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西方的现代叙事_第1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西方的现代叙事_第2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西方的现代叙事_第3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西方的现代叙事_第4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西方的现代叙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西方的现代叙事

一、对象与关系世界的观念快乐的理论实现了审美和世界观的统一,具有深刻的世界观和乌托邦化的性质。巴赫金认为,狂欢节创造了人类的第二种生活,其核心是狂欢节世界感受,它可以召唤沉迷于日常生活和等级制度中的人们在关系中绽露开放、完整的人性。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关系的世界,是马丁·布伯倡导的“我与你”的世界。狂欢化理论来自对民间文化中的诙谐文化的分析,后者是一个历史性概念2。巴赫金谈到的诙谐文化指的是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诙谐文化。中世纪诙谐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包罗万象性(针对世界整体、历史和世界观),与自由的紧密联系(节日的解放)以及与非官方民间真理的重要联系。中世纪诙谐与谎言和溢美之词、与阿谀奉承和虚伪相对立,它战胜了面对世界和权力的恐惧,揭示出关于世界、权力的真理。中世纪的诙谐最集中地表现在拉伯雷的小说中,在那里它成为新的自由和批判的历史主义意识。巴赫金把民间诙谐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各种仪式-演出形式(各种狂欢节类型的节庆活动和诙谐的广场表演);各种诙谐的语言作品;各种形式和体裁的不拘形迹的广场言语(骂人话、指天赌咒、发誓、民间的褒贬诗等)。诙谐主要是节日的诙谐,第一种形式其实就是诙谐文化的源头,后面的两种形式都来源于它。这些仪式-演出形式(以诙谐因素组成)“强调非官方、非教会、非国家的看待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的观点;它们似乎在整个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了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这是所有中世纪的人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参与,都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活过的世界和生活。这是一种特殊的双重世界关系”3。巴赫金认为,诙谐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在阶级和国家制度已经形成的条件下从官方的方式转变过来的,而且也会随着历史而变化成官方的或日常化的方式。这就是说,狂欢式包含了诙谐的真理,但它并不排斥严肃性,事实上,狂欢节仪式上的第二种生活正是以严肃的生活为前提的,如果说日常的等级的生活是对象的世界,是人试图通过抽象理论来掌握对象的过程,那么,狂欢节就是人暂时阻断对象世界,参与到关系世界中的一次生动的事件。从这个角度看,巴赫金的官方文化和民间诙谐文化就是对象世界与关系世界的别称。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用“我与你”来形容这一暂时告别对象世界的关系世界,他赞颂它的精神性,以此对比经验世界(即我与它,也可说是关系世界)的物质性和因果性,这种活动就是人的真性活动。在文明的进程中,人注定要从我与你的关系中分化出来,进入我与它的关系,“在我们的世界中,每一‘你’注定要演变成‘它’,此乃我们命运中不堪忍受的怫郁”3。不仅如此,“人越来越多……以‘学习知识’这一间接手段来取代直接经验,把对‘它’之世界的直接‘利用’简化为专业性‘利用’”4。这就是所谓的精神生活了,而人的真性生活本身则被悬置,被阻碍。