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 课《古诗三首》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2 课《古诗三首》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卷)(含答案)_第2页
第12 课《古诗三首》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卷)(含答案)_第3页
第12 课《古诗三首》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卷)(含答案)_第4页
第12 课《古诗三首》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卷)(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卷)(含答案)

(基础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分层练习

第12课《古诗三首》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汴州是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B.《己亥杂诗》是清代龚自珍写的,共315首。

C.“万马齐暗"是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D.“九州生气恃风雷”一句中的“生气"。和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指不愉快。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

B.《题临安邸》歌颂了京城汴梁的繁华热闹。

C.《已亥杂诗》是唐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3.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家祭(jì)熏肉(xūn)B.杭州(háng)己亥(kài)

C.衰伤(āi)拘束(jū)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B.《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D.“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

5.下面字形、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乃翁(lǎi)恃风雷(shì)

B.亥时(hè)悲哀(āi)

C.抖擞(sǒu)万马齐喑(yīn)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祭(jì)姓龚(gōng)B.熏得(xūn)醉酒(zuì)

C.汴州(biàn)齐喑(yīn)D.抖擞(shǔ)邸居(dǐ)

二、拼一拼,写一写。

jìsǎohángzhōuxūnrǎnjūshùhàishí

三、请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恃待

1).他和他爸爸一样都是个()的莽夫。

2).聪明的人决不()机会,而是争取机会。

四、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喑”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音节是()。在字典里有两个解释:①哑,不能说话;②沉默不语。在“万马齐喑"中,“喑”的意思是()。

五、下列诗句表达了怎样的爱国之情(填序号)

A.精忠报国B.忧国忧民C.舍身为国D.建功立业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4)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六、连一连,读一读。

黄沙百战穿金甲恨别鸟惊心

风萧萧兮易水寒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感时花溅泪不破楼兰终不还

七、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1).作者陆游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什么都没了,应该也没什么可牵挂的了,只是因为一直看不到自己的国家统一而感到悲伤不已。

__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景色太美了,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游人"们整日价在西子湖畔歌舞升平,寻欢作乐,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啊?

_________,_______

3).我希望朝廷能够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

八、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_______________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_______________

九、课文综合回顾。

《示儿》和《题临安邸》都是爱国诗,《示儿》是写给的,表达的是爱国情;《题临安邸》是写给的,表达的是亡国恨。

十、课内阅读。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这首诗是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临终前写给________的。

2.解释下列字词。

元:________乃翁:_______

3.用诗中的原句填空。

(1)诗人的遗憾是___。

(2)诗人的遗愿是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

十一、阅读理解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不能把竹竿横下来。”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竿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上。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①________。

②_____。

4.徐文长是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请用“~~"画下来。

5.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_________

6.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D

2.A

3.A

4.D

5.C

6.D

二、祭扫杭州熏染拘束亥时

三、恃强凌弱等待

四、Yyīn②

五、CBDA

六、

七、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八、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九、诗人儿子当朝统治者

十、1.宋陆游儿子

2.同“原”,本来你们的父亲

3.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

十一、1.聪明的徐文长

2.既…也…

3.让徐文长提两桶水过桥。不借助高凳等物体,取下竹竿上的礼物。

4.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