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议论文阅读阅读文本,完成练习。阅读的陪伴最温情丁德良①爱上阅读,各有各的因由,各有各的精彩。阅读是以认知的力量去探测世界的广袤,借伟岸的灵魂来陪伴心灵的成长。阅读之于个人,如漫漫人生里的灯盏,照亮奋斗之路;阅读之于社会,如历史进程中的星光,辉映壮美的文明之虹。②依靠阅读,我们可以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领略更辽阔、更深邃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人类的思想足迹有多远,阅读的空间就有多广;人类的精神维度有多丰富,阅读的世界就有多瑰丽。有书做伴,生命便不会失色暗淡;有书壮怀,灵魂便不会孤寂渺小。每个人的精神成长,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仿佛一场登山,需要阅读这根登山杖的助力。阅读,塑造了我们更加高远的人生境界,也构筑起一个社会更加绚烂的精神胜景。③阅读往圣哲思,心灵深处不觉增添了参悟世界的思想之力;阅读唐诗宋词,胸中悄然生发俯仰天地的文化豪情;阅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心中自然涌起蹈厉抗争的斗争气概和为国为民的奋斗热情。各类经典著作浓缩了历史的精华、文明的智慧,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阅读的回馈是丰厚的,含英咀华不仅口齿生香,思想和心志也会充满澎湃能量。④窗前灯下,一段段暖心的故事,湿润了多少儿童的双眸;;大山深处,一册册趣味无限的绘本,带给多少学子以情感和美感的启迪。无论世事怎么变化、人生如何起伏,人们总能在阅读中得到慰藉和滋养,收获内心的充实和温暖。阅读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我们有深沉的文化体验,在人生中体验有温度的精神旅行。⑤李大钊提出过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书是沟通古今的纽带、交流文明的津梁。古今多少梦想与奇迹、伟业与壮举、荣耀与辉煌,都成为了历史、写进了书册,成为点亮心中梦想的星星之火,化作驱散严寒的浩荡长风,激发从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动能。思接千载、情通古今,经典以其通达启迪了我们的思想,以其至善滋养了我们的心境,以其壮丽充盈了我们的精神,以其厚重丰富了我们的灵魂。阅读经典,赋予我们更加豁达睿智、自信从容的奋斗姿态,为我们注入更加笃定刚毅、雄浑强健的前行之力。⑥因为阅读,我们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因为阅读,人类不断创造更美的世界。(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爱上阅读,因由各不相同,恒阅读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滋养我们的心境,充盈我们的精神,丰富我们的灵魂。B.第②段中的“人类的精神维度有多丰富,阅读的世界就有多瑰丽”是说人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就要用丰富的阅读来支撑;而丰富的阅读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阅读往圣哲思、唐诗宋词、红色经典获得的人生感悟和精神成长都是相同的。D.想要得到慰藉和滋养,收获内心的充实和温暖,在人生的旅程中,阅读的陪伴最温情。(2)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请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3)仿照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作为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分析写作上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①近日,有名女辅警在雨中执勤时,见到过路老人没有雨具遮雨,主动上前把雨衣脱下来让给老人,并细心帮着穿好。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就是下意识反应,并且相信换做其他人见到老人这种情况,也会和她一样。这一幕被女辅警的同事拍下,视频流传到网上后,引发了大家的点赞和共鸣,很多人表示非常感动。②在自己也有需要的时候,先顾着别人,这是一种善良。善良是一种修养,应该成为我们做人的基础。③善良是一种传统美德。孟子说人有“恻隐之心”,刘备说“勿以善小而不为”,王阳明提倡“良知”,都是在劝人向善。在利益面前约束自己,礼让别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这不是客套,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基本修养。尚在孩提阶段,中国人就熟知“融四岁,知让梨”的故事,明白“要想好,大让小”的道理;在生活中,处处能看到礼让他人的习俗;舍己为人的人,更是受到众口传颂……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多为群体考虑,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④善良更要经过实践淬炼。有了善的意识、向善之心,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学习和修养。它可以使善良得到强化,变得自觉。遇到拎着大行李箱的小姑娘,帮着抬一把;见到迷路的老人,帮忙找警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别小瞧一次次身体力行,它可以把善良变成深植潜意识的“条件反射”。⑤善良还能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正能量。善良是一根火把点燃另一根火把。善良可以驱赶冷漠,让自己的心情更好,亦传递社会以温暖。“感动中国”人物卢永根院士将毕生积蓄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传递善心,就是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人人拿出一份善心,叠加起来,暖意将形成澎湃的暖流,社会该多美好!⑥善良犹如种子,请用道德与良知去浇灌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既守护自己,也为别人遮风挡雨。(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第③段、第④段不能调换位置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第⑤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中执勤女辅警主动把自己的雨衣给没有雨具的老人穿上,这一善举引发大家的点赞和共鸣,很多人都深受感动。B.我们学过的课文《鱼我所欲也》中“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可以论证“礼让别人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基本修养”这一观点。C.第④段的“它可以把善良变成深植潜意识的‘条件反射’”一句中的“它”指代的是“一次次身体力行”。D.结尾段发出号召,号召我们既要用善良来守护自己,也要用善良来帮助有需要的人。阅读文本,完成练习。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向贤彪①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青年一代坚定信仰、勇毅前行,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②前不久,国家领导人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对于青年而言,深读党史这本“教科书”,用信仰书写青春,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③回望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激荡人心,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激励斗志。那是毅然走向敌人绞刑架的李大钊,他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呐喊,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耳边;那是长征中为老乡留下“半条被子”的三位女红军,尽管她们深知征途漫漫、充满艰辛,却含笑与老乡道别,满怀信念踏上征程;那是为掩护部队不幸被俘的方志敏,敌人不相信这位“共产党大官”身上没有钱,结果连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到,而他在狱中写下的《清贫》流芳后世……一个个闪光的形象,定格在党的光辉历程中,让党旗更加鲜艳。④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信仰之光熠熠生辉。