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市政工程重点_第1页
一建市政工程重点_第2页
一建市政工程重点_第3页
一建市政工程重点_第4页
一建市政工程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第一部分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一、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基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100—150mm.二、基层与材料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或者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三、垫层1.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和路基填料的特点设置垫层;其差值即是垫层的厚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剐性垫层.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四、基层1.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2.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两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或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或摊铺机施工时).五、面层3.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胀缝设置: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大于等于200mm时可不设胀缝外,其他季节施工时均应设胀缝。胀缝间距一般为100〜200m。混凝土板边与邻近桥梁等其他结构物相接处或板厚有变化或有竖曲线时,一般也设胀缝.横向缩缝为假缝时,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一般不设传力杆。4.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当板厚按设传力杆确定的混凝土板的自由边不能设置传力杆时,应增设边缘钢筋.自由板角上部增设角隅钢筋。六、主要原材料选择(一)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含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二)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粗骨料宜使用人工级配,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5mm,碎石不得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Omm;钢纤维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Omm.(三)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机制砂时,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四)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有关规定,并有合格证。使用外加剂应经掺配试验,确认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方可使用。(五)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等缺陷。传力杆(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六)胀缝板宜用厚20mm,水稳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经防腐处理。填缝材料宜用树脂类、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剂。七、沥青:城镇道路面层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粘结性:对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结构层,宜采用稠度大(针入度小)的沥青;对冬季寒冷地区、交通量小的道路宜选用稠度小的沥青。当需要满足高、低温性能要求时,应优先考虑高温性能的要求.感温性沥青材料的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感应性.表征指标之一是软化点,指的是沥青在特定试验条件下达到一定黏度时的条件温度.软化点高,意味着等黏温度也高,因此软化点可作为反应感温性的指标。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重载交通、停车站、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车速较慢的路段或部位需选用软化点高的沥青;反之,则用软化点较小的沥青。八、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路表面层粗骨料压碎值不大于26%、吸水率不大于2.0%等。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路的表面层(或磨耗层)的粗骨料的磨光值PSV应不少于36~42(雨量气候分区中干旱区一潮湿区)九、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的沥青路面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十、纤维稳定剂:不宜使用石棉纤维;纤维稳定剂应在2sopc高温条件下不变质。十一、再生剂选择与用量的确定应考虑旧沥青的黏度、再生沥青的黏度、再生剂的黏度等因素。十二、再生沥青生产工艺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可根据再生方式、再生场地、使用机械设备不同而分为热拌、冷拌再生技术,人工、机械拌合,现场再生、厂拌再生等.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拌制时,旧料含量一般不超过30%,采用滚筒式拌合机拌制时,旧料含量可达40%〜80%。目前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技术标准原则上参照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由于再生沥青混合料组成的复杂性,个别指标可适当放宽或不予要求,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经验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有: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4.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检测项目有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等,其技术标准参考热拌沥青混合料标准。第二部分城镇道路路基施工一、路基施工准备工作(1)按照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有三个交底:合同交底、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前者是由项目经理完成,后两者是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并且注意:在考试中只要不是书面交底都不对)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二、填土路基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lOOmm的土块应打碎.3.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Om。5.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三、挖土路基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而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四、质量检查与验收检验与验收项目: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mm/100);-般项目有路基允许偏差和路床、路堤边坡等要求。五、路基填筑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500mm。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六、路基压实试验试验目的主要有:(1)以便确定路基预沉量值.(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4)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5)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七、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2•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0m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0〜800mm时,路基压实对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八、土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一)主要检查各层压实度和夸沉值,不符合质量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改进。