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重耳亡》补考_第1页
《清华简重耳亡》补考_第2页
《清华简重耳亡》补考_第3页
《清华简重耳亡》补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简重耳亡》补考

19年,金朝的儿子在邯郸被杀,然后出国。最后,他回到金代,在秦的帮助下夺取政权。传世文献关于重耳流亡在外的记载较为详细,主要见于《国语》、《左传》、《史记》、《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竹书纪年》等典籍,内容大体相同,略有区别。如今《清华简》第二册整理出版,其第六章即是记录的此事,大体可以与传世典籍对读。但是《清华简》第二册中关于重耳流亡路线的记录与传世典籍差异较大,值得注意。本文拟就这种差异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首先我们把《国语》、《左传》、《史记》、《吕氏春秋》、《清华简·系年》中关于重耳流亡路线列举出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狄———卫———齐———曹———宋———郑———楚———秦,《国语》:狄———齐———卫———曹———宋———郑———楚———秦,《史记·晋世家》:狄———卫———齐———曹———宋———郑———楚———秦(P1656-1660),《吕氏春秋·上德》:狄———卫———齐———曹———宋———郑———楚———秦,《清华简·系年》:狄———齐———宋———卫———郑———楚———秦。《史记》、《左传》、《吕氏春秋》记录的路线一样。以此为底本,《国语》的区别在于齐和卫的位置颠倒,《清华简·系年》则是齐、宋、卫的位置均不同,而且没有曹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首先讨论重耳过齐、过卫的时间,这是《左传》、《史记》与《国语》的差别之处。《史记·卫世家》记载重耳过卫在卫文公十六年,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则记载为卫文公二十三年(P592-593)。看来司马迁当时看到的材料就存在两种说法,他把这两个年代分列于书中。《史记·晋世家》与《史记·卫世家》是一致的,即文公十六年,过卫在过齐前。对于《史记·卫世家》的记载,张以仁先生曾经做过讨论:“《考证》引梁玉绳曰:‘重耳过,书于十六年,误。《表》书在二十三年,为僖公二十三年。虽若与《左传》合,而实是舛误,蓋《左传》追述前事耳。《晋语》云:‘卫文公有邢狄之虞,不能礼焉。宁庄子言于公,弗听。而卫文十六年,无邢狄之难,考《春秋》僖公十八年,邢人、狄人伐卫。僖十八年即卫文十八年。则重耳过卫,当在卫文之十八年。’”(P63-64)张以仁先生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国语》、《左传》二说不同。史公忽于取舍,故于晋、卫二《世家》则取《左传》,于《表》则同《国语》。故《表》云:“重耳从齐过,无礼。”可以为证……且僖公十九年《左传》有卫人伐狄事,二十年秋有“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也,于是卫方病邢”事,《春秋经》僖公二十一年春有狄侵卫事,则卫有邢狄之虞患,不必定于卫文公十八年(P63-64)。汪远孙在《国语校注本》表达不同的观点:“晋文公从齐过卫,过曹,过郑,过楚,《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皆书于鲁僖二十三年,鲁僖二十三年值卫文公二十三年……文公自去齐后,卫、曹、郑既不见礼,宋襄公止乘马之赠,未尝假馆。居楚亦仅数月,自齐至秦,虽经历多国,道途原非辽远,入秦在二十三,则过卫在二十三年明矣。若谓僖十八年过卫,自十八年至二十三年,此六年淹留何国乎?又《卫世家》晋公子过卫在文公十六年,此据内传。五鹿野人与块与文公不礼是一时事。外传以过五鹿在过齐前,过卫在去齐后,此两传之不可强同者。”徐元诰:“《史记·宋世家》重耳过宋在襄公十三年,值鲁僖二十二年也。过卫在过宋前,则亦当在鲁僖二十二年。与韦注固相距太远,与年表亦差一年矣。”(P362)重耳过卫在文公十八年是靠不住的,二十二年说呢?也没有事实依据,只是一种推测,且与韦注和《年表》均不同。史书中明确记载的是重耳过卫在卫文公十六年或者卫文公二十三年,那么这两个时间是怎么回事呢?《国语》与《史记》、《左传》关于过卫、过齐次序的不同又该如何解释呢?其实也可以解释。在《史记·晋世家》、《左传》、《国语》、《吕氏春秋》中都谈及过“过五鹿”,其中尤以《国语·晋语四》记载最详,“五鹿之野人举块以与之,公子怒,将鞭之。子犯曰:天赐也!民以土服,又何求焉。天事必象,十有二年,必获此土。”韦昭注:“五鹿,卫邑。”(P322)《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杜注曰:“今卫县西北有地名五鹿,阳平元城县东亦有五鹿。”对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春,晋侯……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史记·晋世家》:“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於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卫。正月,取五鹿。”《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宋成公三年,“晋伐我,取五鹿。”《清华简·系年》:“晋文公思齐及宋之德,乃及秦师围曹及五鹿,伐卫以脱齐之戍及宋之围。”则五鹿为卫邑应该是正确的。“取五鹿”当是对前面兆象的回应,按照十二年算,则过五鹿当在卫文公十六年。这与《史记》、《左传》的记载是相符合的。