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科研方法绪论辽宁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詹志鹏Tel要内容:1.医学科研概述2.医学科研的三大要素3.医学科研的四大基本原则23
Story11685年抢救英国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II,1630-1685)
“一品脱(0.568L)血从右臂放出,半品脱血从左肩放出,服下催吐剂、两付汤药和一种由15成份的灌肠剂。刮国王的头部,直到起一个大泡。再服打喷嚏的药粉和更多的催吐剂。继续放血,加服止痛剂。把沥青和鸽子粪混合后敷于脚上。服一种含有10种成份的草药。最后服人头盖骨粉制成的40滴糖浆,外敷牛黄。然后,国王陛下死了”4
1747年,英国的JamesLind医生将12名坏血病患者分为6组,分别给予下列干预:A组:每天饮1夸脱(1.136L)苹果汁;B组:服25滴硫酸丹剂(elixirvitriol),每天3次;C组:服2匙醋,每天3次;D组:每天饮约半品脱海水,服用小剂量的泻药;E组:每天食2个桔子,一个柠檬;F组:每天服由大蒜、芥子等成份组成的干药。当6月16日船返回英国时,所有患者的病情都有好转,其中E组恢复的最快、最好,其中一人到第6天就可以工作了Story2基本概念科学:指探讨自然现象及其之间关系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指任何旨在增进已有的科学知识,并使之能在实际中应用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其本质和基本任务就是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或新技术。医学科研:旨在增进已有的医学科学知识,探索医学中的未知,创造医学新知识、新技术的工作。即研究人体正常生理、病理、健康与疾病的科学活动。医学科研的任务1.揭示人体生命本质及疾病发生、发展的现象和机制。2.认识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认识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4.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从而为防治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方法和手段。医学科学研究发展简史一、西医学研究的发展简史
1543年,比利时医生维萨里(Vesalius)的《人体结构》一书问世,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是医学研究进入器官水平的标志。
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Virchow)出版《细胞病理学》一书,把对病变的认识从宏观的器官水平提高到微观的细胞水平,使医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931年,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的视野深入到亚微层次,医学研究从而深入到亚细胞水平。
1949年,第一个分子病——镰状红细胞贫血的发现,是医学进入分子水平的最早范例。
2003年,人类基因组29.1亿对碱基序列的最终测定,被视为“生物学的圣杯”、“生命的百科全书”。随着这一浩大工程的完成,将给医学、环境保护和工农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二、医学科研方法的发展简史纵观世界医学发展的历史,医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一)古代经验医学——整体方法论(公元前400年-16世纪)以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四体液说”和古罗马医学家盖伦(Galenus)“肝为生命中枢”模型为代表。
Hippocrates的“四体液说”认为,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黑胆四种体液构成。血液占优势者的气质称为多血质;黏液占优势者称为黏液质;黄胆占优势者称为胆汁质,黑胆占优势者称为忧郁质。
Galenus绘制了血液运动学说图解,主张血液产生于肝脏,分布全身后像潮水般涨落,不再返回肝脏,认为血液是运送动物灵、生命灵、自然灵等灵气的管道。这种“肝为生命中枢”的观点,基本上是错误的。(二)近代实验医学——分析方法论(16-19世纪)
维萨里(Vesalius)冲破了16世纪比利时每年只准解剖一具尸体禁令,从刑场上偷取尸体,在暗室里做解剖观察,表现出献身科学的无畏精神,出版《人体结构》一书,成为科学解剖学的奠基人。英国医生哈维(Harvey)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测量观察,证实了血液循环。1628年发表名著《论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一书,使生理学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意大利医生莫尔加尼
(Morgagni)大量解剖病死者的尸体,注重从病灶实际研究病理改变,确立了器官病理学,成为病理解剖学的奠基人之一。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Pasteur)是微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发酵、蚕病、推翻“生物自然发生说”、发明炭疽菌苗注射,以及成功地用狂犬病疫苗挽救狂犬病人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德国著名病理学家魏尔啸(