(二)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三)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九、按照土的坚实系数分类一类土,松软土主要包括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种植土、淤泥(泥炭)等,坚实系数为0.5~0.6.2.二类土,普通土主要包括粉质黏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等,坚实系数为0。6~0,8。3.三类土,坚土主要包括软及中等密实黏土,重粉质黏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黏土;压实的填土等;坚实系数为0.8~1.O。4.四类土,砂砾坚土主要包括坚硬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等;坚实系数为1.0〜1.5。5.五类土,软石主要包括硬质黏土,中密的页岩、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石灰及贝壳石灰石等;坚实系数为1—5〜4.O.十、软土地区路基的主要破坏形式是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损坏。在较大的荷载作用下,地基易发生整体剪切、局部剪切或刺入破坏,造成路面沉降和路基失稳;因孔隙水压力过载(来不及消散)、剪切变形过大,会造成路基边坡失稳.软土基处理施工方法有数十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表层处理法、换填法、重压法、垂直排水固结法等方法;具体可采取置换土、抛石挤淤、砂垫层置换、反压护道、砂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及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十一、液态水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其中毛细水可在毛细作用下逆重力方向上升一定高度,在0°c以下毛细水仍能移动、积聚,发生冻胀。从工程地质的角度,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又可将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破坏力最大)。十二、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一)路基排水路基的各种病害或变形的产生,都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湿和冲刷等破坏作用有关.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提高路基抗变形能力,必须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或隔水措施,以消除或减轻水对路基稳定的危害。路基排水分为地面和地下两类。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各种管渠、地下排水构筑物等办法达到迅速排水的目的。在有地下水或地表水水流危害路基边坡稳定时,可设置渗沟或截水沟.边坡较陡或可能受到流水冲刷时,可设置各种类型的护坡、护墙等。(二)路基隔(截)水地下水位接近或高于路槽地面标高时,应设置暗沟、渗沟或其他设施,以排除或截断地下水流,降低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较高,路基处于过湿状态,或强度与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潮湿状态时,可设置隔离层或采取疏干路基等措施.路基疏干可采用土工织物、塑料板等材料或超载预压法稳定处理.十三、路基与面层危害控制措施路基结构形式要满足设计要求,施工严格控制基层内的细料含量。在潮湿路段,应采用水稳定好且透水的基层。对于冻深较大的季节性冻土地区,应有预防冻胀和翻浆的危害的具体措施。面层结构除满足其他设计要求外,应考虑地表水的排放,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层;且其总厚度要满足防冻层厚度的要求,避免路基出现较厚的聚冰带而导致路面开裂和过量的不均匀冻胀。如果面层厚度不足,可设置以水稳定性好的砂砾料或隔温性好的材料组成垫层.。第三部分城镇道路基层施工一、石灰稳定土在温度低于5°c时强度几乎不增长.二、水泥稳定土基层1.水泥稳定土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而导致裂缝。2.水泥稳定细粒土(简称水泥土)的干缩系数、干缩应变以及温缩系数都明显大于水泥稳定粒料,水泥土产生的收缩裂缝会比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严重得多;水泥土强度没有充分形成时,表面遇水会软化,导致沥青面层龟裂破坏;水泥土的抗冲刷能力低,当水泥土表面遇水后,容易产生唧浆冲刷,导致路面裂缝、下陷,并逐渐扩展。为此,水泥土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三、二灰稳定土早温度低于4°C时强度几乎不增长;二灰中的粉煤灰用量越多,早期强度越低,3个月龄期的强度增长幅度也越大。四、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一)材料与拌合2.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证配合比准确,且达到文明施工要求。5.宜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拌合应均匀,(二)运输与摊铺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三)压实与养护2.摊铺好的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士2%范围内5.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6.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二、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一)材料与拌合4.拌合时应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再加入砂砾(碎石)和水均匀拌合.(二)运输与摊铺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C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一5C)到来之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三)压实与养护3.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五、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三)压实与养护1.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坚实。3.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未铺装面层前不得开放交通。六、台背加筋的施工程序:清地表一地基压实一锚固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张紧并定位.分层摊铺、压实填料至下一层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标高,进行下一层土工合成材料锚固、摊铺、张紧与定位。相邻两幅加筋材料应相互搭接,宽度宜不小于200mm,并用牢固方式连接,连接强度不低于合成材料强度的60%.台背填料应在最佳含水量时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宜不大于300mm,边角处厚度不得大于150mm.压实标准按相关规范执行。施工时应设法避免任何机械、外物对土工合成材料造成推移或损伤,并做好台背排水,避免地表水渗入、滞留。七、土工织物应能耐170C以上的高温.2.用土工合成材料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对旧沥青路面裂缝进行防治,首先要对旧路进行外观评定和弯沉值测定,进而确定旧路处理和新料加铺方案。施工要点是:旧路面清洁与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粘层油,按设计或规范规定铺筑新沥青面层。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处理要点是: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定;旧路面清洁和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牯层油,铺沥青面层。八、路基防护:土质边坡防护可采用拉伸网草皮、固定草种布或网格固定撒草种。岩石边坡防护可采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沿河路基可采用土工织物软体沉排、土工模袋等进行防冲刷保护。第四部分城镇道路面层施工一、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C时施工.二、运输与布料1.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2.运料车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施工时发现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现象不得使用。三、机械施工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或轮胎式沥青摊铺机.2•通常采用2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3•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o〜lh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100C.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5.