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恶性萎缩性丘疹病-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ed3afb0a59af72ef6859aa11458684/7ded3afb0a59af72ef6859aa114586841.gif)
![2019恶性萎缩性丘疹病-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ed3afb0a59af72ef6859aa11458684/7ded3afb0a59af72ef6859aa114586842.gif)
![2019恶性萎缩性丘疹病-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ed3afb0a59af72ef6859aa11458684/7ded3afb0a59af72ef6859aa114586843.gif)
![2019恶性萎缩性丘疹病-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ed3afb0a59af72ef6859aa11458684/7ded3afb0a59af72ef6859aa114586844.gif)
![2019恶性萎缩性丘疹病-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ed3afb0a59af72ef6859aa11458684/7ded3afb0a59af72ef6859aa1145868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文名称malignantatrophicpapulosis第一页第二页,共33页。别名Dego病;Kohlmeier-Degos综合征;lethalcutaneousandgastrointestinalarteriolarthrombosis;德戈斯病;德戈斯氏综合征;恶性萎缩性丘疹症;克耳米埃尔氏综合征;致死性皮肤和胃肠道细动脉血栓形成;lethalcutaneousandgastrointestinalarteriolarthrombosis;德戈斯综合征;克耳米埃尔综合征第二页第三页,共33页。类别皮肤科/皮肤血管病及淋巴管病
第三页第四页,共33页。ICD号I79.8*
第四页第五页,共33页。概述本病又称Dego病、Kohlmeier-Degos综合征,致死性皮肤和胃肠道细动脉血栓形成(lethalcutaneousandgastrointestinalarteriolarthrombosis)。本病是皮肤-肠道或其他器官的细小动脉内膜炎而后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因还不明,有认为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身免疫异常和纤溶活性降低及慢病毒感染等有关。约1/3病例只有皮肤损害。约20%病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尚可累及眼、心、肾和膀胱等。IgA可显著升高。
第五页第六页,共33页。流行病学由Degos等于1942年首先报道,青壮年男性发病率最高,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第六页第七页,共33页。病因本病病因不明,有认为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身免疫异常和纤溶活性降低及慢病毒感染等有关。第七页第八页,共33页。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有学者认为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身免疫异常和纤溶活性降低及慢病毒感染等有关。组织病理:主要病变为真皮下部和皮下脂肪组织内的细小动脉内膜炎。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由于PAS阳性物质沉积而管壁增厚,血栓形成,以致产生缺血性梗死,发生楔形溃疡。中膜和外膜一般不受累,内弹力膜正常。缺血区内胶原纤维肿胀、变性或渐进性坏死,最后完全纤维化而萎缩。早期病灶内可有黏蛋白沉积,至晚期则只见于周围组织内。第八页第九页,共33页。发病机制可见小肠浆膜下散在分布的梗死性溃疡、白色瘢痕或穿孔。其组织病理变化与皮肤损害相同。第九页第十页,共33页。临床表现青壮年男性发病率最高,通常累及皮肤和肠,多为皮肤先发病。皮损为淡玫瑰色水肿性丘疹,直径约2~15cm,损害中心可呈脐窝状,顶部覆有乳白色硬痂,周围呈青红色并有毛细血管扩张,最后发生瘢痕性萎缩。皮损主要发生于躯干,呈向心性分布,可自数个到数百个不等,成批反复发作,每次仅发生少数新疹。发生于胃肠道者有剧烈腹痛、呕血等,主要为小肠缺血性梗死,导致楔形坏死引起。最后可因肠出血、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而死亡。第十页第十一页,共33页。临床表现此外,尚可并发脑血管、肾血管损害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33页。并发症肠损害后可发生腹绞痛和便血,最后因发展为多发性肠穿孔和腹膜炎。眼部损害球结膜可有白色无血管斑,脉络膜和视网膜缺血变性、复视、视盘水肿和视神经萎缩等。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33页。实验室检查免疫球蛋白尤以IgA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和血小板凝集试验为阳性。此外,一般无阳性发现。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33页。其他辅助检查组织活检,主要病变为真皮下部和皮下脂肪组织内的细小动脉内膜炎。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33页。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33页。鉴别诊断有时需与淋巴瘤样丘疹病、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相鉴别。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33页。治疗无特效治疗方法,皮质类固醇激素一般无效,主要是对症处理,可试用下列乙酰水杨酸0.5g/次,2次/d。潘生丁50mg/次,3次/d。雷公藤多甙10~20mg/次,2~3次/d。有报道用上述药物联合应用治疗1例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效果良好。消炎痛、保泰松可缓解腹部症状。肝素等抗凝血药及盐酸苄唑啉等血管扩张药均可试用。若有肠道梗阻或穿孔者,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33页。预后在皮肤损害出现后3周~10余年间发生肠损害,多数是小肠、大肠、肠系膜,而胃亦有累及。呈隐袭发病,早期可仅为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进而发生腹绞痛和便血,最后因发展为多发性肠穿孔和腹膜炎,故预后不良。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33页。预防加强护理和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感染应注意隔离,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避免近亲结婚,进行婚前检查,生育咨询。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33页。简介克耳米埃尔氏综合征,德戈斯氏综合征,恶性萎缩性丘疹症,致死性皮肤和胃肠道细动脉血栓形成,德戈斯病,Dego病,Kohlmeier-Degos综合征,lethalcutaneousandgastrointestinalarteriolarthrombosis
