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季-差异题】北京言语差异题(讲义)
启智职教的店
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应与企业联合制定相关方案,及
时将新技术、新工艺纳入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根据社会需求优化学校专
业设置,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可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
置专业。建设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并定期更新,倡导使用
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
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
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利用资本、技术、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政府应建立
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
的组合式激励,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
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各级政府需着力建设一批高
水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甲)多种资源,(乙)开放共享,(丙)区域内学校
和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
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指导各地各
校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
规划、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职业院校在校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
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
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
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引导一批高水平
工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另外,2020年起
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在职业院校实行工程技术人员、高技
能人才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
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通过多种方式探索组建、
的教师队伍。
41.根据第一段所述,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院校应该做的:
A.与企业合作,制定科学灵活的人才培养计划
B.适当放松理论教学要求,将重点放在实训方面
C.结合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定期调整专业设置
D.校企合作开发国家规划教材并开发信息化资源
42.依次填入第三段中甲、乙、丙三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整合深化倒逼B.凝聚拓宽引领
C.统筹推动辐射D.谋略鼓励带动
43.依次填入第四段中画线处,最恰当的是:
A.高水平高技能B.年轻化专业化
C.创新型多能型D.有实力有担当
44.最适合概括这部分公文内容的主标题是:
A.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B.加强高校职业型人才的培养
C.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D.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45.本公文的文种最可能是:
A.公告
B.通知
C.命令
D.纪要
经典是什么意思呢?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
为然,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文学经
典是时常变动的,它不是被某个时代的人们确定为经典后就一劳永逸地永久地
成为经典,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
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总是制约着、影响着文学经典的建构,但是,我们不能
由此认为文学经典建构的影响因素就是意识形态的变动、文化权力的变动,而与
作家、作品的状况无关。
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能够建构为文学
经典的作品,总是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
共鸣。有清一代所产生的言情、人情世态、才子佳人小说很多,可并没有成为经
典,只有《红楼梦》被后世建构为文学经典,这难道不是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
密切相关吗?
在作品艺术价值方面,还必须考虑到某些文学经典写出了人类的“共同美”
的问题。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人的
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如李煜的词
(后期的词)也被列入文学经典,这是因为“作者从自身遭受迫害屈辱的不幸境
地出发,对整个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多变、年华的易逝、命运的残酷……感到不可
捉摸和无可奈何……这种相当错综复杂的感触和情绪远远超出了狭小的个人的
‘身世之戚’的范围,而使许多读者能从其作品形象中联想和触及到一些带有广泛
性质而永远动人心弦的一般的人生问题,在情感上引起深切的感受”……实际上,
许多描写山水、田园、乡土的诗词和其他作品历久而不衰,一直被当作文学经典来
看待,其中主要涉及“共同美”的问题。
其次,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也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作品本
身描写世界是否宽阔,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是否深厚而多义,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十分
重要的。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它所描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艺术表现的
客观性与主观性所产生的巨大张力等,使它成为一部具有广阔阐释空间的作品,经得
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虽然各种意识形态赋予《红楼梦》各不相同的意义,但
它们都不能不说是这样或那样地抓住了《红楼梦》的部分意义,而《红楼梦》作为“文
学经典”的地位不但始终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争论中更见荣耀。各种意识形态都承认
《红楼梦》是文学经典,都从《红楼梦》里发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且都有一定的
理由和说服力,这说明了作品本身的广阔阐释空间,是作品建构为经典的一个必要条件。
46.填入第三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作品中所描绘的内容要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
B.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
C.艺术价值是衡量一部作品能否受读者喜爱的关键
D.足够深度的内容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至关重要的
47.作者认为许多描写田园乡土的作品被称作经典的原因是什么?
A.可以唤醒游子对故土的热爱
B.田园风光会激发某些人的向往之情
C.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D.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48.作者认为影响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不包括:
A.内容的时代背景
B.作品的言说空间
C.作品的艺术价值
D.文化权力的变动
49.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作者观点?