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优秀gongcd-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把青春乃至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gongcd-人的精神血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个百年大党何以能青春常在,永葆生机与活力?信仰的力量,正是寻找答案的一条重要线索。⑤信仰,能够点燃激情、燃烧梦想,让青春常驻。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历史使命从来都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在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中,无不闪耀着青年的智慧与贡献。奋进新时代,许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实干托举梦想,让青春与信仰同行。从繁华忙碌的都市到人迹罕至的边疆,从抗疫斗争一线到科研攻关前沿……在不同的岗位上,到处都有青年的英姿、青春的色彩。“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坚定信仰,发扬传统,让血脉赓续、薪火相传,这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觉悟。⑥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人常读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无穷。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像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那样,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忠诚品格,心怀“国之大者”,激扬奋斗精神,广大青年必将成就更开阔的人生、担起更重要的使命,在新征程上创造更骄人的成绩。6.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指出第②段和第③段的论据类型,并简析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⑤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本段观点的,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随心的阅读刘恩波①读书节期间,“阅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画家黄永玉说,“看书是一种快乐,然后才是知识,才是本钱。”私下觉得老人家此话算是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快乐,就是随心的阅读。②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效果和状态肯定不一样。从前读鲁迅,是求学过程的要求,带有强行和必需的意味,让少年的我很是头疼。强制性要求的阅读当然不快乐,当阅读不再随心,远离了内在的渴望,它就变成了公式化、模式化的套路和条条框框制约下的教条。等到年龄稍长,走进《野草》,就找回了对鲁迅阅读的另一种无关功利的心性享受。那样的阅读是体己的、交心的、愉悦的。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读书,不受外在约束,不求甚解,只为精神的充盈和通透,只为灵性的抵达和舒展。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无目的的读书,就是忘了归途的逍遥游。把胸襟读舒坦了,把视野读开阔了,把功利转化成审美,将学识装点成智慧。培根说的“读书可以怡情”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区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③不是说专业阅读就不好,而是说,真正的阅读许多时候都是业余而为之的,不为了什么,走进书,那里有另一个精神世界,正待敲门和开启。④首先是对万物百汇的好奇和探知,是对生命之美的感动与抚触。一代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如是说,“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我们的阅读,不就是要在由书写构成的线条里、轮廓中,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吗?⑤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走向森林、草原和郊野外的春天,感知各种昆虫的美妙生长。阅读《小王子》,看他和狐狸朋友关于生命仪式感的交谈,该是何等令人憧憬神往——约定好了,人的幸福就是等待中的盼望和期待,一种久违了的心愿交接的盛况。读《孤筏重洋》,明白海尔达尔和他的同伴驾着小小木筏横渡大洋的雄心壮志是如何在狂风暴雨和重重海浪的洗礼中,得以实现升华的。⑥其次,随心的阅读还体现在人对自己心灵状况的辨识与认同上。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样的书,换而言之,你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与书的同构,是这个世界的奇妙之事。譬如,王小波喜欢杜拉斯,喜欢法国新小说派,那么他后来的写作里也有实验和探索的迹象,也有青春的忏悔和浪漫。读武侠和读科幻肯定是两个观感,读卡夫卡和读村上春树也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⑦什么是随心的阅读呢?我想就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9.请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提出观点A分析论述B引用桑林峰和培根的名言,从效果方面进行论证得出结论C11.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③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论证,避免了观点的片面性,使论证更严密B.我们通过随心的阅读,可以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C.人与书的同构,是奇之事。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D.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是更好的阅读。13.分析A、B两种阅读方式,判断哪种是随心的阅读,再结合选文说明理由。(A)小刘正在准备导游资格考试,专门买了《旅游法律法规》等书籍,进行阅读。(B)小李很喜欢旅行,空时到图书馆,总会信手翻阅一些摄形画报和旅行杂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敢于推翻自己宛江平①据传苏轼有一次去拜访王安石,正巧赶上他外出没在屋。苏轼看到桌上留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使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后来苏轼被贬到南方某地,一天,闲来无事的他听见天上有只鸟叫声奇特,便问这是什么鸟,当地人回答:“明月鸟。”过了不久,他又在庭院中看见经常有一些黄色小虫钻进花心,便问当地人这虫叫什么名字,当地人回答:“黄犬虫。”苏轼想起改诗的事,不禁汗颜。②可见,苏轼是敢于推翻自己的。其实,敢于推翻自己,是不容易的,不过这是可以修炼达成的事。如果悟得其中的奥妙,必将受益无穷。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善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而勇于推翻自己。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④很多时候,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难。不敢于“自我否定”或者不愿意“自我否定”的人,不能正视自身缺点短板,就可能满足于一时的成绩,很难取得长足进步,甚至功亏一篑,走向绝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也不可能一直处于低谷。每个人要成长、成才、成功,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应该在不断推翻自己、完善自己中披荆斩棘、奋斗到底。⑤推翻自己并非全盘否定自己,而是改造旧我、打造新我、提升自我。做任何事情都应从现实出发。倘若效果达不到预期,或者方向出现了偏差,停下来就是止损,退回去就是进步。掩耳盗铃、讳疾忌医、一意孤行,甚至用错误掩盖错误,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⑥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知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孟子云:“人恒过,然后能改。”