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滑靴并辅以厚度控制方式摊铺。8.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四、摊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扬锹远甩;五、压实成型与接缝4.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段则遵循由低向高处碾压.(我们总结一下,无论是路基、基层还是面层,压路机碾压时均要遵循“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先轻后重、轮迹重叠”16字方针)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6.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7.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亦可向碾轮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8.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六、接缝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3、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七、开放交通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完待自然冷却至温度低于50C时,方可开放交通。八、间歇式拌合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C,且应防止沥青滴漏。九、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中、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轨方式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铺筑改性沥青或SMA路面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十、。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十一、改性沥青路面的雨期施工应做到:密切关注气象预报与变化,保持现场、沥青拌合厂及气象台站之间气象信息的沟通,控制施工摊铺段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衔接。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排水的准备。十二、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高温施工时,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小时;低温施工时,初凝时间不得大于10小时。外加剂的掺量应由混凝土试配试验确定;当引气剂与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复配在同一水溶液中时,不得发生絮凝现象。必要时可采用正交实验法对配合比进行优选。十三、搅拌:搅拌设备应优先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十四、混凝土面板施工:模板:宜使用钢模板,钢模板应直顺、平整,每lm设置1处支撑装置。如采用木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且用前须浸泡,木模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十五、摊铺与振动:1.在一个作业单元长度内。应采用前进振动,后退进滚方式作业,最佳滚压遍数应经过试铺确定。轨道摊铺机应配备振捣器组,当面板厚度超过150mm,塌落度小于30mm时,必须插入振捣。3采用人工摊铺混凝土施工时,松铺系数已控制在1.10~1。25.十六、接缝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胀缝板和安装传力杆。十七、旧路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工艺(注意对比记忆)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1.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有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2.施工要点:符合设计强度、基本无损坏的旧沥青路面经整平后可作基层使用.旧沥青路面有明显的损坏,但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应对损坏部分进行处理。填补旧沥青路面,凹坑应按高程控制、分层摊铺,每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0mm。旧水泥混凝土路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1.旧水泥混凝土路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2.施工要点对旧水泥混凝土路作弯沉试验,符合设计要求,经处理后可作为基层使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与基层间的空隙,应作填充处理。对局部破损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层应剔除,并修补完好。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应清理干净,并应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十八、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缝预防措施1.水平变形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是旧水泥混凝土路板上存在接缝和裂缝,如果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在温度变化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着接缝和裂缝处伸缩,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伸缩变形与其不一致时,就会在这些部位开裂,这就是产生反射裂缝的机理。因此,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必须处理好反射裂缝,尽可能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出现.第五部分城市桥梁工程与材料一、钢筋施工一般规定2.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5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6.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二、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弯成。三、钢筋连接1.热轧钢筋接头热轧钢筋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应优先选择闪光对焊。机械连接接头适用于HRB335和HRB400带肋钢筋的连接。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22mm时,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2.钢筋接头设置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积得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1.钢筋骨架制作和组装钢筋骨架制作和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骨架的焊接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组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骨架预拱度。组装时应采取控制焊接局部变形措施。骨架接长焊接时,不同直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2.钢筋网片电阻点焊规定钢筋网片采用电阻点焊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HPB235钢筋时,如焊接网片只有一个方向受力,受力主筋与两端的两根横向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如焊接网片为两个方向受力,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其余交叉点可间隔焊接或绑、焊相间。当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m时,除受力主筋与两端的两根横向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至250mm。3.钢筋现场绑扎规定现场绑扎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绑丝绑牢,必要时可辅以点焊.钢筋网的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应全部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双向受力的钢筋网,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位于梁和柱角的受力钢筋处,并错开设置(同一截面上有两个以上箍筋的大截面梁和柱除外);(4)矩形柱角部竖向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应为450;多边形柱角部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断面中心;圆形柱所有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圆心。