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沙溪镇环境规划工作大纲_第1页
中山市沙溪镇环境规划工作大纲_第2页
中山市沙溪镇环境规划工作大纲_第3页
中山市沙溪镇环境规划工作大纲_第4页
中山市沙溪镇环境规划工作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中山市沙溪镇环境规划工作大纲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0年6月

规划委托单位: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规划研究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大纲编制:程师工程师工程师

目录TOC\o"1-2"\h\z1.总则 11.1规划目的 11.2规划依据 11.3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31.4规划范围、规划时限 41.5规划技术路线 51.6规划专题设置 62.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状况分析 72.1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趋势预测 72.2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72.3环境预测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73.规划目标 93.1规划目标 93.2规划指标体系 94.生态功能区划 104.1生态功能区划的思路 104.2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 104.3生态功能区划的类型 105.城镇发展布局与产业发展环保规划 115.1城镇建设布局规划 115.2产业发展环保规划 116.水环境保护规划 126.1水环境现状分析 126.2水环境预测 126.3水环境功能区划 136.4水环境保护规划 137.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157.1大气环境现状分析 157.2大气环境预测 157.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167.4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168.声环境保护规划 178.1声环境现状分析 178.2噪声污染预测 178.3声环境功能区划 178.4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179.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 189.1固体废物污染现状调查 189.2固体废物排放预测 189.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计划 1810.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1910.1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1910.2生态建设的目标与生态保护规划 1911.境管理建设规划 2011.1广州市环境保护法规建设规划 2011.2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建设规划 2011.3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规划 2011.4环境保护技术支持系统建设规划 2012.规划工作成果、进度安排、经费概算 2112.1规划工作预期成果 2112.2规划工作进度安排 2112.3规划工作经费概算 21中山市沙溪镇环境规划工作大纲PAGE16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1.总则1.1规划目的广东省中山市是省辖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口西岸,北距广州86公里,与番禺、顺德接壤,南与珠海、澳门毗邻,西与江门、新会一河之隔,东临伶仃洋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54公里,地理条件得天独厚。

沙溪镇位于中山市城区西部,紧邻城区,是珠江三角洲重点文明城镇之一。全镇总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6万多,设27个村及两个居委会,侨居海外56个国家及港澳地区同胞8万多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的美称。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沙溪镇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和人缘地缘优势,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逐步增加,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对资源的需求和开发强度的加大,环境承受的压力逐步加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了政府与广大人民的高度关注,改善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沙溪镇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资源、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规划是强化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环境规划从战略、宏观、综合、未来等角度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配合沙溪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沙溪镇人民政府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开展《中山市沙溪镇环境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0)《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11)粤府[1994]12号,《广东省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2)粤府[1993]90号文印发,《广东省跨市县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试行办法》。(13)粤府办[1997]29号文印发,《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14)粤府[1999]74号文,《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15)粤府函[1999]553号文批复,《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16)《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17)《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9)《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20)《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21)《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22)《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4)《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27)《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2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9)《中山市国民经济河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年计划》;(30)《中山市“碧水、蓝天、绿地、花鸟城”环境保护规划》;(31)《中山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32)《沙溪镇总体规划(2000~2020)》;(33)《沙溪镇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其它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规划、计划等。1.3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3.1规划指导思想(1)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沙溪镇地生态环境特点、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通过保护资源、环境,使之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协调。(2)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从经济社会发展源头保护环境,努力解决沙溪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搞好环境保护,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为中心,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重点解决城乡居民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环境问题,创造优良舒适的城乡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4)自然资源、景观、人居、交通、农业、工业等都是沙溪镇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子系统之间既相对独立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要促进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实现沙溪镇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1.3.2规划原则(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提高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沙溪镇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确定适宜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3)坚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原则。通过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乡控制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能力。(4)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持污染发展与生态保护统一规划、同步设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5)沙溪镇的环境规划要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规划,并注意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环境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6)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在综合分析、整体优化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7)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原则,实现沙溪镇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8)和坚持科学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规划目标要切实可行,规划措施要可操作;既要立足当前实际,又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1.4规划范围、规划时限1.4.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沙溪镇辖属27个村及两个居委会全部行政区域,共55平方公里。1.4.2规划时限规划基准年:以2002年作为规划的基准年。规划年限:近期为2005年,中期为2010年,远期为2015年。(或近期为2007年,中期为2012年,远期为2017年)。

1.5规划技术路线本规划的技术路线框图见图1-1所示。社会经济及环境现状调查社会经济及环境现状调查环境现状分析社会经济现状分析环境现状分析社会经济现状分析生态及资源开发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现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现状生态及资源开发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现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现状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及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及分析环境预测环境预测生态及资源开发预测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声环境预测大气环境预测水环境预测生态及资源开发预测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声环境预测大气环境预测水环境预测环环境功能区划分与保护目标的确定城镇发展适宜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生态保护目标噪声控制目标固体废弃物处置目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城镇发展适宜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生态保护目标噪声控制目标固体废弃物处置目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产业布局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城镇布局规划噪声控制规划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城镇布局规划噪声控制规划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保障机制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保障机制编制环境规划报告、图集编制环境规划报告、图集图1-1规划的技术路线框图1.6规划专题设置本规划包括以下专题:⑴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状况分析⑵规划目标⑶生态功能区划⑷城镇布局与产业发展环保规划⑸水环境保护规划⑹大气环境保护规划⑺声环境保护规划⑻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⑼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⑽环境管理建设规划⑾规划保障机制