著名作家熊召政精心创作完《张居正》第一卷后,不料遭到编辑退稿。对此他一时难以接受,于是把书稿送给三个朋友看。结果没有一个人说“这本书好看”,其中一位更是直言:“你那是学问书,拿来给我看做什么。”面对这些善意的批评,熊召政痛下决心,全部推翻重写,才有了后来这部广受好评的佳作。⑦总而言之,一个人只有敢于推翻自己,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吃老本”长不了新本事,“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重复昨天的故事”难以铸就明天的精彩。身处新时代、迈入新阶段、建功新征程,必然伴随着新的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刷新思维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换代”,始终跟上时代节拍,方能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推翻自己、找到自我、实现自我。(选自《共产党员》,有改动)1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选文第③段加点字“这”指代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出下列适合充当第④段事实论据的一则,并说明理由。(甲)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三次报考巴黎美术专科学校,名落孙山。在老师勒考克的鼓励下,罗丹鼓起勇气,树立信心,坚持不懈,最终成了继米开朗琪罗之后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乙)西楚霸王项羽冲出刘邦的包围,撤退到乌江江边的时候,亭长建议他返回江东,认为江东地方千里,民众数十万,也可以称王。项羽却做不到“包羞忍耻”,最终选择了自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有趣的人不苟且孟祥夫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摘自《人民日报》)15.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做个有趣的人。B.“开心果”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轻松活泼,具有趣味性。C.现在的年轻人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作者认为这样的趣终非真趣。D.第⑦段总结全文,引用梁启超的话进行补充论证,目的是使文章论证更加严密。(2)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请结合全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①“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亿万人民激扬豪情壮志,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有志者事竟成,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要激扬雄心壮志。②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勇于“归零翻篇”。“95后”棋手柯洁,多次在世界围棋大赛中夺冠,“拼搏的过程,就是忘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80多岁的袁隆平,依旧热爱挑战自我,一再刷新超级杂交稻亩产纪录。敢于“归零翻篇”,以既有高度为新起点,才能在更高定位宝现突破。一次超越就是一次新生,一次超越就是一次创造,社会正是在个体的自我超越中不断前行。③激扬雄心壮志,就要追求“头部效应”,一项基于500万次点击日志数据的分析显示,90%的点击集中在搜索引擎前10名,其中前3名又占了62.5%的点击量。“头部”,意味着高价值、有优势。钱学森常说,科技竞争“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正是在提示人们向价值创造链“头部”要竞争力。现实中,越是积蓄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越能专注于成就“头部效应”。④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齐白石晚年感慨,声望高了,自己也被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于是88岁高龄的他依旧每天认真研习画作。“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守谦,就会少些飘飘然,避免“胜利时犯骄傲的错误”;就会在顺境中看到不足,永不停滞、永不懈怠。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我们更须守谦行实。⑤未来必然是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但路就在脚下,美好的图景属于追梦人。满怀雄心壮志,勇立潮头、奋勇搏击,我们就能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16.第①段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第②段画线句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结合文意,谈谈你在学习中应怎样激扬雄心壮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要善于学习[苏联]利哈乔夫①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教育、知识、职业技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现代社会的知识越来越复杂,没有知识,简直就无法工作,无法获得收益,一个原因是机械正在逐步取代体力劳动。作为人,需要带来新的思想,思考那些机器不能思考的问题。为此目的,人越来越需要得到公认的文化修养,创新的能力,当然,还要有道德,有责任心,而这种道德和责任心,是机器无论如何也不具备的。②这就意味着,人不再是普通的人,而是有科学知识的人,有道德的人,他要为机器和机器人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承担责任,因而他肩负着极为繁重。极其复杂的任务,普遍的教育可以培养未来所需要的人,有创造能力的人,培养新时代的创造者,而他对于他所创造的一切负有道义上的责任。③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就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永远都需要学习不仅普通人需要终身学习,就连那些最博学的大学者也要学习终生,自己不学习——就不能再去传授,原因是知识在不断增长,并且越来越复杂,有鉴于此,一定要明白,青春岁月——是最适宜学习的时期。在年轻的时候,在童年、少年,青年时期,恰恰是人的智力和接受能力最强的阶段。接受所学的语言、数学、一般性知识,培养审美意识,培养道德观念。④要珍惜时间,不要为日常琐事、为“休息”而耗费时光。有的时候,“休息”比繁重的工作更让人疲倦,不要让那些愚昧粗俗的潮流以及无谓的“信息”占据光明而智慧的心田。珍惜自己、以便更好地学习,获取知识与技能,只有在年轻的时候获取知识与技能才既轻松又迅速。⑤此刻我听见年轻人沉重的叹息声:您为我们年轻人所设想的生活是多么枯燥无聊啊!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娱乐啊?难道我们就没有权利享受快乐吗?⑥不是那么回事,获得技能和知识——这同样也是一种运动,假如我们不能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学习就是一种苦差使。要爱学习,就要选择聪明、有益的休息或娱乐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学习,有助于培养某种能力,生活需要的能力,如果不喜欢学习怎么办?肯定难成为爱学习的人。这就意味着你不可能发现那样的快乐,那种让孩子,让少男少女得到知识与技能时所感受到的那一份快乐。⑦不妨看看小孩子多么快乐地蹒跚学步,咿呀学语,迷恋玩弄各种各样的器械玩具,抱布娃娃。要尽力延长这种学习新东西的快乐心情,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本人,不要说什么:我不爱学习!你要尝试喜欢学校里的各门课程。既然别的同学喜欢各门功课,你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它们呢?⑧不要光在口头上说爱读书,你要借书阅读,要研究历史和文学。一个有教养的人肯定具有很好的历史知识、读过很多文学作品,正是历史和文学培养人的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扩展人的视野,使他感到周围世界的宽广、有趣,并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经验,进而感到快乐。