Virchow)通过对大量病理标本的显微镜下观察,创建了细胞病理学,对病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三)现代医学——系统方法论
代表的学说有神经系统学说、内分泌学说、体液学说和免疫学说等。这一阶段克服了分析法的孤立、静止地研究医学,使医学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动态的研究中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使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进入到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第一节医学科研概述一、医学科研课题:1、概念:是为了探索、解决一个医学科学技术问题而提出设想及其依据,提出目标、实施方案与措施的一个最基本的研究单元。2、基本要素具有探索解决医学科技问题的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提出科学假设或设想及依据为达到目标而提出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完成目标所必须的资源条件(人、财、物和信息)医学科研的特征探索和创新性;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能够实现的研究计划;应提出假说,并有严格的设计;具有时限性;二、医学科研的分类按照科技活动的类型按学科分类1、按照科技活动的类型(基础、应用、开发)基础研究含义:增加知识、探索未知,解决理论问题的研究。结果:获得新观念、新信息,形成普遍的原则、理论等。特点:未知因素多,探索性强,周期长,研究手段要求高,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际目的。应用研究含义:研究如何把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为开发研究提供比基础研究更具体的指导性的理论和方法。特点:周期短、成功率较高。
开发性(发展)研究
含义:运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及实验的知识,研制出产品或对样机和中间生产环节进行重大改进的创造性活动。特点:这类研究包括中间试验和工业试验(投产前的批量生产)所需经费多,受生产或实验条件和场地的限制。实施时,多与企业合作。注意:
医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是:增加科学技术知识,以直接产生社会效益为主。
医学开发研究的主要标志为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为主。
三种活动类型科研的研究内容与范围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基本定义,根据国家科技部提出的科技活动分类,各类医药卫生研究的内容与范围如下。
(一)基础研究
1.研究内容(1)人体功能与结构的研究。(2)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3)人体衰老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4)人体的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电子学。(5)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植物药的亲缘与有效成分关系。
2.举例(1)精子膜蛋白的结构及免疫性。(2)DNA损伤与修复过程中基因结构的变化。(3)T细胞E受体受刺激后细胞内生化的变化。(4)经络本质的研究。(二)应用研究
1.研究内容(1)有关疾病病因、流行规律、治疗及预防效果的机制研究。(2)为实验研究探讨建立新的动物模型、细胞株以及方法学的研究。(3)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考核防治效果、药物资源调查的方法学研究。(4)寻找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医用材料的方法、有效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医用材料的机体相容性及其机制研究。
2.举例(1)不同抗精子膜蛋白抗体对抗生育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2)网织红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系的染色体组型、分带及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3)建立临床检测T细胞功能的技术方法。(4)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性及其机制。(三)开发研究
1.研究内容(1)有关疾病的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及措施的研究。(2)有关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仪器、新器械、新试剂、新医用材料等实验室样品的研制。(3)有关药物的资源调查、植物药的引种试验。
2.举例(1)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及应用起搏器手术指征。(2)异常血红蛋白病的产前诊断。
(3)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病的无创性测定技术研究。(4)脉冲激光器的研制和改进。2、按学科分类三级学科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与中药学二级学科内科学外科学心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药学医学科研的三大要素一、被试因素(处理因素)1、被试因素的确定2、水平的确定3、因素与水平的组合4、被试因素的施加二、受试对象(研究对象)
