的两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古人求学重视老师的引导,如《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作用是“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同时也重视个人努力,如《劝学》中荀子认为君子经过不断学习领悟,才能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在边疆建功立业是不少人的理想。古诗文中就有不少描写战争场景的诗句,它们或壮怀激越,或悲怆凄凉……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或_相看白刃血纷纷__,_死节从来岂顾勋__或_马作的卢飞快__,_弓如霹雳弦惊__)四、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2023·湖北名校联盟测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目前,中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不想睡……晚上熬夜似乎已成为公众生活的常态。调查显示,接近半数以上人群经常熬夜,每周有4天及以上晚于23点入睡,而在熬夜的原因中,①________:一方面,时间大多被手机屏幕霸占,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娱乐来消磨时间;另一方面,迫于高强度的职场压力,熬夜工作。熬夜带来的健康问题也让很多人惴惴不安。大家的担忧既有“内在”方面,如免疫力下降、“三高”、猝死等;②________,如脱发、皮肤变差、衰老和肥胖等。熬夜导致的健康损伤中,猝死、“三高”及心律加快等问题均与心脏问题相关,熬夜人群中45.3%的人担心会伤害心脏。健康的“健”,本义是强壮有力,也暗喻着律动。律,既是自然规律、生物节律,也包括③________;我们应倡导全民规律作息、不熬夜的轻松哲学,不断唤醒和提升全社会对于睡眠健康的重视。9.以下四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C)A.晚上熬夜似乎已成为公众生活的常态。B.调查显示,接近半数以上人群经常熬夜。C.猝死、“三高”及心律加快等问题均与心脏问题相关。D.不断唤醒和提升全社会对于睡眠健康的重视。【解析】A.“晚上熬夜”,重复赘余,删掉“晚上”。B.“接近”和“半数以上”矛盾,可删掉“接近”。D.“唤醒”的是人,“提升”的是水平,而不应是“重视”,动宾搭配不当。1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答:①玩手机和工作是两大顽疾__②也有“外在”方面__③规律作息的生活自律【解析】第一空,由“:”可知,空缺处是下文两方面的总起,可以从后文捕捉到“玩手机”和“工作”的关键信息,因此填写“玩手机和工作是两大顽疾”一类的句子。第二空,前后两句是分号,为并列关系,前文说“大家的担忧既有‘内’在方面”,呼应前文,可以推断出“外在”这一信息,因此填写“也有‘外在’方面”一类的句子。第三空,“瞻前”可以推知所填内容与自然节律相对应,“顾后”可以发现“规律作息”这一要点,因此填写“规律作息的生活自律”一类的句子。五、作文审题(10分)11.(2023·江苏高三开学摸底考二)阅读下面作文题目,写出你的立意。(10分)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木桶理论,也称为短板效应。文学创作与之相反,限定一个作家高度的,往往不是最短的板,而是最长的那块板。有一块长板,就可能脱颖而出;有几块长板,则可能成为大作家。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作文由两段材料组成。第一段阐释木桶理论,盛水的木桶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