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习题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习题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习题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习题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一、单选题1、1920年,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中认为,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消亡,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再需要()。A.货币金融学B.马克思主义C.政治经济学D.商品生产2、1936年年底,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第一次规定在高等学校开设广义()课程,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列为单独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西方经济学3、()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经济政策的实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主张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应该多样化。A.1954年B.1970年C.1981年D.1988年4、()是第一个突破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社会所有制和“自治的社会主义”理论。A.南斯拉夫B.捷克斯洛伐克C.波兰D.匈牙利5、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苏联存在着社会主义生产的两种所有制形式,即()。A.国家所有制和企业所有制B.国家所有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C.集体所有制和企业所有制D.集体企业所有制和农庄所有制6、波兰经济学家()根据三个层次经济活动的决策方式,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划分为四种。A.兰格B.布鲁斯C.锡克D.马克西莫维奇7、苏联学者认为,()战争动员使资产阶级国家经济的调节功能得到巨大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影响和干预进一步增强。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时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二、填空题1、1925年12月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国家的()。2、苏联学者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中,最有影响的是()。3、20世纪80年代初,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经济改革试验中,提出了对苏联经济改革进程和目标的总体设想的代表人物有()等。4、苏联学者认为,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时间,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三、判断题1、希法亭、卢森堡是20世纪初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消亡论的主要代表。()2、1988年,梅德韦杰夫和阿尔巴金等人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苏联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后一版教科书。()3、1954年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20世纪50年代几乎成为那一时代所有国家通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4、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兰格比较彻底地抛弃了社会主义计划同市场机制不相容的传统观点,论证了社会主义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5、利别尔曼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概念,反对把计划关系看成主要的、把商品关系看成次要的观点。()6、苏联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完成了把垄断组织的力量和资产阶级国家力量结合成统一结构的过程。()四、简答题1、斯大林是如何阐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2、布鲁斯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东欧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模式讨论的焦点及具体内容是什么?论述题1、如何理解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思想?第六章一、单选题1、()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提出了“工厂委员会”理论。A.科尔施B.卢卡奇C.庞巴维克D.葛兰西2、曼德尔认为,自18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不仅存在着每隔大约7-10年为一周期的经济波动,而且还存在着每隔大约()年为一周期的长期经济波动。A.50B.30C.60D.403、日本数理马克思经济学在国际上获得的声望很高,其代表人物是()。A.宇野弘藏B.幸德秋水和河上肇C.置盐信雄和森岛通夫D.都留重人4、()认为,资本主义最后的“崩溃”,只有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上一系列反作用趋势不再存在时,才可能实际地发生。A.伯恩施坦B.格罗斯曼C.卢森堡D.考茨基5、在论文《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经济核算》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不可能存在合理的经济核算的观点。A.哈耶克B.米塞斯C.兰格D.泰勒二、填空题1、二战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晚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欧美的传播中,一方面“学院派经济学”力图“沟通”马克思理论和(),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受到了来自西方正统经济学更为频繁的()。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其著作中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了集中的批判,()对其进行了反批判。3、在科尔施看来,“社会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第二阶段是实现()。4、曼德尔认为,可以把18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和“晚期资本主义”。三、判断题1、20世纪初,英国和西欧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经济学上的建树甚微,有一个原因是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一时成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流。()2、巴兰1942年发表《资本主义发展论》一书,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一“重要的社会思想整体”。()3、巴兰和斯威齐对列宁逝世后被“官方”垄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深感不满。()4、多布认为,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有可能在没有危机和斗争的情况下发展成社会主义。()5、巴兰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时指出,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世界的劣点兼而有之的政治经济混合体。()四、简答题1、简述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播和研究的主要阶段。第七章一、单选题1、1918年,()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两篇文章,明确论证了中国只有沿着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有光明的前途。A.赵必振B.李大钊C.朱执信D.李达2、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全译本出版。A.《共产党宣言》B.《唯物史观解说》C.《马克思资本论入门》D.《雇佣劳动与资本》3、毛泽东在1928年完成的()中指出,中国依然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论持久战》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主要著作有《论十大关系》、()等。A.《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B.《论人民民主专政》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5、从1932年下半年开始,中央苏区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毛泽东作了《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论述了()的辩证关系。A.革命战争与群众生活B.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C.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D.经济建设与经济计划6、中国共产党通过()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没收B.剥夺剥夺者C.和平赎买D.利用和改造相结合7、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战略。按照这个战略的规划,中国20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分为两大阶段。A.中国现代化B.工业现代化C.农业现代化D.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二、填空题1、构成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具体理论形态,即()、()和()。2、1942年,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报告中指出:“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而是()”。3、《论联合政府》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主张,其经济形态是由()、()和()三者组成。4、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有三本书使他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译的《共产党宣言》,()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三、判断题1、《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著作。()2、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认识到“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是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3、借鉴苏联和东欧国家农业合作化的经验和教训,过渡时期中国在推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思想。()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强调工人阶级只有建立与农民的联盟、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才能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造。()5、在1936年苏联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斯大林及苏联理论界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6、在革命力量处于敌人重重包围之中时,根据地不应该进行经济建设的意见是对的。()7、毛泽东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可以合理解决。()8、苏联采取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9、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管理体制中,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普遍存在。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毛泽东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四、简答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什么?2、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哪些探索?五、论述题1、试分析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第八章一、单选题1、1987年10月,()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三大C.十三届四中全会D.十五大2、1997年9月,()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六大3、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4、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构想。跨越式B.分三步C.分两步D.大踏步5、199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正式确定为中国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统筹协调发展战略B.可持续发展战略C.科教兴国战略D.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二、填空题1、1994年,()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2、2002年11月,十六大对()重要思想进行了系统概括和高度评价,把()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1980年,中国提出了分()达到()的战略构想。4、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升了对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认识,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三、判断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论断,强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2、邓小平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4、1992年,在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和发展报告》中,中国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5、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思想,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6、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理论范畴,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理论。()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2、简述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变。五、论述题1、试述我国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和完善。第九章一、单选题1、()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十五大B.十三大C.十八大D.十四大2、()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A.十五大B.十三大C.十八大D.十四大3、十三大首次提出:“逐步健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