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安阳市方言的
1化强化的虚成分分析南安是河南省最北端的城市。它位于黄河以北的太行山东麓,西与山西省相连。位于河南省新城和河北省邯郸之间。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安阳方言属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普通话表实现体貌的“了”一般分为表动作或变化实现的“了1”,表新情况实现或即将实现的“了2”,以及二者的融合体“了1+2”,其语音形式和写法完全相同,这造成了一个语法形式负载太多信息的情况,很容易引起歧义。本文试图从方言角度,分化普通话使用“了”时造成的歧义句。安阳方言有五个最重要的表达实现体貌的虚成分——“咾1[·lau]”、“咾2[·lau]”和“啦1[·lΛ]”、“啦2[·lΛ]”、“啦1+2[·lΛ]”,本文将首先分别描写它们的意义及用法,讨论普通话易造成的歧义句在安阳方言中的分化,然后分析这几个虚成分的来源。讨论前做两点说明。1)本文根据粘附对象的不同区分了杨永龙(2001:25)所述的几种词尾。2)本文采用施其生(2008)对“实现体貌”的阐释。“过程”既可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过程或形容词所表示的变化过程,也可是动词性词语所述事态的过程或句子所述事件(情况)的过程。2啊,12.1“具体的”称谓粘附在谓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的实现,意义和普通话的“了1”大致相同。例如:(1) 我叫他去买啦1一盆儿花儿。(2) 我叫他去买啦1花儿啦2。(3) 今儿她来啦1三趟。(4) 去年他去啦1三趟广州。(5) 麦苗儿绿啦1一地。(6) 我给啦1他三块钱儿。(7) 他盼啦1三天啦2,还是没有结果。(8) 你说啦1叫他来,你又不叫啦2。不难看出“啦1”是个形尾,要粘附在谓词上,通常不出现在句末,后面一般不带趋向补语,宾语既可是时量宾语、动量宾语、数量宾语或一般宾语等体词性宾语,也可是谓词性宾语。“啦1”后面的时量宾语常指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如例(7),“三天”表示“盼”持续的时间。因此它对前面所结合的动词有一定选择性,下文详述。2.2“1”时量宾语粘附在谓词(动词、形容词或动结式)之后,意义也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的实现,和普通话的“了1”也基本相同,但和“啦1”的句法环境略有差别,对动词也有一定的选择性。例如:(9) 他爷爷没咾1快十年啦2。(他爷爷死了快十年了。)(10) 把那一碗面条儿吃咾1吧。(把那一碗面条儿吃了吧。)(11) 狗急咾1就跳墙。(狗急了就跳墙。)(12) 我听咾1气得难受。(我听了气得不得了。)(13) 报纸叫我撕咾1糊啦1窗户啦2。(报纸被我撕了糊了窗户了。)(14) 夜个儿放咾1学他就回家啦2。(15) 我给你暖咾1被窝你再上床。(16) 你答应咾1去就去吧。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到,“咾1”也是个形尾,一定要粘附在谓词上而不能出现在句末,与动词结合后或者后面带上时量宾语,如例(9);或者用于祈使句,跟动词后的“掉”很相似,句末加上语气词“吧”,如例(10);或者作为连谓句或紧缩句的前一部分,如例(11)-(13);或者和宾语(体词性或谓词性宾语)一起作为连谓句或紧缩句的前一部分,如(14)-(16)。与“啦1”明显不同的是:“咾1”后面如有时量宾语,时量宾语总是指动作完成或实现后经历的时间;如果没有时量宾语,后面常要有后续的成分。其原因下文再论。2.3动词和事件类型“i1”和“ii1”的选择关系2.3.1[2e马庆株(1981)根据动词所带时量宾语的语义特征、分布特征和变换反应,对动词进行了分类。我们比较安阳方言和普通话,发现在安阳方言中,不同类动词所带词尾有明确的分工,请看表1。1Va类动词指的是瞬间完成的动作行为,动作一旦实现便告完成,动作的起始点与终止点重合,如“死、去、来、懂、知道、明白、结(婚)”等,只能选择词尾“咾1”;Vb1类动词不能表示瞬间完成的动作行为,只能表示持续动作的行为,没有内在自然的终止点(或者说终止点是任意的),如“等、坐、盼、病、抱、打量、寻思、用”等,只能选择词尾“啦1”;Vb2类动词既能表示瞬间完成的动作行为,可以自身有内在终止点,又能表示持续的动作行为,有任意的终止点,如“看、挂、写、借、搁、吃、喝、洗、包”等,前者是[+有界]的,只能选择词尾“咾1”,后者是[-有界]的,只能选择词尾“啦1”。