假如你不喜欢某一门课程,你不妨试一试尽力从中寻找可喜之处,哪怕只有一点点——喜爱是获得新鲜知识的支撑点。⑨要善于学习,热爱学习!(选自《善与美书简》有删改)2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两段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 B.文章平易近人,娓娓而谈,给人启迪。C.文章旁征博引,层层深入,论述严谨。 D.文章立足现实,提出建议,有针对性。2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作者认为怎样做才是善于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涵养胸有成竹的底气①底气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a.人体的呼吸量:底气不足,爬到第三层就气喘了。B.指气力或劲头:看到新一代的成长,教师们干工作的底气更足了。C.指信心和勇气:工作没干好,说话底气不足了。人无底气不硬,心力强盛则兴。底气是一种内生的巨大力量,不忧不惧的态度、有数有谱的气势,体现的是实力与自信。人固如此,家国亦然。我们的国家是最有底气的。我们的底气来自哪里呢?②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优秀文化,让我们充满底气。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思想巨擘,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刚健坚韧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奋斗史,建党100年的发展史,犹如黄钟大吕,荡激着每个中国人的精气神。③民心民意撑起中国奋发向前的底气。人民是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1964年,石油工业部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的报告中说道:“民气主要是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强心。一个国家有了民气,就能傲视和排除多重困难,不屈服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砸烂旧世界,发展新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发展道路。当今中国,民气高涨、民心凝聚,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经济科技国防、工农业生产成就无不辉煌。团结一心,汇聚亿万人民的强大合力,正是我们闯关夺隘、勇毅前行的最可靠动能。④国力国运托起中国底气。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历经6年筹备、9年施工,数万名建设者披荆斩棘,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创造了疫情、走向繁荣的经济奇迹;832个贫困县全摘帽,一举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书写了世界减贫史奇迹;飞天、揽月、探海、5G、高铁,航天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演变。这一个又一个奇迹都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全国人民勤力同心,奋勇拼搏创造出来的。展望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有实力有资格有底气平视世界,充满自信地昂首阔步、奋力前行。⑤“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底气是意志品质的鲜亮底色,是厚积薄发的精神内涵,是攻坚克难的硬气勇气。我们要继续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坚定底气,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奇迹。(摘2021年5月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有改动)23.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是从哪几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崇尚英雄,就是坚守正道陈凌①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中,英雄是醒目的标识;在一个国家的道德天空上,英雄是璀璨的星辰。②哲人有言,英雄的业绩、他们的言论,就是那个时代的精华。的确,英雄是一个民族的“凝结核”。如杨靖宇所言,“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英雄就是这革命的火种,没有英雄的引领,个体的力量就难以凝聚;缺少先锋的领路,前行的方向将难以看清。马克思因此感慨,“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③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更因为英雄身上闪亮的精神光芒,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生命终有逝去之日,蜡烛终有燃尽之时,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豁达胸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敢刚毅,却可以历经时间的冲刷而凝为不朽。“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以英雄为路标,我们才能廓清思想的迷雾,看清前行的方向;不忘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才能激发起向前的无穷力量。④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或是打着“还原真相”“重新评价”的幌子,或是借着“学术研究”“历史考证”的名号,歪曲历史,裁剪事实,抹黑英雄。于是,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邱少云火中捐躯“不真实”;刘胡兰“精神有问题”,雷锋日记“全是造假”;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更是“把中国踹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种种诋毁之声,不绝于耳。⑤英雄的事迹,不是不能考证和讨论,但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通过混淆视听甚至无中生有来否定英雄,进而否定共同的历史记忆、否定民族的心理积淀、否定集体的价值追求,最终只会让我们的精神家园“血污游魂归不得”。君不见,在当年苏联,青年近卫军英雄奥列格•科舍沃伊的故事,被一些人说成是其母亲编造的离奇骗局;卫国战争女英雄卓娅的事迹被“考证”为假的,称她并没有烧掉德军的马厩和草料,反而烧掉了村民的木板房;就连列宁,也遭到无端的攻击和谩骂。由此带来的,是思想的混乱、精神的虚无、信仰的坍塌。当文明的灯火被吹得七零八落,加剧的却是国家的动荡和分裂。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⑥历史不容忘却,英雄不容抹黑。1930年,年仅25岁的共产党人裘古怀,在狱中英勇就义。临终前,他给狱中的同志留下了一封绝笔信,信中写道:“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胜利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一位曾参加过北伐,还因作战勇敢,被誉为“虎胆英雄”的革命者,所担心的,绝不是自己的名字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他所害怕的,是自己用生命追求的信仰、同伴用鲜血守望的初心被后人忘记。在这个意义上,捍卫历史,正是为了开创未来;崇尚英雄,正是为了坚守正道。(选2016午9月23日《人民日报》)2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英雄是一个民族的“凝结核” B.崇尚英雄,就是坚守正道C.崇尚英雄,引领历史前进 D.捍卫历史,就是开创未来(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崇尚英雄的原因,不光是因为英雄们在历史的洪流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还在于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崇高的不朽的精神。B.那些诋毁英雄,抹黑英雄的不耻行为,是在否定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否定我们民族的心理积淀以及我们集体的价值追求。C.