那么之所以会出现上面这些问题,就在于重耳实际上是两次经过卫国,第一次就是卫文公十六年经过五鹿,野人与块;第二次则是卫文公二十三年过卫,文公不礼。但是《史记》和《左传》误把两者当成了一时事。但是这确实是两件事,因此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记载的过卫时间是卫文公二十三年,即鲁僖公二十三年,这表明了司马迁的谨慎和存疑。过齐前的过卫实则是过五鹿,后面在过齐后还有一次过卫。《国语》中的记载其实是正确的,但是过卫的时间却不对,卫无论如何不能排在宋的前面。《清华简》把卫排在齐之后应该指的是卫文公二十三年那次,因为《清华简》中过齐前并未提及过五鹿,也许是认为当时重耳并未见到卫国国君的缘故。下面我们来讨论过宋的时间。《国语》、《左传》与《史记·晋世家》对于过宋的排序是一致的,都是放在曹之后,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任何疑问。《史记·宋世家》: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三年夏,宋伐郑。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是年,晋公子重耳过宋,襄公以伤於楚,欲得晋援,厚礼重耳以马二十乘。十四年夏,襄公病伤於泓而竟卒。则重耳过宋在襄公十三年,即鲁僖公二十二年。对照《宋世家》和《十二诸侯年表》,宋似乎应该排在曹之前,为何《晋世家》排在曹之后呢?是《宋世家》和《十二诸侯年表》所用材料与《史记·晋世家》、《左传》、《国语》不同。又或者是《宋世家》时间有问题?我们看到《史记·宋世家》“十四年夏,襄公病伤於泓而竟卒。”史记索引:“按:《春秋》战于泓在僖二十三年,重耳过宋及襄公卒在二十四年。今此文以重耳过与伤泓共岁,故云‘是年’。又重耳过宋与宋襄公卒共是一岁,则不合更云‘十四年’。是进退俱不合于左氏,蓋太史公之疏耳。”(P1627)案:《春秋》记载战于泓是僖二十二年,襄公卒是僖二十三年,索引有误。《左传》重耳过宋记在僖二十三年下,但是并没有注明过每个国家的具体时间,有可能是对于前事的追述,不能以此判断过宋与襄公卒为一年。《十二诸侯年表》未记载重耳过宋事。那么能依据的只有《宋世家》,是否可信呢?《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认为《宋世家》可信(P408)。我们可以推算一下。按照《史记·晋世家》等文献记载,重耳流亡共十九年,居狄十二年,居齐五年,而过郑、楚、秦均是在鲁僖公二十三年,时间为一年。则中间还有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过曹、宋、卫。我们知道曹、卫之君对重耳是不礼的,那这一年最有可能的时间是在宋。如果我们按照《宋世家》的襄公十三年,即鲁僖二十二年,正好合理。这样,则过曹的时间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史记·管蔡世家》以及《年表》的记载,重耳过曹在曹共公十六年,即鲁僖公二十三年,这样应该排在宋之后。但是这样就与所有的文献记载都相冲突了。另外一种则是过曹与过宋同年,在过宋前,即曹共公十五年,也就是僖公二十二。这就承认了《管蔡世家》里关于“初”的质疑(1)。即认为过曹应该早于曹共公十六年,也解决了《史记·晋世家》、《左传》、《国语》里排序的问题。至于《年表》,则可以被认为是误解了《管蔡世家》而造成的。不然,曹无论如何不能排在宋前。而且结合春秋时期各国地理位置分布,可以排出一个大致合理的路线,即狄———卫(五鹿)———齐———卫———宋———曹———卫———郑———楚———秦《清华简·系年》中的排序与《史记》齐、宋、郑、楚、秦几个《世家》以及《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时间记载都是相吻合的。特别是宋排在卫之前,与唯一一个有明确记载重耳过宋时间的《宋世家》是相符合的。但是《史记·晋世家》和其他《世家》和《年表》的矛盾之处确实很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对照《史记·晋世家》、《左传》、《国语》,认为《史记·晋世家》关于重耳逃亡事是杂采的《国语》、《左传》以及其他纪年材料而成,特别是关于卫、宋、曹、郑这一段几乎采用的全是《国语》。《左传》这一段叙述较简,与《晋世家》似是对《国语》的分别取舍。《史记·晋世家》和《左传》叙述晋文公到达一个国家,《左传》一般用“及”,《晋世家》用“过”,对应的《国语》也大多用“过”,似乎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2)。晋文公流亡各国这在当时应该是一件大事,且晋文公亲身经历事,晋国史记应该有明确记载,不应有错,但是由于秦火的原因,晋史记失传了,因此司马迁写《晋世家》这段时用了《左传》、《国语》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晋世家》其他部分也很多是采用的这两书,这点很多学者已经做过比较研究。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晋世家》与《左传》、《国语》的一致,以及与各个《世家》及《十二诸侯年表》的矛盾。但是《清华简·系年》里是没有提及重耳过曹的,这很奇怪,因为传世典籍中曾多次提到过重耳过曹。《史记·晋世家》、《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史记·管蔡世家》、《国语》、《左传》、《淮南子·道应训》、《韩非子·十过》、《吕氏春秋·上德》、《淮南子·人间训》均有记载,只是内容有所差别。而且《管蔡世家》里记载曹共公二十一年,晋伐曹。曹共公二十一年正是晋文公五年。这与《左传》、《晋世家》、《十二诸侯年表》都是一致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史记·晋世家》记载:“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