疾病代码:ICD:L45*
疾病分类:风湿免疫科疾病概述
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33页。疾病描述本病又称Dego病、Kohlmeier-Degos综合征,致死性皮肤和胃肠道细动脉血栓形成(lethalcutaneousandgastrointestinalarteriolarthrombosis)。本病是皮肤-肠道或其他器官的细小动脉内膜炎而后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因还不明,有认为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身免疫异常和纤溶活性降低及慢病毒感染等有关。以青壮年男性发病率最高,约1/3病例只有皮肤损害。约20%病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尚可累及眼、心、肾和膀胱等。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33页。疾病描述IgA可显著升高。需与淋巴瘤样丘疹病、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相鉴别。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
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33页。症状体征以青壮年男性发病率最高,通常是累及皮肤和肠道,而皮肤往往在先,约1/3病例只有皮肤损害。约20%病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尚可累及眼、心、肾和膀胱等。皮肤损害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特别是在背部和肢体近端,而面和手足较少。原发损害为直径2~15mm的半球状水肿性红色丘疹。病程中部分损害持续存在或吸收消失,遗留小的白色皮肤萎缩,而大多数中央迅速坏死,发生溃疡,遗留瓷白的皮肤萎缩斑,上附有灰白色鳞屑,有狭窄的高起边缘,其上或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33页。症状体征损害成批出现,少则几个,多则百余个,散在分布,较少相互融合。一般无自觉症状。可持续数个月或数年。在皮肤损害出现后3周~10余年间发生肠损害,多数是小肠、大肠、肠系膜,而胃亦有累及。呈隐袭发病,早期可仅为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进而发生腹绞痛和便血,最后因发展为多发性肠穿孔和腹膜炎,故预后不良。剖腹探查,可在肠壁上发现多发性卵圆形针尖至直径为2cm的浆膜下白色萎缩性瘢痕。无肠损害的患者中,有33%~50%并不产生严重后果。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33页。症状体征眼部损害为在眼睑、球结膜可有白色无血管斑,脉络膜和视网膜缺血变性、复视、视盘水肿和视神经萎缩等。
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33页。疾病病因本病病因不明,有认为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身免疫异常和纤溶活性降低及慢病毒感染等有关。病理生理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有学者认为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身免疫异常和纤溶活性降低及慢病毒感染等有关。组织病理:主要病变为真皮下部和皮下脂肪组织内的细小动脉内膜炎。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由于PAS阳性物质沉积而管壁增厚,血栓形成,以致产生缺血性梗死,发生楔形溃疡。中膜和外膜一般不受累,内弹力膜正常。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33页。疾病病因缺血区内胶原纤维肿胀、变性或渐进性坏死,最后完全纤维化而萎缩。早期病灶内可有黏蛋白沉积,至晚期则只见于周围组织内。可见小肠浆膜下散在分布的梗死性溃疡、白色瘢痕或穿孔。其组织病理变化与皮肤损害相同。
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33页。诊断检查
【诊断】
(一)好发于20~40岁,男性多见。(二)皮肤损害:淡红色的圆形水肿性丘疹,好发生在躯干后背部等处,皮损逐渐形成中央脐凹、萎缩,外观瓷白色,周围血管扩张。皮损成批发生,逐渐增多。皮疹无明显不适。(三)肠道坏死:由于小肠发生缺血性坏死,引起患者腹痛、呕吐、腹泻,由于多发性肠穿孔引起腹膜炎。(四)粘膜侵犯:眼睛球结膜、口腔粘膜发生的损害与皮肤损害类似。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33页。诊断检查病情容易反复发生。患者常因为小肠坏死、脑梗死等脏器损伤致死。预后差。(五)组织病理:小动脉坏死、闭塞改变是其特征。实验室检查:免疫球蛋白尤以IgA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和血小板凝集试验为阳性。此外,一般无阳性发现。其他辅助检查:组织活检,主要病变为真皮下部和皮下脂肪组织内的细小动脉内膜炎。鉴别诊断但有时需与淋巴瘤样丘疹病、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相鉴别。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33页。诊断检查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治疗。一般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与双嘧达莫(潘生丁)。虽可用皮质激素,但在晚期应注意发生肠穿孔的可能。亦可试用肝素治疗。并发症肠损害后可发生腹绞痛和便血,最后因发展为多发性肠穿孔和腹膜炎。眼部损害球结膜可有白色无血管斑,脉络膜和视网膜缺血变性、复视、视盘水肿和视神经萎缩等。
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33页。预后及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货币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发展
- 校园红歌文化建设的心理与精神支持
- 白水泥行业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
- 石墨技术在汽车行业商业前景分析
- 石墨矿产资源的智能开采与加工技术
- 社交电商与移动支付的融合发展
- 行政人事工作总结
- 高三语文工作总结
- 宾馆送餐服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 电力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对技巧培训
- 汽车电器线束DFMEA范例
- 2024西门子风电数字化
- DB63-T 2269-2024 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费用清单计量规范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及答案
-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教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无人机红外技术培训
- 2024成都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电网培训课件
- 散酒传统文化培训课件
- 五年级上册口算练习400题及答案
- 关于闯红灯的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