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电影消费及中国电影文化认知调查_第1页
当代大学生电影消费及中国电影文化认知调查_第2页
当代大学生电影消费及中国电影文化认知调查_第3页
当代大学生电影消费及中国电影文化认知调查_第4页
当代大学生电影消费及中国电影文化认知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大学生电影消费及中国电影文化认知调查

2005年是中国电影的百年之初。百年之初,旧世界结束,新世界开始。站在中国电影新世纪的起点,我们想知道,作为未来社会中流砥柱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对百年中国电影有怎样的认知?同时,作为未来的主流消费群体,大学生们的电影消费状况如何?因为,从大学生对中国电影文化的认知情况,我们大致可以考察中国电影在国人心中的位置;而从大学生的电影消费状况,也大致可以预见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走向。这些,对开始新的一百年征程的中国电影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为此,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进行了题为“当代大学生电影消费及中国电影文化认知”的调查。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等地的十余所高校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109份。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文科生占39.95%,理科生占29.04%,工科生占24.35%,艺术专业的学生占6.67%。其中,专科学生占总数的4.33%,本科学生占88.6%,硕士研究生占6.04%,博士研究生占1.17%,本科生所占比例最高。下面是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月嘴唇消费情况1、您平均每月各类消费总额大约是:□200元以下□200—300元□300—500元□500—800元□800—1500元□1500元以上调查结果如下:调查结果显示:在1109名学生中,每月消费200元以下的有72人,占总数的6.49%,每月消费200—300元的有105人,占9.47%,每月消费300—500元的有361人,占32.55%,每月消费500—800元的有339人,占30.57%,每月消费800—1500元的有174人,占15.69%,每月消费1500元以上的有58人,占5.23%。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消费水平以300—500元和500—800元居多,这符合普通家庭的消费水平,当然在大学生中还是存在一些条件比较宽裕或贫困的,但这毕竟是少数。2、您平均每月在文化娱乐方面消费总额大约是:□50元以下□50—100元□100—200元□200—300元□300—500元□500元以上调查结果如下: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每月花费在文化娱乐方面的费用集中在100元以下,200元以上的是极少数。显然除了必要的生活消费之外,大部分大学生余下留做文化娱乐消费的资金已经较少;另一方面,这些数字可以反映出如今的文娱市场对学生没有构成足够大的吸引力,因此也有着比较大的上升空间。3、您平均每月用于与电影相关的费用大约是:□10元以下□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调查结果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接近半数的学生每月在电影方面的消费在10元以下,花费10—30元的有369人,占33.27%,花费30—50元的有149人,占13.44%,花费50—100元的有54人,占总数的4.87%,花费100元以上的有59人,占5.32%。这样看来,76.37%的大学生每月在电影方面的消费在30元以下,这就意味着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很少买票去影院看电影,平时对于电影的了解多是通过其他渠道(关于这一点后面的问卷有具体问题)。从研究对象的角度,主要有2.2—第二部分大学生电影消费情况调查□非常喜欢□喜欢□不喜欢□说不清楚对于是否喜欢看电影这个问题,在1109名受访学生当中,有372人回答“非常喜欢”,占总数的33.54%,有651人选择“喜欢”,占总数的58.70%,这两者加起来的比例高达92.24%,回答“不喜欢”的人仅有25人,占总数的2.25%,选择“说不清楚”的有61人,占总数的5.50%。这样的数字并不出乎意料,电影作为日益发展成熟的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们喜爱电影是理所当然的。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年轻人,而大学生们是当代年轻人中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一群,因此他们对于电影的态度也受到电影创作者的格外重视。2、您周围喜欢看电影的人多吗?□很多□有一些□很少这个问题是辅助前一题进行的,目的仍是了解大学生们对于电影的兴趣程度,对于周围人们喜欢看电影人数的多寡回答如下:581人回答身边有“很多”人喜欢看电影,占被访者的52.39%,有486人回答“有一些”,占43.82%,只有42人回答“很少”,占3.79%。这个数字也是喜人的,看来被访者周围喜欢看电影的人还大有人在。由1、2题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电影有着很大的热情,大家都毫不掩饰对电影的热爱,这就与大学生们每月在电影方面的消费投入之少形成了悖论,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因此问卷的后面部分就此进行了调查。