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一点
叙议结合
——必修上第三单元写作指导
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清)毛先舒《古今词论引》课前积累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明确文学短评的文体特征,掌握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从形象特点、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角度评价文学作品。文化传承与理解:激发对文学的热爱之情。学习重难点:掌握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2023年新高考1卷现代文阅读(陈村《给儿子》)第9题: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真题导入真题导入
乙组答案示例:(1)河流是文章最重要的抒情意象之一。(2)表现在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3)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思考:仔细阅读题目和参考答案,想一想答案组织语言的?由此可以看出文学短评有怎样的特点?甲组答案示例:(1)本文采用时空重叠的交错叙事,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以此旅行。(2)实际上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3)交叠未来与回忆,指向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过程,并期待儿子也能从中找到自我。真题导入甲组:(1)(2)小点结合文本具体阐释“未来”“回忆”的内容,(3)小点从“成长”主题的角度,分析时空重叠叙事的原因。乙组:(1)(2)小点指出“河流”是意象,以及在文中的具体表现,(3)小点分析“河流”作为意象的内涵。文学短评的特点:(1)深刻性:(时空重叠、意象都是文学鉴赏的理论术语)(2)集中性:围绕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展开(3)结合性:引述原文,加以分析,叙议结合合作交流小组讨论:1.文学短评要求叙议结合,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这就要求有对文本进行复述的能力。本单元所选篇目均为古诗词,对古诗词的复述不能简单地直接引用,想一想文本一是如何对原诗进行创造性复述的?2.文学短评要求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这与读后感有相似之处,结合文本二和文本三,比较文学短评和读后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以文本二为例,具体分析文本二是如何体现了文学短评的三个特点。课堂展示(1)增加细节:如旅客乘车赶路过程中的张望动作、焦急神态等。(2)合理想象:不将一二句看成单纯写景,而由山路难行、望见人家想象旅客的急于投宿心理。1.想一想文本一是如何对原诗进行创造性复述的?(3)定向叙述:增加细节、合理想象都是为了突出枫叶之美、吸引力之强。“诗无达诂”,由于诗歌语言的往往伴随着很多省略,由此形成的内容空白,允许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作出个性化解读。2.结合文本二和文本三,比较文学短评和读后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堂展示相同点:都是在阅读文本后写作,都包含文本内容的复述,都要从作品出发谈认识。
不同点:(1)文学短评对作品的认识限定在文学艺术范畴,理论性更强,读后感可以超出文学艺术范畴,自由度更高。(2)文学短评重“评”,属聚合性思维,读后感重“感”,属发散性思维。
文本二从艺术手法角度,重点分析了铺垫手法和对比手法如何突出诗歌主题。文本三从诗歌内容山中旅行遇见枫叶的经历,联想到现实生活,谈对美的认识以及人生追求的意义。课堂展示3.以文本二为例,具体分析文本二是如何体现了文学短评的三个特点。(1)深刻性:揭示山行之难与枫叶之美的内在联系。(2)集中性:围绕“枫叶之美”,分析表现主题的手法(3)结合性:将“山路难行”和“投宿心切”的描述与铺垫艺术手法分析紧密结合。
小试牛刀“试论《夜雪》的侧面描写艺术”白居易《夜雪》一诗,写深夜之雪,纯从虚处着笔,堪称侧面描写艺术之典范(总起)。盖夜深之时,人已就寝,身处卧室之内,室外之雪既不可见,亦不可闻,无从正面绘雪之声色,则以人之感觉为侧面而写之(分析采用侧面描写手法的原因)。“衾枕冷”,触觉之侧面也,雪落天冷,故虽有衾枕,不足御寒。“窗户明”,视觉之侧面也,雪可反光,耀眼生辉,故窗户通明,暗夜如昼。“知雪重”,心觉之侧面也,身已冷矣,目已明矣,故思之而悟,雪已重矣;“折竹声”,听觉之侧面也,雪落竹上,愈积愈厚,故不堪重负,至于摧折。(从四个角度具体分析侧面描写的表现)小试牛刀
“试论《夜雪》的侧面描写艺术”
按理,“知雪重”为总结,当为末句,前置之,似为倒装笔法。然细论之,“知”与“讶”呼应,以声作结,尤有余韵。因下雪之初,人已安卧,至冻醒而先觉“冷”,醒后睁眼,故而次觉“明”,至此完全清醒,故再次“知雪重”而勾起心事(此诗作于诗人谪居九江期间),自然之雪化为心头之雪,睡意全消,故终之以折竹之声时时可闻,见诗人之彻夜无眠,意味深长。(分析四层侧面描写的逻辑顺序)说明:第二段对能力要求较高,对学生要求写出第一段的大意即可。无限追问意,一片伤春心小试牛刀此词题旨为惜春,以反复追问,渲染伤心(总起)。起首为自问:当众芳凋零,词人不禁疑惑,春之踪迹何在?于是放眼四觅,但见一片寂静,春去了无痕。怅惘之余,词人又向旁人询问,幻想若有知情者相告,则可将春天唤回,与之同留。然由下片可知,此番追问亦徒然。“春无踪迹”渐明,然词人犹不甘心,无人可问,唯有问鸟。黄鹂虽有回应,惜乎鸟语难解,且趁风飞远,掠过蔷薇。实则黄鹂之鸣,蔷薇之开,皆是夏日风物,时光不能倒流,则春日之逝,遂成定论(分析三层追问)。从问己,到问人,再到问鸟,皆无果而终。每发一问,失落更增一层,则伤春之心,愈转愈深,而终无直语道破,故通体空灵,婉曲有致(总结)。课堂小结文学短评:深刻性(鉴赏理论)集中性(聚焦一点)结合性(叙议结合文学短评不同于读后感实战演练
单元写作任务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请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写作提示
写文学短评,在深入研读本单元诗词的基础上,首先要调动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储备,从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选准一点,做到小切口、深挖掘。动笔之前,可适当收集一些相关作品的精彩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2月智能驾驶芯片兼容性检测转让条款
- 叉车安全培训知识
- 2024年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13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储粮质检中心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版别墅房屋出租合同
- 二零二五版借款延期补充协议
- 运营维护的合同范例共
- 二零二五搅拌桩施工劳务分包协议
- 演出安全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2024年叉车司机N1特种作业证初审取证(安徽)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货架回收合同范例
-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课件
- 《曹冲称象课件》课件
- 【MOOC】宇宙简史-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餐厅经营管理方案 餐厅的经营与管理计划
- 公民基本权利课件
- 深度学习及自动驾驶应用 课件 第1、2章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概述、深度学习基础
- 糖尿病诊治发展史
- 美团合作商骑手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4年湖北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