小型截面柱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不得小于150。(5)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钢筋受拉时应小于5d,且不得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应小于10d,且不得大于200mm。(6)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确保位置准确.4.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2)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4)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四、对骨料的含水率的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雨期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根据骨料实际含水量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五、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六、混凝土运输: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七、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混凝土浇筑前,要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在原混凝土面上浇筑新混凝土时,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八、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规定:(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3)拱架和支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4)钢模板的面板变形值为1.5mm;九、支架立柱在排架平面内应设水平横撑。立柱高度在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2m,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双向剪刀撑。在排架平面外应设斜撑,斜撑与水平交角宜为450。十、支架立柱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支架地基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支架或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十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十二、预应力混凝土配制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应采用碎石,其粒径宜为5〜25mm。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含量(折合氯化物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06%。超过0.06%时,宜采取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等防锈措施。十三、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设计或规范规定.,十四、预应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牢固地定位于设计位置。(2)金属管道接头应采用套管连接,连接套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型号的同类管道,且应与金属管道封裹严密。管道应留压浆孔与溢浆孔;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通孔检查,发现堵塞应及时疏通。管道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将其端面封堵,防止杂物进入;管道安装后,需在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十五、预应力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先穿束后浇混凝土时,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查管道并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2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十六、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十七、注意P51表中,钢绞线束和钢丝束中其他器具的区别。十八、后张法预应力筋断丝、滑丝、断筋控制值表预应力筋种类项目控制值钢丝束、钢绞线柬每束钢丝断丝、滑丝l根每束钢绞线断丝、滑丝l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钢筋断筋不允许注:1.钢绞线断丝系指单根钢绞线内钢丝的断丝}十九、每批钢丝、钢绞线、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的产品组成。即“三同”二十、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钢丝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1;从每批钢丝中先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查,检查不合格,则将该批钢丝全数检查。从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查5%且,不少于3盘,在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盘钢丝报废,并从同批次未试验过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丝为不合格。钢绞线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1;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应全数检验。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预应力筋必须保持清洁。二十一、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二十二、预应力筋的制作(2)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4)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在同束预应力钢筋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编束后的钢丝和钢绞线应按编号分类存放。钢丝和钢绞线束移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m。二十三、在安装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要对预应力筋和金属件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损坏.二十四、金属螺旋管的检验1金属螺旋管道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对外观、尺寸、集中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应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2金属螺旋管按批进行检验.每批由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钢带所制作的金属螺旋管组成,累计半年产量或50000m生产量为一批。不足上述条件的则取产量最多的规格作为一批。二十五、管道的其他要求(2)管道的内横截面积至少应是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2.0——2.5倍.不足这一面积时,应通过试验验证其可否进行正常压浆作业。超长钢束的管道也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面积比.(5)预留孔道用的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使其能牢固的置于模板内的设计位置,并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产生位移。定位钢筋的间距,对于钢管不宜大于1m,波纹管不宜大于0.8m,胶管不宜大于0。5m。曲线管道适当加密固定筋。(7)管道需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处设排气孔,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水孔。(8)管道在模板内安装就位后,应盖好其端部,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10)预应力原材料必须保持清洁,在存放和运输时应避免损伤、锈蚀和腐蚀。预应力筋和金属管道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在仓库内配套保管。二十六、锚具和连接器的基本要求:1.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照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夹片式(单孔和多孔夹片锚具)、支承式(镦头锚具、螺母锚具)、锥塞式(钢制锥形锚具)和握裹式(挤压锚具、压花锚具等)。