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争、伦理与文学的关系_第1页
论战争、伦理与文学的关系_第2页
论战争、伦理与文学的关系_第3页
论战争、伦理与文学的关系_第4页
论战争、伦理与文学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战争、伦理与文学的关系

什么是战争。“战争不是他,而是一场伟大的战斗。”。假使我们把构成战争的无数决斗当作一个单位来看,则我们最好是假定其为两个角力者(wrestlers)。每个人都想用体力迫使对方屈服于其意志之下,每个人都想摔倒其对手,使其不再作抵抗。所以战争就是一种以迫使对方实现我方意志为意图的暴力行为”。德国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这一著名论断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战争是暴力行为,甚至是一种“追求到其最高极限的暴力行动”。他认为“毁灭对方的趋势乃为战争观念之基础,并不因为文明的进步而有所改变”;不过他同时也注意到了这种“暴力行动”是一种政治目的——“战争既然是由国家的兵力来执行的一种活动,所以也是‘国家政策用其他手段的延续’”,即“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它不是一种个别的艺术或孤立的科学,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后者是贯穿克劳塞维茨全部著作的基本思想,也是他的战争理论的精髓所在。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催化剂,即“战争完全覆盖了历史,而不仅仅是混乱和断裂”,它在一定程度上演绎和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人类文明的程度就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即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所经历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文化。一般来说,文化的内容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而物质和精神文明总是建立在人类一定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之上,成为人的社会实践内容。战争的社会实践其实就是人类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即以暴力手段表达强烈的“爱”“恨”,改变人的善恶;又通过武力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以情为基点,成为伦理学的基本材料,后者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判断,成为伦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这些又常常成为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因此,克氏肯定战争的“暴力行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实际上就在一定的程度上承认了战争蕴含的伦理性。那么,在一定时期的特定范围内的文学作品,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呢一作为伦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概念记得一位古希腊哲人说过,“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这句话是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它指出了战争所具有的深刻的伦理性:战争改变了历史,战争中的善恶更改变了人、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价值判断的尺度。因此战争似乎成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而这也正是伦理学研究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战争与伦理几乎不能分离,并且古代尚存。从词源来考查,伦理(ethics)一词源于希腊语ethos,最早意指社会习惯、风俗、准则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性格和品行。作为希腊语ethika译语的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这些习惯、风俗、准则和品行的学问,现存的最古老的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尼可马克伦理学》奠定了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伦理学发展到现代主要有以下特征:“支撑生活来量”是社会的保证和制约的因素—第一,伦理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这一点主要强调伦理规范与社会的物质、精神的关系——它既是社会的维系者,但又受其制约。作为维系者,伦理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和推动了社会发展;作为被制约者,它要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伦理规范的体现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伦即道,即理,强调的是理性行为和理性选择,做任何事情都要合情合理。伦理规范一方面是约定俗成,是自然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却表现为理性直觉,渗透着哲学启蒙和社会准则,体现了人格尊严和社会正义。