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1.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尝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1951年西藏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材料反映西藏和平解放的()A.原因 B.目的 C.内容 D.影响3.如表所示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才……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A.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C.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努力生产,踊跃支援前线4.“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土地改革()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C.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D.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5.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公布,长春“一汽”红旗文化展馆入选。与“一汽”建成投产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C.公私合营 D.人民公社化运动6.1954年《宪法》有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全国有1.5亿人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民主党派代表558人,占45.52%,少数民族的代表177名,占14.4%,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1954年《宪法》()A.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为新中国诞生奠定基础C.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D.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7.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采用世纪纪年法,应是()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8.如图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9.如图所示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A.助人为乐 B.勇攀高峰 C.身先士卒 D.艰苦奋斗10.1976年《人民日报》标题中“阶级斗争”一词出现205次,但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中仅出现4次,且新增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这体现了()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发生转移 B.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推进C.对外开放地区范围逐步扩大 D.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11.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A.彭德怀 B.刘少奇 C.林彪 D.江青12.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责任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A.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13.如图所示为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B.对外开放实行及不断深化C.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行 D.相对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14.《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2年的高频词汇应是()A.合作改造农业生产B.生产技术科学管理社会主义现代化C.稳定企业国企改革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召开中共十四大15.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A.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C.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6.下表是某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提纲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改革后中国的经济变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D.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17.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习近平提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由此可见,他们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A.追求民族独立 B.建立新中国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D.实行改革开放18.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这说明我国()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19.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A.火树银花不夜天,五亿人民展欢颜B.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篇C.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D.伟大复兴中国梦,绿色发展新画卷20.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为()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21.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A.经济开发 B.文化传承 C.科技创新 D.民族平等22.1954年10月,周恩来指出:“它不应该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它”是指()A.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独立自主外交政策23.下面《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反映出()时间1949年1959年1969年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个)103445120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C.“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4.1971年11月,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联合国总部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源于()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中美关系得到改善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25.“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用一生耕耘造福人民,他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他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26.20世纪70年代,体现出中国科研人员传承创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A.钱学森组织研制人造卫星 B.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C.焦裕禄治理河南省兰考县 D.屠呦呦领导团队发现青蒿素27.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A.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C.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28.与“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相关的航天员是()A.翟志刚 B.杨利伟 C.叶光富 D.王亚平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0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见图1和图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1历史人物的姓名。(2)小历同学阅读上述材料,认为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国研制原子弹成功的主要原因。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人民日报》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战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转引自杨兆麟《时间开始了》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简述报纸社论所评价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的影响。(2)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根据材料二,简述图1、图2史料的所属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小岗村社员在签订的包干合同书上留下手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摘自《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节选)注:歌词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材料二:时间对外开放的内容1980年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1984年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等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重庆、武汉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根据材料一,简述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图的因果关系。(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归纳我国对外开放的变化。(3)根据材料一、二,得出一个历史结论。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现代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1997年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9年澳门顺利回归祖国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等编制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1978-2017年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材料和所学1978-2017年中国现代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温馨提示:【历史事件、观点示例】历史事件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历史事件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观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注:以上示例仅供考生参考,考生作答不得选用示例中的历史事件1、2和观点)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人民政协【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共商建国”,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民主党派代表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筹备成立新中国,C项正确;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1949年新中国已经建立,A项不符合“共商建国”,排除A项;

1945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不符合“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章济济一堂”,排除B项;

1956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项不符合“共商建国”,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熟记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2.【答案】D【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D项正确;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影响,不是原因,排除A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影响,不是目的,排除B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影响,不是内容,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影响。3.【答案】B【知识点】抗美援朝【解析】【分析】电影《上甘岭》反映的抗美援朝时期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电影插曲《我国祖国》,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是猎枪反映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的思想情感。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4.【答案】A【知识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解析】【分析】1950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全国粮食产量的增长,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土地改革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排除B项;

CD项材料信息都无法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A。【点评】重点掌握土地改革的内容以及意义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5.【答案】B【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重大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6.【答案】A【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954年《宪法》有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全国有1.5亿人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民主党派代表558人,占45.52%,少数民族的代表177名,占14.4%,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可知,1954年《宪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它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A项正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排除B项;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排除C项;

《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7.【答案】C【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年份换算为世纪,去掉后两位,余下的数字加一。1956年为20世纪50年代,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C项正确;

19世纪50年代换算错误,排除A项;

19世纪60年代换算错误,排除B项;

20世纪60年代换算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纪年方法和年代换算、中共八大,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年代换算的方法。8.【答案】C【知识点】三大改造【解析】【分析】国际化题干材料可知,从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可以看出,其公有的成分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工业总产值达到100%,这是三大改造的结果,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C项正确;

土地改革全部完成与之无关,排除A项;

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与之无关,排除B项;

国民经济调整到位与之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重点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与影响。9.【答案】D【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D项正确;

王进喜、焦裕禄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艰苦奋斗,不是助人为乐,排除A项;

王进喜、焦裕禄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艰苦奋斗,不是勇攀高峰,排除B项;

王进喜、焦裕禄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艰苦奋斗,不是身先士卒,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英模人物,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王进喜、焦裕禄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艰苦奋斗。10.【答案】A【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阶级斗争’一词由205次下降到‘4’次”,说明国家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根据材料信息“1980年的《人民日报》新增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说明国家重视国民经济建设,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为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不能体现“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地区范围逐步扩大、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等信息,故排除BCD;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能力测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识记与材料分析理解能力,知识考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解题关键要掌握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即可得出答案。11.【答案】B【知识点】“文化大革命”【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文化大革命”,依据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中被错打成“走资派”的有很多,最大的冤案是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含冤而死。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恢复其名誉,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解答时只要准确记忆即可。12.【答案】B【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承包”、“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展开,企业的自主权得到扩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因而才会出现材料中要求“承包造纸厂”的状况。B项正确;