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只要有英雄的引领,有他们做我们领路的先锋。我们就可以凝聚个体力量,就可以看清前行的方向。D.崇尚英雄,坚守正道,就是不要忘记英雄“用生命追求的信仰”,“用鲜血守望的初心”,不忘记历史,不给英雄抹黑。(3)下列对文章论证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肯定英雄的重要地位,然后抨击现实生活中抹黑英雄的不良现象,最后归纳中心论点。B.文章第②段引用杨靖宇的名言做道理论证,阐述了英雄是一个民族的“凝结核”,其地位极其重要。C.文中④⑤两段从中外历史选材,列举了大量的反面例子,论证有力,发人深思,充分证明了中心论点。D.文章论证方法丰富。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证更加生动透彻。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性善和仁政罗汉①纵观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性善”“仁政”学说。②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大家熟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是表达性善的经典名句,体现了人人所具有“性善”的本能。③孟子的“仁政”学说,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的疾苦摆在国家和君王的前面。孟子认为,这是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施行仁政,必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国家也可长治久安。在《孟子》一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孟子语重心长地劝说君王:“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可惜他周游列国,从未得到任何君王的真正采纳。④不过,儒家的治国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唐太宗李世民听取“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忠告,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和周边少数民族联合,才实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历史上其他的繁荣盛世,如“光武中兴”“康乾盛世”等,莫不得益于统治者施行仁政;相反,残暴无道的君王,等待他的命运只有灭亡。⑤“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依据。“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正像他所说的那样:“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之心,古代圣王正因为有此之心,才能体恤百姓,施行仁政。⑥“性善”与“仁政”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性善是基础,仁政是推恩。只有二者融为一体,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政治才能清明顺遂,国家才会富强昌盛。(摘编自《青年文摘》,有删改)25.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下列关于孟子“性善论”的主张,不恰当的一项是()A.“恻隐之心,人皆有之”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C.“仁者无敌,王请勿疑”D.“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运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论述孟子“性善论”主张更有说服力。B.第④段以“贞观之治”“光武中兴”“康乾盛世”等为例,论证施行“仁政”的重要。C.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D.文章开头引出论题,结尾揭示中心论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3)下列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所写的颁奖词,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是“仁、义、礼、智”的最好诠释者,是“四心”的忠实守护者。B.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C.他用一生来发扬儒家学说“民贵君轻”,用一颗“仁心”来感动中国。D.在他的游说中,宣扬“仁政”“王道”;在他的人生里,永不支持的是霸道。阅读文本,完成练习。精进之道①成就美好人生离不开“精进”。②什么是精进?“精”,精者无杂,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情。是对学习,对工作,对事业精益求精、专注投入的精神状态。“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钻劲,是为达到目标不懈付出努力的进取行为。“精进”也是勤勉、奋斗,不懈怠、不偷懒的代名词。③“精进”体现为一个人学习、工作、做事精神态度上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有“想干事”的强烈愿望,有“干成事”的专注和热情。表现为工作水平及做事技艺上的精益求精,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精进”的结果是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取得预期或超预期的做事结果,是“做成事”的圆满。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长年在手术台工作,他用手指在病人腹腔中一摸,就能准确找到需要处理的血管。他的右手食指指尖畸形歪曲,像个钩,这是长年累月拿手术刀自然形成的。这背后,是对病患无私的大爱,是对业务长年累月的精益求精,是对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燃烧似的热情。他的一生,是对“精进”精神最好的诠释。④学习、工作、做事要“精进”,修身、立德也要“精进”。进德,你则会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成为一个大家敬佩的人;修业,你则会提升自己的能力,遇事有主见,是团队的主心骨,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人人信赖,人人敬服。做到这两件事,你就是大家心中的强者,自带光环。把这两件事都做好,离成功的彼岸就不再遥远。⑤大凡有成就的人,定然是精进之人。勤奋工作是精进,热爱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是勤奋工作至高境界的写照;锲而不舍是精进,做人做事都需要一种钉钉子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日行三省是精进,日日反省,时时改过,修身立德,是做人做事之本。⑥成就美好人生离不开“精进”。“精进”之道,就是人生大道。(摘自《金华日报》,有删改)26.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恰当的一项是()A.精进之道。B.成就美好人生离不开“精进”。C.学习、工作、做事要“精进”,修身、立德也要“精进”。D.“精进”之道,就是人生大道。(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采用并列式结构展开论述。B.第②段首句以设问形式,引出对本文论题的阐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第③段举吴孟超院士的事例,证明了“学习、工作、做事要‘精进’”的观点,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D.“曾国藩先生说过,人生只有进德、修业两件事靠得住”这句话,可以放到第④段中作为道理论据用来论证本段的观点。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搏”与“博”李国文①搏斗的“搏”与博弈的“博”,这两个长相差不多的汉字,却囊括了世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全部。②尚在襁褓中的时候,婴儿渴望能爬、能站起来;当自己颤颤巍巍站立在地面上时,又期望能迈开脚步;能够走路以后,又希望能跑,能跳……人的生命,就在一个欲望紧接另外一个欲望、一个目标死咬另外一个目标的驱动下,有意或无意地,孜孜不倦,奔跑不已。假如人们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去“博”,同时也去“搏”的话,这恰是人类对大千世界的无限追求与巨大获得吧。③其实,“搏”与“博”,既有趣,也很艰难。