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_第1页
2023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_第2页
2023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_第3页
2023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_第4页
2023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目 次前言 II范围 1规性用件 1术和义 1基要求 2检流程 2检前备 3抽程序 3检内及法 4质评定 12告制 12料理 12附录A资性)检意见录格式 13附录B(料)平度检记表式 14附录C(料)地距精检记表式 15附录D(料)高水深精检记表式 16附录E(料)测果检抽单式 17附录F(料)样单格式 18参考献 19I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范围(GB12327海道测量规范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CH/T100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18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与数据认定规定CH/T10201:500、1:1000、1:2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3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7003内陆水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下地形测量成果underwatertopographysurveyproducts在对水体覆盖下地物、地貌进行测量的工作中,形成的数据、信息、图件以及相关技术资料。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水位控制测量)、水深测量、水下地形图等成果。3.2水位控制测量成果waterlevelcontrolsurveyproduct(3.3水深测量成果soundingproduct3.4水下地形图underwatertopographicmap13.5GNSS三维水深测量GNSSthree-dimensionalbathymetricsurvey(GNSS)CH/T7003—2021,3.2]GB12327GB/T24356CH/T7003验使用的软件应通过第三方测试机构测试、鉴定,或经甲方认可。格式参见附录A。BC、。量子元素得分统计。见图1,主要工作内容如下:GB/T243562资料整理资料整理报告编制质量评定质量检验抽样检验前准备图1 检验程图项目检查验收委托文件,作为检验依据。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精度指标不低于规范及设计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软件应通过软件鉴定或测试,满足检验的要求。器设备和车辆,确保检验工作按期完成,检验结论真实、可靠。体系要求编制检验方案并进行审核,报委托、管理单位或部门审批,组织检验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控制测量单位成果以点、测段为单位,水深测量单位成果以幅、千米、平方千米、个(断面数)为单位,水下地形图单位成果以幅为单位。13表1 批量样量照表批量样本量1~20321~40541~60761~80981~10010101~12011121~14012141~16013161~18014181~20015201~23217233~28220283~36224363~48730488~68540686~100056≥1001应分批次抽取样本。注:当样本量等于或大于批量时,则全数检查。1001——设计书、实施方案,补充规定;——技术总结,检查报告及最终检查记录;——仪器检定证书和检验资料复印件;——项目委托书、合同书、任务书;——其他需要的文档资料。EF。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内容及方法按照CH/T1022相关规定执行。4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内容及方法按照CH/T1021相关规定执行。水位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内容及方法应符合表2规定。表2 水位制量果量验内及法质量元素权质量子元素权检查项检查方法数据质量0.50观测仪器0.30仪器选择的合理性核查分析观测质量0.40数据采集软件的合规性观测要素的齐全性观测方法的正确性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合理性核查分析计算质量0.30计算软件的合规性内业计算验算情况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核查分析比对分析点位质量0.30观测点位0.50验潮站设的合理性、代表性周边自然环境核查分析实地检查观测密度0.50观测频率的正确性核查分析资料质量0.20观测记录0.30各种观测记录和数据处理记录的完整性核查分析附件及资料0.70提供成果资料项目的齐全性成果图绘制的正确性核查分析检查方法如下:检查方法如下:性;CH/T1021CH/T1022RTK5检查方法如下:CH/T1021CH/T1022性;检查方法如下:核查水位站(验潮站)符合性,旧有水位站(验潮站)性;实地核查站址位置、地质、地貌等情况,分析站址是否具有代表性、易受冲击、碰撞和形成CH/T1021、CH/T1022核查水位观测数据,分析水位站(验潮站)连续观测、采样间隔的符合性和水位观测频次(段次)的符合性。