第3到第11题主要是为了解大学生平时看电影的方式、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和与此相关的制约因素,以及关于合理票价的探讨。3、您平时看电影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可多选)关于平时看电影的方式,调查结果如下:271人回答“到电影院看”,占24.44%,732人选择“看DVD或VCD碟片”,占66.01%,73人选择“看露天电影”,占6.58%,538人选择“上网看”,占48.51%,319人回答“看电视台播出的电影”,占28.76%。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数非常少,大多数人是通过看影碟、上网或者看电视来观看影片的,这个结果和当下大众对电影的消费方式比较契合。选择看影碟的人数最多,因为影碟价格便宜、购买方便又可以反复观看;如今的网络发达,很多网站上可以提供许多电影的在线观看或者下载,这对于常花费很多时间在网络上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个省时省力的方法,选择看电视台播出电影的同学基本上也是出于类似想法。与这些方便又省钱的途径相比,花钱去电影院看电影确实对大学生们无法构成强大吸引力。4、您到电影院看过电影吗?□看过□没看过(选择此项者请直接跳到第7题)这一题的结果显示去电影院看过电影的人还是多数,被访者中有943人去过影院,占85.03%,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的人有166人,占总数的14.7%。5、在过去的一年里,您到电影院看过几次电影?□0次□1次□2次□3次□4次□5次以上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比例分布比较平均,没有去过的有173人,占18.35%,去过一次的有156人,占16.54%,去过两次的有190人,占20.15%,去过三次的有167人,占17.71%,去过四次的有58人,占6.15%,去过五次以上的有199人,占21.10%。6、您到电影院看电影的原因主要是:□电影院效果好□片子好看□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交际所需由于大学生中平时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的人数不多,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首先来看吸引大家去影院看片的因素分析。调查显示,认为“电影院效果好”是吸引自己去影院的有452人,占总数的47.93%,是所有因素中占比重最高的,说明影院在这方面的先天优势是吸引大家的主要原因,这也是通过影碟、网络或者电视屏幕等方式看电影所达不到的;有243人认为当时的片子好看是主要原因,占25.77%,这就说明当时一些优秀的影片是可以凭借自身的魅力、影响力把大家吸引进影院的,也就说明创作者必须不遗余力地创作好作品,因为好的电影本身就有它的票房号召力;还有156人选择的是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时才有机会去影院看电影,占总数的16.54%,这种方式是很多学生都熟悉的,学校有时候会组织同学们去影院看电影,不过这种情况下观看的常常是主旋律电影,形式比较单一;还有92人选择“交际所需”,占总数的9.76%。7、制约您去电影院看电影的首要因素是:□影片票价□影片质量□影院位置□影院的硬件设施□影片放映时间□其他原因再看制约大家去影院看电影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主要的制约因素集中于票价和影片质量两项,前者有538人选择,占总数的48.51%,后者有291人选择,占26.24%,与前面调查的学生每月用于电影消费的资金数量、学生们选择看电影的方式等题目相对应可以看出,制约人们去影院的首要原因就是较高的票价,对于还没有步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学生来说,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花上几十元去看一场电影似乎真的太奢侈了。再者,对于电影质量的怀疑也是制约大家去影院看片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非常真实地反映在中国电影票房上,我国每年生产的影片有几百部,但是真正能够把观众吸引到影院,最后取得良好票房的却总是极少数,这一方面显示出影片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观众对于很多电影作品缺乏信心,这一问题只有靠提高电影的质量来解决,别无他法。此外,还有146人选择“影院位置”,占13.17%,有77人选择“影院的硬件设施”,占6.94%,有126人选择“影片放映时间”,占11.36%,另有168人选择“其他原因”,占15.15%,但相比之下,这都是一些次要因素。8、您认为现在的电影票价:□太高了□稍高了些□很合理□偏低对于票价高低的探讨集中体现了问题焦点。有90%以上的人认为现在电影的票价高,其中有276人认为“太高了”,占24.89%,有737人认为“稍高”,占66.46%,可见,观众的意愿都是认为票价应该再便宜一些。这再次印证了制约大家去影院观看电影的主要因素是票价。不过,仍有87人认为票价很合理,占总数的7.84%,9人认为票价偏低,占0.81%。9、您可以接受的单部电影票价的上限大约是:□60元□50元□40元□30元□20元□10元□5元对于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单部影片票价的调查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多数观众的意愿,其中以10-30元的价位为主,认为10元是上限的有266人,占23.99%,认为20元为上限的有281人,占25.34%,认为30元为上限的有227人,占20.47%。