若从字面意义来忖度,有趣,等于是收入;而艰难,当然需要当事人付出了。一本万利,属于每个人都有过却不可能实现的奢望,但是,人是有进取心的动物,通常情况下,哪怕付出要多一些,收入要少一些,也会继续“搏”与“博”下去。或许,这才是生命的深切含义。④无论那欲望或是目标,定义为高尚的、庸俗的、伟大的、平凡的,哪怕仅是为了最狭义的生存而苦苦挣扎;也无论其目的,在于追求,在于获得,或者根本无所谓追求和获得,只是充满青春活力,不甘沉沦。总之,每个人都敢“搏”,敢“博”,活得有滋有味的。⑤虽然,每条路的尽头,并不总是开满了鲜花、飞扬着彩带、激荡着掌声,抑或洋溢着笑脸,但为此望而却步者,却极为稀少。毕竟谁也不能完全把握未来,很难保证绝对的成败输赢。未来有许多不可知的变化,A即使胜利在望,也可能功亏一篑,B眼看走投无路,反倒能绝处逢生。其实,“可能”与“不可能”,永远各占百分之五十。⑥人的可贵,不仅仅在能伸出拳头“搏”,还在敢拿出命运“博”,尽管每个人都知道,充其量,自己仅有一半的胜出机会,尽管如此,仍旧寄予希望,兴致勃勃地往前行进。其实,有时明知失败,也不会止步的。比如,仰望过纪念碑,拜谒过烈士墓,那些前赴后继、杀身成仁的志士,难道不了解自己所处的险境吗?令人敬畏的是,总有人敢于把脑袋放置在断头台上,义无反顾,显然,是为了自己可能看不到的明天,在先拿自己“下注”。这种大无畏的奋争精神,当然值得世人敬畏、尊崇了。⑦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本是一搏”的这个“搏”字,也无妨说成“一博输赢”的“博”。“博”既有胜负之分,成败之别,那么,也就等于在“搏”。人类下赌注时,获胜概率甚至只有百分之一,尽管如此,仍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搏”与“博”,否则,怎么叫作“孤注一掷”呢?⑧“神舟”翱翔太空,人类登上月球,并不是在完全的把握下获得成功,而是在没有什么希望的情况下,披荆斩棘,前赴后继,跌打滚爬,头破血流,经历无数次失败,才达到目的。如无一“搏”之心,唯知因循守旧,苟安自得,庸庸碌碌,不肯冒某种程度的险,去“搏”与“博”的话,那么,人类至今也就只能够跑跑跳跳罢了。人类优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地方,大概准于具有这种豁出去一“搏”的精神,这才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⑨“搏”与“博”的过程,当然很艰难也很漫长,每走一步,都要在地球上留下血与汗的印迹。而且,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曾经“搏”过、“博”过而失败的前者,为后人铺路。如果因为怕输,而裹足不前,犹豫等待,打个呵欠,懒洋洋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话,那么,非但成功无望,也不能为后人的成功积累可吸取教训的宝贵的经验。⑩在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中,神州大地生机勃发,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中国人,还不应该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好好地“搏”一“搏”、“博”一“博”吗?(选自《李国文文集》,有改动)27.阅读全文,概括“搏”与“博”有哪些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从第⑤段A、B两处画横线句中任选一处,为其补充一个事实论据。选句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简要梳理第⑧段的论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请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脱贫攻坚伟大奇迹彰显中国制度优势樊良树①脱贫攻坚是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里程碑式的指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不断刷新减贫的历史记录。到2012年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9000多万。经过8年奋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于2020年如期完成,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这个人类减贫史上这个的伟大奇迹,根本在于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②脱贫攻坚伟大奇迹彰显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脱贫攻坚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正是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由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统一决策、部署和指挥,才能最广泛地凝聚全党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推动脱贫攻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和良好态势,最终实现脱贫攻坚宏伟目标。③脱贫攻坚伟大奇迹彰显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优势。我们党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们的国家制度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面对去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响鼓重锤、尽锐出战,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夺取了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的双胜利。④脱贫攻坚伟大奇迹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脱贫攻坚的系统工程中,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西部地区落实主体责任,东部地区落实帮扶责任,主管部门落实行业责任,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落实定点扶贫责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了积聚力量实现脱贫目标的制度合力。各地对症下药,使脱贫攻坚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⑤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消除绝对贫困之后,相对贫困还将存在。我们要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成果,使之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2月19日,有删改)3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下列句子中,能够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首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B.脱贫攻坚奇迹的创造,根本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C.脱贫攻坚的伟大奇迹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优势。D.消除绝对贫困并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而是进步解决相对贫困的起点。(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包括: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集中力量办大事。B.第①段中“人类减贫史上这个伟大奇迹”指的是我国于2020年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绝对贫困的问题。C.去年我国把疫情防控纳入脱贫攻坚工作,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响鼓重锤,尽锐出战,终于取得抗疫与脱贫的双胜利。D.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样才能使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更广泛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3)下列对本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总—分一总”结构,层次清楚,可划分为“①∥②③④∥⑤”三个部分。