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突击强化题-第18章刑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189f2506efd5b892fd1e525f5c2ff0a/0189f2506efd5b892fd1e525f5c2ff0a1.gif)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突击强化题-第18章刑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189f2506efd5b892fd1e525f5c2ff0a/0189f2506efd5b892fd1e525f5c2ff0a2.gif)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突击强化题-第18章刑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189f2506efd5b892fd1e525f5c2ff0a/0189f2506efd5b892fd1e525f5c2ff0a3.gif)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突击强化题-第18章刑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189f2506efd5b892fd1e525f5c2ff0a/0189f2506efd5b892fd1e525f5c2ff0a4.gif)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突击强化题-第18章刑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189f2506efd5b892fd1e525f5c2ff0a/0189f2506efd5b892fd1e525f5c2ff0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突击强化题-第18章刑法[单选题]1.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必须遵循的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准则。下列原则中,属于刑法基本原则的是()。A.公开(江南博哥)审判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疑罪从无原则D.认罪从宽原则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选项B正确)、平等适用刑法原则以及罪行相当原则。故本题选择选项B。[单选题]2.根据《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经过20年的,不再追诉。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核准。该核准机关是()。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公安部D.司法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追诉时效。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则不再追诉。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故本题选择选项B。[单选题]3.根据《刑法》规定,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计算前罪追诉期限的起点是()。A.后罪成立之日B.前罪行为结束之日C.前罪行为开始之日D.前罪成立之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追诉时效。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后,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时效就此中断,并从“后罪成立之日起”重新计算。故本题选择选项A。[单选题]4.根据《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可以作为一般累犯B.犯罪时不满16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C.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被告人,一般不适用死刑D.已满75周岁的被告人故意犯罪,应当减轻处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对未成年犯罪采取的整体原则是“从宽”,因此,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作为累犯,选项A错误;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不满12周岁,已满12周岁的人,在不同年龄段,对不同的行为负刑事责任,选项B错误;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一般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选项C正确;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C。[单选题]5.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有关禁止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禁止令的期限必须与管制的期限相同B.禁止令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C.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宣布禁止令D.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执行禁止令的活动进行监督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禁止令。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的期限,但不得少于3个月,选项A错误;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禁止令的活动实行监督,选项BD错误;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以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宣布禁止令,选项C正确。[单选题]6.下列有关对累犯适用刑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酌情适用缓刑B.可以适用假释C.可以从重处罚D.应当从重处罚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累犯。累犯不得缓刑不得假释,选项AB错误,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单选题]7.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A.一般自首B.重大立功C.特别自首D.一般立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特别自首。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的,属于一般自首;“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属于特别自首,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仅仅如实供述并不能构成“立功”,构成立功应当存在“检举”“揭发”“协助”“阻止他人犯罪”或“提供线索”等行为,选项BD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C。[单选题]8.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罪犯中,可以宣告缓刑的是()。A.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B.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且已满75周岁的罪犯C.累犯D.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缓刑。对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缓刑的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选项CD错误。故本题应选择选项A。陷阱提示“对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该规定的前提条件是“符合缓刑条件”,最重要的一项条件就是被判处的刑罚是“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被判处的刑罚比“3年有期徒刑”重(如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则就算是未成年人、孕妇还是老年人,均不能适用缓刑。[单选题]9.根据刑事法律制度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予以假释。下列可以适用假释的犯罪情形是()。A.因抢劫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已经执行5年刑期,狱中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B.因暴力抢劫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已经执行6年刑期,狱中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C.因受贿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已经执行5年刑期,狱中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已经执行12年刑期,狱中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假释。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要求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才可以假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才可以假释,选项A正确,选项CD错误;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选项B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A。陷阱提示“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此规定的适用有两方面要求,一方面要求犯罪的种类,一方面要求被判刑罚的种类和期限,任何一方面不满足,则不能适用本规定,如本题A选项中,虽然犯的是抢劫罪,但是被判刑罚为8年有期徒刑,未达到10年,因此不适用该规定,即可以假释。[单选题]10.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减刑、假释适用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累犯不适用减刑C.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累犯不适用假释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减刑、假释。减刑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选项A错误;假释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选项C错误;累犯不得缓刑和假释,但可以适用减刑,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单选题]11.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骗取出口退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属于危害税收征管犯罪B.主体只能是单位C.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经济秩序D.