受试对象的(确立、条件、纯化)受试对象影响因素的控制受试对象的依从性三、试验效应科研指标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何谓医学科研的基本要素?下面看一个事例:《肿瘤坏死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和凝血酶调制素表达的影响》研究课题。仔细分析这一研究课题它由三要素组成,即:被试因素(肿瘤坏死因子),受试对象(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试验效应(组织因子和凝血酶调制素表达的改变)。
通常将这三个组成部分称为科研的三要素,涉及医学科方面的研究即为医学科研的三要素。如何正确选择三要素,这是科研设计的关键问题。下面分别介绍:一、被试因素1、被试因素的确定被试因素简称因素(factor)或处理(treatment)。被试因素是由外界施加于受试对象的各种处理内容。来源:⑴生物的(细菌、病毒)、化学(试剂、药物)的或物理(温度、X射线辐射)等。⑵受试对象本身的某些特征(如性别、年龄、遗传特性、心理因素等)。例如《性别和年龄与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关系》课题,性别和年龄就是被试因素。
《ABO血型与成人男性血液流变性的关系》课题,ABO血型就是被试因素。怎样选择被试因素:
取决于试验目的。如:研究刺激与平滑肌机械反应的关系,无疑刺激是被试因素;研究药物对某病的疗效,必然药物是被试因素,研究危险因素与某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必然危险因素是被试因素。如果被试因素本身含糊不清或张冠李戴,那么整个科研工作就会从根本上被否定。
注意区分非被试因素:如:对于反应、疗效、病情和预后等情况,除被试因素起作用外,同时还有若干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这些效应和结果的非被试因素。
如何处理非被试因素:⑴确定被试因素的同时,还须明确哪些是非被试因素。⑵将非被试因素,作为误差来源严格控制。减小非被试因素影响。⑶不能减小的非被试因素应使试验组与对照组保持均衡一致。
例如《异搏定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异搏定是被试因素,但是细胞数量、细胞外钙离子浓度、氧分压、次黄嘌呤含量、pH、温度等均可影响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因此试验组与对照组除被试因素不同以外,所有这些非被试因素都应当保持齐同。2、水平的选定被试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引起的效应与水平(1evel)有着依赖关系。如:以药物作为被试因素,剂量就是水平。在科研中,被试因素水平的选择,取决于试验目的。
注意:被试因素不能过大、过小。被试因素过大可能引起损害或中毒,过小则不可能观察到应有的效应。
例如观察一个新的药物效应,必须确定剂量—效应关系的存在;如果没有剂量—效应关系,那么这是一种非特异性作用。在最小有效量与最大安全量范围内,根据研究目的不同,使用剂量也应有所不同。
例如:进行药效筛选试验,希望不要漏掉有效药物,那么应选择最大安全量,通常采用半致死量(LD50)的l/10左右。若研究药效的影响因素,则应采用半数有效量(ED50),因为在这个水平药效曲线的斜率最大,如某因素对药效有影响,则可明显的反映出来。
假如进行毒性试验(如:烹调油烟毒性试验),则应选择超过最大安全量的不同剂量,以分别找出半数致死量(LD50)与最大致死量(LDloo)。
但若进行两种药物的药效比较试验,则两者均应采用多个不同剂量,以便对两个药物的剂量—效应曲线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由此可见,正确选定被试因素的水平是十分重要的。3、因素与水平的组合
依照研究因素与水平的数目,可产生四个不同类型组合,实际也就是四类不同的实验。⑴、单因素单水平
科研中最常见的实验类型。如“夏枯草提出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的观察”就属单因素单水平试验。优点:这类实验的条件较易控制,相对简单易行。缺点:若有多个因素待试时,则进度太慢。⑵、单因素多水平如:比较同一刺激不同强度的反应,比较不同剂量药物对某病的疗效观察,属于这类试验。特别是珍贵药物、毒性较大的药物或新药剂量的最佳选择,往往需要采用这类试验。如“不同分子量肝素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比较”,便属于这类试验。⑶、多因素单水平
比较不同药物、不同疗法、不同复方、同一复方中的不同单味中药、同一单味中药中不同有效成分的疗效,或者比较不同因素在某一疾病中的作用,通常需要采用这类试验。如”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比较中药与西药联合的疗效”,属于这类试验。⑷、多因素多水平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生物效应更是如此。在许多情况下,应当考虑多个因素联合作用。
在多因素联合作用中,到底哪个或哪几个因素是主要的?哪个或哪几个因素是次要的?它们彼此之间有无交互作用?回答这些问题,就应当采用多因素多水平实验。例如:研究酶学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探索联合用药方案、研究中药复方等等,多因素、多水平便是常用的试验类型。4、被试因素的施加⑴、确保被试因素被施加