A.作品的广阔阐释空间是作品建构为经典的一个必要条件
B.意识形态变动并非是影响文学经典建构的唯一因素
C.一部作品即使已被奉为经典也有可能被后世所推翻
D.关于人性心理结构的描写在作品中占据主要篇幅
50.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A.文艺经典建构的决定性因素B.
文学经典建构的重要影响因素
C.艺术价值与文学经典建构的关系
D.作品价值是文学经典建构的核心
①现在,各种新闻评论、社交媒体甚至是街头巷尾都充斥着各种有关“现在的
孩子怎样怎样”的话题,主题都是现在的小孩完全不如他们年轻的时候。最近,一项
新研究尝试解释了为什么有关“现在的孩子”的争论如此具有影响力。从结果来
看,这件事情和孩子们几乎无关,而和成年人有更大的关系。
②研究人员让成年参与者从不同的方面评价现在的孩子,包括对长辈的尊重
程度、智力和阅读能力等,并进行打分。在打分之前,先询问参与者一些问题,
来判断参与者个人权威主义的程度。结果显示参与者普遍认为,现在的孩子对长
辈缺乏尊重,缺乏阅读热情,智力评价情况略好,参与者大体上认为现在的孩子和
过去的人一样聪明。
③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参与者个人权威主义程度、测试所得的阅读能力和智力
水平和他们对孩子的打分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一个人越具备某种特质,越会
认为现在的孩子在这个方向上表现欠佳。如知识越丰富的人,越会认为现在的孩
子缺乏阅读能力。而个人权威主义程度与参与者对孩子的总体评价成反比。
④这些发现揭示了成年人总是对孩子评价过低的潜在机制。
a首先,人们更容易在自己精通的领域,对别人的评判过于苛刻。
b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更容易讽刺别人的阅读习惯。其次,人们对自己儿时的
记忆并非总是可信。
c所以,人们更可能认为,自己年轻时和就已经具有了与现在相同的能力。
因此,人们实际上是在将现在的孩子与成年人美化过的记忆进行比较。
d这导致成年人对孩子很难产生正确的评判结果。
⑤但我们了解了对孩子产生偏见的原因后,就能纠正对他们的偏见吗?不幸
的是,即使人们意识到了这些效应,他们也很难改变自己的想法。事实上,能减少
成年人对孩子偏见的唯一方法,可能是让他们相信自己对自身的认知是存在错误
的。
51.本文可用于反驳以下哪项观点?
52.文中提到可能影响成年人对孩子评价的因素有:
53.研究人员表示:“人们通常会将现在的自己映射到过去,从而美化了自己
的年轻时期。”这句话最适合填入文中第四段哪个位置?
54.根据第五段,以下哪项可以让成年人改变对孩子的偏见:
5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①科学界和科学传播界似乎有这么一种潜在的共识一一了解科学,公众便会
支持科学。他们一再宣传香烟或者肥胖的危害,希望能够让更多人有所行动。他们
一再阐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希望能够消除公众的恐慌。这便是在科学传播中
广泛流行的“缺陷模型”——假设公众对于科技的误解与反对,源于他们缺乏科学
知识、无法处理晦涩的科学概念。当他们了解科学后,自然就会像科学界自己一样
拥抱科学的观点。
②可是,调查发现,公众对科学的了解程度和他们对于科学的态度,呈现出一
种吊诡的趋势一一总体而言,公众对科学的了解程度和对科学的正面态度有一定
的相关性,但是具体到某些特定的科技产品,如核能和转基因食品,知识和态度要
么没有关联,要么就表现出负相关。还有的研究发现,对某些领域的认识程度和
态度强度相关,但不能预测态度是正面还是负面。
③诚然,“缺陷模型”符合直觉,然而,这一方法论有一个脆弱的前提一一它
假定传播的对象都是一张崭新的白纸,会不加选择地接受得到的所有信息。但实
际上,受众常常筛选媒体中的信息。他们脑海中已经生根的经验与观点,他们对于
自身的身份认同,就像滤镜一样为呈现给他们的内容增添效果,以维护自己已有
的价值体系。
④值得庆幸的是,公众在认知上的缺陷,又给科学与环境传播者一些“可趁
之机”。正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缺陷模型”在增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与支
持方面成效有限,传播学者在反思之余,也在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绕过
知识层面,直接作用于人的态度甚至行为。
⑤恐惧、愤怒、羞耻、内疚……这些蕴藏在我们原始大脑中的情感,似乎比理
智的分析更具有力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医疗政策学者丽萨・
高德曼和斯坦顿•格兰兹,分析了各类型戒烟广告的效果。他们得出结论,无
论是呈现烟草对健康短期或长期的危害,或是强调吸烟的成瘾性,在减少香烟使
用量上都没有多大成效。
⑥相反,一种指控烟草产业的宣传手段,反而比宣传健康知识有
效。,让他们成瘾,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这便是利用了情感的力
量。对于成人来说,很多烟民虽然已经意识到了烟草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却无
法戒除,只能感到沮丧甚至内疚,;对于青少年来说,吸烟本来带
着叛逆情绪,是为了抵抗社会规范和父母的约束,,从而促使其努
力摆脱烟草公司的控制,争取行为上的独立。
⑦必须认识到,受众并非一张白纸,可以由传播者任意涂抹。社会中的每一
个个体,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既有知识、成长经历、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他们筛