4.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除应有整束张拉的性能外,尚宜具有单根张拉的可能性.7.锚垫板与预应力筋(或孔道)在锚固区及其附近应相互垂直。后张构件锚垫板上宜设灌浆孔。二十七、锚具、夹具及连接器进场验收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数量,确认无误后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二十八、张拉后预应力筋与锚具的保护后张预应力张拉作业应按规范要求严格执行。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二十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一)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用水灰比计算方法,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等确定计算初步配合比。(二)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第六部分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一、准备工作3.应根据现场环境状况采取降噪声措施;城区、居民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不应进行沉桩施工.4.对地质复杂的大桥、特大桥,为检验桩的承载能力和确定沉桩工艺应进行试桩.5.贯人度应通过试桩或做沉桩试验后会同监理及设计单位研究确定。二、施工技术要点3.沉桩顺序: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锤击过程应采用重锤低击.4.施工中若锤击有困难时,可在管内助沉。5.桩终止锤击的控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人度为辅.6.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观测、监护。三、成桩方式与适用条件序号成桩方式与设备土质适用条件1泥浆护壁成孔桩冲抓钻冲击钻黏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石土及风化岩层旋挖钻潜水钻黏性土、淤泥、淤泥质土及砂土2千作业成孔桩长螺旋钻孔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砂土及人工填土非密实的碎石类土、强风化岩钻孔扩底地下水位以上的坚硬、硬塑的黏性土及中密以上的砂土风化岩层人工挖孔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黄土及人工填土3沉管滩注桩夯扩桩端持力层为埋深不超过20m的中、低压缩性黏性土、粉土、砂土和碎石类土振动黏性土、粉土和砂土4爆破成孔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黄土碎石土及风化岩四、泥浆制备(2)泥浆护壁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现场应设置泥浆池和泥浆收集设施,废弃的泥浆、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五、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直径宜为20〜30cm,节长宜为2m。导管不得漏水,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压的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导管轴线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0。5%,且不宜大于10cm。导管采用法兰盘接头宜加锥形活套;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时必须有防止松脱装置.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0.8m;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六、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七、TOC\o"1-5"\h\zI11I围恋犬埜I适刀金-TI卜-r+HII土国僅I水bn/s-河边强遍,河床淒水性诫小II卜+1III裳围握I水深W.g溢凍©甩旳•河康潘水件较小,或潴渥按洼II卜+TI土石I木桩竹条土围堰I水除1.沪尬流速W曲「河床渗水性较小」能打桩,盛产竹木地区I卜十TI围垠I竹盍二同垠I屮球二.5—丽,滾逗勺.叽G刊床憑水性茨小.就列枉,抠二广卞北世II卜+1II勺、铅绘克国惬I水魂5収內,呵尿难M打柱,址逗皎犬丨I卜+1II并石上同嘔I河床送応卩打卩小,沫诔WE方#鄒前殊取材I卜——++_|IIW.^.W堰I洱严或深基坑,忙u速较兀的时裘土.菠世二、碎石土及忧此岩竽竖股河禾」防水世I丨板世II龍歼,整体刚度瘵强II卜+1丨围柜IIIII银筋混羞土I诽小诉基m•涼速技丸旳刑灶土、報性土、辞石土刀才、斥斥=券仝阳水卄还可III梅祎冃堰I-I乍沖麺棉市打一乳T.那可笑取折除周轻桂用・能节约人重越才I卜-L+_|II;SS^2.0jl/s.罄盖层较請,平H1的岩石河床,]卑罟不凍的水中棊剧,也可JAT修II制巷筒围堰IIII建桩昱於台I卜+_|I叹圭IB堰I大更刈说刖联水呈锻;養盖层代涼,平尢氏吞右洌底IIII八、土袋堰施工要求(一)围堰两侧用草袋、麻袋、玻璃纤维袋或无纺布袋装土堆码.袋中宜装不渗水的黏性土,装土量为土袋容量的1/2〜2/3。袋口应缝合。堰外边坡为1:0。5~1:1,堰内边坡为1:0.2〜1:0.5。围堰中心部分可填筑黏土及黏性土芯墙。(二)堆码土袋,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上下层和内外层的土袋均应相互错缝,尽量堆码密实、平稳。(三)筑堰前,堰底河床的处理、内坡脚与基坑的距离、堰顶宽度与土围堰要求相同。九、钢板桩围堰施工要求(一)有大漂石及坚硬岩石的河床不宜使用钢板桩围堰.(三)施打钢板桩前,应在围堰上下游及两岸设测量观测点,控制围堰长、短边方向的施打定位.施打时,必须备有导向设备,以保证钢板桩的正确位置。(六)钢板桩可用捶击、振动、,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办法。十、双壁钢围堰应作专门设计,其承载力:刚度、稳定性、锚锭系统及使用期等应满足施工要求。第七部分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一、连续粱(T构)的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以尽早施加预应力.二、确定悬臂浇筑段前段标高时应考虑:1.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值;2.预拱度设置;3.施工中已浇段的实际标高;4.温度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的监测项目为前三项;三、依照吊装机具不同,梁板架设方法分为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梁法和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每种方法选择都应在充分调研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四、吊运方案1.吊运(吊装、运输)应编制专项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批准。2.吊运方案应对各受力部分的设备、杆件应经过验算,特别是吊车等机具安全性验算,起吊过程中构件内产生的应力验算必须符合要求。梁长25m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3.应按照起重吊装的有关规定,选择吊运工具、设备,确定吊车站位、运输路线与交通导行等具体措施.五、技术准备1.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技术安全交底.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3.测量放线,给出高程线、结构中心线、边线,并进行清晰的标识。六、安装就位的技术要求(一)吊运要求2.吊装时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度时,应设置吊架或吊装扁担,尽量使吊环垂直受力。3.构件移运、停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稳固。在顶起构件时应随时置好保险垛。(二)就位要求1.每根大梁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梁固定并用钢板与已安装好的大梁预埋横向连结钢板焊接,防止倾倒。2.构件安装就位并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许焊接连接钢筋或浇筑混凝土固定构件。3.待全孔(跨)大梁安装完毕后,再按设计规定使全孔(跨)大梁整体化。4.梁板就位后应按设计要求及时浇筑接缝混凝土。七、焊接环境温度: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不得低于5°C,普通碳素结构钢不得低于0°C.八、钢梁制造企业应向安装企业提供下列文件:1.产品合格证;2.钢材和其他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3.施工图,拼装简图;4.工厂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5.焊缝无损检验报告和焊缝重大修补记录;6.产品试板的试验报告;7.工厂试拼装记录;8.杆件发运和包装清单。九、钢梁安装要点8.钢梁杆件工地焊缝连接,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无规定时,焊接顺序宜为纵向从跨中向两端、横向从中线向两侧对称进行。9.钢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前,应复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高强螺栓连接前,应按出厂批号,每批抽验不小于8套扭矩系数.高强螺栓穿人孔内应顺畅,不得强行敲人。