普通话“了1”均可用于以上动词后,尽管可以根据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区别出Va和Vb1的动词,但如果是Vb2的动词就会产生歧义:(17) 我吃了半个钟头了。(18) 我扫了半个钟头了。以上两个句子在普通话中既可以理解为1)计时起点是动作行为开始,到说话时为止,动作持续了“半个钟头”,还在继续;也可以理解为2)计时起点是动作行为的结束点,动作完成到说话时经历了“半个钟头”。两种理解不借助语境,不能分别出来。但是在安阳方言中,我们可以区分开这两个句子:(19)a.我吃啦1半个钟头啦2。(19)b.我吃咾1半个钟头啦2。(20)a.我扫啦1半个钟头啦2。(20)b.我扫咾1半个钟头啦2。当动词为瞬间动词Va,语义特征是[-持续],后有时量宾语,就不能用“啦1”,只能用“咾1”。例如:(21)a.*死啦1一段儿时间啦2。(21)b.死咾1一段儿时间啦2。(22)a.*这事儿我知道啦1一个多月啦2。(22)b.这事儿我知道咾1一个多月啦2。持续是动作在时间轴上的反映,时量宾语本身含有时段意义,因此词尾对结合动词是否持续有选择性。但若动词后是动量宾语或一般的数量宾语,就不做时间上的要求了。所以Va后面若无时量宾语,也可用“啦1”,如上文的例(3)2和例(4)3。因此在时量宾语前,二者呈互补分布状态有助于分化普通话的歧义句。2.3.2事件类型的选择戴耀晶(1997:4)指出体与事件密切相关,一个句子可以只表述一个事件(即单一事件句),也可表述多个事件(即复合事件句)。复合事件句中,有的表示背景时间信息,如例(14)中的“放学”,有的表示前景时间信息,如该例中的“回家”。我们把前者称为背景事件,后者称为前景事件。4不同的事件类型对体标记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普通话中表实现的“了”只有一个语音形式,不能分出有歧义的句子。例如:(23) 他来了,咱走吧。(24) 图书馆盖好了,咱去那儿学吧。上述两句,既可以理解为“他来以后咱再走吧”和“图书馆盖好以后,咱去那儿学吧”,这时两个句子的前半句是背景事件;也可以理解为“他已经来了,咱走吧。”和“图书馆已经盖好了,咱去那儿学吧”,这时两个句子的前半句是前景事件。安阳方言中,凭借不同的形尾,就可以区分出两句的不同。上述句子可以这样说:(25)a.他来咾1,咱走吧。(25)b.图书馆盖好咾1,咱去那儿学嘞吧。(26)a.他来啦1,咱走吧。(26)b.图书馆盖好啦1,咱去那儿学嘞吧。实线的部分是背景事件,虚线的部分是前景事件。由此可见,在复合事件句中,两个形尾在不同的事件类型中各有分工:背景事件选择的形尾是“咾1”,前景事件选择的形尾是“啦1”。3那是23.1安德人的“具体”形象用于句末,粘附在整个句子上,表示新情况的实现或即将实现,相当于普通话的“了2”。例如:(27) 我走啦2。(28) 这个法儿最好啦2。(这个办法最好了。)(29) 他结啦1婚啦2。(30) 我能爬上去啦2。(31) 我去超市买东儿啦2,你去不去?(32) 他叫我回家啦2。(33) 五斤啦2,够不够?(34) 快十二点啦2。(35) 才毕业两年,他快正科啦2。(36) 他快结婚啦2。上述例句中,句子谓语可以是单个动词、形容词、动宾结构、动补结构、连动结构或兼语结构等,如例(27)-(32);也可以是数量结构或顺序义名词性成分(邢福义1984、马庆株1991),表示已经或要达到某一数量、某一时间或某一程度(赵元任1968),如例(33)-(35)。“啦2”与形尾“啦1”相比,粘附的对象不仅限于动词,还可以粘附在整个句子上,因此“啦2”是个助词。与普通话不同的是:普通话表已然的实现时,“了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隐而不现,但安阳方言中则必须保留“啦1”,如例(29),否则就是表未然的,前面常常有副词,如例(36)。因此,普通话中有歧义的句子,在安阳方言中还是可以分化出来的。例如:(37) 别吃饭了。(38) 别睡觉了。在普通话中,以上两个句子表示两种意思:既可以表示一种劝阻,要求结束动作行为;也可以建议废止原来计划将要实施的行为。(刘翠香、施其生2004)在安阳方言中两种意思的表达是不同的,这点和山东栖霞方言是相同的2:(39)a.别吃饭啦2,[俺妈叫你上俺家去吃。](别吃饭了,[我妈叫你到我家去吃。])(39)b.[我给你打个电话跟你说一声儿,]你别吃啦1饭啦2。([我给你打个电话跟你说一声儿,]你别吃了饭了。)(40)a.