确保被试因素被施加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为此要考虑到以下方面:①被试因素如药物注射法较易控制,但要注意取量的准确性。②对口服被试药物,病人是否真正服用试验药物,应以观察者亲眼见到受试对象服下为准。③在动物实验中,慢性实验应当采用空腹灌胃,急性实验最好采用十二指肠给药。⑵施加条件标准化
被试因素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与施加方法等,都应通过查阅文献和预备试验找出各自的最适条件,然后订出有关规定和制度,使之相对固定。一旦进入正式实验,不允许轻易改变;如确需改变,一般应将被试因素实验条件改变前后的实验结果分别予以处理。
如:被试因素是药物,应当在科研全过程使用同一批药物,以防批间差异干扰实验结果。如被试因素系中药,则应正确选择药物剂型,并使之标准化和相对固定化。⑶、给药时间固定化
在临床医学科研中,药物是最常见的被试因素。由于生物周期的存在,不同时间药物的毒副作用与疗效是不一致的。
例如相同剂量的尼可刹米,下午2点给药可使67%小鼠死亡,而凌晨2点给药小鼠死亡率仅33%。
普萘洛尔(心得安)的半致死量在下午7点为98.5ng/kg,上午11点则为129.4ng/kg。由于给药时间不同,相同剂量药物的作用强度可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同剂量洋地黄,夜间给药可比白天给药敏感性高约40倍;糖尿病人凌晨4时左右对胰岛素最敏感。因此每天给药时间应当固定。
药物毒副作用与疗效的大小,不仅有昼夜节律,而且还存在季节性节律的影响。
例如苯丙胺的LD50,一月份明显小于七月份。
环磷酰胺与氮芥的致畸作用在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
吲哚美辛(消炎痛)的抗炎作用在二月份表现为上午8点作用较强,下午8点作用较弱,但在六月份用药,昼夜节律就变得不明显了。考虑到时间因素影响,故对比性实验应当强调平行进行,绝不能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在不同时间与季节进行。⑷、正确选择给药途径与剂量
给药途径不同,药物吸收速度与作用方式也不同。一般说来,就药物的吸收速度而言,肌肉≈腹腔>皮下>胃肠道。口服由肠道吸收,相当一部分有效成分首先在肝受到生物转化作用;
皮下、肌肉与静脉注入后,一部分有效成分首先在肺受到生物转化作用;动脉内给药则主要作用于被灌流器官。因此,同一药物口服与非胃肠道给药,其作用可能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正确选择给药途径,对于医药科研是十分重要的。
二、受试对象1、受试对象的确定2、受试对象的条件3、受试对象的纯化4、受试对象影响因素的控制5、受试对象的依从性1、受试对象的确定医学科研的受试对象(object):人或动物,植物(药物研究)。
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整体作受试对象,在体内进行试验(invivo);也可采用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作为受试对象,在体外进行试验(invitro);
也可采用先体内后体外的方式进行试验,这类试验属半体内试验(exvivo)。
在医学科研中究竟在什么层次上进行试验,这服从于工作假说检验的需要。怎样确定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的确定取决于试验目的。
譬如研究参考值(正常值)范围,应当选择健康人作为受试对象,通常需要在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分别选择较多的健康人或“相对健者”(指未患有影响该指标的疾病和未患有重要脏器疾病的人)。
假如研究病因学,往往需要将暴露于与未暴露于某危险因素的人进行比较。倘若研究某病诊断方法,通常需要选择确诊本病的患者与未患本病的人,以便了解该方法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如果观察某药与某疗法对某一疾病或某病症的疗效,需选择确诊为本病或本病症的患者。假如进行计划生育研究,则应以具有较强生育能力的青壮年作为受试对象。
倘使观察药物的毒性与副作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则可采用志愿者(volunteer);但是志愿者由于心理与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甚至易于出现假阳性,所以采用志愿者,应持慎重态度。2、受试对象的条件
在医学科研中,作为受试对象的前提是所选对象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①必须对被试因素敏感②反应必须比较稳定
例如:临床上观察某个药物对高血压病的疗效,Ⅲ期高血压患者对药物不敏感,I期患者,本身血压波动范围较大,因此一般应选择Ⅱ期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次,受试对象必须具有可能性,
不仅易于取样,安全性好,而且应当以有利于病人诊治为原则。此外,在临床疗效科研中,应当选择具有明显变化的客观指标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例如,冠心病不宜选择仅有心前区不适症状的患者,而应选择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患者不宜作为一般临床科研的受试对象(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①存在影响反应结果的并发症。②危重状态。③多种疗法无效(机体反应性和或致病因素与一般病例不同)。④不能配合者。
但若专门研究合并症、危重病症或顽固性(难治性)病症时,理所当然地应以这类患者作为受试对象。3、受试对象的纯化
受试对象的疾病应是确诊的,且表现具有典型性。非典型的特殊病例不宜作为受试对象,因为特殊病例提示机体或致病因素与一般病例存在差异。
受试对象的病情一般不宜过重或过轻,因病情过重,死亡率很高,不易反映被试因素的疗效;若病情过轻,稍加处理即可痊愈,难以区分不同被试因素的优劣。