选、解读媒体中信息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正因为这样,科学传播者的工作才显得艰
巨甚至悲壮。在充满既有观点,甚至是敌意的受众中传播科学事实,需要极大的
耐心和技巧。然而,倘若绕过知识,“操控”公众的想法,又会陷入伦理上的质
疑。是秉承传播事实的准则,希冀科学最终能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影响公众的既有
态度,还是选择灵活变通,在必要时用一些技巧和手段推广科学的观点?这仍然
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6根据本文,下列哪种情况符合“缺陷模型”:
0下列哪些行为一定不能让人们认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一观点:
8第六段,文中有3处画线部分,将以下3句依次填入,顺序正确的是:
0第七段中,“正因为这样”中的“这样”指的是:
0根据本文,关于科学传播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第11季-差异题】北京言语差异题(笔记)
篇章阅读梳理
解题思路:
1.标记段落序号,便于后期定位
2.快速扫读题干
标注关键信息,判断题型,确定解题顺序(具体>全文,全文中心》全文细
节)
3.根据顺序,逐一解题(与片段阅读的方法一致)
【注意】解题思路:
1标记段落序号,便于后期定位,如提问“第四段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第五段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是”,需要具体到段落,如果前期没有标注段落,后
面做题时还要去数段落。有的题目命题人比较有“良心”,已经将段落标好,则不
再需要标注。
2快速扫读题干:读5个问题、题干部分,而不是将整个篇章从头到尾读一
遍。
(1)标注关键信息,如人名、地名、书名。
(2)判断题型:篇章里常出现中心理解题、细节题、特殊信息的细节题。
(3)确定解题顺序:
①具体(逻辑填空题、语句填空题、特殊信息的细节题)>全文(全文的中
心理解题、全文的细节判断题)。
②全文中心,全文细节。
3根据顺序,逐一解题(与片段阅读的方法一致、通用)。
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应与企业联合制定相关方案,及
时将新技术、新工艺纳入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根据社会需求优化学
校专业设置,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可依据目录灵活自
主设置专业。建设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并定期更新,倡导
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
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
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利用资本、技术、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政府应建立
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
的组合式激励,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
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各级政府需着力建设一批高
水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甲)多种资源,(乙)开放共享,(丙)区域内学校
和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
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指导各地各
校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
规划、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职业院校在校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
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
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
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引导一批高水平
工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另外,2020年起
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在职业院校实行工程技术人员、高技
能人才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
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通过多种方式探索组建、
的教师队伍。
41.根据第一段所述,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院校应该做的