另外还有占14.70%的163人认为5元是上限,86人认为40元是上限,占7.75%,64人认为50元是上限,占5.77%,22人认为60元是上限,占1.98%。总之,大家的意愿当然是越便宜越好,不过我们仍然要考虑一部电影的制作、发行、宣传等资金投入,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两者之间求得一个平衡,让票价对于观众来说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又不至于打击投资者的自信。10、您认为合理的电影票价应该是多少?□50元以上□40元左右□20—30元□10元□5元□5元以下11、如果电影票价调到您认为比较合理的价位,那么在未来一年里,您打算到电影院看几次电影?□0次□1—5次□5—10次□10次以上这道题意在调查如果票价调整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大学生们将来到影院看片的意向。统计结果是乐观的,96.75%的人选择会去影院看电影,其中有393人选择会去1—5次,占35.44%,386人选择5—10次,占34.81%,有294人选择10次以上,占2651%,这说明票价的下调是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大学生观众进影院的有效途径。另外也有36人选择不会去看,占总数的3.25%。12—18题调查的是大学生在影碟这一新兴的电影载体上的消费情况。12、您经常购买电影碟片(DVD和VCD)吗?□是的,经常买□偶尔买一些□从来不买(选择此项者请直接跳到第18题)12题是为了调查大学生买碟的频繁程度,从上表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很大部分的大学生都选择了通过买碟的方式来观看电影,从来没有买过的只有246,占总数的22.18%,而买过的是863人,占总数的77.82%。这个相当大的数字足以说明DVD、VCD的流行程度。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常买碟的人只占了21.10%,其中有很多还是艺术相关专业的同学,大部分的人只是偶尔买一些。看电影,对于非本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也只是文化娱乐消费中的一种,所以接着,来看看这些同学买碟的原因。13、您买碟的原因是:□喜欢看电影□有收藏碟片的爱好□为了看新片子□影碟比较便宜□看别人买我也买□买碟送人□没什么理由□其他原因14、您平均每个月买多少张影碟?□1张□2—5张□6—10张□10张以上如果说,在上世纪80年代,青年人最普遍的娱乐方式中,就包括到影院看电影,一个月要看那么几次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可没有那么洒脱地去每月承受那么高的电影票价,买碟观看就成了他们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大概这也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一种选择。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一个月买一张碟的同学占了最大多数,有389人,占45.08%,其次是2—5张,有346人,占40.09%,而10张以上的只占了3.59%,我们的统计数据当中,10张以上的选项有很多都是艺术专业的同学选择的。所以对于买碟的问题,正如消费其他文化产品一样不能有过高的估计,平均一个月通过买碟看2—3部电影,已经是不错的形势。1、您喜欢看电影吗?□到电影院看□看DVD或VCD碟片□看露天电影□上网看□看电视台播出的电影大家认为合理的电影票价仍然集中于10—30元之间,结果表明:426人认为10元最合理,占38.41%,279人认为20—30元最合理,占25.16%,有占17.13%的190人认为5元合理,占12.44%的138人认为5元以下合理,另有64人认为40元左右合理,占5.77%,12人认为50元以上合理,占1.08%。这一结果与第9题的结果相呼应。在选择曾经买过碟的863名同学当中,我们继续对他们的购买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很显而易见,最多的人是因为“喜欢看电影”才去买碟的,有420人占总数的48.67%,将近一半的人选择了这个答案,其次是“为了看新片子”,有201人占23.29%,排第三的是“有收藏碟片的爱好”,占20.51%,再者就是“影碟比较便宜”,占14.14%。毋庸置疑,喜欢看电影,成为大学生买碟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就像喜欢歌手要去买他的专辑或者CD,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电影,丰富的碟片市场也是个必然的选择。另外,随着我国音像市场的逐渐成型和规范,一些刚上映的电影,或者是还未曾播出的电视剧等,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音像架上。除了国产电影之外,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的国外的电影碟片更是数不胜数,无论是经典老片,还是最热的新片,都十分的齐全,所以选择“看新片”的人也大有人在,现在城市当中,稍微大点的超市,都会设立音像专柜,就更加不用说专门的音像店,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国产电影一般是过了第一轮的档期,就马上有正版的DVD、VCD上市,比如今年从春节档期开始,陆续就有《天下无贼》、《功夫》、《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鸳鸯蝴蝶》、《情人结》、《世界》、《花腰新娘》、《疑神疑鬼》、《银饰》等一系列的新片以碟片的形式发行,没有去电影院看首轮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观看想看的影片。