整个伦理规范就是一个反映社会理性的价值体系。战争形态的文学表现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mos,也是风尚、习惯、准则和品行的意思。“伦理”与“道德”在很长时间里两者通用,直到黑格尔才明确加以区别。前者指社会道德,后者指个人道德;前者侧重社会秩序规范,后者侧重个人意志的选择。当然,这种区分是非本质的。两者关系实际上密不可分,有时可合用为“伦理道德”。以上三方面共同组成了伦理道德的复杂内涵,又由于人类社会是不同层次的社会组合(或社会活动),因而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伦理规范:个人伦理、家庭伦理、社区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国际社会伦理,等等。鉴于战争与伦理的不可分割性,加之战争的社会活动具有的特殊性,战争蕴含的伦理已经涵盖上述诸多层面,尤其是后三个层面——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国际社会伦理;而且战争伦理表现特征也异常复杂。笔者姑且把这些称为广义的战争伦理。但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这种广义的战争伦理的表现并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表现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甚至可能以某种否定形式表现出来。从战争的发展形态来看,其过程可分为三种基本的形态,即萌发形态、成熟形态和衰亡形态,并且伦理内涵不尽相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限于讨论前者。萌发形态的战争指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其动因是争夺优越的生存条件和血亲复仇。特别是后者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初的战争行为。原始人复仇之风的强烈程度是文明民族所想象不到的。“红种人如有血仇未泯,便会日夜感到烈火烧心。他们将亲属被杀、民族成员被杀的记忆父子相传,即便是老妇人也不例外”。在那个时期,倘若部落之间或部落成员之间发生了冲突甚至凶杀,就会遭到同等程度和同等方式的报复,而且往往是连环报复。这种缺乏明确经济动机,由原始平等精神造成的部落排外心理的集体侵犯或集体自卫行为,具有浓厚的血亲色彩。如古希腊神话、巴比伦神话、中国古代神话等描写的神族战争,以及中世纪前期英雄史诗表现的战争,概莫例外。也就是说,这种战争虽然已经具有战争的共同属性——暴力和社会性,但它主要是为了夺取优越的生存条件和血亲复仇,不具有奴役和掠夺的性质,也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并且没有专业军事组织和专用的战斗工具。这种战争形态的文学表现经典乃是《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当我们阅读《伊利亚特》时,震动心魄的不是战争的惨烈和杀戮引起的愤怒,开启心智的也不是其中宝贵的史料价值和战争的攻略、策谋,而是战争中的人——那些武艺高强而近乎神勇,那些充满强烈的英雄主义而视荣誉为生命的英雄: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奥德赛。战争使他们成为“万物之王”——能“力拔山兮气盖世”;战争使他们成为“神”——古希腊民族的精神领袖;战争又使他们成为“普通人”——被母亲放在斯提克斯河水浸泡而刀剑不入的阿喀琉斯,尽管是神人结合之子,但却有常人的偏狭、任性、暴躁而又肝胆热血,重情讲义;特洛亚城邦之王赫克托耳虽然被万民敬仰,尽显神威,但生死离别之际却道不尽儿女柔情;战场上足智多谋、精明强干的奥德修斯,传说在出征前却故意装疯卖傻欲逃避远征。可见,无论是希腊联军骁勇的将帅还是特洛亚城邦的首领,战争把他们变成了“普通人”,带给了他们常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和生离死别。在荷马笔下,他们尽显英雄之气,又不失人之本性,而且远远超越于伦理道德价值评判之上。因此,史诗中描写的战争及战争中的人确实与道德无关,没有正义与非正义的道德界定,没有善良与邪恶的道德评判。今天,尽管我们已无从考查特洛亚战争爆发的真正动因,也无从了解这场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性程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冲突引起的战争。氏族制度的狭隘性导致部落与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且进行得非常残酷,致使一些部落在这种战争中被灭绝或被削弱了,正如马克思所言:“这种战争可能以部落的消灭而告终,但却不能以它的被奴役而告终。”荷马描写的特洛亚战争就是如此。二理性的训练——创造快乐承认了特洛亚战争描写与道德无关,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这只是对战争的客体而言;就战争的主体性来说,萌发形态的战争,包括古希腊战争中其他层面的广义的战争伦理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说,荷马史诗描写的那些超越道德价值评判的英雄,那些带有浓郁的浪漫情调和感情色彩的神话故事,恰恰是古希腊人从战争中提炼的伦理道德的精髓,或者说,他们的战争观构成了最早的广义上的伦理学的基础,同时又成为古代先民对战争与道德关系的最元初的体认。历史上,人们对战争与道德的关系的把握,大致有四种立场:现实主义、军国主义、和平主义、正义战争理论。那么,古代希腊人对此持一种什么态度呢有学者评价古希腊战争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所记载的些城邦和国家的战争“一般并不是出于正义,而是出于利益或其它动机”。或许可以说,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修昔底德似乎就意识到了战争与道德属于不同类型,从而看到了它们之间的无关联特性,布鲁诺·考彼尔特斯在《战争的道德制约》中把它称为现实主义的立场。