布伯认为,“当关系事件走完它的旅程,个别之‘你’必将转成‘它’。个别之‘它’因为步入关系事件而能够成为‘你’”5。这种关系世界又分三种境界:与自然相关联的人生,与人类相关联的人生,与精神实体相关联的人生。其中前者在语言之外,中间的见于语言中,后者不可言喻,但创生语言。如果说对布伯而言,后者是最吸引他的境界,那么显而易见,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却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中间的境界,即与人相关联之人生,在语言中生存的人生。对巴赫金而言,布伯的理论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人的这种二重性的真实处境,人不得不徘徊于“我与它”和“我与你”(经验世界和关系世界)之间,这既是人生的悲哀,也是人生的伟大。参与性精神的主体,“我”的唯一性存在,即是在对这种两重性认识的基础上划定了应分,在负责任的行为中实现存在的价值。狂欢节即是巴氏发现的从“我与它”的世界踏入“我与你”的一个转换的时空世界。作为古代民间节日的代表,狂欢节具有民间性、宇宙性和节庆性,它的核心是极具时间特点的节庆性。生活和艺术的交界线上产生的节日或游戏沟通了生活和艺术,其中生活被注入了精神和理想因素,成为人类生存事件的本质体现。这就是说,在狂欢节中,死亡和再生、交替与更新等一般只在审美世界中才能得到完整表现的因素获得了完整表现,形成了狂欢节独特的世界感受。狂欢节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狂欢节的最突出的本质特点即是人回到与他人的本质联系中。在狂欢节广场上,“支配一切的是人们之间不拘形迹地自由接触的特殊形式……(这)给人以格外强烈的感觉,它成为整个狂欢节感受的本质部分。人仿佛为了新型的、纯粹的人类关系而再生。暂时不再相互疏远。人回归到了自身,并在人们之中感觉到自己是人。人类关系这种真正的人性,不只是想象或抽象思考的对象,而是为现实所实现,并在活生生的感性物质的接触中体验到的。乌托邦理想的东西与现实的东西,在这种绝无仅有的狂欢节世界感受中暂时融为一体。”3在狂欢节中,人在和他人的关系中能达到一种“我与你”的境界,人回归人格化存在。这种境界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感性的、当下的、对存在的认知,这使狂欢节的乌托邦呈现出完整人解放人的意义。这和理性主义者所期望的人的完整性是多么不同。后者是以抽象理论来限定人、高尚化人,同时却蔑视人的物质存在,把人的存在理性化、静止化和唯一化;而前者认为抽象理论恰恰把人“物化”了,是在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存在。狂欢节是作为个人和世界的日常的等级的关系的对立面存在的。应该说,就是因为存在着对象化的人和世界的关系,狂欢节的这种人和世界的关系世界才获得它的意义。但这种区别在理性主义美学那里是找不到的,因为归根到底,理性主义审美教育的目的是最后只出现一个理性的世界、理性的人,而感性的、审美的人都只是过渡,是通向理性目的的前导,理性主义者眼中的理想世界是单一的对象世界。狂欢节的这种关系世界的意义恰在于它同时面临着日常的对象世界而存在。人可以一次次走进这个关系世界,又不得不一次次退出这个世界,回到对象世界,重新面对日常的等级的生活。这并非表明了这个世界的不真实,或者说明了巴赫金对人类社会出路的不乐观。对于本文来说,这一世界的朴素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正在于,它从来没有试图垄断人和世界的关系。对于个体而言,这代表了一种选择的权力,是排斥了理性的独断的对人本身的尊重,因而是人性化的乌托邦。人可以同时过着两种或更多的生活,应该给他选择的自由,让他随时可以进入不同于生活着的这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改变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第二个世界里,他剥下假面,放弃等级,赞扬肉体,诅咒上帝、国家,戏谑生活中一切沉重的严肃的东西,却不担心受到惩罚。这是一个永远会存在也是永远无法被理性接纳的一个世界,它和人的双重本性紧密联系,经常被理性否认和忽略,也总在人类社会中流传,被人们所享用。