而除了喜欢收集影碟的同学之外,便宜的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限制(从第八题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人都觉得电影院票价是比较高的),一个简装正版的碟最多不超过15元,与40元以上的影院票价相比,还是要便宜得多,而且可以反复观看,购买碟片也增加了电影的传播范围,一张碟片可以最大限度地被很多人传看。而每个月大学生平均能看多少影片呢,下一题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调查。15、您平均每个月花在影碟上的费用大约是多少?□100元以上□50元—100元□20—50元□20元以下15题是和14题相关的问题,现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DVD或者是VCD都是10元左右,上题中选择每月买一部电影碟片的占最大多数,那么花在影碟费用方面的选项,毫无疑问是“20元以下”占了绝对多数,有399人选择,占46.23%,依此类推,是“20—50元”,占26.42%,“50—100元”,占22.71%,最后是“100以上”,占4.36%。14题和15题是直观的消费问题。而接下来要讨论的则是影碟的来源方式。16、您购买影碟的途径主要有哪些?(可多选)□到大街上的音像店去买□在路边的小摊买□向上门推销的小贩买□到小巷深处的盗版窝点买□上购物网站购买□其他途径影碟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也是有其销售渠道的。直观地看,“到大街上的音像店去买”是大学生最普遍的一个选择,占总数的65.12%,其次就是在“路边小摊买”,占31.05%,这两种方式占了最主要的地位,现在音像店和书店一样成为文化消费的中心地带,而文化消费的代名词,也不过就是“音像店”和“书店”而已。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值得注意,那就是“上购物网站”,排在第三位,占总数的11.01%。目前,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潮流,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兴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网上拍卖或是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网络成为一个大的超级市场,比如淘宝网、易趣网、卓越网等,除了可以在网上买到一些比较便宜的碟之外,目前出现的在网上公开拍卖电影道具,比如《天下无贼》和《韩城攻略》的道具拍卖,也是网络和电影后续市场开发的一条合作之道,也是一种新的宣传方式,在未来,网络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主导购物方式。17、在您所购买的影碟中,正版碟的比例大约有多少?□100%□80%以上□60%以上□一半左右□三分之一左右□10%以下17题引发的话题可以是深刻、冗长而又老生常谈的。关于盗版与正版的问题,一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单从数字上来看,是很触目惊心的,购买正版碟的比例10%以下的是最多数,共334人,占了38.7%,而100%买正版碟的只占到6.03%,这中间的差距很大。在上一题关于购买方式的调查中,排第二位的“到路边小摊买”可以用来借鉴参考本题的选择结果,路边小摊固然是没有正版碟的,因为便宜,也因为盗版的新片比正版出得更快,所以愿意看新片的同学也当然会选择去买路边的盗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电影爱好者、发烧友、对于电影有强烈爱好和追求的影迷,为了看到自己想看的电影,也不会太在意是盗版还是正版。再者,国外的正版引进过来是十分昂贵的,所以,想看一些艺术片或者是经典的电影,就只有盗版一种选择,这是发烧友们之间的默契,而且目前,中国的盗版行业做得十分专业,盗版也有自己的名牌,一方面在高喊着要打击盗版,但是在或隐或显的部分,盗版以某种正当的方式流传着。不管怎么说,购买盗版的比例还是很高,做这个调查的原因只是想初步了解,至于解决之道,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也是中国电影界,或者是文化产业中的“一声叹息”吧。18、制约您买影碟的因素是什么?□买影碟需要的费用□影碟的质量□不喜欢看影碟□找不到卖影碟的地方□不知道该买什么碟□其他因素18题又回到直观的消费水平上来,关于制约买碟的原因(包括买的和不买的),占最多数的制约原因是“买影碟需要的费用”,有486人占43.82%的人选择了这个答案,同样也是价格问题使得很多囊中羞涩的大学生买不了碟,看不成电影,没有买碟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没有影碟机或者是没有电脑,所以费用问题也成了一个看电影和不看电影的分界线,经济原因决定每个人的爱好水平和程度都是有差别的。因为“影碟的质量”原因而制约买碟的,排在第二位,盗版碟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正版碟也分简装和精装,盗版碟也有装帧精美价格不菲的,所以总体来说,影碟的费用还是制约购买的最主要原因,这个倒也符合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消费特征。19—21题是关于另外一种观影方式——上网看电影的调查。19、您经常上网看电影吗?□是的,经常看□偶尔看一些□从来不看19题和12题一样,基本上,“偶尔看一些”和“偶尔买一些(影碟)”,这样比较中性的选项都是占了最多的比例,共有569人选择“偶尔看一些”,占总数的51.31%,但是经常上网看电影的人也不少,“经常看”的比例在39.86%。