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1-苏教版分析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1-苏教版分析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1-苏教版分析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1-苏教版分析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1-苏教版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第一页第二页,共20页。第二页第三页,共20页。

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

——季羡林第三页第四页,共20页。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现代作家,一生共出版了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还有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作品主要表现湘西美丽的景色和纯朴的民俗风情。第四页第五页,共20页。一、自学并疏通字词(1)自由学习过程:读准字音。

(2)同学们在文中感受到哪些湘西的风俗习惯?

(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第五页第六页,共20页。你认识吗?蘸(zhàn)酒

峒(dòng)

泅(qiú)水

数(shù)天前擂(léi)鼓

鹳(guàn)

呐(nà)喊

戍(shù)军

jiǎng(桨)手泥jiāng(浆)第六页第七页,共20页。二、走近课文1、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2、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3、朗读你最欣赏的语段,然后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第七页第八页,共20页。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

第八页第九页,共20页。第九页第十页,共20页。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走进课文第十页第十一页,共20页。浆手每人持一只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20页。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只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20页。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20页。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20页。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20页。端午节习俗挂钟馗像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20页。端午节习俗挂艾叶菖蒲榕枝

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20页。眼下,越来越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