二、狂欢化文学的特点比起狂欢节,巴赫金更关注狂欢化文学,即把狂欢节的形象特点转化为文学的语言。巴氏认为,狂欢化文学是历史诗学和体裁诗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狂欢化文学直接来源于狂欢节的节庆活动和表演以及相应的言语体裁,它浸透了狂欢节的世界感受。从狂欢化文学的世界观涵义角度看,狂欢化文学是文学对自己的应分的实现,即兑现文学对世界的责任和允诺——文学同时是破坏和建设。狂欢化文学是对以标准语和高尚体裁为核心的官方文化的彻底颠覆。同时,狂欢化文学不仅实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揭示和深刻反映,它还能重建有别于人类日常生活的第二种生活。狂欢化文学同时实现了文学的审美理想和乌托邦精神。在陀氏研究中,巴氏认为,小说体裁有三个基本来源:史诗、雄辩术、狂欢节,在它们各自占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了叙事、雄辩和狂欢体三种小说的基本模式。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狂欢化线索体现在庄谐体中,庄谐体是狂欢化文学的源头,庄谐体同狂欢节民间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它们浸透了狂欢节的对世界的感受。在巴氏看来,庄谐体就是狂欢化文学,它的力量来自狂欢节的世界感受的生命力。庄谐体的所有体裁都具有三个共同特点,即和现实的新的时代性关系,建立在经验和自由虚构基础上的形象以及杂体性和多声性。这三点实际上概括了狂欢化文学的审美性和社会现实性。这是巴氏讨论文学问题的基本途径,即不是从文学的两端(现实和作者)来思考问题,而总是从形式的产生和变化的角度来说明,文学要摆脱旧的神话式的思维而获得文学性——对语言的自我意识和杂语性。庄谐体的两种体裁即“苏格拉底对话”和“梅尼普的讽刺”,对陀氏的“对话型”小说起了决定性作用。它们的核心是狂欢式世界感受。狂欢式世界感受有四个特点,第一是人们之间随便而又亲昵的接触,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相互关系。第二是插科打诨,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怪诞的手法,它揭示出人的潜在本质。第三是俯就,狂欢式重新建立了新的世界图景,这就是使原本被分裂的东西重新恢复它们的整体性形象。第四是粗鄙,狂欢式创造的新形象的结果是突出了物质-肉体形象。狂欢式世界感受主要体现于狂欢式形象的两重性上。狂欢节演出中一些仪式,如国王加冕和脱冕仪式,它的核心是交替和变更、死亡与新生的精神,是巴氏非常重视的一种狂欢式形象。其他体现了狂欢式形象两重性本质的有火、笑、讽刺摹拟。广场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情节发展的场所,具有两重性,现实的广场实际上隐含了那个全民性亲昵交际和加冕脱冕的狂欢广场。这些都对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出现了狂欢化程度很高的体裁和流派,如狂欢化体裁、流浪汉小说等。庄谐体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狂欢化文学代表,到了中世纪,民间文化仍孕育出了大量含有狂欢式的诙谐文学,而文艺复兴时期则是狂欢生活和艺术的顶峰。之后,狂欢节和狂欢式世界感受失去了真正的广场上的全民性,狂欢化逐渐成了纯属文学的一个传统,它决定了作品的内容和体裁。狂欢化和惊险情节和现实题材、感伤型人生观以及浪漫主义结合起来,渗透到了文学的多种体裁中。巴氏认为,陀氏的作品正是从这里受到了狂欢化文学的深刻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狂欢化风格。在陀氏研究中,巴氏指出,陀氏的作品受到了从苏格拉底对话、梅尼普讽刺到感伤小说、浪漫主义小说以及社会惊险小说的多种狂欢化文学体裁的影响,最终在复调中使传统的狂欢化文学得以复生,并获得了新的面貌和高度。巴氏主要从以下诸多方面分析了陀氏小说的狂欢化因素,如讲述人的形象和语调、幻想的情节、梦境的运用、闹剧场面、讽刺摹拟手法、两重性的笑、狂欢化的空间、狂欢节式的对主人公的加冕脱冕、狂欢化人物(白痴、疯子)以及狂欢化形象情节的对立统一关系等。