穿入方向应全桥一致。施拧顺序为从板束刚度大、缝隙大处开始,由中央向外拧紧,并应在当天终拧完毕。施拧时,不得采用冲击拧紧和间断拧紧.10。高强度螺栓终拧完毕必须当班检查.每栓群应抽查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2套。抽查合格率不得小于80%,否则应继续抽查,直至合格率达到80%以上。对螺栓拧紧度不足者应补拧,对超拧者应更换、重新施拧并检查.十、装配式桁架拱和刚构拱安装技术要点:安装过程中应采用全站仪。十一、倾斜式索塔施工时,必须对各施工阶段索塔的强度和变形进行计算,应分高度设置横撑,使其线形、应力、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安全。十二、施工监测目的与监测对象1.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主梁各个施工阶段的拉索索力、主梁标高、塔梁内力以及索塔位移量等进行监测.2.监测数据应及时将有关数据反馈给设计等单位,以便分析确定下一施工阶段的拉索张拉量值和主梁线形、高程及索塔位移控制量值等,直至合龙。第八部分管涵和箱涵施工一、、箱涵顶进作业条件准备工作:1.现场具备“三通一平”,满足施工方案设计要求.2.完成线路加固工作和既有线路监测的测点布置。3.完成工作坑作业范围内的地上构筑物、地下管线调查,并进行改移或采取保护措施。4.工程降水(如需要)达到设计要求。二、箱涵顶进前检查工作1.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级保护层按设计完成。2.顶进作业面包括路基下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地下500mm以下,并宜避开雨期施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3.后背施工、线路加固达到施工方案要求;顶进设备及施工机械符合要求。4.顶进设备液压系统安装及预顶试验结果符合要求。5.工作坑内与顶进无关人员、材料、物品及设施撤出现场。6.所穿越的线路管理部门的配合人员、抢修设备、通信器材准备完毕。三、箱涵顶进启动1.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2.液压泵站应空转一段时间,检查系统、电源、仪表无异常情况后试顶。3.液压千斤顶顶紧后(顶力在0。1倍结构自重),应暂停加压,检查顶进设备、后背和各部位,无异常时可分级加压试顶.每当油压升高5〜10MPa时,需停泵观察,应严密监控顶镐、顶柱、后背、滑板、箱涵结构等部位的变形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顶进;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重新加压顶进。5.当顶力达到0。8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重新加压顶进。6.箱涵启动后,应立即检查后背、'工作坑周围土体稳定情况,无异常情况,方可继续顶进.四、顶进挖土1.挖土顶进应三班连续作业,不得间断。两侧应欠挖50mm,钢刃脚切土顶进。3.列车通过时严禁继续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4.挖土工作应与观测人员密切配合,随时根据桥涵顶进轴线和高程偏差,采取纠偏措施.五、。顶进过程中,每一顶程要观测并记录各观测点左、右偏差值;高程偏差值和顶程及总进尺.六、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一)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需在雨期施工时,应在汛期之前对拟穿越的路基、工作坑边坡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二)雨期施工时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坑周边应采取挡水围堰、排水截水沟等防止地面水流人工作坑的技术措施。(三)雨期施工开挖工作坑(槽)时,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并经常对边坡、支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四)冬雨期现浇箱涵场地上空宜搭设固定或活动的作业棚,以免受天气影响。(五)冬雨期施工应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第九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一、按照“十八字”原则(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二、衬砌环内管片之间以及各衬砌环之间的连接方式,从其力学特性来看,可分为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前者允许相邻管片间产生微小的转动和压缩,使衬砌环能按内力分布状态产生相应的变形,以改善衬砌环的受力状态。后者则通过增加连接螺栓的排数,力图在构造上使接缝处的刚度与管片本身相同.实践证明,刚性连接不仅拼装麻烦、造价高,而且会在村砌环中产生较大的次应力,带来不良后果,因此,目前较为通用的是柔性连接,常用的有:单排螺栓连接、销钉连接及无连接件等。第十部分明挖基坑施工

1类更1持点.I!护桁古墙桁式軒111.II洞的「可跖汪:L.2—L.5m:1I2.诘倚低・厳1简单.佝降删时叫陵侧Q胖T|I3.止水性吉,雎卜水位高怖虺冇小适坑至不植KJ虺冇牛因*||4.开芜好度丄海込壬!l&m左石,无豆挂丄而曰卞叩干开挖卑匡丄皿殴内的荃1亢1苛豆应1|!郸娠tr|11.賊品制柞,可反两険帀;1I2-1简忡.I师1口噪吉;|I亠別度小,变甘入,弓稣道盍撑洁在在钦弱土三中也可云卬丄|I4.务的同畦止出性慣奸,虻有褓*刊馳衙靱j口站水.措施|!枫代钢昔折111.截切刚虔大于诩询L也敕弱十反小开挖冷启可尢仕日冷川自泳戍诂血—|2-离口E岀蜡施村酝甘|!预制民倚十板吐11.施工简f更,口施工有噪声:12.需補限1卜水沿屜;I工Rl車弋.毋W启说诵曲剖•小i古匚孟深仔#坑.|国丙匚U151赳内的基坑•法国4丨1而1我两餘基坑(1灌土柱1刚貶人.可ni在济人基阮1J.触工汨佶边卅辰■■环:韓獅1小;11u•需障水甜ftil卜木搭偸1?用.如勵忡i、MS嘲等I1地下辻烦喈111.HU壷匕川挖課產大.RJJ^用J及百IttJ点I强度人变d宀隔:K性奸.冋吃可转仟主仆涪枸的一部労,I3.可怕斤絆说协松逍咖中用,坏境弟II向:七I4.造砖II1.强圧?■.,1L小:性奸:112.内融的型颐JEi皈复険HL经浇性好,113.幵护深虎G.E5m°1I上L口轮如片猿RI弟・|园門卜观寻城帀T口丨桿*氏|1口立武沁血丄/11小犯土锐并桩注增11-A^-墙本]水性予芷阶氐!I=•愤仲交位人1二、控制基坑变形的主要方法有:增加围护结构和支撑的刚度;增加围护结构的人土深度;加固基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方法有抽条加固、裙边加固及二者相结合的形式;减小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土体的尺寸和开挖支撑时间,这一点在软土地区施工时尤其有效;通过调整围护结构深度和降水井布置来控制降水对环境变形的影响。三、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基坑开挖前,应对周围管线进行确认,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对基坑临近河堤上部及下部的杂填土、素填土进行地面注浆加固,可采用单液水泥浆,土体加固体强度应达到0.3〜0。5MPa,加固纵向、横向范围应经论证确定。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挖随锚喷桩间混凝土,并按设计位置架设钢管支撑。临近河堤保护段范围,基坑开挖应严格遵循平面分层分步,纵向拉槽开挖,充分考虑空间效应,以控制基坑变形,减少土体开挖对河堤的影响。并对河堤迸行严密监测.加强基坑量测监控,做到信息化施工.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应及时施作垫层和结构底板。四、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分块、均衡地开挖,分块开挖后必须及时施工支撑。对于有预应力要求的钢支撑或锚杆,还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五、当存在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水措施或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截水措施.六、基坑边坡稳定措施'1.根据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基坑边坡坡度,并于不同土层处做成折线形边坡或留置台阶.2.必须做好基坑降排水和防洪工作,保持基底和边坡的干燥.3.基坑边坡坡度受到一定限制而采用围护结构又不太经济时,可采用坡面土钉、挂金属网喷混凝土或抹水泥砂浆护面等措施。4.严格禁止在基坑边坡坡顶1〜2m范围堆放材料、土方和其他重物以及停置或行驶较大的施工机械。5.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挖随刷边坡,不得挖反坡.6.暴露时间较长的基坑,应采取护坡措施。七、护坡措施1.基坑土方开挖时,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土方,不得超挖,不得在坡顶随意堆放土方、材料和设备。在整个基坑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应严密监测坡顶位移,随时分析观测数据。当边坡有失稳迹象时,应及时采取削坡、坡顶卸荷、坡脚压载或其他有效措施。2.放坡开挖时应及时作好坡脚、坡面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措施有:(1)叠放砂包或土袋:(2)水泥抹面:(3)挂网喷浆或混凝土:(4)其他措施: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等.八、不同注浆法的适用范围注畅法适用范围渗透注浆只适用于中砂以上的砂性土和有裂隙的岩石曙裂注浆适曲于低渗透性的土层常坤于中砂丸基.鮎土地基中若有适宜凶排%务件也可朱用。