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影网站,视频下载,免费观看网址也日益增多,再者,网络包月观看电影和电视剧也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而且现在也出现了网络互动电影,通过网络,大家一起改编剧情,这些都是网络时代所特有的观影方式,一些DV作者也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上以供交流。总之,网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网络的盛行也会引发新一轮的产权危机。现在很多网站都提供电影下载,用各种各样的电影软件,比如“BT”、“百度下吧”、“网际快车”、“影音传送带”、“电驴”、“卡盟”都能随时点击下载自己想看到的任何片子,只要想得到,没有找不到。所以有了电脑和网络,想看电影也成为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前提是:要有电脑。20、促使您上网看电影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上网方便□费用低□网上片子多□能看到最新的片子□条件所限,只能上网这道题可以清楚地表明大学生选择上网看电影的原因,“上网方便”(占55.59%)和“网上片子多”(占56.62%)是最主要的原因,再者有“费用低”(占48.17%),这些原因都用数据说明了此前在19题谈论过的问题。能看到“最新的片子”,也是一个主要因素。但是网上电影的来源又各有不同,很多都是直接到电影院偷拍得来的,有些是网友制作上传的,所以质量方面也是参差不齐的。让我们来看看制约上网看电影的原因。21、制约您上网看电影的因素有哪些?□没有电脑□不会上网□不知道可以上网看电影□网络不稳定□网上的影片效果差□不习惯盯着电脑屏幕看电影□其他原因在20题中,对于选项的选择比较分散,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网络不稳定”,占29.94%,“网上的效果差”,占27.32%,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那些免费的电影,往往是效果一般,如果是在线观看的话,还经常出现网络缓存、中断的问题,而且网上上传的影片质量都不是太好,这些也是网络观看电影不成熟的地方,在费用低和方便的同时,也自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免费的观影确实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影碟音像市场,但是这个问题也不可避免,在多元化的时代,人们有权选择任何方便的观影方式。22、您最喜欢看哪种类型的电影?□喜剧片□恐怖片□动作片□战争片□科幻片□灾难片□言情片□动画片□其他类型的影片类型片,曾经是专门用来指美国电影工业体制下生产出来的电影类型,一般来说也是上述列出的几种,可以看出来,喜欢看喜剧电影和言情电影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分别是56.46%和35.71%,其次就是动画片,占20.74%,大学生在观看或欣赏电影时,也多是抱着娱乐和休闲的态度,要讲求电影好看,喜欢喜剧是无可厚非的,另外对于爱情或是言情电影的喜爱,也是十分正常的。但是这个问题对于考究中国的影片没有太大的参考作用,因为中国的类型片还不成熟,只能做一个基本的评估。在这个题目中还可以看出,除了喜剧片和言情片占有大部分的选票之外,其他的电影类型,比如科幻、恐怖、动作、灾难等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至于喜欢哪个国家或者哪个地区的电影,就只有等到下一题来看了。23、您最喜欢下列哪个地区的影片?□大陆影片□港台影片□美国影片□欧洲影片□日韩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片很遗憾,从这道题目的选择情况来看,大陆影片的受欢迎程度在有命名的各国或地区电影中,所占的份额是最低的,仅有16.68%,国产电影的危机依然存在,让大学生走进电影院去看电影,除了前面所说的要降低票价等等之类的建议之外,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也许是当前中国电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港台影片是最受欢迎的,这一点在港台电影进入内地市场时就已经看得很清楚,很多大学生对于港台片的热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从小就形成了的。在很早以前一份关于中国电影人的调查当中,港台电影人的知名度要大大高于内地,周润发、张国荣这些明星的名字甚至比老一辈的艺术家要响亮得多。港台电影以其成熟的拍摄手法和良好的商业化运作,在内地市场一向是广受欢迎的。同样的,美国电影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就更加不用说,美国电影受欢迎的程度也和港台电影一样基本持平,占有42.83%,到如今,观看美国大片依然是大学生去影院的首要原因,因为对于一部技术含量高的影片,也只有良好的影院设备才能真正感受到其技术含量。谈论中国电影的崛起之道不是现在我们要讨论的话题,对于美国影片大举侵入中国市场,早就是个不争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大学生对于日韩影片的喜欢程度也在增加,占到了27.5%,韩国电影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以很好的势头在发展,韩国的民众也是十分支持国产电影,而现在,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越来越多的韩国电影,DVD产品,日韩风的流行不仅在电影方面,在电视剧方面的热潮早就有,而且一直没有降温。