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发现的1.了解万有引力发现的历史过程,学习先辈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执着与热爱,学习他们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2.在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学习应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4.通过阅读学习卡文迪许扭秤的巧妙设计,学习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2知识回顾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于所有椭圆的一个公共焦点上。3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于每一颗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4一、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英国的吉乐伯特根据他对磁体相互作用的研究,猜想行星是依靠太阳发出的磁力维持着绕日运动的。▷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提出“旋涡”假设,认为空间充满着一种看不见的流质,形成许多大小、速度、密度不同的旋涡,从而带动行星转动。▷法国天文学家布利奥首先提出平方反比假设,认为各个行星受太阳发出的力支配,力的大小跟行星与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关于行星运动原因的猜测5罗伯特·胡克(1652-1746)17世纪中叶后,引力思想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甚至有了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猜想。其中英国物理学家胡克、雷恩、哈雷都对此做出了贡献。6△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牛顿看见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你相信这一传说吗?这个传说对你有什么启示?△苹果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落向地面,月亮也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也产生加速度吗?为什么月亮没有掉到地球上?你能运用牛顿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圆周运动的知识解释吗?72.站在巨人肩上的牛顿3.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困难之一: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如何解决这种变化的曲线运动问题,当时还缺乏相应的数学工具。困难之二:天体是一个庞然大物,如果认为物体间有引力,那么如何计算由天体各部分对行星产生的力的总效果呢?当时同样缺乏理论上的工具。困难之三:如果天体间是互相吸引的,那么在众多天体共存的太阳系中,如何解决它们之间相互干扰这一复杂的问题呢?8二、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
事实上,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很接近于圆形轨道,我们把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可以近似看做一个圆形轨道,这样就简化了问题,易于我们在现有认知水平上来接受。9
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可知行星必然受到一个太阳给的力。牛顿认为这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那么,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应该是行星运动所受的向心力。10将上式变换可得到:可得: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即得出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11
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吸引太阳的力跟太阳吸引行星的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故引力也应当和太阳的质量M成正比。因此:写成等式:(G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12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
引力常量G的物理意义是: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二、万有引力定律133.适用条件:任何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物体为均匀球体时,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4.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重要意义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将天上与地上的引力统一了起来,它不但使过去一向由神学和迷信占统治地位的宇宙学得到了解放,而且可以从天体运动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的计算,对天体的运动作出预言。14
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在文化发展史上,万有引力定律使人们建立了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的信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科学文化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5疑问: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体之间,为什么都对这种作用没有任何感觉呢?
这是因为一般物体的质量与星球的质量相比太小了,它们之间的引力太小了,所以我们不易感觉到。卡文迪许通过精巧的扭秤实验将为我们验证。卡文迪许16引力常量的测量【思考】对于一个十分微小的物理量该采用什么方法测量?科学方法——放大法
卡文迪许扭秤的主要部分是一个轻而坚固的T型架,倒挂在一根金属丝的下端。T形架水平部分的两端各装一个质量是m的小球,T形架的竖直部分装一面小平面镜M,它能把射来的光线反射到刻度尺上,这样就能比较精确地测量出金属丝的扭转。17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意义:1.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力定律进入了真正实用的时代。2.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使科学放大思想得到推广。卡文迪许实验室18例1.(2012·宝鸡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两球的半径小于两球之间的距离,两球质量均匀分布,质量分别为m1、m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DA.B.C.D.19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说法正确的是()A.天体间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B.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C.万有引力与质量、距离和万有引力常量都成正比D.万有引力定律对质量大的物体适用,对质量小的物体不适用B202.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B.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D.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AC21解析:选A、C。引力常量G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得的的,A选项正确。当r趋近于零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
不再适用,所以由它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B选项错误。m1、m2之间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由于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不能平衡,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223.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A.1/4B.4倍C.16倍D.64倍D
234.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圣和永恒的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无需要原因,因为圆周运动是最美的B.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向心力来自太阳对行星的引力C.牛顿认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受到力的作用,行星围绕太阳运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牛顿把地面上的动力学关系应用到天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导出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BCD
245.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一个飞行器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当地球对它的引力和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时,这个飞行器距地心的距离与距月心的距离之比为多少?解析:设R是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业销量合同协议
- 积分商城合同协议
- 聘请演出合同协议
- 签肖像权合同协议
- 林权合同终止协议
- 库存转让合同协议
- 2024年文化产业管理考试中的注意事项与建议试题及答案
- 解除股权合同协议
- 护栏租赁合同协议
- 签订三方合同协议
- 毕马威-海南自贸港旅游零售白皮书2025版:韧性前行潜力无限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师德师风建设试题及答案
- 期中测试卷(1-5单元)(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 2025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激光雷达笔试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 2025届高三湖北省十一校第二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融合
- 产品设计研发费用统计表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