总的来看,所有这些破坏和建构的形式是将个体的精神思想向更为开阔的领域内转移的途径和方法。这些方面的核心还是狂欢式世界感受,它们的实质是文学对世界的参与性。文学在摆脱“我”的封闭性的过程中得到了狂欢化世界感受的启发和支撑,狂欢化文学是一种他人的、世界性的文学。狂欢化文学体裁的革命性意义就在于此。昆德拉把拉伯雷的《巨人传》看作了小说智慧的代表:“弗朗索瓦·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因此而诞生”6。在这个意义上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则是对小说的智慧的回溯和称颂。需要明确的是,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这三个概念是不同的,分别是一种在中世纪尤其鼎盛的民间节日7,浸透了狂欢节的世界感受的事物模式8,以及以狂欢节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对文学的影响9。三、拉伯雷的结合和其狂欢化特点巴氏的拉伯雷研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研究角度的变化,即从官方文化转向了民间文化。在巴氏看来,现代文艺学的主要不足就在于把包括文艺复兴时期在内的整个文学都纳入到了官方文化的框架内。而拉伯雷的作品只有放到民间文化中才能真正理解。民间文化是狂欢化理论的基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时空体结构。民间的时间是一种集体的时间、劳动的时间、向往未来的时间,这种时间具有深刻的空间性和具体性,是完全统一的时间。就是说,在这种时间里,个人的生活还没有从公共的集体生活中分离开。最后,民间时间还具有一种循环性,这限制了它的力量和思想能量,生长发展因素受到限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民间文化的时间的综合体不复存在,个人日常生活从集体生活中分裂出来,从人的个体生活本身到文学体裁都发生了内在的分裂。民间文化的时间的整体性只在一些民间仪式、节日或受其影响的文学中还保留着。民间时间对于拉伯雷而言,首先意味着一种文学的大背景,同时也是对现在的人和世界的分裂的批判。对于巴氏来说,文学正是要依赖某种遥远而开放的大记忆以重新领悟时间的完整性10。其次,拉伯雷的作品的时空体来自民间文化中的狂欢节的时空感受,即创造了人民大众的节庆生活的暂时性的不断生成、交替和更新的乌托邦时间感受。这一点是拉伯雷创作激情的主要方面。拉伯雷的时空特点于是表现为时空数量上的扩展。拉伯雷小说中的质量水准和时空规模是成正比的,夸张的数量表达的是对事物的高度赞扬。在此基础上的是拉伯雷对人世时空的特别信任感和追求广阔时空的激情,这代表了拉伯雷所在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特点。这种激情与史诗和民间创作的天真性质不同,拉伯雷的激情是力图使时空世界摆脱官方的、教会的世界观的那种彼岸性,即摆脱对世界的纵向发展的象征式和等级式理解。同时,这种激情还体现在拉伯雷再现一个能展现新型和谐而完整的人和描写人与人新的交往形式的新的时空世界的努力。这就是拉伯雷作品的狂欢化世界感受和形象体系。净化和再现现实世界与人的双重任务决定了拉伯雷艺术方法的特点,即“破坏一切习惯的联系,事物间和思想间普通的毗邻关系,(同时)建立意想不到的毗邻关系、意想不到的联系,其中包括最难预料的逻辑关系(‘不合逻辑的现象’)和语言关系(拉伯雷所特有的语源、语法、句法)”(13)。在拉伯雷的作品中,破坏世界旧的图景与正面建设新图景不可分割地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说“必需在不同事物和不同思想之间建立新的毗邻关系,以期符合它们真正的本质;必需把错误地分割开来的、相距很远的事物摆到一起,组合起来;而错误地聚拢一起的东西,应该重新分开。以事物间这种新的毗邻关系为基础,应能揭示出一个新的世界图景,它要贯穿内在的现实的必然性”(14)。拉伯雷通过拉伯雷式的笑声来完成破坏的任务。他是这种民间狂欢式的笑在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体现者和集大成者。笑和严肃性是对立的。严肃性有着紧皱的眉毛、吓人的目光、拧起的皱纹等等。它们代表了恐惧或恐吓,表现出无可逃避、必须如此、绝对性、不容争议等等。