韩国电影的进步也许更加值得我们去思考,韩国电影中的一些现象都成为中国的经典流行语汇或是行为方式,比如说,野蛮女友,裴永俊……但是中国电影却没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力。对于中国电影,只能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24、您认为吸引您看一部电影的首要因素是:□剧情□导演□演员□画面□声音□意境□其他很显然,一部好的电影少了好的情节就很难再吸引观众的眼球。这个问题中,有676人把选票投给了“剧情”,占到了60.96%,然后是“演员”,占33.54%,如今的明星时代,演员是票房号召力的保证之一,一部电影请大牌明星来演,和没有明星的电影相比,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使成本不一样,但是拿演员来弥补一下剧情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不足,也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很遗憾,导演作为一个电影最为灵魂的人物,却很少有人认为他是一部电影成功的首要因素。在中国,作者电影不是太多,在国外,许多大师级的作品也因为曲高和寡而鲜有人欣赏,大家看电影一般也就是看故事情节和明星,这点也是电影商业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选项,就是关于影片“意境”问题,有21.91%的同学认为“意境”是一部电影成功的首要因素,“意境”这个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词语,在电影中似乎还没有找到确定的位置,只是中国电影人在评论时还用着这样的语词。但是一部电影的意境,毕竟还是一个比较行而上的概念。中国国产电影的弱势,还是在剧情上面稍逊于其他国家,毕竟中国没有形成像美国那样完备的电影体制,政策上也并非如同韩国日本那样开放,所以在剧作方面是戴着“镣铐跳舞”。成功与否,掺杂了太多的原因。25、您对电影的了解来自于:(可多选)□电影书籍□电影杂志□报纸□网络□电视□听别人介绍接下来的26、27题是关于电影杂志的调查。26、您经常购买电影杂志吗?□经常买□偶尔买买□不买这个题目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学生对于电影本身的兴趣比电影杂志要大得多,因为“不买”电影杂志的占了最多,有48.33%的同学是不买电影杂志的,而且现在大学生看杂志,除了买以外,最多的还是去学校的阅览室看。而经常买的同学只占到6.85%。27、您对电影杂志中的哪些内容最感兴趣?□新片介绍□明星报道□电影花絮□电影评论□专题报道□学术论文□其他内容在这个题目中,看得出来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新片介绍”,占了52.84%,在此前的题目中,关于买碟原因的统计中,为了看新片而买碟的人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说,如果新片介绍能够起到作用的话,对于碟片市场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关键是杂志有很多时候滞后,看到杂志的介绍时,新碟已经上市了,所以有的时候并未起到提示和风向标的作用。其次大家关心的时“明星报道”和“电影评论”,分别占到29.22%和29.94%,关于明星的报道也一直是很具有卖点的,还是很能吸引人的眼球的,毕竟现在是“明星时代”。而电影评论的受关注,与当前影评盛行有关,除了专业性的影评之外,各类影评出现在报纸、杂志、论坛、网络中间,大家有的时候甚至以一篇影评来决定是否去观看某部影片。影评的作用和功能也是把双刃剑,因为影评自身也没有太多的专业限制来定义,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影评能引起人的关注,大概也是一种互相交流的需要。看来大学生在消费电影杂志时,还是比较具有理性和思考的。当代电影的了解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这一百年光影流逝的沧桑对于业内人士或者电影发烧友来说,是记忆深刻的,是厚重的,是深沉的。然而在普通的大学生心目中这一百年又意味着什么?有人把当今的影视文化艺术看作是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令,明清的小说,那么电影文化在当今普通大学生群中又有什么样的认知?问卷的第三部分就是从这个问题出发设计的。1、您对哪个时期的中国电影比较了解?□解放前(1905—1949)□“十七年”期间(1949—1966)□“文革”期间(1966—1976)□新时期(1976—2005)□都不了解把一百年的中国电影历程武断地分成四个阶段,是想了解大学生对哪个阶段的中国电影更为熟悉。从上表看,26.31%的人选择了都不了解,可见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电影仍是一个盲点。而60.60%的人选择了“新时期”,看上去似乎是乐观的,因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了解这一时期。然而因为条件所限,这个“新时期”的概念是很模糊的,1976—2005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生于80年代中后期,那么很难说他们所了解的“新时期”是否就是指90年代以后;因为一直计算到2005年,那么可能更多的是对当代电影的了解。而选择解放前,“十七年”期间、“文革”期间的分别有6.85%、3.16%和1.98%。“文革”期间的电影一直是被电影史教材一带而过的部分,即使是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很难去了解,因此这个低比率还是合理的。