B.第②段中“钉钉子精神”运用比喻修辞,形象表明脱贫攻坚需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C.第④段中画线句子引用名言作为道理论据,有效论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D.第⑤段文字以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总结全文,并展望我国消除相对贫困的美好前景。阅读文本,完成练习。俭以养德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用高档。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关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主张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④《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使人们拥有理性、平和的心态。可是有些人,却因为奢靡享乐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越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俭以养德,一个“俭”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做到,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砥砺自己的德行,不断提升自己!32.简要概括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把自己活成一棵树向贤彪①美景因树而生动,遐思因树而美妙,时光因树而温馨……树不仅提供着日用之便,而且给人以情感慰藉、精神滋养。②“看到梧桐树,就想起焦裕禄”“看到木麻黄,就想起谷文昌”。焦裕禄、谷文昌为改变兰考和东山的面貌,组织干部群众遍种林木,治服了盐碱地,锁住了大风沙,成为被群众深情怀念的“栽树人”。杨善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荒山变成了绿洲。一位位勤于并乐于栽树的党员干部,用心血汗水播下绿荫,彰显“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展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③活成一棵松树。陶铸在《松树的风格》中写道:“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做人就应该学习松树的坚定性、坚韧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要心存定力、站稳脚跟,风吹不转向,浪打不迷航;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④活成一棵柳树。无论在何处,只要随手一插,柳树就能存活下来、茁壮成长。我们就要像它那样不计环境好坏,在哪里都能生根抽枝、生机勃勃。党员干部更要学习这种精神,无论在哪里,都要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从群众智慧中获取力量。⑤活成一棵银杏树。银杏树也叫公孙树,祖父栽种,收果却要等到孙子辈。它将根深深扎进大地,枝干在风雨雷电中砥砺生长,耐得住光阴一寸一寸来雕刻打磨,笑对飒飒金风,结出累累果实,这就是银杏树的风格。党员干部要像银杏树那样,不急不躁,学会安静地扎根,创造经得起时光打磨的业绩。⑥一棵树教给我们的,(A.也许B.必定)比一摞书的东西还要多。(选自2021年4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减)注解:[“看到梧桐树,就想起焦裕禄”]1962年焦裕禄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当时兰考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扎根群众,坚持实事求是,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深重的自然灾害作顽强斗争。封沙、治水、改地,改变兰考人民贫困落后的面貌。慢性肝病恶化后,他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50多年后,河南省首个摘掉贫困县“帽子”的是兰考。用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制作乐器、家具等,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34.本文题目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其中的“自己”主要指__________。35.“活成一棵平凡的树。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孕育着可贵的品格和精神。一棵松树,一棵柳树,一棵银杏树,一棵棵平凡的树汇聚在一起,就有了‘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磅礴。事实上,生于平凡而不甘于平凡,也能超越平凡、成就伟大。”把这一段放回文中,位置应在段之后,请你简答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看到梧桐树,就想起焦裕禄”。请你结合文后注解内容,谈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把自己活成了“一棵”怎样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请为⑥段画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阅读文本,完成练习。“”马祖云①“最美医务工作者”“最美公务员”“最美志愿者”……一段时间以来,“最美”成为互联网上的热词。一个个“最美”人物,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辉映在各条战线。他们以不凡的业绩,展现了砥砺奋进的姿态、绚丽出彩的人生,生动诠释了令人感佩的敬业精神。②敬业,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劳模精神的重要内涵。共和国宏伟大厦是由一个个行业、一个个岗位的“砖瓦”筑就的。三百六十行,倘若每个人都能齐心敬业、履职尽责,我们就能汇聚起强大正能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注入蓬勃生机与活力。敬业精神既关乎个人成长,更关乎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复兴。因此,我们要有敬业精神。③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以行动诠释敬业精神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敬业之道蕴含爱业、勤业、精业之精神,值得我们为之践行。④敬业,首在爱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是一种朴素的职业情感。葆有这样的职业观,就会自觉把工作当事业干,将小我融进大我,在小舞台上演出大戏剧。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书记,到无惧风险、完成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禁区勇士”……那些“最美”人物皆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榜样。事实证明,“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才能平淡中见奇、寻常中出彩,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绽放个人梦想。⑤敬业,要在勤业。业精于勤荒于嬉,立足本职岗位勤勉工作,是一种职业操守、职业品格。勤劳、勤勉、勤恳,意味着务实奋斗。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的浙江科技警察钟毅为了跟疫情赛跑,带领团队开发新冠病毒信息化防控系统,在几天内完成20余批次、10余万人次的分析研判,使“健康码”成功问世。钟毅事业的成绩不是等出来、喊出来的,而是靠勤奋拼出来、干出来的。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勉奋斗谱写最美壮歌。⑥敬业,还需精业。精通业务,体现着职业上更高的价值追求。在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精通业务,方能谋创新、出精品。各行各业的“最美”人物,往往都追求卓越、业务精进。全国劳模、“最美职工”潘从明能从铜镍冶炼的废渣中提取8种以上稀贵金属,只看溶液颜色便能精确判断99.99%的产品纯度。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找难题、啃难点、攻难关”的呕心沥血。