在这种现实主义立场中,对战争道义性的肯定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在于战争本身所蕴含的古希腊古典文化的灵魂和精华——理性之光。这正是伦理学中所强调的社会理性的两个层面:一是“伦”,即道,即理,强调理性行为和理性选择,即做任何事情都要合情合理;二是理性直觉:渗透着哲学启蒙和社会准则,体现了人格尊严和社会正义。由这种社会理性形成的整个伦理规范就是一个反映社会理性的价值体系。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克伦理学》中,就当时社会理性的价值内涵作了较为深刻的伦理剖析。他遵循柏拉图“理想国”的哲学体系,从“至善”出发,认为它“必须存在于人类灵魂的特殊优越性的训练中;因为,正如对于一个吹风笛者、一个雕塑家或任何艺匠以及事实上任何有一特殊功能和行动的人来说,他的善或优越看来就在于他的功能一样,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人类确有一个特定的功能的话”。毫无疑问,亚氏对此是持肯定态度,并且进一步认为,“人类的特殊功能就是一种符合理性或依赖理性的灵魂活动,同样,人类的善也就是一种符合德行的灵魂活动,或者如有不止一种德性的话,就是符合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灵魂活动”。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亚氏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推论——“所有的对一个存在物的自然力量的顺利和成功的训练都伴有满足的感情”。由此必然可以推论出:那种客观上最好的生活也产生出主观最大的满足。四肢在运动中获得快乐;眼睛在看东西中获得快乐;吹风笛者在音乐中获得快乐;雄辩家在演说中获得快乐,而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等的“英雄欲望”,只有而且只能在战场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泄或满足,从而得到最大的快乐。这样,每一个存在物都在它的特殊功能的训练中获得快乐,所以对人来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理性的训练。希腊英雄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阿喀琉斯从小就开始接受这样的训练。传说他还在幼年时,母亲忒提斯由于不满他的父亲而离家,父亲就把他交给马人喀戎教养,喀戎喂他狮子和野猪的内脏,教他医术和各种精湛的技艺;长者福尼克斯教他辩论术和武功。他六岁时就能杀死野猪和狮子,追上善跑的鹿。这些训练为他日后参加特洛亚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于他参加特洛亚战争的传说流传较广的是:预言家卡尔卡预言:阿喀琉斯在庸碌的长生和荣耀的短命两者之间只能选择其一;还预言希腊人惟有得到阿喀琉斯的帮助,才能占领特洛亚城,不过英雄本人也将在那里丧身。他母亲救子心切,就把阿喀琉斯藏身于斯库洛斯岛。后来特洛亚战争爆发,福尼克斯等追踪至此请他出征,阿喀琉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理性的选择——率兵参战。另一英雄奥德修斯被称为“经验丰富者”和“智慧者”,别名就含有理性智慧。在整个特洛亚战争中,阿喀琉斯是以勇猛杀敌建功立业,奥德修斯则是以智慧与特洛亚人斡旋:出征前,他参加了使节团和特洛亚国王谈判,以求达到和平归还海伦;战争中他精于韬晦,足智多谋,使许多战争危机转而为安;在战争最后一年,阿伽门农与阿喀琉斯帅将失和,他参加调解团平息矛盾,特别是在战争最后的关键时刻,他力排众议,主战到底,终于以“木马计”使希腊联军高奏凯歌。显然,较阿喀琉斯的理性训练中体现出的“力”与“勇”,奥德修斯更偏重的是“智”。实际上,这已不仅仅是两位英雄的性格之别,而是古希腊人对社会理性的思考,更确切地说是以文学形式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探讨战争。在这里,战争本身已经无足轻重,它仅仅是理性训练的一种实践,或者说是理性训练的最高级别的实践。通过战争来揭示某种社会理性——“力”、“勇”与“智”所组成的“英雄情结”或“英雄欲望”,这才是它的要旨所在。因此,尽管《荷马史诗》与亚氏相距几百年,但其中表现的“力”、“勇”与“智”,仍然不失为当时社会理性重要的内容和伦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理性的价值体系,同时这也正是亚氏探讨理性的感性认识基础。更可贵的是,亚里斯多德对理性训练的探讨并没有停留在“力”、“勇”与“智”等行为表面,而是把其深层的哲学思考作为理性之最,当然也是伦理道德之最。包尔生就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亚氏的这种“思考”,存在于“所有活动中”,而且“是最持久和最不依赖于生活必需品的;别的功能的训练要靠机会,而一个有智慧的人则总是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思考自己。只有它是自足的,只有它是有它自身的目的的;所有实践活动,甚至那些被认为是最高和最美的政治家和将领们的活动也都有外在的目的;只有思想的训练不是为了一个外在的目的。也须承认,没有什么有德行的活动能像哲学家思考一样令人愉快;哲学在各方面看来都具有极其纯粹和确实的愉快”。这样,包氏就道出了亚氏伦理道德“至善”的内核:享受这种生活的乐趣不是因为他具有的人性,而是因为他所具有的某种神性成份——如果同人的属性的其它部分相比,理性是神圣的,那么同人的一般生活相比,合乎理性的生活就将是神圣的。因此,不难看出《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等英雄之“神圣”,并不仅仅在于他们行为上的“力”、“勇”与“智”,而且更在于他们思想的训练,在于他们“尽力追求不朽,尽力按照人的属性中的最高尚部分生活”。因为,完善的幸福就存在于它的独特的理论活动的训练之中。可见,希腊人是把“力”、“勇”与“智”,不仅仅作为一种行动更作为一种思想训练而加以歌颂之,特洛亚战争中的英雄自然就是理性训练的最高典范,换句话说,特洛亚战争孕育着人的理性追求之最。