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者过失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危害税收征管犯罪。骗取出口退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均属于危害税收征管犯罪,选项A正确;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主体既包括单位,也包括个人,选项B错误;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选项C错误;危害税收征管犯罪在主观方面存在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A。[单选题]12.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骗取税款数额超过其缴纳的税款部分,涉嫌构成()。A.骗取出口退税罪B.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C.抗税罪D.逃避缴纳税款罪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骗取出口退税罪。对纳税人实施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应当分别情况定罪处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上述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税款的,按逃税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论处。故本题选择选项A。[单选题]13.根据《刑法》规定,采取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下列情形中,属于此罪客观方面“其他欺骗手段”的是()。A.以伪造手段取得出口货物报关单的B.签订虚假的买卖合同的C.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D.骗取出口货物退税资格的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骗取出口退税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欺骗手段”:(1)骗取出口货物退税资格的(选项D正确);(2)将未纳税或免税货物作为已税货物出口的;(3)虽有货物出口,但虚构该货物的品名、数量、单价等要素,骗取未实际纳税部分出口退税款的;(4)以其他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选项ABC属于假报出口的手段。故本题选择选项D。[单选题]14.2010年8月,被告人李某为非法获利在无注册资金的情况下申请注册成立了甲公司,并担任法定代表人。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期间,李某经王某介绍,在无货物交易的情况下,采取按发票面额收取开票费的方法,以甲公司名义为M市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18份。乙公司将其中的16份发票向当地税务部门申报抵扣。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期间,李某采取上述同样方法,为N市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2份,丙公司将上述发票向税务部门全部申报抵扣。下列关于涉案公司与李某的相关行为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公司的行为属于为他人虚开B.甲公司构成单位犯罪C.丙公司的行为属于介绍他人为自己虚开D.李某的行为属于为他人虚开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本题中,乙公司并未为他人开发票,因此,乙公司的行为不属于为他人虚开,选项A错误;丙公司的行为未涉及“介绍虚开”,选项C错误;甲公司是李某“为非法获利”而注册,并非为了正常经营活动而注册,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实施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因此甲公司不构成单位犯罪,选项B错误;李某为实施了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因此构成为他人虚开,选项D正确。故本题选择选项D。[单选题]15.2006年4月以来,陶某等人分别以自己或者家庭成员名义,先后注册15家公司,从税务机关骗购各类普通发票共计2.4万份,以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价格对外出售9000余份,涉案金额近亿元,非法获利200余万元。本案中,陶某涉嫌的罪名是()。A.非法出售发票罪B.非法购买发票罪C.出售伪造发票罪D.出售抵扣税款发票罪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非法出售发票罪。只有税务机关有权出售发票,其他单位或个人出售的,即构成“非法出售”,且陶某等人非法出售普通发票9000余份,超过了100份,因此该行为构成“非法出售发票罪”,选项A正确;陶某等人出售的发票为“真票”,因此,不构成出售伪造发票罪,选项C错误;从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处购买,为非法购买,从税务机关购买不属于非法购买,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中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无“非法购买发票罪”,选项B错误;本题中涉及的票为普通发票,并非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A。[单选题]16.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要求发票数量必须达到25份以上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发票犯罪是()。A.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B.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C.非法出售发票D.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定罪标准。与“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关的犯罪,一般要求发票数量必须达到25份以上才能追究刑事责任,选项B正确;与“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相关的犯罪,一般要求发票数量必须达到50份以上才能追究刑事责任,选项A错误;与“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关的犯罪,一般要求发票数量必须达到100份以上才能追究刑事责任,选项C错误;例外情况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定罪标准是虚开的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无发票数量的要求,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B。[单选题]17.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之一,下列情形中,构成本罪客观方面要件的是()。A.纳税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减免税导致不征或少征税款B.税务人员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不征或少征税款C.税务人员为照顾朋友违规决定不征或少征税款D.税务人员因税收业务不熟造成不征或少征税款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主观上为“故意”,要点在于“徇私情”,因纳税人提供假材料、税收业务不熟练以及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罪)导致不征或少征税款,并非“故意不征或少征”,也并非“徇私情”,选项ABD错误;“为照顾朋友”违规不征或少征属于故意,且属于“徇私情”,选项C正确。[单选题]18.根据《刑法》和刑法理论,下列有关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秩序B.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规定,不征或者少征税款的行为C.犯罪主体不限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D.过失也可构成此罪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选项A正确;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税收法规“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如果不存在“徇私舞弊”行为,则不构成本罪,选项B错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主体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选项C错误;涉税职务犯罪中的“渎职犯罪”,主观上均为故意,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A。[单选题]19.下列渎职犯罪中,犯罪主体须为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是()。A.玩忽职守罪B.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C.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渎职犯罪。玩忽职守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不局限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选项A错误;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犯罪主体为税务机关工作人员,选项B正确;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犯罪主体是海关、外汇管理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他自然人或单位均不能成为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体,选项C错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犯罪主体必须是行政执法人员,具体是指在工商、税务、监察等依法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中承担执法工作的公务人员,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B。[单选题]20.张某为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因收受辖区内市场商户孙某10万元,未将孙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移交公安机关。下列对张某的处罚方式中,正确的是()。A.仅按受贿罪处罚B.仅按徇私枉法罪处罚C.按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D.仅按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处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涉税职务犯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同时又因此而收受他人贿赂,则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受贿罪两个罪名,根据刑法规定,实行数罪并罚,选项C正确。[多选题]1.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追诉时效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B.一般犯罪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C.