肯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的人,才能登上风光无限的顶峰。⑦如果说事业是航船,那么敬业就如同风帆。敬业,推进人生从平凡到伟大、从优秀到卓越,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激扬敬业精神,扬帆远航,乘风破浪,我们必能抵达梦想的彼岸。(选文有删改)38.给本文拟一个能揭示论点的标题。(不超出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删去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句子表达效果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本文第⑤⑥段可否调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下面的材料能否支持第④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材料]“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轻时就痴迷于杂交水稻育种工作,九十高龄仍沉醉其中,病危之际还在关心稻子的长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明星在南大没被围观”为何成了新闻?①日前,“某剧组在南大校园取景,当红明星遭冷遇”的话题在网上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与很多容易冲上网络舆论热点的现象不同,面对当红明星,南京大学的学子并没有“强势围观”,这似乎有些“反常态”。但是,在泛娱乐化的环境里,这种态度才应该被提倡。毕竟,专心读书才是大学里最美的“风景”,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样子。②舆论对此事之所以反应敏感,是因为此前出现过许多明星进校园引起围观的现象。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当红的娱乐明星在大学被围观,才是真正有影响力的表现。事实上,此前,一些明星进入校园后,的确会引起年轻学子的“狂欢”,不论是出于追星的想法,还是看热闹的心态,年轻人很容易去“强势围观”娱乐明星们。③对大学生而言,求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好好读书。能够让大学生仰慕的偶像,更应该是那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或者本专业的优秀前辈们。仅仅凭借在娱乐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就能轻松吸引大量高校学生的目光,乃至令其为之“疯狂”,这才是反常的,才是不应该的。④我们还记得袁隆平院士走进湖南农业大学时引起学子热情欢迎的场面。袁隆平当时说:“我希望不是以长辈身份,而是作为朋友来和你们交流”,“同学们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捕捉思想的火花”。努力追求学问与思想的进步,这不仅是来自优秀前辈的谆谆教诲,也是如今大学生本来该有的状态。只是在现实中,有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被泛娱乐化的风潮迷住了双眼,不知道到底该追随什么样的偶像和榜样。⑤当钟南山、李兰娟走进高校的时候,我们同样能看到学子热情的欢呼,以至于网上有人说“大学秒变追星现场”。这些为国为民、专业精湛的前辈,的确值得大学生敬佩。当一个人确立心中的偶像后,其价值观也会受之影响。作为当今的大学生,也应认真思考什么样的偶像才是真正值得自己崇拜的,而不是一味追随流行和风潮。⑥当然,这样说并非全盘否定娱乐明星的价值,毕竟没有娱乐的生活也是乏味的。只是作为高校学子,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即便是追星,也不妨多一些理性视角与长远眼光。从这一点来看,这次南大学子对当红娱乐明星的“冷淡”反应,让外界看到了更加理性的样子。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从中获得些许启发,不辜负这一难得的青春时光。(选自2021年5月19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有删改)42.阅读文章,完成问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生的偶像,应该只是那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或本专业的优秀前辈。B.大学生敬佩袁隆平、钟南山、李兰娟等人,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有力体现。C.当代年轻人要想不辜负难得的青春时光,就应该将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主要任务上。D.南京大学学子对当红娱乐明星的冷淡反应,表现出了南大学子在追星问题上的理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明星在南大没被围观没成为新闻说起,引出下文大学生读书与追星之关系的话题。B.文章第④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证明了大学生应该追对自己人生有价值的明星。C.第⑥段强调“并不是全盘否定娱乐明星的价值”,辩证说理,体现了论证思维的严密性。D.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学习与追星的关系,得出了大学生在校学习时不应追娱乐明星的结论。(3)文中说“当一个人确立心中的偶像后,其价值观也会受之影响”,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梗:互联网时代的“典故”①上网时人们常常会碰到“梗”这个词。什么是“梗”,它是怎样形成的,反映了怎样的网络文化特点?②举个例子,“最美逆行”这个“梗”,最初源自网友拍摄的一张照片——消防队员逆着疏散的人流冲进火场的背影。后来经过一些画手、写手们的演绎,逐渐成为一个通用的“梗”,用来赞美各行各业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英雄们。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网友们自发地将这句赞美献给了广大医护人员,这些义无反顾的白衣战士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逆行者。③由此可见,网络用语“梗”意指被反复引用、不断演绎,信息量丰富的桥段或流行语。有一种观点认为,“梗”是网络世界对相声术语“哏”的误用,但相比“哏”强调伏笔和幽默,“梗”含有语义浓缩之意,这一点与典故、成语更加接近。④“梗”的生成与传播,通常源于一件趣事或者一句当事人无意的话。它以互联网为媒介,同时是典型的用户生产内容理念的体现。各类逸闻趣事在和流行文化交汇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广大网民自发参与和创造,不断转化语义、增加内涵,最终被提炼成一个相对简洁凝练的词语,或者一张图片、一个表情包,由此进入网络流行文化序列。⑤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例,这个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梗”,出自电影《流浪地球》中“北京第三区交通委”发布的安全行车提醒。影片故事主线是主人公为拯救地球向赤道地区运送燃料,伴随运输车一次次启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提醒不断重复,一时间家喻户晓。由于上映时正逢春节,各地交通、消防部门的官方微博也纷纷化用这个“梗”,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安全,随即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2T 544-2014 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档案归档整.理规范
- 人生大事的观后感
- 中学新学期开学的致辞(17篇)
- 中学校长开学会议讲话稿(6篇)
- 中学高级述职报告
- 教师课件制作教学课件
- 影响薪酬管理的因素及原则
- 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编制说明
- 歌曲春晓课件教学课件
- 榜样事迹课件教学课件
- 2024-2030年医疗美容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课件
- 新质生产力-讲解课件
- 组织行为与领导力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30道计量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校园欺凌谈话记录表
- 基于PLC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
- 我的叔叔于勒(剧本)精编版
- 视频监控系统质量检查表(完整版)
- 齐鲁制药处方药营销策略及实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