别睡觉啦2,[再不起就迟啦2。](别睡觉了,[再不起来就迟到了。])(40)b.[镇晚啦2,你不早点儿说,]老师别睡啦1觉啦2。([这么晚了,你不早点儿说,]老师别睡了觉了。)当句子不表示已然实现即没有“啦1”时,谓词前如果有副词“快”或助动词,往往表示未然,如例(30)、(34)-(36);若无,则往往表示将然,即新情况开始或即将开始出现,如例(27)、(28)、(31)-(33)。3.2“1+2”位于动词、形容词、动结式或动趋式之后,谓语前可出现副词或助动词,兼表动作或变化的实现和谓语部分作为一种新情况的实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句末的“了1+2”。例如:(41) 我都吃啦1+2,别管我啦2。(我已经吃了,别管我了。)(42) 孩的不小啦1+2,该懂事啦1+2。(孩子不小了,该懂事了。)(43) 地我擦干净啦1+2,不信你瞧瞧。(地板我擦干净了,不信你看看。)(44) 那一本儿书卖出去啦1+2。(那本书卖出去了。)“啦1+2”实际上是“啦1”和“啦2”融合体,粘附的表层对象是整个句子,深层对象是谓词和句子。4“施其生”,有“他”安阳方言中还存在一个普通话中都没有的助词,我们记为“咾2”,粘附的对象多数是动词性结构(动宾、动补或动补宾结构,其中宾语可以提前),表示事态的实现,有一定的“完毕”义。例如:(45) 你用罢我嘞书咾2还给我。(你用完我的书之后还给我。)(46) 恁些材料我瞧一遍儿咾2就都记着啦2。(那么多材料我看一遍之后就都记着了。)(47) 你搬过来咾2咋不吭一声儿?(你搬过来之后怎么不说一声呢?)(48) 他睡半天觉咾2就歇过来啦2。(他睡半天觉以后就休息过来了。)上述动词性结构加上“咾2”不能单独成句,说明“咾2”并不属于句子层面;同时也没有直接附着在动词之后,说明它和词尾的“咾1”也有不同。普通话中无相应的成分,但其它方言中也有类似的用法。施其生(1996)最早在汕头方言中发现了这种用法并论证了与汉语史上表“完毕”义“了”的关系。以下句中的“了”都无法用普通话准确翻译:(49)缀伊学半年了正来啵。(跟他学半年再说。)(50)嫁过去了无两年,个翁就去过番。(嫁过去不到两年,丈夫就下了南洋。)他认为,以上句中的“了”都无法用普通话准确翻译,却与南北朝时初露端倪,唐以后颇常见的表示“完毕”的“了”相当接近,下列句子中的“了”可以用今天汕头话对译:晨朝起来洗手面;盥洗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佛前礼拜了和尚主事处问询;和尚主事处问询了僧堂行益;僧堂行益了上堂吃粥;上堂吃粥了归于下处打睡。(《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他对这种用法的“了”定性为未完全虚化的助词:当动词带宾语、补语,或几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词组时,放在整个词组之后,与整个词组发生关系(施其生1996),表现的是事态实现(施其生2008),在近代白话常见而现代方言中多数消失,却仍普遍存在于闽南方言中。(施其生2008)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方言参考,而且为我们探讨安阳方言的“咾2”的来源提供了一些线索,详见下文。但安阳方言的“咾2”与闽南话的事态实现体“了”还略有不同。“咾2”有两种用法,下面分而述之。4.1关联词语的运用“VP1咾2”一般作为背景事件,不单独成句,后面要有后续小句VP2,指明在前一事态实现的条件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根据语境的不同,背景事件既可以表示先时事态的实现,也可以表示假设事态的实现。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受时间顺序原则支配(TaiH-Y1985),前一事态的实现是VP2的先时条件。如上文的例(37)-(40)。另一种句子“VP1咾2”用于对话的答语,VP2在问语中出现。例如:(51)——爸,我想出去玩儿嘞。(爸爸,我想出去玩呢。)(52)——你写罢作业咾2。(你写完作业以后。)作为答语“VP1咾2”也同样可以表示条件,因为我们可以补出相应的“再VP2”,这种情况其实与上面的情况本质是相同的,可以看成是紧缩式。不过这种用法与普通话的“了1”有所不同。上面的两个例句在普通话中可以说成:(53)你用完(了)我的书还给我。(54)他写完(了)作业才出去玩儿了。