“乡镇企业”的发展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题干没有涉及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问题,只涉及了国有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理解并识记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3.【答案】B【知识点】经济特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深圳是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实行及不断深化,B项正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行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相对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答案】D【知识点】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召开中共十四大是1992年的高频词汇,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合作、改造、农业生产与20世纪50年代的三大改造、土地改革等有关,排除;

选项B生产技术、科学管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有关,排除;

选项C稳定、企业、国企改革与20世纪8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召开中共十四大的相关史实,“1992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答案】D【知识点】邓小平理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对邓小平的看法,属于观点。D项正确。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属于史实,排除A项;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属于史实,排除B项;

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属于史实,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史实,什么是观点的相关史实。16.【答案】C【知识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八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复习的专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项正确;

表格内容未涉及中国的经济变化,排除A项;

表格内容未涉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排除B项;

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概括不完整,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知识。17.【答案】C【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解析】【分析】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材料中“为人民服务”“我是人民的儿子”“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都体现出他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志向,C项正确;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的实现,排除A项;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排除B项;

材料中初心不是改革开放,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18.【答案】D【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解析】【分析】由材料“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可知,材料中主要涉及文化传承与建设,这说明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19.【答案】D【知识点】“中国梦”;五大发展理念【解析】【分析】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A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特征;1992年,两岸双方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的“九二共识”;两次回归分别为1997年、1999年,故ABC与题意不符;

D中属于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五大发展理念”的有关知识。解答此类题没什么捷径可走,准确理解和识记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20.【答案】B【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示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从1953年的3532万人到2000年的10643万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长,这种变化与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B项正确;

政治协商制度与题干图示无关,排除A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题干图示无关,排除C项;

“一国两制”与题干图示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影响,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1.【答案】B【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表明少数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行文化传承,B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经济开放的知识,排除A;

题干未涉及科技创新的知识,排除C;

题干未涉及民族平定的知识,排除D;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难度适中,理解材料,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22.【答案】B【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B符合题意;

全方位的外交题干未体现,排除A;

“求同存异”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C;

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与题干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难度适中,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意义即可作答。23.【答案】D【知识点】全方位外交【解析】【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由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据“1949-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及所学知识可知,表中的信息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是题干表格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的外交的相关史实。24.【答案】D【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1月,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联合国总部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源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D项正确;

1971年10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间不符,排除A项;

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时间不符,排除B项;

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时间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益等知识。25.【答案】C【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整个世界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做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相关的历史知识,考查学生的对历史知识识记和分析能力。1973年10月,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证明了科学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科技。26.【答案】D【知识点】屠呦呦及青蒿素【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经过数百次实验,屠呦呦领导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找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新方法,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突出贡献,故选项D符合题意;

A.钱学森组织研制人造卫星,不符合题意;

B.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不符合题意;

C.焦裕禄治理河南省兰考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27.【答案】A【知识点】共同繁荣发展;交通、通讯的发展【解析】【分析】A.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铁路和港珠澳大桥都是新时期我国在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它们的建成都健全了我国的交通运输网。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对于青藏两省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港珠澳大桥方便三地之间人员车辆经济交流、有效吸引香港资金到珠江西岸城市投资、可有力的促进澳门、珠海乃至珠江西岸的经济发展。因此,它们的建成都促进相关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使人民生活幸福感不断增强。据此可知,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不符合题意;

C.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不符合题意;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28.【答案】B【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与“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相关的航天员是杨利伟,B项正确;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排除A项;

12月27日0时55分,经过约6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排除C项。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于2021年11月7日晚进行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着“飞天“舱外服将进行舱外作业,航天员叶光富在舱内配合支持,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叶光富进行第二次出舱活动,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理解并识记杨利伟的相关史实。29.【答案】(1)邓稼先。(2)判断:不同意。理由:我国研制原子弹成功是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国家独立、科技体系的建立、政府的支持等其他原因。所以不同意上述的说法。判断:同意。理由:我国研制原子弹成功离不开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科学家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无私奉献,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研制原子弹才能成功。所以同意上述的说法。【知识点】“两弹一星”;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历史人物的姓名是邓稼先,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2)本题是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如判断:不同意。理由:我国研制原子弹成功是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国家独立、科技体系的建立、政府的支持等其他原因。所以不同意上述的说法。判断:同意。理由:我国研制原子弹成功离不开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科学家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无私奉献,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研制原子弹才能成功。所以同意上述的说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弹一星、社会主义建设英模人物等相关史实。30.【答案】(1)历史事件:开国大典。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类型:第一手史料。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3)关系:土地改革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物资和人力的保障,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都巩固了人民政权。【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图片1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的原始图片资料,属于第一手史料;图片2反映土地改革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情景的原始图片资料,属于第一手史料。共同作用: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并把战火蔓延至中国边境。为了保家卫国,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同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运动要摧毁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政权。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3)根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土地改革使农民有了土地,劳动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提高,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物资保障,同时得到土地的农民更加拥护人民政权,积极参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因此土地改革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物资和人力的保障,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都巩固了人民政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记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31.【答案】(1)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小岗村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具有主动性;由沿海到内地;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形成全方位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