三战争与人性:人类活动的两大动机古希腊战争本身,同样蕴含了古希腊古典文化的灵魂和精华的另一方面——人性之光。修昔底德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有所流露,因而有学者认为,这部名著给后人“最为显著的教益就在于使我们清醒地估计到,只要人类继续存在,人的天性一有机会就会一次次地战胜正义和法律的脆弱约束”。这或许可以说,战争是人性最赤裸的表现。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曾有个一次著名的通信。爱因斯坦向弗洛伊德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在战争中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激烈的狂热,甚至狂热到到连命都不要的地步爱因斯坦自己的回答是:“在人类的身体内部原就潜伏着仇恨和破坏的欲望。”弗洛伊德则回信说:“你惊叹人类是这么容易为战争的狂热所鼓动,于是你推测是不是在人类的内部潜伏着这种憎恨与破坏的本能,只要稍加刺激便会如火如荼地燃烧起来。你我真是不谋而合,我也是这么考虑的。近年来我孜孜不倦地研究它的各种表现形式,就是相信有这样一种本能活动的存在。”如果说战争冲击了科学巨匠和心理学家,使他们开始思考边缘问题——战争与人性的关系,那么,现代战争使其伦理内涵趋于复杂。这在伯兰特·罗素的伦理思辩中尤为深刻。作为一位的伟大的思想家,罗素的步履几乎遍及了各个领域:数学、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文学、教育,等等,被公认为“是一位没有哲学体系的哲学家。换句话说,是一位属于各派哲学的哲学家”。他的伦理思想也勾勒出“当代伦理学的一张地图”,素不知,这张“地图”的描绘恰恰缘起于战争。罗素曾在自传中写道,“我曾想去知道星星何以闪烁,曾想去冥思以数字掌握变动不居的世界之毕达哥拉斯的力量,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理解人类的心”,都是为了用知识来教会人们驾驭自然的本领。因此,他在38岁之前,几乎完全醉心于数学研究,并于1903年与怀特海共同完成了划时代的《数学原理》。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罗素还会循着抽象的玄想前往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正如他自己坦言,“如果没有战争,我的生活将仍旧主要是学院式的和抽象的”。但是,战争震惊了思辩中的罗素,战火烧得他迷惑不解:为什么一些平素彬彬有礼的人却以屠杀人类为最大快乐为什么荣誉和英雄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只是用来伪装而这一切的一切又发生在他一直赞叹的“西方文明”中。他以战争为突破口,开始了对人的研究——“在我看来,通过战争所得到的主要是对于人的行为动机有了一定的看法”,这就从战争的动机探讨到人类整个行为的动机。可见,由“战争”到“人性”的思想碰撞绝非伟人的偶然为之,战争源于人性之根本,战争也是人性表现之最,由此才形成了环环紧扣的思想之链。在罗素看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发生于两个来源:冲动和愿望。冲动和愿望是人们创造幸福的基本要素。冲动,是人类本性中偏重本能的部分,本能则是一切人与低级动物共有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冲动的实质是盲目的,并不是从对于后果的预料中产生的。但冲动对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促使人做出吃喝、性爱等行为的不是目的,而是冲动;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来自创造者的冲动;登上科学之颠的艰难跋涉往往始于由冲动产生的好奇心;冲动能使世界变得美丽而年轻、丰富而复杂、充满勃勃的生机;同样,冲动也使个体生命的潜质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个体的性格特征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在战争萌发形态的氏族社会没落至奴隶城邦制兴起时期,古希腊文学对人性冲动的表现可谓淋漓尽致,并且与战争完全融为一体:一部宏伟的战争史诗《伊利亚特》,谁能想到竟是以“阿喀琉斯的愤怒”贯穿始终,特别是在战役性转变的关键时刻,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失和而拒绝出阵,究其原因,竟然是为了一个女俘——阿伽门农夺走了他喜欢的女俘;而且这场争执和有关事件还构成了《伊利亚特》的主要内容。按现代人的观念,这简直是荒唐之极,那种风流韵事及小孩“过家家”似的矛盾怎么就与战争连在了一起更不能理解的是,希腊联军兵败如山,阿喀琉斯重返战场不是作为一个将领的责任和义务,而是为了复仇——为被自己的任性而断送生命的帕特洛克罗斯复仇。整个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似乎全被人性的冲动和欲望所包围:阿喀琉斯的愤怒、阿伽门农的色欲、赫克托尔承担兄弟之过的殉道悲情,以及战后漂泊十年归来的奥德修斯,为泄夺妻之恨进行的喋血嗜杀,如此冲动的行为甚至连神礻氏都感到惊口赫。这些难道就是他们在战争中表现的“人性之光”罗素曾打个这样的比喻:在《创世纪》篇中,上帝在尚未完成生命的创造之前,就“看到宇宙是善的”,对此我们必须设想,这种善或是在于上帝沉思自己工作时的激情,或是在于这个无生命的世界作为感觉生物环境的适宜性。倘若我们认为人类的存在是善的,那么太阳与其他星球相撞,地球化为气体这些行将到来的灾难就是恶的;但是,一场类似的灾难若发生在一个无生命的地方,就只是件有趣的事情了。“因此,伦理学与生命密切相关,这并不是生物化学家研究的作为物质过程的生命,而是由幸福和悲痛、希望和恐惧,以及使我们宁要这个世界而不用那个世界的其他类似的对立物构成的生命。”简言之,伦理学的基本材料不是知觉,而是情感和激情,准确地说是情感和激情本身,而不是人们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