首先,粘附的对象不同,普通话的这个“了1“只在动词层面活动,而“咾2”则在词组层面活动;其次,普通话的“了1”可以自由隐现,而安阳方言的“咾2”是必不可少的,仍有一定的词汇意义,晋语娄烦话类似结构中的“咾2”也必须存在。(郭校珍2008:85)当“咾2”与表假设的关联词语“要是”、“要”、“要不儿”呼应时,逐渐带上表假设的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的时候”或“……的话”。这种用法也见于陕北晋语的清涧话(邢向东2006:169)、山西的洪洞、平遥等地(乔全生2000:180)。划线部分表示“咾2”所粘附的对象。(55) 要是到那儿咾2,记得来个电话。(到了那儿的话,记得来个电话。)(56) 你要是想睡觉咾2就去睡吧。(你如果想睡觉的话,就去睡吧。)(57) 他要不儿前天病咾2,今儿也能来。(他要不是前天生病的话,今天也能来。)(58) 恁姐姐要正在儿学习咾2,你就别过去找她啦2。(你姐姐如果正在学习的话,你就别过去找她了。)如果与假设关联词语的共现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怀疑假设可能是语境赋予的,而不是它本身的语法意义。事实上,以上例句即使没有关联词语的出现,同样可以表示假设事态的实现,与新情况的实现体标记“啦2”还是有所不同的。试比较:(59)a.你到家咾2,记得来个电话。(表示假设事态的实现)(59)b.你到家啦2,我就放心啦2。(表示新情况的实现)另外,“咾2”所在的分句可省略成动词短语或动词,甚至直接附在顺序义名词性成分(邢福义1984、马庆株1991)、代词、否定副词“不”之后,表示提顿的语气,常用在有商量口气的句子中。例如:(60) 开学咾2,你可得好好学。(开学的话,你可要好好学习。)(61) 没咾2,就算啦2。(没有的话,就算了。)(62) 明儿咾2,是咱老师嘞生儿。(明天呢,是我们老师的生日。)(63) 下一站咾2,才是中大嘞。(下一站的话,才是中大呢。)(64) 我咾2,哪一天去都中。(我的话,哪天去都行。)(65) 诺咾2,我没啥说嘞。(那样的话,我没什么说的。)(66) 不咾2,你先回家吧。(不然的话,你先回家吧。)例(60)、(61)中的“咾2”有别于“啦2”,若替换为“啦2”就变为“开学”、“没”这些新情况的实现了,整个意义都会发生变化。以上典型的晋语大都有这些用法,不过山西晋语区娄烦、太原、平遥、临县、应县、汾阳、忻州、柳林、静乐等地(郭校珍2008:8),这种提顿的用法还可以后置于一般名词及其短语、数量词及其短语后,而安阳方言和上述成分结合时,则受到一定的限制。4.2《隋书》载“VP1咾2”单独成句,表示可能事态的实现,“V咾1咾2”、“VC咾2”、“VCO咾2”分别相当于普通话的“V得了”、“V得C”、“V得CO”,其否定形式“V不咾1”、“V不C”、“V不CO”和普通话的“V不了”、“V不C”、“V不CO”一样。在句中肯定形式常与“能”共现,否定形式一般不与“能”共现,这点和普通话相同。例如(下划线部分表示“咾2”粘附的短语):(67) 两碗饭你吃咾1咾2吃不咾1?(两碗饭你能吃了(还是)不能吃了?)(68) 你一个人吃咾1恁大嘞西瓜咾2?(你一个人能吃完那么大的西瓜吗?)(69) 你搬过来诺桌的咾2吧?(你能搬过来那张桌子吧?)(70) 黑板上嘞字儿我瞧见咾2。(黑板上的字我能看见。)(71) 我瞧不见黑板上嘞字儿。(我看不见黑板上的字。)请注意,受到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V咾1咾2”格式会因为“咾1”和“咾2“在语音上的同质而产生“同质兼并”(施其生2009),合为“V+[lau]”。至于保留的是“咾1”还是“咾2”,由于语音相同,不容易做出判断,但是我们可以从山西临汾河东一带“V了”和“V不了”中的“了”不同读音,找到线索。乔全生(2000)把它们都作为“了1”,但读音不同,与山西其他晋语不同。例如:(72)能去了1[·lou]啊去不了1[·lio]呢?这两个“了”并非同一个“了”,后者“了1[·lio]”相当于安阳方言“V不咾1”中的“咾1”,前者则相当于兼并后的“V+[lau]”的“[lau]”,前后不同音正说明了合并后的[lau]不是“咾1”而应该是“咾2”。柯里思曾把这种用法的“咾”叫做“动词词尾”(1995)、“表示可能的助词”(2000),辛永芬(2006:301)从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将其定性为“能性助词”。我们认为,这个“咾”的本质还是表示事态的实现的助词,只不过事态是非现实的而已。