42.依次填入第三段中甲、乙、丙三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43.填入第四段中画线处,最恰当的是
44.最适合概括这部分公文内容的主标题是
45.本公文的文种最可能是
【注意】
1.标注段落,一共有四段。
2.读题干(问题部分):
①第41题:针对第一段,是具体的题目。
②第42题:具体的逻辑填空题。
③第43题:具体的语句填空题。
④第44题:问“标题”,为标题填入题,本质是中心理解题,即全文的中
心理解题。
⑤第45题:为北京篇章特色题型,“公文”即写作特征,需要了解整个篇
章,才可知道属于哪类文种,是全文性的题目。
3.解题顺序:41、42、43、44、45。
41.根据第一段所述,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院校应该做的:
A.与企业合作,制定科学灵活的人才培养计划
B.适当放松理论教学要求,将重点放在实训方面
C.结合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定期调整专业设置
D.校企合作开发国家规划教材并开发信息化资源
【解析】41.问“根据第一段所述,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院校应该做的”,是
针对第一段的细节题,定位第一段。第一段强调要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无论
是人才培养方面,还是专业设置,亦或是教材、开发,都要工学结合、一起干。A项:
对应文段“人才培养方面……制定相关方案”,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故选项是应该做的,排除。
B项:文段未涉及理论与实训的比较,选项无中生有,是不属于的,当选。
C项:对应文段“根据社会需求优化学校专业设置……灵活自主设置专业”
文段有所涉及,属于职业院校应该做的,排除。
D项:对应文段“建设一批校企……信息化资源”,属于职业院校应该做的,排
除。【选B】
10
42.依次填入第三段中甲、乙、丙三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整合深化倒逼B.凝聚拓宽引领
C.统筹推动辐射D.谋略鼓励带动
【解析】42.逻辑填空题,定位第三段。
第一空,搭配“各种资源”,A项“整合”、B项“凝聚”、C项“统筹”均可
搭配“资源”,保留。D项“谋略”如深谋远虑,为名词,“资源”为名词,故横线
处应填入动词,选项词性不符,无法搭配“资源”,故排除。
第二空,搭配“开放共享”,A项“深化”、C项“推动”均可搭配,保留。B
项“拓宽”如拓宽眼界、拓宽领域,无法搭配“开放共享”,排除。
第三空,搭配“学校和企业”,A项“倒逼”指反常规、逆向促进,是下级对
上级的强迫、逼迫,即学校和企业对政府施压,文段论述各级政府对学校和企业,
选项与文意逻辑相反,排除。C项“辐射”为近两年常考的热词,指从一个中心
点向各个方向沿直线伸展出去的影响的形象表达,如太阳在中间,将光辐射到四面
八方,若填入文段,指政府在中心,对自己管辖的区域内学校和企业有领导、影响
作用,符合文意,且搭配“开放共享”恰当,当选。[选C]
【注意】北京市考常考的逻辑填空搭配形式、考点需关注。
43.依次填入第四段中画线处,最恰当的是:
A.高水平高技能B.年轻化专业化
C.创新型多能型D.有实力有担当
【解析】43.定位第四段,为逻辑填空题,类似于对前文的总结,北京市考
常会考到。文段“多措并举”指采取多种措施,“双师型”即高学历(高学问)、
高技术的教师,”从2019年起……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论述学历是有
要求的,“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提高计划”论述师范教育的老师水平要求是很
高的。“另外……方式公开招聘”论述不要应届毕业生,因为应届毕业生对于实训方
面技术不是很高,要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后文提及教师本身的技术能力。文段论述
“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要高学历、高素质,另一方面要高技能,对应A项。
11
B项:“年轻化”反推文段应论述必须要18-25岁的年轻人,文段未提及,
排除。
C项:“创新型”文段未提及,排除。
D项:“有担当”如敢作敢为、敢于承担责任,文段未提及,排除。[选A]
【注意】篇章阅读要先做具体的题目,即根据单个文段就可以做,没有整篇文
章的联系,不需要基于整个文章解题。
44.最适合概括这部分公文内容的主标题是:
A.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B.加强高校职业型人才的培养
C.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D.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解析】44.针对全文的中心理解题,需要把握整个文段的中心。第①段强
调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即学校与企业联合起来;第②段强调推动校企全面加
强深度合作,即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第③段强调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即产
业与教育相结合;第④段强调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即文化高、技术高的