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D.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E.超过追诉时效的,一般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BD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追诉时效。一般犯罪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选项AB正确;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和死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选项C错误;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时效就此中断,并从后罪成立之日起重新计算,选项D正确;追诉时效,是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有效期限。超过这个期限,一般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选项E正确。[多选题]2.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犯罪必须具有的特征有()。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处罚性C.主观故意性D.严重的社会危害性E.一般违法性正确答案:AB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犯罪的特征。犯罪,是《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选项D正确)、刑事违法性(选项A正确)和应受刑罚处罚性(选项B正确)。犯罪并非一定出于故意,也可能是过失,选项C错误;仅仅有一般违法性不能构成犯罪,选项E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ABD。[多选题]3.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犯罪构成要件通常包括()。A.犯罪客体B.犯罪动机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E.犯罪客观方面正确答案:ACD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犯罪构成要件。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选项A正确)、犯罪客观方面(选项E正确)、犯罪主体(选项C正确)、犯罪主观方面(选项D正确),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并非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的,选项B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ACDE。[多选题]4.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即使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也不适用死刑B.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因犯罪时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D.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免除处罚E.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判处缓刑正确答案:AB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犯罪的从宽处罚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一律不适用死刑,选项A正确;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选项B正确;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的矫治教育,选项C正确;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非免除处罚,选项D错误;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予以缓刑,选项E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ABC。[多选题]5.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有关刑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刑罚有主刑与附加刑之分,管制、拘役属于附加刑B.对一个犯罪不能同时适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刑C.主刑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D.附加刑不能独立适用,只能附加适用E.对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正确答案:B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刑罚的种类和适用。管制和拘役均属于主刑,选项A错误。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一个犯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刑,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附加刑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选项D错误。对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选项E正确。故本题选择选项BE。[多选题]6.犯罪后自动投案是认定为自首的必要条件。下列情形中,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有()。A.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B.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的过程中,主动投案的C.犯罪后逃至亲属家中,在亲属家中被公安机关抓获的D.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其投案的E.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正确答案:ABD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自首。下列情形应当视为自动投案:(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3)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4)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选项B正确);(5)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选项A正确);(6)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选项D正确);(7)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选项E正确)。犯罪后逃至亲属家中,在亲属家中被公安机关抓获的,不属于自动投案,选项C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ABDE。提示:如果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罪行,构成自首的,可以节约司法机关的抓捕犯罪分子以及盘问犯罪分子的成本,因此可以从轻或减轻,甚至免除处罚。因此“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也是出于该方面的考虑,除此之外,自动投案还要具备一定的“主动性”,无论是亲友的主动还是犯罪嫌疑人自己主动,犯罪后逃至亲属家被抓获,根本未起到节约司法机关抓捕犯罪分子的作用,且也不存在主动性,自然不能视为自动投案。[多选题]7.2016年6月,梁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入狱服刑4年,2021年11月,因虚开普通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下列有关梁某的刑罚适用及执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构成累犯B.不构成累犯C.可以适用假释D.可以适用缓刑E.执行期间不得减刑正确答案:B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累犯、假释和缓刑。成立一般累犯要求前罪和后罪均为故意犯罪,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因此梁某不构成累犯,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如上所述,梁某不构成累犯,因此可以适用假释,选项C正确;缓刑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梁某被判有期徒刑4年,不能适用缓刑,选项D错误;减刑适用对象为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梁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可以适用减刑,选项E错误。故本题选择选项BC。[多选题]8.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逃税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本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B.本罪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C.从逃税额看,只有纳税人的逃税额在5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才能构成本罪D.对于初次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书后,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E.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税收征管秩序正确答案:AC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合同范例粉水
- 2025年公共艺术设计市场调研报告
- 公路护栏工程合同范例
- 学校保安聘任合同范本
- 出售鱼苗批发合同范本
- 公司卖旧车合同范例
- 2025年度燃气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施工单位临时用工劳务派遣与职业健康合同
- 餐饮服务合同范本
- 船舶设备零部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低空飞行旅游观光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2024年版:煤矿用压力罐设计与安装合同
- 2024年贵州云岩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笔试真题
- 《算法定价垄断属性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 2024年04月浙江义乌农商银行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涉密计算机保密培训
- 挂靠免责协议书范本
-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联盟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
- 在线心理健康咨询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三至五年行业发展报告
- 电动三轮车购销合同
- 淋巴瘤的免疫靶向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