检查方法如下:CH/T1004CH/T10016GB/T18316水深测量成果质量检验内容及方法应符合表3规定。表3 水深量果量验容及法质量元素权质量子元素权检查项检查方法数学精度0.30数学基础0.20投影计算的正确性平面控制的正确性核查分析比对分析平面精度0.30水深(高程)点平面定位中误差及粗差(率)核查分析水深(高程)精度0.30(高程(高程(率)实地检测核查分析区域接边精度0.20条带接边精度比对分析观测质量0.30主测线间距及方向的正确性检查线布设的正确性校准测线选择的正确性实地检查核查分析数据结构0.10数据格式的正确性要素分层的正确性、完备性核查分析属性精度0.10属性结构的正确性属性值、属性接边的正确性核查分析资料质量0.20核查分析检查方法如下:检查方法如下:7利用平面、高程控制测量观测数据、观测手簿、起算点等控制资料,重新计算,比对同名平采用RTKGNSS(精度检查方法如下:因施工建设、河流潮汐合力影响等原因造成水下地形发生明显变化时,可采用核查分析的方8.2.28.2.48.2.58.2.78.2.8按不低于生产测深精度要求的测深设备和技术方法,外业实测获得测点水深(高程)图上一定范围内测点水深(高程)值比对,统计中误差及粗差(率)度应符合生产相关标准、技术设计相关要求执行。浅水区、水底树林或杂草丛生等特殊区域)比对水深(高程)测量的重叠区域数据,分析不同数据获取方法、条带数据接边精度的符合性。检查方法如下:8.1.3.78检查观测数据,分析出现检查测深线检测超限,数据拼接误差超限,存在无法消除或改正的系统误差,单波束测深测线间距超限、测深记录异常、漏测多个定位点、测深比对超限点数宽度)对照技术设计及相关技术文件检查以下内容:对照技术设计及相关技术文件检查以下内容:检查方法如下:8.1.3.2按8.1.3.8水下地形图成果质量检验内容及方法应符合表4规定,水深图参照执行。表4 水下形成质检内容方法质量元素权质量子元素权检查项检查方法数学精度0.20数学基础0.20投影计算的正确性平面控制的正确性高程控制的正确性(深)距的正确性核查分析比对分析平面精度0.40(率)(率)接边精度实地检测核查分析高程(水深)精度0.40((率)(等深线((率)接边精度实地检测核查分析数据及结构正确性0.20文件命名、数据组织正确性数据格式的正确性要素分层的正确性、完备性属性代码的正确性属性接边的正确性核查分析9表4 水地图果量检内及法续)质量元素权质量子元素权检查项检查方法地理精度0.30地理要素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地理要素的协调性注记和符号的正确性综合取舍的合理性地理要素接边质量实地检查核查分析整饰质量0.20符号、线划、色彩质量注记质量图面要素协调性图面、图廓外整饰质量核查分析资料质量0.10资料完整性资料正确性整饰质量核查分析检查方法按8.2.2.1条要求执行。检查方法按8.2.2.2条要求执行。检查方法如下:采用RTK检查方法如下:采用RTKGNSS8.1.3.48.2.2.3f)8.2.2.3g)()检查方法如下:10(深(精度平面精度与高程(水深)精度检查方法如下:CH/T1020、CH/T10238.2.3行;或接边中误差超限,高程(水深)注记点是否存在系统性突变或等高(等深)线接边中误差超限。对照技术设计及相关技术文件检查以下内容:());检查方法如下:对照技术设计及相关技术文件,核查高程注记点(水深点)密度、位置和等高距(等深距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拼接相邻图幅或数据,核查接边处地物几何位置是否变形、高程(深)注记点是否突变、等高(等深)对照现行图式规定及技术设计要求检查以下内容:检查方法如下:性;11检查方法如下:单位成果、样本质量评定和批质量判定按GB/T24356规定执行。GB/T18316CH/T1018GB/T18316整理检验(查)报告、检查原始记录、检测数据等资料,按单位要求进行归档管理。12附录A(资料性)检查意见记录表格式表A.1给出了检查意见记录表的格式。表A.1检查意见记录表第 页 共 页资料名称:资料编号:检验参数:□详查□概查序号质量问题处理意见修改情况复查情况错漏类别备注:检查者:日期:复查者:日期:13附录B(资料性)平面精度检测记录表格式表B.1给出了平面精度检测记录表的格式。表B.1平面精度检测记录表第 页 共 页项目名称:比例尺:图幅号:检测方式:单位:m仪器名称、型号:仪器编号:序号检测坐标值成果坐标值差值备注X1Y1X2Y2dxdyds备注:检测点数量:个粗差数量:个允许中误差:±中误差:±检查者:日 期:14附录C(资料性)地物间距精度检测记录表格式表C.1给出了地物间距精度检测记录表的格式。表C.1地物间距精度检测记录表第 页 共 页项目名称:图幅号:单位:m比例尺:序号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差值序号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差值备 注:检测边数量: 条粗差数量: 条允许中误差:±中误差:±检查者:日 期:15附录D(资料性)高程(水深)精度检测记录表格式表D.1给出了高程(深度)精度检测记录表的格式。表D.1高程(水深)精度检测记录表第 页 共 页项目名称:比例尺:图幅号:检测方式:单位:m仪器名称、型号:仪器编号:点号检测值成果值差 值备注H1H2dh备注:检测点数量: 个粗差数量: 个允许中误差:±中误差:±检查者:日 期:16附录E(资料性)测绘成果检验抽样单格式表E.1给出了测绘成果检验抽样单的格式。表E.1测绘成果检验抽样单委托位: 类别:成果名称生产日期抽样日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