因此,只有通过对病情中等病例得到肯定结论后,才宜扩大观察轻、中、重三类不同病情患者。病人的既往史也很重要,如第二、第三次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初次发作者,因此,它亦应作为纯化分层的依据之一。
4、受试对象影响因素的控制
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和年龄均衡。
不同性别与年龄的人,他们的激素、代谢与器官功能均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因素对许多疾病的疗效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试验首先选择中青年人作为受试对象,只有肯定疗效后才能扩大到儿童与老年进行观察。除非专门研究妊娠有关课题,一般不应选择孕妇作受试对象。
试验组与对照组生活习惯与嗜好要均衡。
生活习惯与嗜好也可以影响试验结果。首先,吸烟可使前列环素(PGI2)合成减少,明显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治疗效果。
其次,居住条件与家庭负担等因素也可影响疗效,尤其是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更是如此。此外,饮食因素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刺激性强的食物易使胃部疾病复发;食用大量黑木耳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住院病人较易做到,门诊病人往往难以实现。所以,临床疗效科研最好以住院病人为受试对象,将用药的种类、剂量、次数与服药时间严格控制,使之一致,这样试验才真正具有可比性。只有无法对住院病例进行观察时,才能选用门诊病人作为观察对象。5、受试对象的依从性
受试对象的依从性——指他们按预定计划接受被试因素的合作程度.
绝对的依从只有在麻醉动物实验才能见到。一般患者由于心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而可能出现忘记服药、中途退出实验或换组。这些不依从性表现必然干扰实验计划的完成。
因此,必须充分关心体贴病人,做好病人思想工作,使病人建立对医务人员的充分信任与依赖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还应当控制试验时间,试验时间过长,病人往往依从性减低。此外,在设计时应制定一旦出现不依从情况的补救措施三、试验效应三、试验效应
试验效应(effect)——被试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所引起的试验反应(reaction)。试验效应总是通过具体试验指标来反映的,因此效应指标的正确选定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着重介绍科研指标的选择:
1、科研指标的要求:⑴、指标的关联性⑵、指标的客观化⑶、指标的灵敏度⑷、指标的可用性⑸、测定的精确性⑴指标的关联性
选用的指标必须与所研究的题目具有本质性联系,且能确切反映被试因素的效应。
所选指标是否符合关联性要求,这往往反映科研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
在指标选择中,切忌“想当然”的作法。一般说来,功能性指标应与所反映的功能存在本质联系。对于血糖测定,若用班氏试验,易受体内还原物质影响,读数往往偏高,应采用特异性高的葡萄糖氧化酶方法。但是必须明确,人类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研工作者应当及时了解最新信息,(不断查新)以使自己的科研工作应用的指标更好地具有高度关联性。
如:长期以采以丙二醛(MDA)作为反映体内活性氧造成脂质过氧化的指标,其实MDA不仅脂质过氧化可以产生,它也可以是血小板正常代谢产物。现已发现异构前列腺素(isoprostane)是活性氧直接催化脂质生成的脂质过氧化产物,它的生成既不要酶参与,也不需花生四烯酸脱下,因此就活性氧引起脂质过氧化的指标而言,目前也出现了以异构前列腺素取代丙二醛的趋向。⑵、指标的客观化
指标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的划分,这是由指标数据来源决定的。
主观指标:指标数据是由观察者或受试对象根据主观感受程度判定的。如,中医诊病,望、闻、问、切是靠受试者的回答和观察者凭借感受而加以判断。
特点:主观指标较易受观察者与被试者两方面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其指标易受心理状态与暗示程度的影响,并且感觉器官的感受往往由于背景条件与对比诱导可发生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科研中应尽量少用主观指标。客观指标:指标数据由仪表指示的。
如:心电图、血细胞自动计数等就属于客观指标。特点:①目前生物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有些反应尚无适当的客观指标。(上述中医的四诊尚未无确切的客观存指标)②有些客观指标灵敏度远不如主观感受。
科研中要正确运用主观、和客观指标。对于主观指标,在可能范围内应尽量消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
例如,X线胸片中的阴影,虽照片本身是客观的,但描述与取值则是主观的,故仍属主观指标。如:两名医师分别读同一批片子共8931张,结果不一致的占30.1%(2686张)。同一医师在两个不同时间分别阅同一批片子(893张),结果不一致的占21.5%(192张)。
由此可见,对于这类指标应采取多人、分别观察、盲法判定,而后采用加权平均值法,从而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因为多人可以防止片面性,分别观察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干扰与影响,盲法可以防止偏见。⑶、指标的灵敏度