教师队伍,文段强调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有实训基地、“双师型”教队伍,去培养高
水平、高技能的人才,对应D项。
A项:“职业院校”仅提及院校,未提及企业,表述片面,排除。
A项:仅提及“高校”,未提及技术、企业,表述片面,排除。
C项:“应该”为对策表述,反推文段应论述问题或对策,文段未提及资金不
足、资金扶持,选项无中生有,排除。[选D]
45.本公文的文种最可能是:
A.公告
B.通知
C.命令
D.纪要
12
【解析】45.问“公文的文种”,需要了解全文内容。第①段强调坚持知行合一、
工学结合,为具体的指导、安排;第②段强调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为具体的
指导、安排;第③段强调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为具体的指导、安排;第④段
强调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文段给出四个方面的指导方向、具体安排
(具体怎么办)。
A:“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仅为告诉、宣布,不
会告诉具体应该怎么办,如国考公务员考试公告,仅向大家告诉有国家公务考试这
一件事,不会涉及具体如何复习,文段强调具体如何做,排除。
B:“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
项,批转、转发公文,“执行”强调应该如何做、需要如何做,是具体的做法,符
合文意,当选。
C:“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文段并非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
重大强制性措施,文段并非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
人员,文段未提及,排除。
D:“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文段未涉及会议,排除。
[选B]
粉笔拓展: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批转、转发公文)
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
1.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
2.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
知或执行。
3.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
他们周知或执行。
4.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
5.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
6.事务性通知: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中带事务性的事情,常把有关信息或要求
13
用通知的形式传达给有关机构或群众。
【注意】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
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可以是上级对下级机关的具体安排,也可以是平级
之间,还可以批复转发下级要求的事项,转发公文可以是上级、下级、平级,通
知本身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大家都知道的情况。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
六大类:
1发布性通知(只需要知晓):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
2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
知或执行。
3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
他们周知或执行。
4指示性通知(具体的执行、安排):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
工作。
5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
6事务性通知: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中带事务性的事情,常把有关信息或要求
用通知的形式传达给有关机构或群众。
电告、通报、逋知的区别
所儒知的刈依小卜”制发的叫向小M目的小问作用小M
通告通告所告知的对象通告制发「产时.那通告公布在一定范
足全部组纵和群众.仃预先发出消息的闺内必须城守的于
它所立布的规定条必义项.TT节技糊的、
文.旦行政策性、法内接的和口体的约岫行无此作川.
规性和笊种权威性.束力。
耍求人们博照执行.
•殷却要张贴遍潮
XI电台、电视台等环
间媒体大力宣传:
油报川报是1.级机大杷迪根刊发于坐后,往她报1.变足皿j4典迪报可以JU于火
工作情况或带TT指件足对已经发生r室中■例成山拄情况心有又中位或人
导性的舒瞌鞅川油的中情进行分析、评的传达.向全体卜凡
1艮卜级中仙,或部门・价.加电有火中位,Mil上行宣传权门或
七论哪种通报.受文从中吸取外%敦川:沏而自招.•以将J、
中做乂健足制发机推动今后的工价.
大的所属不仅成部没有_Eft的口体邰
11等J安怦,
通知i出知般只购双双电知制发于中mi.部通知,妾足通kin诩知无前件用.