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影人引以为豪的“十七年”电影,相比于解放前电影,更不为人知。这一题是笼统的,而下面第2—13题将具体地以每个时期的代表性问题来调查大学生所了解的中国电影史。2、您知道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是哪年问世的吗?□1895年□1905年□1913年□1931年□不知道虽然《定军山》在更多意义上只是一段京剧的录影,然而正是这一段对京剧大师谭鑫培京剧动作的记录无意间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开山鼻祖。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知道2005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就可以毫无疑问地选对答案。而遗憾的是,只有15.51%的人选择了正确答案“1905年”这项。在我们为“百年”欣喜激动的时候,象牙塔中却有94.49%的学子根本不知所谓,这也许应该格外引起电影教育者的注意。3、您知道电影传入中国时,被叫做什么吗?□映画□录影□影戏□活动皮影□不知道大家都知道,电影是舶来品。电影最初作为民间的一种新鲜玩意传入中国,出现于茶馆酒肆,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新消遣。此题的用意是想了解大学生对于电影诞生之初的状况的了解。结果很明显,只有19.48%的人选择了正确答案“影戏”,另外的80.62%则并不知道。而在三个干扰项中,19.48%的人选择了“活动皮影”,皮影是我国精致的民间艺术,和电影总算也有相通的地方;13.80%的人选择了“映画”一项,而映画实际上是日本人对电影的说法。4、您知道第一部国产故事片叫什么吗?□《定军山》□《难夫难妻》□《渔光曲》□《歌女红牡丹》□不知道故事片是当代电影最普遍的片种,然而电影史却是由非故事片开始的。1913年9月29日,《难夫难妻》在上海的首映被看作是中国故事片的开端。在这一题的调查统计中,有128人,也就是总人数的11.54%,选择了正确答案。42.20%的人坦率地选择了不知道,而26.51%的人选择了第一部获国际奖的《渔光曲》,14.88%的人选择第一部中国影片《定军山》,还有很少一部分人选择了国内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电影的历史印象模糊,对故事片的开端非常陌生。5、您知道郑正秋是谁吗?□一个电影导演□一个电影演员□一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不知道生于1889年的郑正秋是中国电影的重要奠基者,一生共编导影片四十余部,是第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29.76%的大学生知道他是一个导演。同样生于1889年的还有电影大师卓别林,如果是关于卓别林的调查,也许不至于有七成多的人根本不知所云吧。又或者是与郑正秋差不多同时代国学大师胡适,也不至于只有不到三成的大学生知道他吧?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是中国电影文化的普及教育问题是显而易见的。6、《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作品。您知道《渔光曲》的导演是谁吗?□张石川□蔡楚生□郑君里□程步高□不知道“郑正秋的逝世表示结束了电影史的一章,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征另一章的开头”,蔡楚生是中国电影史上另一个重要人物,《渔光曲》就是他的作品。摄于1934年的《渔光曲》在当时既叫好又叫座,在上海连映了84天之久,创下了当时的最高纪录,并成为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中国故事片。这一题的调查结果却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并且有63.03%的人直接选择了“不知道”,也就是说,对这个问题觉得非常陌生,可能是连基本的印象都没有。7、您知道解放前我国的“电影之都”是哪里吗?□北京□上海□南京□重庆□长春□不知道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给人留下很多可待追忆的东西。除了十里洋场的阔车长裘、百乐门的莺歌燕舞,也有名垂史册的电影艺术。这一题的主旨是了解一下当今的大学生是否也还留有这份记忆。很明显的是直接选择“不知道”的人数比率比2—6题要少很多,而奇怪的是选择正确答案“上海”的还是只有29.74%,而选择“长春”的人却也达到了29.04%。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个制片厂,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电影作品。这可能是有如此多人误把长春当作解放前“电影之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8、您知道《马路天使》(袁牧之导演、赵丹主演)是什么年代的电影吗?□20世纪20年代□30年代□40年代□50年代□80年代□不知道熟悉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就一定会知道《马路天使》。即使是多年以后,《四季歌》犹余音绕梁,赵丹和周璇的出色表演也让人记忆犹新。然而这是对于学过这一段或者喜欢这一段电影史的人而言的。我们的调查是21.73%的人选择了正确答案“30年代”,其余人则并不知道这部当年家喻户晓的影片出于30年代。9、2002年,著名导演田壮壮导演了一部电影《小城之春》。这部影片是1948年的同名影片的重拍版。您知道1948年版《小城之春》的导演是谁吗?