2.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状况分析2.1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趋势预测2.1.1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通过调查沙溪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GDP、工农业总产值、产业结构构成、产业布局、人口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等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沙溪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状况进行综合评价。2.1.2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根据沙溪镇有关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省、市及周边的条件,分析沙溪镇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预测各规划期有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并进行分析评价。2.2资源、环境现状分析2.2.1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调查、分析评价沙溪镇主要资源(土地、水、植被、绿地、人文景观等)的拥有量及开发利用的状况,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2.2.2污染排放状况调查沙溪镇水、大气污染物与固体废物排放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2.2.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通过调查、监测,对沙溪镇的环境质量(水、气、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2.3环境预测及面临的环境问题2.3.1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根据上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预测和它们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预测未来各规划其的主要资源消耗情况、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以及环境质量的可能变化趋势。2.3.2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沙溪镇的资源、环境特征和未来资源的消耗、污染排放预测的综合分析,总结出未来沙溪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手段,为规划目标的确定和规划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3.规划目标3.1规划目标根据沙溪镇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可持续思想为指导,提出沙溪镇在未来各规划期的适宜环境目标。3.2规划指标体系根据沙溪镇未来各规划期的适宜环境目标要求,建立各规划期的环境规划的具体指标体系,通过这些规划指标的落实,使目标得以实现。规划指标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环境质量指标、污染控制指标、环境建设指标等几个方面(参见表3-10)。表3-10沙溪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社会经济指标人口,城镇人口密度GDP,三产构成工、农业总产值,环境质量指标SO2浓度年平均值,NO2(或NOX)浓度年平均值,PM10(或TSP)浓度年平均值,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污染控制指标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新鲜用水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环境建设指标单位GDP能源消耗量燃气化率,建成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汽车尾气达标率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生活污水量、城镇生活污水量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覆盖率、森林覆盖率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

4.生态功能区划4.1生态功能区划的思路对沙溪镇生态支持系统进行空间划分。在全面认识沙溪镇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找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条件或自然门槛及它们的构建分布特征和变易规律。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异特征,对沙溪镇规划区域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生态功能分区的环境管理要求和适宜的发展方向,为合理城镇布局、产业布局,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4.2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1)保证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2)满足居民的创业和生活需要;(3)遵循区域与类型划分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5)注重保持各分区的基本连片和与行政分区的一致性(6)区划指标选择要强调可操作性。4.3生态功能区划的类型根据对沙溪镇生态环境系统的初步认识,初步设想将全镇划分为水生态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农业生产区,建设开发区(主要包括商贸区、居住区和工业区)等分区。

5.城镇发展布局与产业发展环保规划5.1城镇建设布局规划在生态区划的划定的建设开发区中,根据沙溪镇的城镇建设发展需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制定城镇建设的布局规划,主要包括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区等功能组团。提出城镇的各规划功能区在规划期内适宜发展人口、适宜的土地开发建设规模,以及对主要资源的消耗指标和环境保护要求。5.2产业发展环保规划5.2.1工业发展环境保护规划(1)根据沙溪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特点,提出工业发展的适宜发展方向和适宜的发展的行业,提出工业行业调整的建议,提出工业发展对主要资源的消耗指标和主要污染的排放指标。(2)制定工业园区的布局规划,明确各工业园区的适宜规模和适宜的发展功能,提出各规划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要求和环境保护对策。5.2.2农业发展环境保护规划根据沙溪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特点,提出农业发展的适宜发展模式和适宜的发展指标,提出农业发展调整的建议。5.2.3生态旅游业发展环境保护规划分析沙溪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和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环境特点,提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适宜方向,提出生态旅游区、线路的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