种公正々泳架洋・代在预先发出消息的体帘顶的安徘.装
法至有关部门、单位总义求下级机关作工作
成人f",它所工知的中照此执疔或办
对象屋《1限的嗅
14
【注意】通告、通报、通知的区别:
1.所告知的对象不同:
I“通告”所告知的对象是全部组织和群众,范围最广,如关于禁止燃放
烟花爆竹的通告。
2“通报”是上级机关把工作情况或带有指导性的经验教训通报下级单位
或部门,是上级对下级的情况,应用范围相对窄。
3“通知”一般只通过某种公文交流渠道,传达至有关部门、单位或人员,
它所告知的对象是有限的,应用范围居中,只是有关部门、单位或人员,如单位
的放假通知,仅针对本单位。
2.制发的时间不同:”通告、通知”均未发生,是预先发出的,如放假通知,
是出现在没有放假的时候;“通报”制发于事后,已经发生了,且基于事实,如通
报批评,一定是已经做错了事,以他为经验教训告诉大家,希望大家从中吸取经验
教训。
3.目的不同:“通告”具有约束力、强制性;“通知”为告知,有具体的部署、
安排;“通报”是上级对下级,有宣传教育的目的,没有具体的部署、安排。
4.作用不同:“通报”可以用于奖惩有关单位或人员,“通告、通知”没有。
【答案汇总】41-45:BCADB
经典是什么意思呢?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
为然,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文学经
典是时常变动的,它不是被某个时代的人们确定为经典后就一劳永逸地永久地成为
经典,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
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总是制约着、影响着文学经典的建构,但是,我们不能
由此认为文学经典建构的影响因素就是意识形态的变动、文化权力的变动,而与
作家、作品的状况无关。
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能够建构为文学
经典的作品,总是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
共鸣。有清一代所产生的言情、人情世态、才子佳人小说很多,可并没有成为经
15
典,只有《红楼梦》被后世建构为文学经典,这难道不是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密
切相关吗?
在作品艺术价值方面,还必须考虑到某些文学经典写出了人类的“共同美”
的问题。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人的
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如李煜的词
(后期的词)也被列入文学经典,这是因为“作者从自身遭受迫害屈辱的不幸境
地出发,对整个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多变、年华的易逝、命运的残酷……感到不可
捉摸和无可奈何……这种相当错综复杂的感触和情绪远远超出了狭小的个人的
‘身世之戚’的范围,而使许多读者能从其作品形象中联想和触及到一些带有广泛
性质而永远动人心弦的一般的人生问题,在情感上引起深切的感受”……实际上,
许多描写山水、田园、乡土的诗词和其他作品历久而不衰,一直被当作文学经典来
看待,其中主要涉及“共同美”的问题。
其次,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也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作品本
身描写世界是否宽阔,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是否深厚而多义,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十分
重要的。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它所描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艺术表现的
客观性与主观性所产生的巨大张力等,使它成为一部具有广阔阐释空间的作品,经得
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虽然各种意识形态赋予《红楼梦》各不相同的意义,但
它们都不能不说是这样或那样地抓住了《红楼梦》的部分意义,而《红楼梦》作为“文
学经典”的地位不但始终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争论中更见荣耀。各种意识形态都承认
《红楼梦》是文学经典,都从《红楼梦》里发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且都有一定的
理由和说服力,这说明了作品本身的广阔阐释空间,是作品建构为经典的一个必要条件。
【注意】
1.标注段落序号,一共有五段。
2.读题干:
D第46题:问“填入第三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为具体的语句题
目。
2第47题:特殊具体信息的细节题。
3第48题:特殊具体信息的细节题。
16
4第49题:问“不符合作者观点”,为全文的细节题,放在最后做。
3第50题:问“标题”,为全文的中心理解题。
3解题顺序:46、47、48、50、49。
46.填入第三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断面掘进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湖南省永州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电子教案 5.3朴素贝叶斯
- 2025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模块式除尘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吉林省松原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显像管移载装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线吊秤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家校共育之道
- 公司EHS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DeepSeek入门宝典培训课件
-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 《作文中间技巧》课件
- 2025年度移动端SEO服务及用户体验优化合同
- 中小学《清明节活动方案》班会课件
- 广东省2025年中考物理仿真模拟卷(深圳)附答案
-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第3课时《8、7加几》作业
- 2024年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