晋语和部分官话中大量存在这种用法的“咾”,从掌握的资料来看,山西定襄话(陈茂山1995)、平遥话(侯精一1999:382)、晋城话(沈慧云2003)、河北涉县话(陈淑静1996)、冀州话(刘淑学1996)和安阳的林州话(谷向伟2006)等均有此用法,只不过有的方言用字不同。以上分析可以进一步印证杨永龙(2001:25)的说法:“过去所说的动词词尾其实并不一定都从属于动词,而是也有可能从属于短语或句子。”总的来说,安阳方言的“咾1”和“啦1”是形尾,附着在词上,基本属于词层面,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了1”,表示动作或变化的实现;“啦2”是助词,附着在句子上,基本属于句层面,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了2”,表示新情况实现或即将实现;“啦1+2”也是助词,跨越词和句子两个层面,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了1+2”,既表动作或变化的实现,又表新情况出现或即将实现;“咾2”附着在动词性词组上,基本属于词组层面,表示事态实现体,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成分。请看下表:5+a,lb、lau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共时的语言地域上的差异是语言历时演变的投影。各地语音形式的差别,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了”的历时演变轨迹。因此,在探讨“啦1”、“啦2”、“咾1”、“咾2”的来源之前,我们首先和邻近的山西方言做一比较,根据《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侯精一、温端政1993),山西境内最常用的两个实现体标记“了1”和“了2”的语音情况如下表:上表很直观地展现给我们山西各地的“了1”和“了2”语音存在差别,而且我们可以根据弱化程度的不同,初步地把“了1”分为三个弱化等级:1)保留介音的;2)韵母为主要元音的;3)韵母单元音化、央化的。安阳方言相当于“了1“的“啦1”和“咾1”跨越了两个等级,应该还在发展演变中;相当于“了2”的“啦2”与多数方言点一致,趋于稳定。另外“了1“在周边林州方言有三个lΛ?、lə和lau;河北辛集方言有三个变体:li、liɑ、lɑo;河南开封的有两个:lau和lε;洛阳有三个:liau、lə和lau;济源有两个:liau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档案资料明细
- 2024新劳务承包合同(31篇)
- 创业孵化资源共享合同(2篇)
- 2025财务会计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天津市公共营养师之二级营养师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过氧化氢双氧水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 2024年度四川省公共营养师之四级营养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 河北省管道直饮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船舶租赁合同
- 2025年中国水油平衡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转科患者交接记录单
- 现代汉语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昆明学院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研题及答案
- 舞蹈疗法在减少压力和焦虑中的作用
- 新中国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设备的故障管理
- 女性妇科保健知识讲座
- 《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第3部分:水力发电企业》
- 2024年小学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 2024年计算机二级ms备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