如過拙恥国蛙门4Bi土二体中引起髙孔哪K压力时,这就必须禾用恨低的注浆速率°挤密帖浆可用于非饱和的士体,a饲莖不土W勻红蔭以艮揑或琏道开挖E匸对呢迁土起斤押亘1扛基十扣渗诱系数以IETe丹靠一般静乐力难以使浆液注入十的乳隙的嫌层九、降永方法选择基本要求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趣过3m,—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当坑底含承压水层上部土体压重不足以抵抗承压水水头时,应布置降压井降低承压水水头压力,防止承压水突涌,确保基坑开挖施工安全.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十、当基坑开挖不很深,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集水明排法是应用最广泛,亦是最简单、经济的方法。十一、井点降水1-当基坑开挖较深,基坑涌水量大,且有围护结构时,应选择井点降水方法。井点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当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1。0〜1。5m,距离太小,易漏气。井点间距一般为0。8〜1。6m.十二、隔(截)水帷幕1.采用隔(截)水帷幕的目的是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人基坑内部。2.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3.截水帷幕目前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等结构形式。十三、隔水帷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顶板中,井点降水以降低基坑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防降水井围护结构(隔水帐幕)隔水层止基坑底板隆起或承压水突涌为目的第十一部分盾构法施工一、盾构法施工适用条件1.在松软含水地层,相对均质的地质条件。盾构法施工隧道应有足够的埋深,覆土深度宜不小于6m.隧道覆土太浅,盾构法施工难度较大;在水下修建隧道时,覆土太浅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较大。地面上必须有修建用于盾构进出洞和出土进料的工作井位置.隧道之间或隧道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所夹土(岩)体加固处理的最小厚度为水平方向1。Om,竖直方向1.5m。从经济角度讲,连续的盾构施工长度不宜小于300m。二、工作井位置选择盾构施工隧道,除了工作竖井外,作业均在地下进行。因此工作竖井位置选择要考虑不影响地面社会交通,对附近居民的噪声和振动影响较少区域;且能满足施工生产组织的需要。三、施工环境条件限制在城镇内选择盾构法施工前提条件:(1)必须掌握隧道穿过区域地上和地下建(构)筑物的详尽资料,并做好处理保护方案。(2)必须采取严密的技术措施,把地表沉陷限制在允许的限度内.(3)选择泥水式盾构必须设置封闭式泥水储存和处理设施。四、洞口土体加固的主要目的:1-拆除工作井洞口围护结构时,确保洞口土体稳定,防止地下水流人。盾构掘进通过加固区域时,防止盾构周围的地下水及土砂流人工作井。拆除洞口围护结构及盾构掘进通过加固区域时,防止地层变形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与构筑物等的破坏.五、常用加固方法主要有:注浆法、高压喷射搅拌法和冻结法.六、拆除洞口围护结构前要确认洞口土体加固效果,必要时进行补注浆加固。七、初始掘进的主要任务初始掘进的主要任务:收集盾构掘进数据(推力、刀盘扭矩等)及地层变形量测量数据,判断土压(泥水压)、注浆量、注浆压力等设定值是否适当,并通过测量盾构与衬砌的位置,及早把握盾构掘进方向控制特性,为正常掘进控制提供依据.因此,初始掘进阶段是盾构法隧道施工的重要阶段.八、盾构掘进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开挖面稳定的同时,构筑隧道结构、维持隧道线形、及早填充盾尾空隙.因此,开挖控制、一次衬砌、线形控制和注浆构成了盾构掘进控制四要素。九、IiO.式ITOC\o"1-5"\h\zIII斗一呈I排十呈III111III幵挖丽殆定I二圧.迪朋匕顽肚IIII11II十」|壬I斗一呈I排十呈IIII11III启构参歎I吐A扯出£蛮R思任範千斤琐圧Jj等II1111II|倾科、7T向..蒂转|I纭出I苣枸姿态、任苣II辽烧注浆材总|荊芯泓水..滞睡吋|讯也臥聊屮I管片拼撚|椭可度,蝮竝紧曰狂矩曲柑何|旷水|漏水、皙甘專仄缗呈、裂韭隧道屮心位蛋|蛀勞旨,直年度十、土压有静止土压、主动土压和松弛土压,要根据地层条件区别使用。按静止土压设定控制土压,是开挖面不变形的最理想土压值,但控制土压相当大,必须加大设备装备能力。主动土压是开挖面不发生坍塌的临界压力,控制土压最小。地质条件良好、覆土深、能形成土拱的场合,可采用松弛土压。十一、改良材料必须具有流动性、易与开挖土砂混合、不离析、无污染等特性.一般使用的改良材料有矿物系(如膨润土泥浆)、界面活性剂系(如泡沫)、高吸水性树脂系和水溶性高分子系四类(我国目前常用前两类),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十二、流动化改良控制是土压式盾构施工的最重要要素之一,要随时把握土压仓内土砂的塑性流动性.一般按以下方法掌握塑流性状态.(1)根据排土性状(2)根据土砂输送效率(3)根据盾构机械负荷十三、管片拼装顺序一般从下部的标准(A型)管片开始,依次左右两侧交替安装标准管片,然后拼装邻接(B型)管片,最后安装楔形(K型)管片.十四、管片拼装紧固连接螺栓:先紧固环向(管片之间)连接螺栓,后紧固轴向(环与环之间)连接螺栓。十五、楔形管片安装方法楔形管片安装在邻接管片之间,为了不发生管片损伤、密封条剥离,必须充分注意正确地插入楔形管片。为方便插入楔形管片,可装备能将邻接管片沿径向向外顶出的千斤顶,以增大插入空间。拼装径向插入型楔形管片时,楔形管片有向内的趋势,在盾构千斤顶推力作用下,其向内的趋势加剧。拼装轴向插入型楔形管片时,管片后端有向内的趋势,而前端有向外的趋势。十六、盾构纠偏应及时、连续,过大的偏斜量不能采取一次纠偏的方法,纠偏时不得损坏管片,并保证后一环管片的顺利拼装。十七、一次注浆一次注浆分为同步注浆、即时注浆和后方注浆三种方式。一般盾构直径大,或在冲积黏性土和砂质土中掘进,多采用同步注浆;而在自稳性好的软岩中,多采取后方注浆方式。十八、注浆压力注浆压力应根据土压、水压、管片强度、盾构形式与浆液特性综合判断决定,但施工中通常基于施工经验确定。十九、盾构施工与地层变形原因1.地层变形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为条件因素和直接原因两类.条件因素主要有:覆土厚度、盾构直径、隧道线形、衬砌背后间隙、衬砌种类等。2.直接原因由盾构掘进引发,主要有开挖面失稳、地下水位降低、推力过大、频繁纠偏、洞体土层失稳、盾体与洞体的摩擦力、衬砌背后产生间隙、注浆压力、衬砌变形、衬砌漏水等.虽然地层变形的直接原因有很多,但大体可分为以下4类:(1)地层应力释放产生的弹塑性变形,导致地层反力降低I(2)土压增大产生的压缩变形,导致垂直土压增大或地层反力降低;(3)附加土压产生的弹塑性变形,导致作用土压增大;(4)伴随土的物理性能变化产生的弹塑性变形以及徐变变形,导致地层承载能力降低。二十、前期沉降控制1.前期沉降控制的关键是保持地下水压。开挖面前沉降(隆起)控制1.开挖面前沉降(隆起)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土压(泥水压)管理,真正实现土压(泥水压)平衡二者对比二十一、当前,技术最先进的盾构机是泥土压式与泥水式盾构机第十二部分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一、全断面开挖法1.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土质稳定、断面较小的隧道施工,适宜人工开挖或小型机械作业。2.全断面开挖法采取自上而下一次开挖成形,沿着轮廓开挖,按施工方案一次进尺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3.全断面开挖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有利于围岩天然承载拱的形成,工序简便;缺点是对地质条件要求严格,围岩必须有足够的自稳能力。二、台阶开挖法1.台阶开挖法适用于土质较好的隧道施工,软弱围岩、第四纪沉积地层隧道。2.台阶开挖法将结构断面分成两个以上部分,即分成上下两个工作面或几个工作面,分步开挖.根据地层条件和机械配套情况,台阶法又可分为正台阶法和中隔壁台阶法等。正台阶法能较早使支护闭合,有利于控制其结构变形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沉降.3.台阶开挖法优点是具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和较快的施工速度,灵活多变,适用性强.4.台阶开挖法注意事项(1)台阶数不宜过多,台阶长度要适当,对城市第四纪地层,台阶长度一般以控制在ID内(D-般指隧道跨度)为宜.对岩石地层,针对破碎地段可配合挂网喷锚支护施工,以防止落石和崩塌.三、一般情况下,将断面分成环形拱部、上部核心土、下部台阶等三部分四、双侧壁导坑法施工顺序:开挖一侧导坑,并及时地将其初次支护闭合.相隔适当距离后开挖另一侧导坑,并建造初次支护。开挖上部核心土,建造拱部初次支护,拱脚支承在两侧壁导坑的初次支护上。开挖下台阶,建造底部的初次支护,使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拆除导坑临空部分的初次支护。施作内层衬砌.五、支护与加固技术措施1.暗挖隧道内常用的技术措施(1)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小导管周边注浆或围岩深孔注浆;设置临时仰拱。2.暗挖隧道外常用的技术措施管棚超前支护;(2)地表锚杆或地表注浆加固;冻结法固结地层;降低地下水位法。六、喷射混凝土前准备工作1.喷射混凝土前,应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开挖面、拱脚或墙脚处的土块等杂物,设置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对基面有滴水、淌水、集中出水点的情况,采用埋管等方法进行引导疏干。2.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喷射量等条件选择喷射方式,宜采用湿喷方式;喷射厚度宜为50〜100mm。3.钢架应在开挖或喷射混凝土后及时架设;超前锚杆、小导管支护宜与钢拱架、钢筋网配合使用;长度宜为3.0〜3.5m,并应大于循环进尺的2倍。4.超前锚杆、小导管支护是沿开挖轮廓线,以一定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安装锚杆、导管,形成对前方围岩的预加固。