指标的灵敏度通常是由该指标所能正确反映的最小数量级或水平来确定。
在形态学方面,光学显微镜可判断组织和细胞水平的改变,电子显微镜可判断亚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细胞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细胞内某些物质含量的改变。
正确选择灵敏度:
作为科研指标,要求其灵敏度能正确反映被试因素对受试对象所引起的反应,并不是灵敏度越高越好。
比如,测定小鼠体重,以感量为0.5g的药物天平即可,若采用感量为0.1mg的分析天平,显然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应该的。⑷、指标的可用性
指标的可用性是由该指标的敏感性(敏感度)与特异性(特异度)来决定的。在医学上,理想的试验是阳性只出现在本病存在的条件下,本病不存在时试验是阴性。
可是绝大多数生物学与医学试验,由于生物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与试验结果呈正态分布或拖尾的偏态分布,故从试验结果来看,患本病者与未患本病者通常在分布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错重叠现象(图5—2)。
⑸、测定的精确性
精确性包括:指标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准确度:是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即:测定正确性的量度。
精密度:是各次测定值集中的程度。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多次取样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平时强调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就是在相同条件下多次取样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从科研的要求来看,第一位必须准确,第二位要求精密。既准确又精密最好,准确但精密度不很高尚可,但精密度高而准确度差则不行。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1.对照原则2.随机原则3.均衡原则4.重复原则
一、对照原则(control)
例:某医师为了研究某中药煎剂的利尿作用,随机抽取10名健康人进行研究,结果10名健康人服药2小时内较未服药前平均增加100ml/小时,因此认为该中药煎剂有利尿作用。你认为该结论正确吗?并说明理由;你认为应如何设计?意义:①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②减少实验误差,避免产生错误的结论设立对照要求:①均衡:即组间一致,除处理因素外,对照组具备与实验组对等的非处理因素②同步: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整个研究进程中,始终处于同一空间和时间③专设:为相应的实验组专门设立对照。不得借用文献上记载或以往的结果或其他研究资料作为本研究的对照。
对照的几种形式
1、空白对照
2、实验对照
3、安慰剂对照
4、标准对照
5、历史对照与正常值对照
6、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
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即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
实验组:T﹢S1→e﹢S1’
对照组:0﹢S2→0﹢S2’
注:T为处理因素;S为非处理因素;e为实验效应如果S1=S2实验后得到的S1’和S2’也必然相等。那么效应e必然是T作用的结果。例:
使用新药A治疗高血压,结果实验组血压下降20mmHg,对照组血压下降5mmHg,两组相差15mmHg。如果S1=S2,那么S1’=5mmHg,S2’=5mmHg。所以说实验组多下降15mmHg应当是实验药A的效应。
T(?)+S1’(5)=200+S2’(5)=5152、实验对照
实验对照:指给对照组施加与实验组操作条件一致的干扰因素。凡是对实验结果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本课件 人教版
- 爱护地球 课件
- 转化医学 课件
- 西京学院《装饰图案》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小班音乐《北风爷爷别神气》课件
- 部编本拼音zcs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中外新闻传播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混凝土原理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平面构成作品欣赏
- 机电安装单价表
- 英语管道专业术语
- 隧道衬砌环向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建议
- 浅谈语文课程内容的横向联系
-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账
-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优秀范文8篇)
- 五篇500字左右的短剧剧本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新闻宣传工作
- 输变电工程电子化移交测录费用标准研究
- 第十一章总集与别集(杜泽逊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