6.水环境保护规划6.1水环境现状分析6.1.1水污染调查与分析调查沙溪镇工业用水状况,主要水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的数量,以及它们在各水域的分布、排放情况;掌握工业污染的管理及污染治理现状;确定重点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行业和重点控制区域;分析评价工业用水的水平和水污染程度。调查沙溪镇城镇生活用水状况,污水的排放方式和主要污染物浓度;调查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和在各水域的排放分布情况;分析评价城镇生活的用水水平和生活污水排放水平。调查沙溪镇农业用地和畜禽养殖企业的分布状况和它们的用水情况;调查分析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流失量以及对水环境的污染途径;调查分析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水排放量,污染成分及对环境的影响途径;分析评价农业用水水平和水污染程度6.1.2水环境质量调与评价调查、监测沙溪镇主要河流石岐河、狮滘河的水体水文情况和水质状况;通过对调查、监测的水体水质结果的统计分析,对沙溪镇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6.2水环境预测6.2.1未来用水量预测根据对沙溪镇现状用水状况调查与分析结果,结合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利用预测模型,对未来各规划期的用水进行供需预测,分析它们的分布特征。6.2.2水污染排放量预测根据对沙溪镇现状水污染源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结合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利用预测模型,对未来各规划期的水污染排放量进行预测,分析它们的分布特征。6.2.3水环境质量预测根据预测的水污染排放量及其分布特征,利用水质模拟模型,对未来沙溪镇的主要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模拟预测。6.2.3主要水环境问题根据用水量预测、水污染预测和水环境质量预测,分析总结出沙溪镇未来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进行水环境保护规划奠定基础。6.3水环境功能区划为保护水环境,根据环境特点和未来沙溪镇的发展需要,对沙溪镇的水域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沙溪镇的水环境特点,初步考虑在水域中主要划分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明确各功能区的环境管理要求以及执行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对水体功能区划分,首先要基本保证不降低各水体现有功能,对需要降低水质要求的特殊水体,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系统最优的原则,慎重考虑,反复论证。如对有些水域要提高水质要求,也需要经过论证和协调。6.4水环境保护规划6.4.1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根据未来用水进行供需预测结果,结合沙溪镇的水资源条件,提出节约水资源的指标和节水对策,提出水源保护的措施与对策。6.4.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总量控制方面应突出水环境污染源合理布局,使水域功能区划与城镇、乡村、工业区及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另外,应考虑经济技术因素,一方面要强调污染治理,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为水环境污染治理节省费用,并主动引导经济建设按区域环境特征来布局。6.4.3水污染控制工程规划拟采用系统最优化模型,将“区域最优化规划模型”和“总量控制规划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两类目标函数:一类是水污染控制的社会总投资最小,为水污染控制工程提供最优化的投资方向;另一类是考虑水污染综合防治的社会总费用最小(包括投资和工程运行费),为制定水污染控制工程提供长期策略。

7.大气环境保护规划7.1大气环境现状分析7.1.1大气污染调查与分析调查沙溪镇工业主要大气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的数量,以及它们的空间分布、排放情况;掌握工业污染的管理及污染治理现状;确定重点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行业和重点控制区域;分析评价工业大气污染程度。通过调查沙溪镇人口分布、生活能源结构,能源消耗,分析统计的生活废气污染源状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分布情况;分析评价生活废气污染的排放水平。分析统计机动车流量,通过参数折算出机动车废气污染的排放情况。7.1.2大气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调查、监测沙溪镇的大气环境质量;通过对调查、监测的结果的统计分析,对沙溪镇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7.2大气环境预测7.2.1大气污染排放量预测根据对沙溪镇现状大气污染源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结合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利用预测模型,对未来各规划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进行预测,分析它们的分布特征。7.2.2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根据预测的大气污染排放量及其分布特征,利用大气扩散模型,对未来沙溪镇的主要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模拟预测。7.2.3主要水环境问题根据用水量预测、水污染预测和水环境质量预测,分析总结出沙溪镇未来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进行水环境保护规划奠定基础。7.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沙溪镇环境特点和城镇布局规划、气象特征和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将规划区域划分不同。根据沙溪镇的大气环境特点,划分一、二类大气环境功能区。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明确各功能区的环境管理要求以及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废气排放标准。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7.4大气环境保护规划7.4.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结合沙溪镇现有的具体情况以及将来规划发展的情况,总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使环境质量目标能够更好的得以实现,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使得大气污染防治投资少环境效益高。7.3.3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针对沙沙溪目前的大气环境状况以及结合沙溪镇将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城市总体规划和工业布局等情况,提出控制和改善大气环境的优化规划方案,包括工业布局对策、交通、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规模等方面的对策,以及治理技术上的推荐、优选方案等。

8.声环境保护规划8.1声环境现状分析调查、监测沙溪镇的交通干线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调查、监测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道路噪声,对调查、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现状评价: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状况级主要噪声源;声环境质量状况。8.2噪声污染预测环境噪声污染预测包括总体趋势预测、交通噪声预测和工业噪声预测,分析总结出沙溪镇未来在噪声污染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8.3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沙溪镇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分析,区域环境噪声控制目标与各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人口等因素的相关性,对沙溪镇声环境噪声进行功能区划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划分)0~4区,并确定具体的控制目标。8.4噪声污染控制规划8.4.1交通噪声控制规划交通噪声的污染的控制一方面是通过声源(如限、禁鸣喇叭,改进交通根据的降噪性能等)控制,另一方面是交通系统的降噪(如完善道路系统、交通管制、路面降噪,道路两旁绿化带建设和隔音设施建设等)。根据沙溪镇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8.3.2工业污染控制工程规划根据沙溪镇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工业降噪措施:⑴声源降噪:改进机械设计、改进工业和操作方法、维持设备的良好运行、隔振、减振。⑵噪声传播途径降噪:通过合理布局、闹静分开、隔声消声设施。9.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9.1固体废物污染现状调查调查沙溪镇的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垃圾、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处理情况,分析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状况。9.2固体废物排放预测根据沙溪镇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预测固体废物的排放情况。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