严肃和危险、实际、不自信甚至是自私在一起,它意味着稳定和停滞。而笑是逃过了危险,是消除了期待的重负的自由。但在巴氏看来,真正的诙谐(笑)又是不排斥严肃的,它是双重性的,是对严肃性的净化和补充:“诙谐不让严肃性僵化,不让它与存在的未完成的完整性失去联系。它使这种双重性的完整性得以恢复”4,让严肃性回到它与世界的整体性统一中。事实上,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严肃性和笑确实是互为补充、和谐相处的。严肃性不等于严肃文化,后者意味着对严肃性的教条化和封闭化。笑无疑是拆解严肃文化或官方文化的重要因素。狂欢节上和狂欢化文学中的笑都由此而来。笑的形式首先有一种组织能力。“笑能把古老的描绘语言的形式组织起来,这些形式最初正是用来嘲笑他人语言和他人直接话语的。”(16)笑是引起语言的反思,建构起语言的形象的重要因素。在巴氏看来,笑是小说话语发源的史前期的重要因素。其次,笑有积极的建构能力,狂欢式的笑是全民的、包罗万象的和双重性的,它表现的是整个世界处于形成过程中的观点。任何试图封闭世界的行为都将遭到它的取笑。“巴赫金把笑理解为一种拆分、降格、和个体化力量,能帮助我们在有其他主体的世界中确立我们适当的位置”11。从破坏既有的等级制的、官方文化的生活模式的角度,狂欢化理论可以看成是笑的形而上学。拉伯雷式的笑的根源在于民间文化,拉伯雷依靠民间创作和古希腊罗马文学来完成破坏和建设性任务。这就是说,拉伯雷通过中世纪民间文化的审美观念(怪诞现实主义)破坏了习惯的语言、事物与思想间的联系,建立起了意想不到的毗邻关系,创造了新的世界图景。这方面可以归纳出拉伯雷的七种组织系列,即解剖和生理角度的人体系列、人的服饰系列、食物系列、饮酒和醉酒系列、性系列(性生活)、死人系列、大便系列。每一系列都有自己特别的逻辑和重点,这些交叉在一起就形成了拉伯雷作品中的新的世界图景,即以体魄和精神浑然一体的人为中心的新图景。四、狂欢型数字的使用拉伯雷的语言是一种渗透了狂欢化世界感受的狂欢化语言。文艺复兴时代的语言是一个杂语的时代,民间文化和官方文化主要是沿着民间语言和官方语言两条线索发展的,多种语言相互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物质、概念、观念的新意识,而时间的界线、世界观的界线和生活的界线也凸现出来。众多的观念和界线造就了语言的自我意识的出现:支撑规范的、等级的语言的单一的思想环境不复存在,语言意识到自己的虚构性,从而能以讽刺模拟来颠覆旧的语言与思想的联系,在各种语言的边界上获得新生。对于拉伯雷来说,这是一个语言形象异常丰富的时代,小说即是表现这种繁复的语言形象的最好的场域。在言语体裁研究中,巴氏认为,标准语汲取民间语中的各种非标准成分将导致后者渗透进标准语的体裁中,如文学体裁,使之得到改造和更新。从这个角度,狂欢化体裁就是在文学体裁中糅合进了民间诙谐文化的结果,即狂欢化体裁的基础是民间语言,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语言。在拉伯雷的小说中,语言的运用接近于令人发笑的绰号。绰号都带有双重的感情色彩,即褒贬口吻,它们体现了民间口语中的狂欢型的自由和个性,对传统而过时了的意识和思想的联系产生了致命的打击,把物质从陈旧的世界观中解放了出来,恢复了物质名称的现实性和个性化。在拉伯雷的作品中,所有的专用名词、普通名词都力求达到绰号和诨名的极限。从这个角度讲,拉伯雷小说的语言就是一种充满了狂欢化世界感受的语言。在巴赫金看来,狂欢化的语言即是时代性的语言,拉伯雷小说的语言形式表现了拉伯雷那个时代对物质世界的空前的接受能力和分类特点。狂欢化语言负载了那个时代的思想观念上的新鲜的动态,因而代表了人们对世界的信心:旧世界正在消失,新世界首先以各种各样的物品形式充满希望地出现在人们眼前,狂欢化语言即是表现这一社会心理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拉伯雷对数字的运用也是狂欢化的,如以讽刺模拟的方法贬低神圣的数字、将数字夸大到怪诞的地步以使人发笑、强调数字的准确性以达到喜剧效果等。总的来说,狂欢型的数字都脱离了稳定、静止、完整的一般状态,而含有双重含义和未完成性。在巴赫金看来,这种狂欢节式的数字运用既是对数字的神圣性和象征性的亵渎,也是对数字的复活和更新。新型的交往产生新的言语生活形式,在拉伯雷研究中巴赫金着重分析了他的小说中的广场语言。巴氏认为,广场言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