七、喷射混凝土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八、当采用降水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开挖前进行帷幕预注浆,加固地层等堵水处理。根据水文、地质钻孔和调查资料,预计有大量涌水或涌水量虽不大,但开挖后可能.引起大规模塌方时,应在开挖前进行注浆堵水,加固围岩。九、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十、施工期间的防水措施主要是排和堵两类。衬砌背后可采用注浆或喷涂防水层等方法止水.十一、衬砌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止水带不得有割伤、破裂,固定应牢固,防止偏移,提高止水带部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十二、小导管注浆基本规定1.小导管支护和超前加固必须配合钢拱架使用。2.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和足够的有效长度,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钻设角度。3.在条件允许时,应配合地面超前注浆加固;十三、小导管布设技术要点1.小导管是受力杆件,因此两排小导管在纵向应有一定搭接长度,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Im。2.导管安装前应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置后方可施工。十四、注浆材料1.应具备良好的可注性,固结后应有一定强度、抗渗、稳定、耐久和收缩小,浆液须无毒。注浆材料可采用改性水玻璃浆、普通水泥单液浆、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浆、超细水泥四种注浆材料。十五、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十六、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小导管的长度、开孔率、安设角度和方向.十七、注浆时间和注浆压力应由试验确定,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注浆施工期应进行监测,监测项目通常有地(路)隆起面、地下水污染等,特别是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注浆浆液溢出地面或超出注浆范围。第十三部分给水排水厂站工程结构与特点(第一章此部分及以后部分出大题可能性不

大)一、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自然沉淀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颗粒杂质混凝沉淀使用混凝药剂沉淀或澄清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等过滤使水通过细孔性滤料层,截流去除经沉淀或澄清后剩余的细微杂质;或不经过沉淀。原水直接加药、混凝、过滤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消毒去除水中病毒和细菌,保证饮水卫生和生产用水安全软化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使硬水软化除铁除锰去除地下水中所含过量的铁和锰,使水质符合饮用水要求二、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基本程序。单机试车。设备机组充水试验。设备机组空载试运行。'设备机组负荷试运行。设备机组自动开停机试运行.三、连续试运行1.处理设备及泵房单机组累计运行达72h。2.连续试运行期间,开机、停机不少于3次。3.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联合是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6h.4.水处理和泥处理工艺系统试运行满足工艺要求.5.填写设备负荷联动(系统)试运行记录表.6.整理分析试运行技术经济资料。第十四部分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一、钢筋施工根据设计保护层厚度、钢筋级别、直径和弯钩要求确定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下料表.3,钢筋连接的方式:根据钢筋直径、钢材、现场条件确定钢筋连接的方式.主要采取绑扎、焊接、机械连接方式。二、封锚要求:1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2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3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C40。三、构件吊装方案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吊装前环境、材料机具与人员组织等准备工作、吊装程序和方法、构件稳固措施,不同气候施工措施等。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管理人员职责,检测监控手段,发现不合格的处理措施以及吊装作业记录表格等安全措施.四、预制构件应按设计位置起吊,曲梁宜采用三点吊装。吊绳与预制构件平面的交角不应小于45°;当小于45°时,应进行强度验算。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曲梁应在粱的跨中临时支撑,待上部二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及以上时,方可拆除支撑。安装的构件,必须在轴线位置及高程进行校正后焊接或浇筑接头混凝土。五、缠绕钢丝施工1预应力钢丝接头应密排绑扎牢固,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50mm;2缠绕预应力钢丝,应由池壁顶向下进行,第一圈距池顶的距离应按设计要求或按缠丝机性能确定,并不宜大于500mm;3池壁两端不能用绕丝机缠绕的部位,应在顶端和底端附近局部加密或改用电热张拉;4池壁缠丝前,在池壁周围,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已缠绕的钢丝,不得用尖硬或重物撞击l5施加预应力时,每缠一盘钢丝应测定一次钢丝应力,并应按规范GB50141附录表C.0.2的规定作记录。六、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施工准备工作1.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应在水池满水试验后施工(以便于直观检查壁板及板缝有无渗漏,也方便处理),而且必须在水池满水状况下施工。2.喷浆前必须对池外壁油、污进行清理、检验.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所用砂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mm,细度模量2。3~3。7为宜.正式喷浆前应先作试喷,对水压及砂浆用水量调试,以喷射的砂浆不出现干斑和流淌为宜。七、水池满水试验流程:试验准备一水池注水一水池内水位观测一蒸发量测定(此项只是针对无盖水池)一整理试验结论八、沉井的基坑准备工作2.沉井施工影响附近建(构)筑物、管线或河岸设施时,应采取控制措施,并应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测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干扰和方便测量的地方。3•地下水位应控制在沉井基坑以下0.5m,基坑内的水应及时排除;采用沉井筑岛法制作时,岛面标高应比施工期最高水位高出0。5m以上。九、刃脚的垫层采用砂垫层上铺垫木或素混凝土,且应满足下列要求:1垫层的结构厚度和宽度应根据土体地基承载力、沉井下沉结构高度和结构形式,经计算确定;素混凝土垫层的厚度还应便于沉井下沉前凿除;2砂垫层分布在刃脚中心线的两侧范围,应考虑方便抽除垫木;砂垫层宜采用中粗砂,并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实;3垫木铺设应使刃脚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符合设计起沉标高的要求;平面布置要均匀对称,每根垫木的长度中心应与刃脚底面中心线重合,定位垫木的布置应使沉井有对称的着力点;4采用素混凝土垫层时,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十、排水下沉3•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进行;对于有底梁或支撑梁沉井,其相邻格仓高差不宜超过0。5m;开挖顺序应根据地质条件、下沉阶段、下沉情况综合运用和灵活掌握,严禁超挖。4•用抓斗取土时,井内严禁站人,严禁在底梁以下任意穿越。十一、沉井下沉控制1•下沉应平稳、均衡、缓慢,发生偏斜应通过调整开挖顺序和方式“随挖随纠、动中纠偏”。2•应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和方式开挖。3.沉井下沉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四周不得堆放任何东西,车辆来往要减少震动.4.沉井下沉监控测量(1)下沉时标高、轴线位移每班至少测量一次,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量的计算;(2)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3)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加密量测;(4)大型沉井应进行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十二、采用触变泥浆套助沉时,应采用自流渗人、管路强制压注补给等方法;触变泥浆的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泥浆补给应及时以保证泥浆液面高度;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泥浆套损坏失效,下沉到位后应进行泥浆置换.十三、施工过程降排水要求1.选择可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