□袁牧之□孙瑜□费穆□史东山□不知道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的地位是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认可的,这是一部少有的能够体现中国美学特色的电影作品,被认为开创了东方特色的诗化电影先河。费穆也是因为这部作品而被誉为“大师”。然而这样一部为专家影人称道的作品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度却低得可怜,只有10.46%的人选择了正确答案。这是第2题以来问卷中选择正确答案人数最少的一题。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城之春》不同于主流的叙事作品而成功于情绪的表达,意境的营造;费穆导演本人也并不多产,为人所知的也只有这部作品。这些也都使大学生少了很多了解的机会。10、中国电影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许多优秀的电影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下列影片均改编自文学作品,您知道由夏衍改编的影片是哪一部吗?□《我这一辈子》□《林家铺子》□《红旗谱》□《青春之歌》□《早春二月》□不知道电影传入中国的时候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解放后,改编文学作品又成为风尚;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理论史上曾出现要与戏曲与文学分家的纷争。这一题针对五六十年代中国电影由改编文学精品而出电影精品的现象,选取了夏衍这位当时的中流砥柱,试图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那段时期中国电影史的了解。结果是27.59%的人选择了正确答案《林家铺子》。在其他的选择中,另有10.10%的人选择了《青春之歌》,说明《青春之歌》在大学生中的知晓度相对高一些。11、下列影片均拍摄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七年”间(1949—1966),请选出您熟悉的片子:□《乌鸦与麻雀》□《我这一辈子》□《董存瑞》□《祝福》□《青春之歌》□《林则徐》□《冰山上的来客》□《阿诗玛》□《南征北战》□《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上甘岭》□《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没有“十七年”电影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一笔。从跨越1948—1949的《乌鸦与麻雀》开始,这一题选取了14部这期间的优秀影片让大学生选择。结果表明,大学生最熟悉的片子是《铁道游击队》,有52.75%的人选择了这一项,也只有这部影片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接下来的排名依次是《董存瑞》、《上甘岭》、《冰山上的来客》、林则徐》、《平原游击队》、《阿诗玛》、《青春之歌》、《南征北战》、《我这一辈子》、《祝福》、《渡江侦察记》、《智取华山》、《乌鸦与麻雀》。可以看出,大学生最熟悉的三部片子都是军事题材的。而在艺术上非常成熟的《乌鸦与麻雀》只有6.22%的人选择。这里的原因也有多种可能。这其中很多军事题材片比如《铁道游击队》在电视台反复播放过,很多人都是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这些电影,而对于儿童来说,当然是惊心动魄的战争片要好过探讨人性的影片。12、中国电影导演通常被分为“某某代”。您知道张艺谋属于第几代导演吗?□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不知道对于“某某代”的说法虽然至今仍有质疑,但是既然已经是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说法,一定有其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艺谋现在是大陆最大牌的导演,而他走过的导演路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期间中国电影所经历的变革与发展。这一题中选择正确答案“第五代”的占37.69%,虽然还是远没有过半,但是与之前几题的结果相比,就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现代电影的了解毕竟还是多一些,因为他们就生活于这样的时代。13、拍摄于1984年的《黄土地》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品,您知道《黄土地》的导演是谁吗?□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黄健中□李少红□不知道《黄土地》是第五代的开山之作,也正是由于有了《黄土地》等一批电影的崛起才有了今天“第五代”的说法。可惜,虽然有37.69%的大学生知道张艺谋是第五代,却只有26.87%的人在这一题选择了正确答案“陈凯歌”。其实更有可能的是,张艺谋的被人熟知,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年轻人,更多的是由于他的《英雄》和《十面埋伏》,而不是因为他早期那些被归入第五代的作品。也有可能是先知张艺谋然后知“第五代”的。《黄土地》在艺术上虽然相当成功,有突破,但是却没有找到很广大的观众群。也正因为这样,这两个题的结果才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主旋律电影”可能是中国电影比较有特色的一部分,它既区别于纯粹追求艺术的艺术电影,也不同于单纯追求票房的商业电影;它有着自己的意识形态目的,又要兼顾艺术的创新与投资的回收。下面两题是关于主旋律电影的调查。14、您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